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養生“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養生 中醫 黃帝內經 十三經 半月談網 半月談網 2017-10-04

劉先銀書法題字

《黃帝內經》流傳數千年,為中醫奠基之作 。《黃帝內經的生命智慧》的解讀貼近老百姓、最通俗易懂、最風趣幽默的大智慧,她以一種大道不遠人的方式既讓讀者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玄妙 ,又能掌握養生保健的實用技法。作者以“秉持不朽經典,澤被億萬蒼生”為宏願,更加 詳盡解說,從飲食起居、日升日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出發,詳解人體 大奧祕、生命大智慧,養生大道不遠人,活到天年有祕訣。

劉先銀書法題字

《黃帝內經》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所謂四時,即春、夏、秋、冬四季.養生,又稱為養性、攝生。下面給大家介紹四時養生法,希望對你有用!

四時養生“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四時養生法的介紹

《黃帝內經》的養生之說,可以說是集大成者。今人若想養生,自當先從四時養生之理查之。傳統養生理論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自然氣候的變化,關係於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因此,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變化是同一道理。同時又認為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通應的,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應”和“人與天地相參”的“天人一體”觀。正如《黃帝內經》裡所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裡的日月,是指日月的運行,也就是天體的運動、氣候的變化。

“天、地”,古人是指整個自然界而言,“天地一體”就是說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關於這一點,早在《黃帝內經》裡就有明確論述,如《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指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溼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這就是說,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之間都是互相影響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目互依存的。天地之間有四時五行的變化,產生各種不同的氣候,在不同的氣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長、發展、消亡的過程,人體五臟也有不同的變化,產生喜怒悲憂恐五態。“四時”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裡氣候各有特點,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這四個季節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沒有生長,就無所謂收藏,也就沒有第二年的再生長。正因為有了寒熱溫涼,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關於這一點,傳統養生是這樣解釋的,如《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謂“四時陰陽”,指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於一年中陰陽氣消長所形成的,故稱“四時陰陽”,例如冬至一陽生,由春至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一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生長的規律,因而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根本,即指萬物生和死的本源。

“六氣”是指自然界中,風、寒、暑、溼、燥、火六種氣候,這六種氣候是一年四季氣候消長進退變化中產生出來的,它們雖然各有特點,但又是互相調節的,因為有了這六種正常的氣候變化,才有一年溫、熱、涼、寒和生長收藏的陰陽變化,所以自然界的氣候可以互相調節,以利萬物的生長髮育,並使整個自然界氣候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一整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是有規律的,遵循和利用這個規律,維持陰陽動態平衡,對人類有益,破壞這個平衡,則會“災害至矣”。

從這裡我們可看出,人與自然界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界的複雜變化,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關於這一點,《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這裡的東、南、中、西、北是五方,風、熱、溼、燥、寒是謂五氣;木、火、土、金、水,是謂五行,酸、苦、甘、辛、鹹是謂五味;肝、心、脾、肺、腎是謂五臟,這裡的五臟,中醫認為是代表了人體以五臟為主體的適應自然五方、五氣變化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人體的五大系統與自然界的五方、五氣、五行等密切聯繫起來,形成了人與自然密切聯繫的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了人與自然統一的觀點。在生理方面,不僅要從人的整體活動中去認識、研究各臟器的功能活動;還要看到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病理方面,不僅要從整體來分析、研究局部的病變,還應注意到自然變化對疾病的影響;在診斷方面,不僅不要孤立地看病,而應當看到整個病人,還要看到病人與自然的關係,因而在治療上,就必須從局部推測整體,從整體來調整局部的病變。那麼,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又是如何具體地影響人體的呢?

在精神方面,《黃帝內經》裡專門有一篇是討論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精神活動影響的,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對於此篇,《黃帝內經直解》指出:“四氣調神氣、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態也。”著名醫學家吳鶴皋也說:“言順於四時之氣,調攝精神,亦上醫治未病也”,所以篇名川“四氣調神”。這裡的“四氣”,即春、夏、秋、冬四時氣候;“神”,指人們的精神意志。四時氣候變化,是外在環境的一個主要方面,精神活動,則是人體內在髒氣活動的主宰,內在髒氣與外在環境間取得統一協調,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在五臟方面,《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裡曾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的問題,即五臟和自然界四時陰陽相應,各有影響。在《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裡則具體他說:“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此外,在《黃帝內經》裡還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的明文記載。事實上,四時氣候對五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就拿夏季來說,夏季是人體的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尤其是室外活動特別多,而且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再加上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特別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這樣,就使得體內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環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臟的負擔特別重,如果不注意加強對心臟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損害。由此可見,中醫提出“心主夏”的觀點是正確的。

