'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偃師 建築 我在宮裡做廚師 明朝 文化 從洛陽出發 2019-09-16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牧師樓體為磚混結構,外觀看只有個別牆皮開裂,其餘保存良好。內部為木製樓梯和地板,雖然早已沒有打蠟保養,但時隔多年依舊結實完整。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牧師樓體為磚混結構,外觀看只有個別牆皮開裂,其餘保存良好。內部為木製樓梯和地板,雖然早已沒有打蠟保養,但時隔多年依舊結實完整。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牧師樓體為磚混結構,外觀看只有個別牆皮開裂,其餘保存良好。內部為木製樓梯和地板,雖然早已沒有打蠟保養,但時隔多年依舊結實完整。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

十字街,將偃師老城劃出了區域,定下了格局,給衣食住行定義了原點,給走街串巷標明瞭方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街道不是很長,也不是很寬,但故事很多、記憶很久。

觀音堂,地處老城西關緊鄰主街,坐西朝東,山門小巧、院落緊湊。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大殿樸素無華,無脊獸、無磚花,木朽瓦殘,牆體近代有修還算結實。大殿後面建有三層樓房,看似民居,實為新建廟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前面窗戶旁鑲嵌了兩塊碑刻,一塊大明天啟五年(1625年)立,一塊大明崇禎十X年(1637年左右)立。

兩塊碑刻都提到偃邑西關有觀音堂,說明觀音堂的歷史至少追溯至明代,也說明偃師老城的地理位置幾百年來相對穩定。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天啟五年的碑刻上記錄了觀音堂年久失修,由西關善民王君濟等人發起的捐資修繕工作,不知道現在西關有沒有王姓人家和這位王善人有親戚關係。

兩塊碑刻距今約四百年曆史,雖有人為破壞的痕跡,但還是留下來不少時光的見證,而且可能是目前偃師老城轄區內所能看到的年代最早的兩塊碑刻。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牆角還有一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碑記,此時觀音堂已稱為白衣堂。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出來門口,發現一通斷碑鋪在地上,字跡完整,碑文題頭:重修龍神祠記,落款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

問起旁邊的人都不知道這塊碑來自哪裡,正在看著碑文,一位大哥過來說,這塊碑是他從附近搬過來的,那邊啥也沒有了,搬過來的時候碑是好的,不知何時給弄斷了。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話題回到觀音堂,這裡和之前提到的其他古建築有同樣的問題,古遺蹟太少、等級不高,難以列入文物部門的保護範疇,但兩塊明代碑刻對於老城的歷史意義重大,四百年的時光已讓它和老城和老城人融為一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東迎日出歷經世間變幻,西送斜陽感慨風起雲湧。

老城守舊,城關內大規模建築不多,十字街東北方向,與文昌閣東側一牆之隔的福音堂算是規模較大的建築群。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福音堂主樓為近代所建,從與文昌閣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坐落在原城牆遺址上,斜對面一座略顯老舊的二層建築,是老城近現代宗教史的重要見證者——美國牧師樓。

牧師樓建於1922年,同期其他建築近幾十年已陸續拆除,牧師樓外觀四四方方,接近正方形,這種西式現代風格的建築在當年有外租界的城市比較常見,對於內地城市較少見,能保存至今的更少。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牧師樓體為磚混結構,外觀看只有個別牆皮開裂,其餘保存良好。內部為木製樓梯和地板,雖然早已沒有打蠟保養,但時隔多年依舊結實完整。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尋覓——逛偃師老城(下)


牧師樓從外觀看非常樸實,西式建築特徵不突出,也沒有同時期中原地區流行的中西合璧建築樣式,整體風格以實用為主,遠沒有傳統中式建築帶來的視覺之美。

離開牧師樓,站在北關村委會的小廣場上,正逢集市車水馬龍,人潮如湧,想來當年的老城應該也是如此熱鬧繁華,人類自古擇水而居,伊洛河流域肥沃的土地成就了老城膏腴之地,養育了老城人傑地靈,雖然時代變遷,主城區已另遷新址,可這裡的歷史文化不會隨之而去,而是深植故土繼續哺育著懷中的兒女,告訴她們不管身在何處,這裡是永遠的精神家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