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養生 孫思邈 營養學 陶弘景 周濤醫生 2017-06-23

孫思邈與道家淵源極深, 且修道造詣頗高, 相傳 他活到 141歲才仙遊 , 百餘歲時猶視聽不衰 , 神采甚 茂, 可謂古之聰明博達長壽者也, 被後世修道之人譽 為“孫真人” 。他對道家的飲食養生之術知之甚詳 , 在 《 道林養性》 一篇中有詳細說明, 其要點如下:

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1、少食多餐不過飽

孫思邈認為飲食應少食多 餐,不過飢過飽,要 “先飢而食 ,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 因為多食不消化 ,不僅無益 ,反而傷身。如何才算是不過飢過飽呢? “ 當欲令如飽中飢, 飢中飽耳” 。以現代研究看來大概是七八成飽,因為 “蓋飽則傷肺,飢則傷氣” ,過飢過飽都 會對身體造成損傷。這一觀念已在人們長期實踐中得到驗證 。

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2、飲食須得心氣平

孫思邈認為用餐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心氣平和 ,不要煩惱 ,尤其是不要嗔怒 ,不然會令人 “神氣驚 ,夜夢飛揚” 。顯然,這與道家清 淨養生之說相似 。情 志過激會傷人於無形 :怒則氣 上 ,傷人肝氣 ;喜則氣緩 ,傷人心 氣 ;思則氣結,傷人脾氣;悲則氣消,傷人肺氣;恐則氣下,傷人腎氣 。煩惱往往使人嗔怒 , 怒傷肝 , 肝受損則脾胃也隨之受損 , 導致飲食不消, 積年累月 , 就會疾病叢生 。

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3、食後摩腹百步走

《 養性延命錄》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人要保持經常運動才能身體健康 ,同樣,脾胃也要常動才能夠保證更好地將食物 消化吸收,而不致產生疾病。孫思邈說 : “每食訖 , 以手摩面及腹 ,令 津 液 通 流。食 畢 當 行 步躊 躇 , ⋯⋯行畢使人以粉摩腹上數百遍 ,則食易消 ,大益人 ,令人能 飲 食 ,無 百 病 ,然 後 有 所 修 為 為 快 也。 ”而 “飽食即臥” ,就會 “生百病,不消成積聚”

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4、醉飽禁忌

道家認為少量飲酒可以怡情,但是 貪杯大飲則會致病,“久飲酒者,腐爛腸胃,漬髓蒸筋,傷神損壽”。

藥王孫思邈的“飲食養生觀” 之二

5、夜食損壽

陶弘景在 《 養性延命錄·食誡》中 說:“故人不要夜食,食畢但 當行中庭如數裡可 佳。 ”孫思邈贊同其觀點,並對其進一步發揮,說: “人不得夜食,又云夜勿過醉飽食,勿精思為勞苦 事,有損餘虛,損人。常須 日在巳時食訖,則不須 飲酒 ,終身無干嘔。 ”他甚至指出晚飯飽食是一天 中的大忌,晚飯吃飽 1次,壽命就會減少 1 日。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對此解釋說 :“ 午前為生氣 , 午後為死氣。 ”一 日之 中,白晝為 陽,夜晚為陰; 午前為陽中之陽 ,陽氣生髮 ,消化之力強 ,“故早飯 可飽” ;午後為陽中之陰,陽氣收斂 ,故 “午後即宜少食 ,至晚更必空虛。 ” 我國民間有 “晚飯少吃 口,活到九十九” 的說法。現代研究也證明,晚飯吃得過多或者吃夜宵對人體健康有損無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