對人體疾病方面,《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裡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溼燥火,以之化之變也”,意思是說,大多數疾病的發生,都由於風、寒、暑、溼、燥、火等自然界六淫氣候的變幻和轉化所致。古人將“風寒暑溼燥火”總稱為“六氣”。六氣是氣候變化的正常現象,對一切生物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氣候正常,人又順之,則兩相得宜而健康成長;如果人不能順應四時六氣而逆之,就會出現賊害現象而罹致疾病。另一方面,如果四時氣候不按一定的順序和程度發展,則可發生太過或不及,就如《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裡所說:“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凡時令已到而相應的氣候未到,或時令未到而相應的氣候先到,這些反常現象對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古人稱這種太過與不及的風寒暑溼燥火為“六淫”。《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裡說:“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為非常,非常則變矣,變至則病”。意思是,人若與天地四時之氣不相應,則將發生疾病。一般他說,六淫邪氣致病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六淫邪氣多從皮毛或口鼻侵入人體,都從外部感受而發病,故把六淫列入外因中,並將六淫引起的疾病統稱外感病。二是外感病的發生往往呈季節性,如春多風病,夏多暑病,長夏多溼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可見它與時令關係比較密切,故又稱“時病”。三是六淫致病,病初常有發熱,故又有“外感熱病”之稱。四是由於時令不同,不同的氣候變化將影響不同的臟腑,如《內經素問·咳論》裡說:“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洩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本句大意是,人與自然界是相參應的,所以五臟各在其所主的時令,感受寒邪而致病,其輕微的,則為咳嗽,病邪較重的,則邪氣入裡面發生腹痛和腹瀉。因此,當秋天的時候,肺先受邪氣;春天的時候,肝先受邪氣;夏天的時候,心先受邪氣;長夏的時候,脾先受邪氣;冬天的時候,腎先受邪氣。五是風寒暑溼燥火在致病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影響,互相轉化。

總之,四時養生之法,先要知時,次要知理,時理俱知,內外相宜。祖國傳統養生,博大精深,發揚國粹,利樂蒼生。

四時養生之夏“長”

夏天養生的關鍵——“養長”

萬物經歷了春天發陳的階段,進入了欣欣向榮的夏天,這個時候是萬物生長的最佳階段,鳥兒身上的舊毛已經褪盡,樹木稻穀像拔節似的瘋長。所以人生之陰陽氣血也進入了一個旺盛生長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要盡情地享受這夏日的陽光,去經受風吹雨打,所以要“無厭於日”,一些愛美的女性,常在炎炎夏日裡想盡一切方法來遮陽,其實早上九點之前和下午四點之後的陽光還是可以晒晒的,這時候的太陽對皮膚傷害並不大,況且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這些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另外就是寧可扇扇也不輕易吹空調,要讓人體之氣“洩”,這個“洩”不是“漏掉”的意思,而是發洩的意思,就是讓身體的正氣達“華實”之境,什麼是“華實”呢,就是開花結果的意思。

這就是“養長”,所以《內經》原文裡講“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這是夏天養生的指導思想。

夏天養生重點臟器為心

中醫理論中,夏天對應的臟器是“心”,主氣是“少陰君火”,大家可以看夏天的萬物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象,是萬物華實之象,是華英成秀之象。這也是“心”的形象,為“火”相,中醫講“火曰炎上”,夏天常常發生口鼻咽喉等上部上火的情況,這也是我們要注意預防的。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它的作用就是“主神明”和“主血脈”,像國君一樣,只管發展經濟和制定發展綱領,至於其他事務,有將軍、宰相等各司其職,所以夏天養心就是要養“長”。

“心”的養護在夏天來說很重要,“心主神明”,“心主血脈”。心的功能弱了,會引起面色無華,少氣懶言,沒有精神,夏天心臟陰血虛弱的人很容易失眠,天未亮就醒了。這是虛證,我們在夏天應該好好養“心血”。

而心的實證最大的表現就是“心火”旺盛,這類人一般睡不著覺,口舌長瘡,但是吃很多寒涼敗火藥還不好,反而用一些滋陰之藥才能平息。“心火”屬於“少陰君火”,類似於“元陽之火”、“三昧真火”等,不是少陽小腸火、陽明胃火,因此,清熱瀉火藥起不了多大作用,從而有了“引火下行”的說法。例如:在足心“湧泉”穴貼敷大蒜(這個對小兒發燒有一定作用,愚曾試用過幾例,效果還比較理想),此為辛熱之品,可引“君火”歸位。另外,還可以使用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之法。

夏天養生之飲食

夏天要“養長”,要防止心的“陰血虛弱”和“心火旺盛”的問題。吃東西宜少“苦”味,多“酸甘”。因為苦者燥溼,易傷陰;而“酸甘”味的東西具有滋潤(中醫有“酸甘”化陰的說法)的作用,以防少陰君火過旺之勢。那些平時就“心火旺”的人,也可以配少許“苦”味之物,並配以“引火下行”的東西。

夏天適合的食物,如大蔥、龍眼肉、山楂、西紅柿、蓮子銀耳粥、引火下行的大蒜、還有“姜”,老百姓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需要提醒的是,此處是“生薑”而不是“乾薑”,雖其為一物,但性味截然不同。

女性順四時而適寒暑

對應四季,月經乾淨的第一到第七天內(後一週),雌激素分泌充盈,子宮內膜得到足夠的營養髮育,這是夏天的像(長)。因此,在月經後一週,我們著重健脾化溼,令脾健康、有序運轉,為人體運化水谷精微、強健氣血,統攝血液循環。脾好,很多女性月經不調、便血、贏瘦、崩漏等症都會自然好轉!

