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中年危機”的一方面是業績增長遇阻,多次下滑或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連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是532.11萬千升、483萬千升、450.36萬千升、416.02萬千升、392萬千升,同比分別減少6.88%、9.23%、6.76%、8.96%、4.39%和0.67%,距離銷量下滑前一年的571.4萬千升,已經減少超過3成。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中年危機”的一方面是業績增長遇阻,多次下滑或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連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是532.11萬千升、483萬千升、450.36萬千升、416.02萬千升、392萬千升,同比分別減少6.88%、9.23%、6.76%、8.96%、4.39%和0.67%,距離銷量下滑前一年的571.4萬千升,已經減少超過3成。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銷售257.85萬千升,同比減少0.67%,雖銷量下滑幅度減少,但是銷量下滑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而其主品牌、"1+3"戰略品牌銷量這些年來也幾乎跟隨啤酒銷量同步下滑。

此外,2013年,燕京啤酒曾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募資,當時的股票發行價格為5.76元/股,而截至9月7日下午收盤,燕京啤酒股價為6.10元/股,5年多過去,股價只增長0.34元。因此,燕京啤酒也多次被投資者質疑吃老本。

多元化業務失敗

早在1998年,燕京啤酒主營的業務就包括啤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製造和銷售,但隨後幾年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等業務從報表中消失。2006年,燕京啤酒重新推出茶飲料、礦泉水,飼料、酵母幹,當年這四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43億元、3646萬元、2452萬元、184萬元。

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是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主要經營產品為燕京冰紅茶、燕京低糖綠茶、燕京生茶、茉莉清茶等茶飲品、燕京新鮮橙、青橙,領先市場的含乳飲品“東東”飲料。

2007年,燕京飲料有限公司依據御製配方,採用現代先進工藝,全新推出傳統健康飲料“九龍齋酸梅湯”,公司打出的廣告是“酸一點更好喝,酸一點更健康”,據公司稱,“酸一點”的口味一經上市,便風靡京城。

開拓啤酒以外的業務,一直以來是燕京啤酒的戰略之一,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數據顯示,2018年,燕京啤酒茶飲料、礦泉水,飼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514萬元、5074萬元、2848萬元,酵母幹早在2010年就已經二度退出市場。

在發展了13年後,這四大業務基本沒有變化,茶飲料收入相比於13年前還出現了大幅下降。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中年危機”的一方面是業績增長遇阻,多次下滑或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連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是532.11萬千升、483萬千升、450.36萬千升、416.02萬千升、392萬千升,同比分別減少6.88%、9.23%、6.76%、8.96%、4.39%和0.67%,距離銷量下滑前一年的571.4萬千升,已經減少超過3成。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銷售257.85萬千升,同比減少0.67%,雖銷量下滑幅度減少,但是銷量下滑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而其主品牌、"1+3"戰略品牌銷量這些年來也幾乎跟隨啤酒銷量同步下滑。

此外,2013年,燕京啤酒曾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募資,當時的股票發行價格為5.76元/股,而截至9月7日下午收盤,燕京啤酒股價為6.10元/股,5年多過去,股價只增長0.34元。因此,燕京啤酒也多次被投資者質疑吃老本。

多元化業務失敗

早在1998年,燕京啤酒主營的業務就包括啤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製造和銷售,但隨後幾年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等業務從報表中消失。2006年,燕京啤酒重新推出茶飲料、礦泉水,飼料、酵母幹,當年這四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43億元、3646萬元、2452萬元、184萬元。

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是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主要經營產品為燕京冰紅茶、燕京低糖綠茶、燕京生茶、茉莉清茶等茶飲品、燕京新鮮橙、青橙,領先市場的含乳飲品“東東”飲料。

2007年,燕京飲料有限公司依據御製配方,採用現代先進工藝,全新推出傳統健康飲料“九龍齋酸梅湯”,公司打出的廣告是“酸一點更好喝,酸一點更健康”,據公司稱,“酸一點”的口味一經上市,便風靡京城。

開拓啤酒以外的業務,一直以來是燕京啤酒的戰略之一,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數據顯示,2018年,燕京啤酒茶飲料、礦泉水,飼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514萬元、5074萬元、2848萬元,酵母幹早在2010年就已經二度退出市場。

在發展了13年後,這四大業務基本沒有變化,茶飲料收入相比於13年前還出現了大幅下降。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高端產品未發力

而燕京啤酒之所以出現業績放緩,銷量減少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其高端品牌發力較晚有關。

2012年,燕京啤酒順應啤酒消費需求的變化,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北京等市場推出了鮮啤,在四川、廣西、河南等市場新建或擴建易拉罐、純生等中高檔啤酒生產線,正式發力高檔酒。此後,每年的年報中都會表示,高檔酒銷量穩步增長,但是高檔酒在燕京啤酒佔有的業績份額卻一直沒有明確說明。

