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說起大安,延津幾乎未有人不知道。上至縣委書記,下至市井百業人等,就是不知道大安也該知道每天一首詩的村長,不知道村長也該知道通郭村開明盤鼓隊領隊,能夠跳上一人多高的首鼓,站在鼓沿上如瘋如狂的鼓手的表演,再麼你應該認識梨園春主持人龐曉戈,多次和她搭臺主持的延津人,這就是今天的主角張大安先生。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大安我們認識有一個緣故。二十年前,我在門診遇到一位農民,他說曾經和原全國政協主席有過一段交情,分外關注,原來這是一位初中底子的建築工,他在天津施工時遇到當時在工地負責設計的這位領導,兩個人比較投機,這位病友雖然文化基礎低些,卻富有實戰經驗,提出設計上很多好點子,此後,兩個人書信來往,直到領導去了北京還兩次給他來信,我是個好奇的人,經常和這位奇人聊天,估計他也仰慕我的宿名,經常來找我閒聊看病,一來二往,成了知己朋友,他就是通郭村村民張廣亮。也就是大安的親三叔,閒聊中,得知他的侄子很有才華,我那時不瞭解,有一次叔叔就帶了他來見我,我印象中,那是一個短髮平頭,一臉憨氣的小夥,早上地裡耩地後來的,我們聊了一陣,知道他有些文字功夫,談到大河報刊出農行出的賞對“農行行行行行”他說我已經對出叫“良種種種種種”,還可以“農家樂樂樂樂”,於是有了印象,這小子,不是一般的農民。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此後十年,來往不多,我一直為中醫院的項目奔波,他在通郭村不僅做了個多才多藝的名人,而且竟然做了村長,做了不少文化事,交往了不少名人大咖,而且,聽說很能寫詩,每天一首,從不缺日,聽說了這些經歷,我就慢慢的回憶起那個小夥,那個小牛人,如今已經牛遍延津牛向全國,逐漸清晰的形象慢慢近了,終於忍不住要用文字記錄一下有關大安的事。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和大安正真建立友誼是在我去了中醫院以後,我出了書以後,許多人就認識了,大安說三叔因病去世了,去世前因為後找的老伴不濟事經常吵老婆,等老婆子走掉之後,自己顯得孤立無助百無聊賴的樣子,他深有體會的道出了心裡話,誰知道最沒有材料的原來是我自己。說完苦笑了。哈哈哈!

不說這些,廣亮先生走了,我卻重新結交了大安,一個農民把自己活得如此精彩,如此豐滿,一般人只能望其項背了。貌不驚人,開口不凡,我看過大安的詩,開始不覺得很雅,時間長了,發現和陶淵明的田園詩路數相當,後來我建議他不要只寫身邊的貓狗花草,不要一味的俗,偶爾雅露一點氣勢大一點,思路飛躍一點增加浪漫情愫更好,他跟謙虛,說一句頂一萬句還多。以此大安的詩風開始跨越,飄逸,更像詩,水平大大提升。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大安的詩,讀者甚眾。當年的縣委書記老祁每天會看,隔幾天有事沒有發,縣委辦就會打電話問為什麼不發,立馬給書記打電話彙報解釋。

我問大安,那年農行的懸賞對子,是否參加比賽?大安一臉的興奮,參加了,而且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看看,我沒看錯,必然的!還有,近三十年每天簽到詩從未有間斷過,晴天寫情詩,雨天寫雨,花開贊花,秋季愁葉落,抬頭落目全可入詩,也是奇才一個了!全國各詩協都有他的足跡,有大咖,也有剛入道的青年,朋友遍天下,詩歌遍庭院,勞作汗水裡增添了高雅氣息,一個人把生活活成詩是不是高人?大境界!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大安的情懷豐富多彩,不僅是詩寫得好,而且多種才藝發揮的淋漓盡致,盤鼓,演唱,小說,散文,節目主持,司儀,拍照,愛好廣泛,結交了很多有品味的朋友,什麼劉中河,曲耀星,賈廷聚這些戲劇界明星都有私交,是個樣樣拿得起的好漢子,在家裡是模範丈夫,慈父,孝子,修身齊家治國一步步他都做的好,是一個健康完美,文化的人生,世間多少人能夠做得到呢。

自小離了父親,姊妹又多,他肩負起一個男兒的責任,把弟弟妹妹都培養成大學生博士生,自己甘心守候家園,又把下一代培養的出息到上海等大城市,自己在家鄉的圈子裡活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各方朋友雲集滿廳,慢慢的群裡增加了不少鴻儒,那是一件快樂事呀。捨己為人,人品人格的魅力吸引了我和朋友,這也是最好的。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老母八十多歲,健康在堂,也是鄉婦聯的老幹部,曾經在縣委組織部工作,有政治眼光,一直也在默默地指導大安的人生,大安你這是一種幸福哦。

大安思路敏捷,文字駕馭能力強,絕對得益於他堅持寫作,寫詩,沒有足夠的正能量是做不到的,服了!

大安小時候,曾經幫助文革中家鄉關牛棚的領導,為他後來的事業積累了品質基礎,積善之家有餘慶,分毫不錯的,懂得這個,人生就會順利。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附:大安出身於鐵匠之家,文革前期,我縣工業基礎落後,那時,靠三盤紅爐打造了延津的初始工業,此後的城關機械廠,油泵廠都是依託這樣一個基礎,三盤紅爐,其中有大安家,還有西街李大偉家等。歷史上,打鐵出身的英豪不乏其人,力量,氣魄的體現。為人實在,做事踏實,矢志不渝,剛性強。這一點也許和大安成長有關係。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大安詩選

啃 骨 記

文/大安

踏暮應邀入屠蘇,

時辰尚早未停爐;

忽憶童年熬整夜,

前栽後搖為一骨;

牆邊紅肉缸缸滿,

地上白骨根根粗;

自古老牛愛犁耙,

最終這裡淚連珠。

昨晚與學農、南武、寶玉等人驅車魯丘啃骨記。

作於2018-2-7日晨。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佛 緣 續

文/大安

惜別山寺鐘鼓亭,

急歸寒舍操農耕;

凡間俗事又亂耳,

何時再聞誦經聲?

人過半百思清靜,

誰願辛勞日匆匆;

今晨緣盡吃齋地,

來世剃度做真僧。

萬善寺歸來兮。2018-4-30晨。

孟春雪

文/大安

天鵝也知暖春到,

昨夜五更褪舊毛;

晨起只覺窗外亮,

片片白絨未停飄。

2019-2-1O,農曆己亥年正月初六,孟春第八天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作者簡介


延津人物:朋友張大安


鄭學農:原延津縣中醫院院長,“中原民間名醫”、“內科公認名醫”。著有《杏林墨香》一、二、三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