而一天也有春夏秋冬。一天的四季劃分以9點和3點為準,凌晨3點為立春,叫日春;上午9點立夏,叫日夏;下午3點立秋,叫日秋;晚9點立冬,叫日冬。夏長,主養心。

女子天癸,是影響人體身體、發育和生殖的一種陰精,遵循四季調神之論生、長、收、藏,方能使女子五臟安寧,各歸其位,各司其職,使元氣足、月事順、容顏麗!四季養生,“順四時而適寒暑”,調出如花似玉。

溫馨小貼士:

首詩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淡泊寧靜的心境很重要。

老子曾說:“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離利慾、榮辱遠些,存些真心,留些淳樸,淡泊、寧靜就近了。

四時養生“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四時養生“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六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帝內經》第41集解說詞

六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帝內經》解釋辭

《黃帝內經》第一部醫史篇

第九集千秋聖典(中)

六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帝內經》解釋辭

《黃帝內經》第三部養生篇

第三集仁者壽(上)

【提要】仁者長壽。一位百歲老人一生未嫁,把全部生命獻給了幼兒教育事業。

仁者壽,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觀念,它與中國人的情感是那樣水乳交融。它不僅鮮明地呈露了中華民族的善良,同時還深含著有實際功效的養生意義。有專家指出,一個人的胸懷與其壽命息息相關,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

全國氣功教育研究會祕書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氣功教研室主任,劉天君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的定義就是,什麼是健康呢?48年的聯合國憲章,世界衛生組織憲章裡有這麼一句話,就是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它應該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方面完好的狀態。那麼到89年以後,它又加了一個道德健康。這個原因是,巴西有一個大夫,他就考察了世界上所有的健康問題,發現腐敗分子的平均壽命低。為什麼平均壽命低呢?因為他老是處於緊張狀態,老怕哪天東窗事發,他就不行了。精神緊張就減其壽命,所以,就把道德健康加進去,這樣就變成四個方面,就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與道德健康。”

十分清楚,一個仁慈,善良,心胸寬厚的人,一個正直坦蕩,光明磊落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當是符合養生第一要義的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藥學科評議組成員,魯兆麟教授:“心裡要恬淡虛無,那就是什麼?不是說什麼都不想,而是一種坦坦蕩蕩,心情平靜,他就不得病。精神內守,精內守還有神內守,神要守住,神要靜下來,要對外界的食物有一個正當的認知,他就可以‘病安從來’。‘美其食,樂其服,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樸。’什麼意思呢?就是吃什麼都是香的,樂其服,穿什麼都認為是很好的,高下不相慕,既不看高,又不看低,我既不對低下有什麼,自我很好的心態,也不對高的,我有一種什麼嫉妒的心態等等,心情怎麼樣呢?其名故曰樸,就是這樣的人才能達到最後的,這種心態,就能對健康多有益處。”

(河南淮陽絃歌臺)

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人也。”這個“人”不是指純粹自然的人,而是置於社會關係之中的人。這個“人”,是合乎倫理道德的人。〔山西平遙文廟大成殿(金代)〕仁,又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這個關係所呈現的正是倫理道德。儒家重視人的道德情感。作為“孝悌”,即愛父母兄弟的自然感情,被儒家提升為“為仁之本”。(河南許昌文廟)孟子說:“仁也著,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作為人,他必須為仁,否則就不是人,是畜生。“道”即人道,儒道便是人道。仁,作為儒家道德內容的第一層次。“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憐憫、關心他人,是仁的開始。

孔子說:“仁者愛人。”這就把“仁”又深入了一步。即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是關愛他人的人,這就是德。(福建泉州文廟)“德”有量的區分,關懷自己的親人是德,關懷普天下之人是大德。愛家是德,愛國是大德。

儒家有家國同構的理念。愛國就是愛家,國盛家興,國破家亡。這是一個從古到今人人皆知的道理。這樣,“仁”與“德”就融合一體了。

(山東孟廟)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還說到:“大德,必得其壽。”

村民說:“大莊的人,來這裡紀念。”

攝製組人員問:“蘇武就是這個村裡的人?就是這龍門村的人?”

答:“呵,呵。對,蘇武就是這裡的人。”

問:“人最多時有多少人?”

答:“啊,最多來了72個人。在那跪著。”

“跪在那裡一片啦。”

“對,跪了一大片。”

問當地的孩子:“你們上課上了蘇武的課嗎?課文裡有蘇武嗎?”

“有,有。”

“有的啊。知道蘇武是你們村的人嗎?”

