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養生 中醫 茯苓 巴戟天 仲易談養生 仲易談養生 2017-08-25

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打老兒丸

據傳很久以前,有一年輕女子,持一木棍,沿街追打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路人見此,無不憤然,競相前來質問:年輕人好不懂孝道,欺一花甲老人於杖下,理法所不容也! 再看地上的老者,卻噤若寒蟬,片言不發。此時便聽那女子道:“此吾兒,責之何妨?”眾人不禁譁然。但看老者卻對那女子道:“小兒自今以後定遵母命,斷不再惹您老生氣了。”眾人聽畢,甚異之。

原來,那“年輕”女子,實際已年逾百歲,因久服家傳祕製藥丸,以致容顏不老,雖愈百歲,仍如花信年華。而被追打者,卻是其兒。因不聽母勸,不肯續服藥丸,結果七十多歲便須發皆白,老態龍鍾。為此,母親十分氣憤,常責打兒子,逼他堅持服藥,以緩衰年。路人聽後,皆俸此女為神,紛紛請賜藥方。她也毫不吝嗇,將此延壽祕方盡告於眾。這便是打老兒丸的方名由來。

後經流傳,此方至今已有多個版本。方中藥物種類與配伍比例也不盡相同,據傳先後經華佗,明朝太醫院十三科,明末名醫郭敬海等人各有增減,而原方早已無處找尋。今且摘錄《清太醫院配方》中的仙人還少丹,就是前文說的“打老兒丸”以供參考。

熟地黃120克;山萸肉90克;巴戟天60克;牛膝60克;五味子60克;茯苓90克;褚實子60克;枸杞子60克;小茴香60克;肉蓯蓉60克;杜仲60克;遠志60克;菖蒲60克。將這些藥品研為細末,加蜂蜜製成藥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每天早晚各服一次。空腹時用淡鹽水服用,或者是溫白水服用。

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原方中記載:“兩腎為先天之根本,脾為後天之根本,根本有傷,則諸症悉作。故未老而先衰,此藥滋補元陽固根本,則人雖老而可還少矣。”

方中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格實子滋腎強精;肉蓯蓉、巴戟天、小茴香溫腎助陽;杜仲、牛我: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五味子斂肺固腎、益智安神;菖蒲、茯苓、遠志益智安神。群藥相合是一個陰陽雙補之劑,既能滋補腎陰,又能溫助腎陽;不僅補腎,而且補肝養心。本方藥性平和,不溫不燥、不寒不膩,在臨床中對神疲乏力、五勞七傷、身體衰弱、陽事不舉、小便無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兩腳麻冷、不能行走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尤其適合於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辟穀

道家養生常有辟穀一說。所謂辟穀即不食五穀。又稱斷谷、絕谷、休糧。因辟穀之後,谷氣消散,元氣始生,身體康泰,谷氣若勝、元氣退位。此辟穀保氣,養氣之理。因此有辟穀食氣一說。雖說如此,但辟穀也並非什麼東西都不吃,仍可吃些瓜果,飲品、藥物,並做些行氣導引練習,應順其自然。通常辟穀幾天後,如飢餓,可每日服大棗九枚,且宜久含不咽,以生津助氣;也可食些茯苓、黃精、甘草、人蔘、柏子仁、麥門冬、天門冬、桂心等藥物以固氣。總之辟穀要順其自然,不可強行,意在少食。對常人養生來說,我們要提倡少食和食素。佛家素有戒五葷;日中一食的恪守,因少食可清腸,絕臭腥,壯元氣。對道家修道之士則注重辟穀。最後再次強調辟穀不是強行自己不吃東西,而應自然而然形成。是需要通過修煉漸次達到的。

七星燈

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曾與一位道友朋友閒談《三國》。講至五丈原這段時,道友竟說孔明用外七星斗法以求續命,不知尚有七鬥星燈在身中?徐庶知時達命潛修得道,乃知內七星燈之妙也。於是我便追問何為內七星燈。按這位道友的說法所謂內七星燈即是我們身體內七個大的、關鍵的、據說可以吸收和轉換高維空間生命能量炁光的穴位。這七個穴位,如果站在其左側觀之,就正好是一個鬥口朝前下方的北斗七星圖案。其穴位名稱及七星名稱分別是:

膻中穴:為貧狼星燈;天目穴前方虛懸一穴:巨門星燈;泥丸穴:為祿存星燈;夾脊穴:為文曲星燈;命門穴:為廉貞星燈;丹田炁穴:為武曲星燈;海底穴:為天罡星燈;這本命七穴,正是構成人身內的七星燈。

七星燈法用於添油接命,道家認為以宇宙間靈光靈炁為“油”,以聚靈法之採聚為“添”,以存想、內觀寂照為 " 接 " 。欲得長生,先須久視。此久視,就是回光內照,忽忘勿助而接命。但修煉此法需要有一定基礎,並有師傅同時指導,因此關於七星燈只介紹到這裡。

以上所舉,旨在引玉。關於健康與長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長久以來我們的祖先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為今天你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與參考。但弘揚和繼承需要的是我們大家的參與。

中醫中藥道家傳統養生延壽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