燕京啤酒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的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以清爽酒為基礎、以中檔酒為主突破、以高檔酒提升品牌價值”的戰略,公司陸續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鮮、燕京八景文創產品等中高端個性化新品。不過3種高端酒並未在旗艦店上線售賣,網絡渠道銷售仍是以傳統中低端純生、10度鮮啤聽為主。

而其線下渠道區域性較強,營收來源主要依靠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華中地區佔比約8.5%左右。

雖然高端產品的研發稍顯落後,但燕京啤酒對於產品推廣卻十分積極,多年來多次通過贊助體育賽事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以今年為例,通過贊助國際籃聯世界盃,拓展足協贊助權益、共享燕京啤酒冬奧會官方贊助商權益的方式,持續支持國家足球發展戰略、升級北京市場燕京啤酒花園形象設計等多項舉措,增強了消費者體驗感,提升了公司高端、個性、時尚的品牌形象。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中年危機”的一方面是業績增長遇阻,多次下滑或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連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是532.11萬千升、483萬千升、450.36萬千升、416.02萬千升、392萬千升,同比分別減少6.88%、9.23%、6.76%、8.96%、4.39%和0.67%,距離銷量下滑前一年的571.4萬千升,已經減少超過3成。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銷售257.85萬千升,同比減少0.67%,雖銷量下滑幅度減少,但是銷量下滑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而其主品牌、"1+3"戰略品牌銷量這些年來也幾乎跟隨啤酒銷量同步下滑。

此外,2013年,燕京啤酒曾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募資,當時的股票發行價格為5.76元/股,而截至9月7日下午收盤,燕京啤酒股價為6.10元/股,5年多過去,股價只增長0.34元。因此,燕京啤酒也多次被投資者質疑吃老本。

多元化業務失敗

早在1998年,燕京啤酒主營的業務就包括啤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製造和銷售,但隨後幾年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等業務從報表中消失。2006年,燕京啤酒重新推出茶飲料、礦泉水,飼料、酵母幹,當年這四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43億元、3646萬元、2452萬元、184萬元。

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是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主要經營產品為燕京冰紅茶、燕京低糖綠茶、燕京生茶、茉莉清茶等茶飲品、燕京新鮮橙、青橙,領先市場的含乳飲品“東東”飲料。

2007年,燕京飲料有限公司依據御製配方,採用現代先進工藝,全新推出傳統健康飲料“九龍齋酸梅湯”,公司打出的廣告是“酸一點更好喝,酸一點更健康”,據公司稱,“酸一點”的口味一經上市,便風靡京城。

開拓啤酒以外的業務,一直以來是燕京啤酒的戰略之一,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數據顯示,2018年,燕京啤酒茶飲料、礦泉水,飼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514萬元、5074萬元、2848萬元,酵母幹早在2010年就已經二度退出市場。

在發展了13年後,這四大業務基本沒有變化,茶飲料收入相比於13年前還出現了大幅下降。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高端產品未發力

而燕京啤酒之所以出現業績放緩,銷量減少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其高端品牌發力較晚有關。

2012年,燕京啤酒順應啤酒消費需求的變化,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北京等市場推出了鮮啤,在四川、廣西、河南等市場新建或擴建易拉罐、純生等中高檔啤酒生產線,正式發力高檔酒。此後,每年的年報中都會表示,高檔酒銷量穩步增長,但是高檔酒在燕京啤酒佔有的業績份額卻一直沒有明確說明。

燕京啤酒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的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以清爽酒為基礎、以中檔酒為主突破、以高檔酒提升品牌價值”的戰略,公司陸續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鮮、燕京八景文創產品等中高端個性化新品。不過3種高端酒並未在旗艦店上線售賣,網絡渠道銷售仍是以傳統中低端純生、10度鮮啤聽為主。

而其線下渠道區域性較強,營收來源主要依靠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華中地區佔比約8.5%左右。

雖然高端產品的研發稍顯落後,但燕京啤酒對於產品推廣卻十分積極,多年來多次通過贊助體育賽事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以今年為例,通過贊助國際籃聯世界盃,拓展足協贊助權益、共享燕京啤酒冬奧會官方贊助商權益的方式,持續支持國家足球發展戰略、升級北京市場燕京啤酒花園形象設計等多項舉措,增強了消費者體驗感,提升了公司高端、個性、時尚的品牌形象。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不過多場賽事的贊助也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2019上半年僅廣告宣傳費就達1.68億元,同比增長10.05%。而近年來,燕京啤酒的廣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僅廣告費用就分別是3.59億元、3.99億元、3.80億元、3.58億元、2.82億元、4.33億元和4.14億元,累計26.25億元。

過於保守的機制

業內人士認為,燕京啤酒發展緩慢的核心原因可能在於機制,該企業目前與許多老國企一樣,市場化轉型和創新意識不夠,而啤酒行業又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業。