孩子們點頭,笑而未答。

“知道啊。”

(陝西武功縣龍門村蘇武墓)

2100多年前,蘇武作為漢朝特使出使匈奴。因一場事變被匈奴無理扣留。面對匈奴的威逼脅迫,蘇武堅貞不屈。十分敬佩蘇武氣節的匈奴首領,為迫使他投降,下令斷絕他的飲食。《後漢書》這樣記載: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氈並咽,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說的是,冰天雪地的嚴寒之天,蘇武渴了吃一把雪,餓了撕下一片氈毯和著冰雪一起吞嚥,竟然數日沒有死,這叫匈奴人大為驚訝,以為他是神人。面對寧死不降的蘇武,匈奴又將蘇武放逐到北海,即今天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在冰天雪地之中牧羊。這是一個怎樣的景象,千里飛雪,曠野蒼茫,一個孤獨衰弱的身影,手持大漢節杖,掙扎在冰天雪地無邊無際的荒野之中。這是一個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畫面,更難以說明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整整十九年,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我們只能從歷代傳唱的《蘇武牧羊》的歌聲中感覺蘇武那一雙孤寂的眼睛,久久凝望著遙遠的天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蘇武的頭髮全白了,但他的眼神,雖然寂寞卻依然深邃,不屈,是千里冰封的貝加爾湖上永不熄滅的火焰。十九年後,蘇武終於返回漢朝。蘇武在身體長期倍受摧殘時,胸中依然激盪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浩然之氣,這種堅定的信念,這種不屈的精神,陪伴並支撐著蘇武渡過了80多歲的壽辰。

中國文化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張立文先生:“孟子提出來一個浩然之氣。那麼這個浩然之氣(的話呢),實際上它並不是說是外在的空氣,而是指人的氣血所凝聚成的一種人的精神。就是說,這種浩然之氣(的話呢),它體現了一個人的自強不息啊,奮鬥啊,體現這麼一種精神。(所以這個)孟子講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也是可以充滿天地之間的。”

(山東長清縣五峰山)

道教引進儒家思想化為“善”。《太平經》告誡人們必須“上善”。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就是不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幾乎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口號。重要的是,道教認為行善積德,是“得道”的必由之路,是長壽長生的基礎。全真派更以“真功真行”兩全者為“真人”。真功便是修得善心,真行便是行善。

山東長清縣五峰山旅遊區管委會主任:劉長崑:“說德性高,功力就大,就能長壽。如果德性不高的人,長壽不了,數術再好也白搭。道家就突出了講道德,講行善,多做善事,多做好事,以百姓為本,為善。所謂善,不是指對我自己有利的事,這不叫善。對民眾,對大家有利的事,按道家講,對眾生有利的事,這就叫善。按我們講,這叫好事。所以好事做多了,那你這個長生就悟到道了,也得道了。全真教,龍門派邱、賀二祖在濟南長慶東南十里處五峰山,他就講到了‘陶冶情操’,他的修煉方法就是這個。何謂‘全真’?一絲一毫不假乃為真。要達到這個真字,全真的話,那就要去除掉情外之情,意外之意。他們就提出了一個德和善的問題,以百姓為本。”

唐代醫學大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說的就是,不修德行,不樹立一個高尚的道德觀,就是真有什麼玉液金丹長生不死之藥,也不能使人長壽。不斷地修養道德,不作祈禱也有福,不求長生壽辰也會延長,所以,道行修養是養生的大旨,養生的關鍵。我們知道,孫思邈活了141歲,而他正是一位大德之人。永垂萬古的“大醫精誠”正是他恰當的寫照。

(四川樂山市)

四川省樂山市,在全國六大長壽地區中位列第三。據樂山老齡委統計,樂山市現有百歲老人122人,其中善良,樂觀,豁達,熱情的佔81.5 %。該統計資料寫道,“他們不論遇到什麼坎坷和曲折,都能直面現實,頑強生活,不喪志,不失信,勤勞奮發。”這已完全表明了樂山百歲老人的精神面貌和他們的胸懷。我們現在去採訪一位百歲老人,據老齡委介紹,這位老人一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並且她一生未嫁。

隨老齡委的工作人員一進101歲的翁德芳老人的家,我們便問候老人:“翁老師,您好!”

“你好。”陳志遠老人,“我現在就是招呼不來了。”

“您坐著,您坐著,翁老師,您坐。”我們扶著老人在沙發上坐下,然後交談起來,“您坐了一輩子的幼兒教育工作。”

老人謙遜地說:“沒有做到,是我應該做的。”

我們問一旁的85歲的陳志遠老人:“我們聽介紹,說你們二位老人都是做了一輩子的幼兒教育工作,而且你們倆也不是親的一家人,是不是?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你們現在一直生活在一起,一直這麼相依為命在一起。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你們是一種什麼力量,什麼精神使得你們能夠這麼熱愛這份工作?”

陳志遠老人介紹說:“我1935年在協和師範上師範的時候,她(翁德芳老人)就在那教書,我就覺得她非常老實,非常敬業的,她很疼愛學生,熱愛幼兒,娃娃們也聽她的話。我49年的時候就在這了。來的時候就看見她們工作很熱心,發展得很好,也是這個樂山的風景也很美,所以我就留下了。我和她兩個一起,我是老師,她是園長。到了51年,解放了,她就覺得她50歲了,51年她就把這個園長給辭了,就由我來接替她。所以呢,我們就一直在一起。到了54年,她就調到另一個幼兒園去了,我還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倆就喜歡這個幼兒園的工作,喜歡這些娃娃,也喜歡這些老師。還有呢,那個時候工作嚴格,很嚴格,所以呢,我們就全心全意地,也是聽了毛主席的話嘛,聽了共產黨的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所以我們沒有考慮個人的問題。”

“聽說您們二位到現在都沒有成過家。”我們說,“可能把一生所有的心血全部都撲在這個幼兒教育工作上了。”

“對,對。”

“您教了那麼多學生,現在還有學生來看望您嗎?”我們向翁德芳老人問道。

老人說:“有。今天吶,來了一個,她是35年的學生。今天來看我的是老二。”

“她多大年紀了?”

