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忠魂楊業

大宋忠魂楊業

楊業,字重貴,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縣)人 。北宋名將,後漢麟州刺史楊弘信之子。楊業少時好騎射,以英勇善戰著稱,於北漢任節度使,任內與遼國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每戰必捷,當時被稱作“楊無敵”,宋太宗征伐北漢時多次與宋軍交戰,太宗感其英勇,之後感於大勢所趨,建議其主劉繼元歸順於宋,之後楊業也一同歸降。太宗大喜過望,命為右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鎮守雁門關抵禦遼國。

太平興國(公元980年)三月,遼景宗率十萬大軍攻雁門關,當時楊業以數百騎兵奇襲,大敗遼兵,自此,契丹人每同宋軍作戰,只要一看到楊業的旗幟,就悄然引兵退走,可見遼兵其之畏懼。

大宋忠魂楊業

(楊業像)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二月,宋太宗率兵北伐,主帥潘美攻幽州失利,楊業見遼兵之勢遠大於宋軍,便主張繞道而行,保留戰力。他說:“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朝廷止令取數州之民,但領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令雲州(今山西大同)之眾先出。我師次應州(今山西應縣),契丹必來拒,即令朔州(今山西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強弩千人列於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

孰料監軍王侁詆譭楊業空有無敵之名,遇敵有意不戰,是懷有異志。監軍王侁嘲笑他說:“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

此話一出,便戳中了楊業的命門。你不是號稱“無敵”嗎?不是很能打嗎?怎麼今天卻不敢與遼軍交鋒了?難道你有二心?

楊業氣憤地說“我楊業不是怕死,只是認為時勢不利,不能讓士卒白白犧牲,既然你們指責我不去死,我只好先去赴死。”說完就帶兵向朔州進發,臨行前,楊業老淚縱橫對潘美說:“我此去必定要失利,我本是北漢降將,按理早該被處死了,但是皇上不殺我,反而讓我帶兵,我不是故意放著敵軍不去出擊,而是想尋找戰機,爭取立尺寸之功以報國恩,今天諸位指責我有意避敵,我楊業一定先死於敵人手中。”

楊業請求潘美於陳家谷口部屬援軍夾擊,以求最後一點之勝算,之後潘美答應了楊業的請求,在陳家谷口佈下了陣,以備救援,但之後卻又率兵逃跑,讓楊業所部獨自面對遼國十萬大軍,楊業見求勝無望,便命官兵們自謀出路,但眾將士為楊業的真誠所感動,皆不願離去,最後力戰而亡。

大宋忠魂楊業

(今日的雁門關)

楊業在此絕境獨自手刃數百人,直到坐騎受了重傷不能行動,才被遼兵所俘後,遼兵對楊業甚為敬重,以禮待之,但楊業不為所動,絕食三天而死,據聞死時仍正襟危坐,望之如生,遼兵甚至為之跪拜。楊業英勇事蹟被傳為佳話,隨即遼代就有人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

宋太宗聽說以後,非常悲痛惋惜,隨後下詔說:

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云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

大意是說,“拿兵器保衛國家,聽到鼓聲就想起將帥。盡力殺敵,氣節豪邁,如果不追封表彰,如何弘揚忠義剛烈!原雲州觀察使楊業真如堅硬的金石,他的氣節讓風雲激盪。他本是隴上的雄才,山西的望族。投身軍隊,誓立戰功。正指揮虎狼般的軍隊,防守邊境報效國家。可是各將領不遵守約定,不上前救援。楊業帶領孤軍,陷入沙漠;剛毅忠烈,視死如歸。古人之中,也沒有比他更崇高的了!所以特地舉行典禮,來表彰他的忠烈。如果他的靈魂有知,應道瞭解我的深意。”

楊業被追贈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糧食一千石。大將軍潘美降職三級,監軍王侁免冠、流放到金州,流放到登州。”

朝廷封楊業的長子供奉官楊延朗擔任崇儀副使,二子殿直楊延浦、三子楊延訓同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同時擔任殿直。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兵敗?儘管一直到被遼軍俘虜後,絕食中的楊業,始終念念不忘宋太宗的知遇之恩。可要刨根追底,真正的原因卻正是宋太宗親手設計的軍事制度:監軍制度!

自從登上皇位後,宋太宗對於北宋軍事制度的改革,始終不遺餘力,並不斷強化對軍隊將領的職權監督。特別是雍熙北伐這類重大戰事,類似王侁這樣的監軍文官,更是話語權強大,軍中的將領,被管的縮手縮腳。焉有不敗之理!

大宋忠魂楊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