一個品牌的持續走低與企業的進取精神有極大的關係,在市場突破方面燕京啤酒顯得過於“溫文爾雅”。

“其他品牌的銷售人員一個月來一到兩次,甚至一個月來四次,而燕京啤酒兩個月來不了一次,甚至有的時候半年不來一次。”有餐飲從業者說,啤酒在餐飲方面銷售情況與銷售員的積極性是分不開的,燕京啤酒幾乎是所有啤酒品牌中表現最不積極的。

2014年啤酒行業進入到深度調整期後,各大啤酒企業都面臨品牌化、高端化、品質化發展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同為國企背景的青啤、雪花等及時調整戰略,進行了積極的轉型。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燕京啤酒在競品企業擴張、積極轉型的大背景下,因無所作為而被不斷蠶食主力市場。

衚衕裡打下的啤酒天下

早期的北京啤酒市場只有五星和北京兩個牌子,而且每天生產的啤酒只夠賣兩三個小時,遠遠供不應求。

1980年,在人們的強烈呼籲下,燕京啤酒廠的前身順義啤酒廠破土動工了。當時的順義縣政府不僅減稅幫助燕京啤酒廠擴產,還推行了靈活的用人機制,搞活生產。這個開始壓根沒被人注意,在農村順義的啤酒,投產兩年產量就達到了2萬噸。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接近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似乎越發力不從心了。

作為老牌本土啤酒品牌,燕京啤酒經歷過輝煌,而在啤酒行業完成資本化並逐漸走向高端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燕京啤酒卻經歷著業績逐年下滑、銷售市場萎縮的尷尬。

連續5年啤酒銷量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燕京啤酒成立於1980年,是正宗的“80後”產業,不過最近幾年,這位“80後”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8月31日,燕京啤酒發佈半年報告,2019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64.6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遇阻,增速均維持在1%左右。

而同期,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淨利潤增長分別為24.10%、25.21%、35.92%和13.75%,業績變化立見高下。

在經歷了2015年“腰斬式”的業績三連降之後,燕京啤酒元氣大傷,雖然在2018年扭轉了業績下滑的趨勢,但其當年淨利潤較之前仍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燕京啤酒淨利潤分別實現5.88億元、3.12億元、1.6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07%、46.90%和48.30%。2018年,雖然公司淨利潤恢復至1.80億元,同比增長11.47%,不過相較於十年之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中年危機”的一方面是業績增長遇阻,多次下滑或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連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是532.11萬千升、483萬千升、450.36萬千升、416.02萬千升、392萬千升,同比分別減少6.88%、9.23%、6.76%、8.96%、4.39%和0.67%,距離銷量下滑前一年的571.4萬千升,已經減少超過3成。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銷售257.85萬千升,同比減少0.67%,雖銷量下滑幅度減少,但是銷量下滑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而其主品牌、"1+3"戰略品牌銷量這些年來也幾乎跟隨啤酒銷量同步下滑。

此外,2013年,燕京啤酒曾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募資,當時的股票發行價格為5.76元/股,而截至9月7日下午收盤,燕京啤酒股價為6.10元/股,5年多過去,股價只增長0.34元。因此,燕京啤酒也多次被投資者質疑吃老本。

多元化業務失敗

早在1998年,燕京啤酒主營的業務就包括啤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製造和銷售,但隨後幾年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等業務從報表中消失。2006年,燕京啤酒重新推出茶飲料、礦泉水,飼料、酵母幹,當年這四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43億元、3646萬元、2452萬元、184萬元。

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是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主要經營產品為燕京冰紅茶、燕京低糖綠茶、燕京生茶、茉莉清茶等茶飲品、燕京新鮮橙、青橙,領先市場的含乳飲品“東東”飲料。

2007年,燕京飲料有限公司依據御製配方,採用現代先進工藝,全新推出傳統健康飲料“九龍齋酸梅湯”,公司打出的廣告是“酸一點更好喝,酸一點更健康”,據公司稱,“酸一點”的口味一經上市,便風靡京城。

開拓啤酒以外的業務,一直以來是燕京啤酒的戰略之一,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數據顯示,2018年,燕京啤酒茶飲料、礦泉水,飼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514萬元、5074萬元、2848萬元,酵母幹早在2010年就已經二度退出市場。

在發展了13年後,這四大業務基本沒有變化,茶飲料收入相比於13年前還出現了大幅下降。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高端產品未發力

而燕京啤酒之所以出現業績放緩,銷量減少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其高端品牌發力較晚有關。

2012年,燕京啤酒順應啤酒消費需求的變化,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北京等市場推出了鮮啤,在四川、廣西、河南等市場新建或擴建易拉罐、純生等中高檔啤酒生產線,正式發力高檔酒。此後,每年的年報中都會表示,高檔酒銷量穩步增長,但是高檔酒在燕京啤酒佔有的業績份額卻一直沒有明確說明。