老人說:“他跟我說滿70歲了。”

“您的學生都70歲了。”

老人說:“哦。她還有個姐姐叫楊燕芝。我說起來,你的姐姐我一算應該70多了。她說姐姐70多了,我今年都滿70了。她這樣子說起來的,她的姐姐現在還在北京。她的姐姐在好多年前就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她們七個姊妹,都是這個幼兒園我的學生。”

“翁老師,像您做了一輩子的幼兒教育工作,您現在看到這個孩子,小孩子,您是不是特別喜歡他們?”

“我喜歡幼兒園。”

“喜歡孩子嗎?”

“喜歡孩子。”

陳志遠老人告訴我們:“有一個學生前年來看她的時候,兩個人抱著哭。哭了十分鐘。”

“那個學生年齡可能也挺大了?”

“哎,退休了。她是四幾年的學生。”

“娃娃看到我們很是歡喜,昨天呢有一個叫翁婆婆好。”老人說著笑了起來,“她一哭,我的眼淚跟著就出來了。張佳黛,還有一個叫張佳什麼。”

陳志遠老人提醒道:“張佳佳,張佳黛。她們是你在成都幼兒園的徒兒。回來的時候都要來看您。”

翁德芳老人說:“我在屋裡面,她說她是張佳佳,我說你們我都認不到了。一個站出來說我是張佳佳,一個站出來說我叫張啥子(什麼),幾姐妹都站出來,大家就都像是看到親人一樣。喜歡我,我像是她們的媽媽一樣。他又高又大,記不清了。但是她們年輕的時候,在我面前耍子(玩),做那麼多樣子,做出來逗我笑啊,那些我還是回憶得起來。”

陳志遠老人說:“在朱子堂幼兒園,雖然她只教了六年,但是朱子堂(幼兒的)家長們,對她的感情都很深,現在只要碰到我,都要問翁老師還在不在?很多學生家長我都不認識了,但是他們都記得。有一天一個學生家長說,我認識你。我說你怎麼認識我?他說我的那個那個(孩子)在幼兒園上學。”

翁德芳老人說:“叫她的女兒吃菜,吃飯,人都走光了,但是我們兩個的飯還在,我還在夾菜,還在喂,我要喂,喂她吃出味道來,吃出味道,我就問她說好不好吃?你需要去問她,好不好吃。(她說)我都愛吃,好吃好吃。眼睛摸摸,摸摸,摸了就跟他兩個說,眼睛閉上,閉上眼睛要做夢,做夢了就要好,要好,要好,就要好。你要讓她跟著你學。跟著你念,慢慢的,那些娃娃就規規矩矩地睡了。你要拿個扇子來給他們打下扇,擦一下汗,睡了以後要給他們擦一下汗。我做不了別的,我只能做的料這些粗活。”

這就是翁老師度過的一百年,似乎除了孩子,翁老師的一生再也沒有其他什麼了。孩子的歡笑,孩子的傷心,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天真無邪,構成了翁老師的一生。

“它就慢慢地爬,爬,爬,爬,爬起來,爬起來想要做出起跑的樣子,上次有一個娃娃看到我在幹別的事,……”

翁老師一生未嫁,她把全部的生命都獻給了幼兒教育事業。她的學生陳志遠老師,也一生未嫁,終身陪伴著她的老師。於是,一批又一批孩子,在她們善良慈愛的目光中長大成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愛,可以無邊無涯。善,可以包容天地。我們的目光凝固了,凝固在一個畫面裡:翁老師正在給孩子餵飯,我們絕不會低估這雙手,因為這雙手,與千千萬萬這樣的手一道,正在餵養著共和國的基礎和未來。翁老師的這棵蘭花草,淡雅,默默無語,像翁老師一樣瘦弱,但它卻隱藏著無限的生命,正如貫穿樂山城的江水,永遠奔流不息。

第四集仁者壽(下)

【提要】道德與生命密切相關。雙橋老太太,治病救人九十年。四川綿竹的青山綠水,記下了一位老中醫的名字。

(江蘇淮陰楚州區河下老街)

這裡是清代大醫學家吳鞠通的故鄉。

“老師傅您好,您知道我們淮陰,在清代的時候有一位老中醫叫吳鞠通,您知道他這個人嗎?”

“我聽講過,聽講過。”

“那邊有他的像是嗎?”

“哎,哎,在那塊呢。”

“在什麼地方?我聽不明白。”

“在淮安北門。”

“北門,你們不知道他的故事?”

家鄉人,有的還能記起吳醫生的名字。吳瑭,字鞠通,少年時代苦攻儒家經典,走一條中國古代學子最為熟悉的道路:科舉入仕,治國平天下。不料,他19歲那年父親病故。年輕的吳鞠通悲痛欲絕,言,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間。父親病故,改變了吳鞠通的一生。他毅然拋棄科舉升官之路,廣購醫書,如《傷寒論·序》所說,“外逐榮辱,內忘身命,嘔心瀝血,攻讀醫書”。可以想見,當一個人的精神達到這樣的一種層次的時候,可以釋放出怎樣的精神力量,可以發出何等的喤喤之聲。吳鞠通潛心研究諸醫家著作十餘年,但未敢輕治一人,可見其高度的責任心。公元1793,京城發生大瘟疫,吳鞠通的友人強行拉他前去救治。這個時候,大多數患者都因為庸醫誤治而到奄奄一息的晚期階段。吳鞠通大力施救,救活患者數十人。他嘆道,“生民何辜,不死與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從此,他博採歷代名賢著述,去其駁雜,取其精微。前後用六年時間,寫成不朽之著《溫病條辨》,在下一次瘟疫到來之前付梓流行於世。

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便明確指出了中醫的目的,這就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中醫的這個目的,決定了行醫者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即我們今天所說的“醫德”。因為醫生的道德品質,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黃帝內經》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述醫德問題,其重視程度不亞於對醫理的闡發。在《黃帝內經》的指導下,後世中醫在注重醫術修養的同時十分注重醫德的修養。故醫界的長壽者大有人在,我們這裡有一份不完全的中國曆代醫界長壽者的名單,如下:

(字幕:)

許胤宗,91歲

甄權,103歲。著有《明堂人形圖》、《針經鈔》等

楊上善,96歲。註釋《內經·太素》、《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孫思邈,141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孟詵,93歲。著有《補養方》

韋訊,98歲

宇陀·寧瑪,125歲。著有《四部醫典》

王冰,96歲。註釋《內經》等

成無已,91歲。著有《傷寒明理論》等

劉完素,91歲。著有《黃帝內經宣明論方》等

張元素,104歲。著有《醫學啟源》等

龔廷賢,98歲。著有《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等

孫一奎,98歲。著有《赤水立珠全集》等

楊濟時,99歲。著有《鍼灸大成》

吳有性,101歲。著有《瘟疫論》等

薛雪,90歲。著有《溫熱條辨》等

(北京朝陽區羅有明中醫骨傷科醫院)

“你怎麼了?腰不好嗎?”

“我不是。我就是那天羅大夫給我看了,知道,是頸椎。”

“你坐這兒。”

病人背對著羅大夫坐下。羅有名大夫給病人的頸部進行推拿。

這是一位聞名全國的的老人。名叫羅有明,人稱“雙橋老太太”。

“老奶奶給你推了以後,你感覺怎麼樣?”我們問一位女患者。

女患者答:“感覺還可以。”

我們追問道:“原來是怎麼回事?”

患者回答:“原來可能是胸椎有些錯位,關節有點錯位。”

“哦——。”我們接著問,“剛才老奶奶給你掰了以後感覺好些了嗎?”

女患者說:“哎,感覺好些了。”

“你這手怎麼了?”我們又問另一位患者。

患者說:“挺長時間了。”

追問道:“當時怎麼扭著啦?”

患者說:“戳了。我也不知道。就是戳了,摁著摔地下了。”

“噢,摔了一下。”

“就是這塊,這有一個大疙瘩。”

“真是,這都出來了。骨頭出來了。”羅大夫指著患者的手腕處,問病人,“疼吧?”

患者答:“不疼。”

“你別跟著我。”說著,羅大夫便給患者治療起來。

見羅大夫給病人推拿了一會兒,問病人:“現在感覺怎麼樣?”

患者說:“現在好多了。”

“剛才是這痛,是吧?”

“剛才這一個大包,現在沒了。”

“大媽,謝謝您。”

又一個聲音說:“這孩子叫有點痛。就照了一個片子,說有點骨折。摔了,自己磕的。”

“有多長時間了?”

“昨天晚上。”

“噢,昨天晚上啊。”

“他這個是怎麼了?”

“錯位了。”

“也是錯位了。”

“都錯開了。”

“噢,錯開了。現在給他掰回去了。”

“沒有,現在摸摸。”

“哎。這是怎麼回事呢?”

“噢,現在給他弄回去了。”

由於老人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所以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以至老人每天要為一百到四百個病人治療,甚至通宵達旦,不能休息。

“外踝出來了。”

“這裡疼得很,是吧?”

“對,就是這。”

“叫他說。”

“他腫得很大。這邊疼吧?”

“是上午10點多鐘?”

“夜裡,晚上10點多鐘。”病人家屬說,“從海淀區趕過來的。原來他十幾歲的時候骨折過一回,就是來這治好的,所以今天又來了。”

“奶奶已經給你接好了。”

“讓他打一針就行了。”

“現在已經給你接好了。”

北京朝陽區羅有明中醫骨傷科醫院院長,羅有明大夫告訴我們:“我五十年沒有歇過禮拜了,我每天不看病,我幹嘛去。睡覺都睡不了,累的可不輕。類的手指頭都累彎了,手累彎了。”

羅大夫的一位助手拉起老人的手,說:“主要是給人家掰的。”

“您多大歲數了?”

“我九十九了。”

“您這幹幾年了?”