燕京啤酒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的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以清爽酒為基礎、以中檔酒為主突破、以高檔酒提升品牌價值”的戰略,公司陸續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鮮、燕京八景文創產品等中高端個性化新品。不過3種高端酒並未在旗艦店上線售賣,網絡渠道銷售仍是以傳統中低端純生、10度鮮啤聽為主。

而其線下渠道區域性較強,營收來源主要依靠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華中地區佔比約8.5%左右。

雖然高端產品的研發稍顯落後,但燕京啤酒對於產品推廣卻十分積極,多年來多次通過贊助體育賽事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以今年為例,通過贊助國際籃聯世界盃,拓展足協贊助權益、共享燕京啤酒冬奧會官方贊助商權益的方式,持續支持國家足球發展戰略、升級北京市場燕京啤酒花園形象設計等多項舉措,增強了消費者體驗感,提升了公司高端、個性、時尚的品牌形象。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不過多場賽事的贊助也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2019上半年僅廣告宣傳費就達1.68億元,同比增長10.05%。而近年來,燕京啤酒的廣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僅廣告費用就分別是3.59億元、3.99億元、3.80億元、3.58億元、2.82億元、4.33億元和4.14億元,累計26.25億元。

過於保守的機制

業內人士認為,燕京啤酒發展緩慢的核心原因可能在於機制,該企業目前與許多老國企一樣,市場化轉型和創新意識不夠,而啤酒行業又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業。

一個品牌的持續走低與企業的進取精神有極大的關係,在市場突破方面燕京啤酒顯得過於“溫文爾雅”。

“其他品牌的銷售人員一個月來一到兩次,甚至一個月來四次,而燕京啤酒兩個月來不了一次,甚至有的時候半年不來一次。”有餐飲從業者說,啤酒在餐飲方面銷售情況與銷售員的積極性是分不開的,燕京啤酒幾乎是所有啤酒品牌中表現最不積極的。

2014年啤酒行業進入到深度調整期後,各大啤酒企業都面臨品牌化、高端化、品質化發展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同為國企背景的青啤、雪花等及時調整戰略,進行了積極的轉型。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燕京啤酒在競品企業擴張、積極轉型的大背景下,因無所作為而被不斷蠶食主力市場。

衚衕裡打下的啤酒天下

早期的北京啤酒市場只有五星和北京兩個牌子,而且每天生產的啤酒只夠賣兩三個小時,遠遠供不應求。

1980年,在人們的強烈呼籲下,燕京啤酒廠的前身順義啤酒廠破土動工了。當時的順義縣政府不僅減稅幫助燕京啤酒廠擴產,還推行了靈活的用人機制,搞活生產。這個開始壓根沒被人注意,在農村順義的啤酒,投產兩年產量就達到了2萬噸。

“80後”燕京啤酒遇中年危機,昔日霸主力不從心

圖片來源:燕京啤酒官網

在燕京啤酒迅速起步後,國內的啤酒消費需求隨即迸發。

初期大眾對啤酒更看重物體而非品牌,而且啤酒採用的是計劃經濟的包銷模式,銷售渠道一直為地方糖酒公司壟斷。

1988年,意識到市場變化的燕京啤酒率先脫離糖酒公司,打破了專營的局面。

燕京啤酒組織車隊每天給北京城區的經銷商送貨上門。同時,廠領導和業務員扎進大街小巷,到處開闢個體批發網點,與上千家小經銷商簽訂供貨合同。燕京甚至配置了2600輛平板三輪車,讓小商小販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吆喝著賣,將啤酒送到了衚衕裡,“家家喝燕京”成了“北京第九景”。

這種原始的深度分銷模式的建立,不但建立了牢固的市場網絡,也為燕京積累了建設渠道的經驗,讓燕京得到了飛速發展。

1997年,由北京燕京啤酒集團、西單商場、牛欄山酒廠三個北京企業,共同發起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的紅籌股和深圳A股上市。

從1996年至2000年期間,燕京啤酒佔據著行業第一的位置,從一個小酒廠,一躍成為大型啤酒集團。

目前,燕京啤酒只排在了國內的第三位,而且由於歷史原因,燕京啤酒缺乏高端的歷史根基,對於一個純中國啤酒公司來說,要想成功實現高端化和品牌升級,難度要比其他兩家公司更大,未來啤酒市場高端化格局的變化將會是其面臨的最大風險。

對於燕京,這是一場硬仗!今天的市場已經被巨頭割據,被擠到衚衕裡的燕京,能不能反身而戰,拿出當年衚衕裡打天下的氣魄,搏出一片天,這對燕京來說至關重要。

來源:雲掌財經/火星財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