“真是。”

“我當了90年大夫了。”

“這個手也是,主要是拿這個手這樣推。”

“天天捏,天天捏。我是祖傳的。”

“傳到您,這是第幾代了?”

老人告訴我們:“我是第五代,兒子是第六代,孫子是七代,重孫子八代人了。”

“哦,八代人了。”

“重孫子還在上著大學呢,也是學醫的。”老人說,“那年(解放前)河南省二月二發大水,把老百姓都衝跑了,有本事的浮水出來了,沒有本事的就淹死了。我出來了。”

“就從河南一直到北京來了?”

“噢,就沒回去,房子都沒有。”

“就一直在北京呆著。”

“也不再這。這個醫院是鄧小平開的。”

老人說,她行醫已經90年,那麼她有多大歲數,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就像她無法統計這一輩子到底看了多少病人。(按:該片前面已有打出的老人自述的“我九十九了”的歲數的字幕。這裡又說記不清自己的歲數,這明顯的前後矛盾,不能不說是本集編導的一大疏忽。九十九歲,行醫90年。九歲的孩子就開始行醫,不免讓人難以置信。——老蘇州1941)

老人說:“空軍、海軍、李大夫,也是我教的。”

說到(羅有明老大夫究竟)帶了多少徒弟,教了多少學生,對老人又是一件無法統計的事。老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學習並掌握她獨特的醫療技術。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叫他為人民服務去”。

“老奶奶還有沒有治過什麼大的骨折?”

羅大夫說:“大骨折,什麼都有。那飛機上掉下來的,火車上摔下來的,從汽車上摔下來的,都有看的。一個身上,一個小孩,他媽就一個(小孩)。東北的,遼寧省的,汽車不正開著嗎。她這小孩,他淘氣,抓著就上,那個車子開得快,一下子就把他摔下來了,胳膊、腿都摔折了,我給他治好了。他媽說的,你要是給治好了,娶了兒媳婦,我給你送糖來,她真送來了。我們小孩的爺爺是幹革命的,是毛主席的兵,我是他的大夫。”

“那是哪一年的事,還記得嗎?”

“那時沒解放,以後解放了北京,就在雙橋住著,那部隊保護電臺,給老百姓看病不要錢,人家開大會把我留在雙橋的。在哪兒不是工作,反正我閒不了,在什麼地方也是為人民年服務,當了九十多年大夫了,也沒過過生日,也不知道多大歲數了。長這麼大沒過過生日,就知道過一年長一歲,反正九十多了。”(按:老人的年歲問題,在此再次出現了編導的疏忽。——老蘇州1941)

“奶奶,這個醫院是以您的名字命名的。”

“沒給你說嗎?鄧小平給我起的。鄧小平給的錢,開的醫院。他就叫給羅有明開的醫院,叫我的名字開醫院。”

由於病人太多,老人只得長期居住在醫院裡。醫院的一角有一所矮小的平房,這就是老人的家。

“這是五臺山的老和尚給我拜壽來了,給我拿來的。”老人指著牆上的一幅畫說,“這是在北京廣濟寺去世的一位老和尚給掛的。我要累得慌就坐這塊。拿掉帽子看,一頭白頭髮。”

“真是呀。”

“這剛黑。”

“剛黑啊?哦,原來是白的又變黑了。”

“這不是又變黑了嗎?”

“對。”

“這老皮你看看都褪了,一塊一塊的老皮都掉了。”

“對,對,真是返老還童。你看這頭髮由黑變白了,裡面又變黑了。”

“奶奶平時要聽收音機嗎?”

“我愛聽這個。”

“每天都聽。”

“現在就聽。黑夜裡睡不著覺了就聽,聽完了睡覺。清晨起來四點、五點,我就開開聽聽。我也沒有文化,我不聽聽這個,這個政治理論我一點不知道。我怎麼前進?我就向這裡頭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啊。”

“對。”

“奶奶您那兒那麼多柺杖?”

“都是人家給我買的。說我老了,100歲了,買拐仗。我又不要拄柺杖,買一個買一個,都存在那兒了。”

“您這個床也挺硬的。”

“這底下墊了皮子。”

“哦,墊了皮子呵。(那晚上)睡覺的時候鋪上個褥子。”

“鋪上褥子,蓋上被子。”

走進老人的家,我們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位赫赫有名的醫生,一位骨科醫院的院長,一位不知給多少病人解除了痛苦的老人,竟安然居住在這樣簡陋的一間房子裡!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

“這就是我的家。”

“這就是奶奶的家。”

“我和病號在一塊,我和兒子在一塊,一家子人都不能在一塊。都是大夫,你是大夫,你是救命的。你在家呆著,你還能當大夫麼!”

從老人的慈祥的目光裡,我們似乎讀懂了“仁者壽”的真正內涵。老人對病人的同情心,責任感,對病人體貼入微,一心一意,即老人善良的心靈和崇高的道德意識,不正好構成了一個大大的“仁”字嗎。

在四川綿竹縣的青山綠水之間,長眠著一位老人。(四川綿竹市天池鄉)這位老人,曾經在人世間走過了116個春秋,治病救人長達一個世紀。是除孫思邈之後,到目前為止壽命最長的一位中醫,他叫羅明山。

(羅明山遺像)

(四川綿竹市漢旺鎮衛生院)

“羅明山是你爺爺,是嗎?”

四川綿竹是漢旺鎮衛生院中藥房,羅家全點頭道:“是。老家在東江。學醫在三開。”

“那他也是跟師父學的?”

“對,跟師父學的。”羅家全點頭道,“就是在116歲那年還在給人看病,只是身體不太好。”

我們吃驚地問:“他在116歲的時候還在給別人看病?”羅家全點頭。

“羅明山老先生給你看過病吧?”我們問漢旺鎮四村五組的村民鄧遷發。

他答道:“看過。”

“他給你看的是什麼病?”

“他等於說是什麼都可以醫。醫瘡,感冒病,其他一些婦科病都有一些效果。”

“他給你看的是什麼病呀?”

“我原來的時候生過瘡,他給我看過。然後我在他那兒看過感冒。”

“噢,感冒。”

“哎。”

羅家全說:“這一帶的老百姓都知道他。”

“都知道他。”

“對,別人有病他就給人家看病。都愛找他看,有錢沒錢都找他。”

“噢,有錢沒錢都可以,阿是?這麼多年治好了多少病人呀?”

“這個就沒法統計。”

“大概吧。就你知道的。”

“據我知道至少有上千例。”

(採訪四川綿竹市天池集團公司退休職工,盧華玉)

盧華玉回憶著說:“生我們那個二娃。我看看是六月初幾生的,六月初七生的,生了過後,滿四十天以後,我們老鄧就去接我回來,那會我還要上班嗎,我就說我把我們女娃的衣服洗了吧,我就到安順橋,我的老家在成都,到安順橋的河裡就把她的衣服給洗了,洗完了我就回來了。當天洗完了衣服,到了晚上正要鋪被子,就有點流鼻血,流鼻血以後,我想就把它揩了就行了嘛。哪知後來就止不住,就到醫院去看,我就說吃的藥,打的針都是止血的,但是止不了我的血,越流越嚴重。於是我就跟老公說,怎麼辦呢?”

四川綿竹市天池集團公司退休職工,盧華玉的丈夫,鄧文接著說:“那會我也嚇到了。我在想這要出了事,還有一個四十天的娃娃怎麼辦?”

盧華玉:“他們就跟我說是不是去找羅老師。他那麼大的歲數,經驗比較豐富些,當時回來的第二天,第三天,那個鼻血好像給它堵緊了,眼窩裡都有點充血。我就想不知道是怎麼搞的,我就上去,第二天我就開了小貨車上去,上去你爸,你爺爺家。噢,你爺爺正在那個什麼,那個時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不准他看病,那怎麼辦。我就說羅老師,你就給我想一個辦法吧。他就說我藥都沒有了,我拿什麼給你看病呢?! 我說憑你的經驗,你有那麼幾十年的經驗,你就給我看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我這個流鼻血,止不住,越止越嚴重,你看地下流一灘。我說你對這個中草藥有一定的經驗,你就給我想個辦法,就現在在這山上找嗎。他最後就說,好吧。我就纏著他,纏得他沒辦法,我就跟他說,你給我看嗎,最後他給我看了以後,他說你這個是生了娃兒以後,好像是剛剛來月經,中醫就是說剛剛滿四十天來月經,你就去洗冷水,站在河裡邊,他就說你這個情況就像是河流要暢通呢結果被堵上了,它就從其它的地方突破了,就洪水氾濫了,意思就是說從其它出口出來。中醫就叫倒經。西醫就沒有這個言詞。我心裡想他怎麼知道我生了娃兒幾十天,我又沒跟他說過有娃兒。他給我看了看,摸了摸脈就說,你這個有點麻煩,他回去找,從你老家找了這麼長一段藥,大概有指頭這麼粗,拿回去磨醋,他說你在哪個醋罐裡頭,你把它磨磨,磨了以後,連醋連這個吃。結果你爺爺不放心,第二天還是第三天,趕到這邊來。我當時吃了他的藥以後,回來我就摸醋,吃了藥磨醋,第二天鼻血就漸漸止住了。”

“他就是給了要給你以後,他還不放心,從老家趕到這裡來看你?”

“對,對。就趕到這裡來看我。(那個時候)他說他有一百零幾歲。”

“文化大革命他一百零幾歲?”

“103。”

“100多歲的老人,還從山上特意趕下來啊?”

“他下了藥以後心裡不放心。他還過來看你。”

一位年過百歲的老人,獨自一人步行50多裡山路,為了看望他的一位病人。崎嶇的山路,留下了一行長長的蒼老的腳印,也留下了一位中醫的靈魂,除此之外,老人什麼也沒有留下。既無名譽,又無財產。他曾居住過的房子,也成為了廢墟,荒草之中小小的墓碑,是他一生清貧的象徵,它所走過的116個春秋,沒有掌聲,沒有喝彩,除了病人痊癒後的笑臉外,似乎只有默默無聞。另外,還有這幅善良而又沉默的黑白照片。但是,山路沉默,山林沉默,山峰沉默,天地沉默,沉默的群山目睹了大醫精誠的全部意義,並且永遠為此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