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上官豔君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雞街鄉雞街村委會老雞街村民小組的議事廳,63歲的彝族老人吉珍林正跟另兩位老人一起繡涼鞋上的花。一針一線,老人們繡得認真。

"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上官豔君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雞街鄉雞街村委會老雞街村民小組的議事廳,63歲的彝族老人吉珍林正跟另兩位老人一起繡涼鞋上的花。一針一線,老人們繡得認真。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雞街鄉位於漾濞縣最南端,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這裡的彝族婦女善於刺繡,銀光閃閃的頭飾,色彩斑斕的滿襟大圍腰,繡龍繡虎的坎肩,別緻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頭帕、飄帶,她們都信手拈來。

近年來,當地因勢利導,引導老百姓傳承彝族刺繡的同時,也將刺繡作為一個特色文化產業培育,以期讓雞街的彝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彝繡 一個新興文化產業

刺繡是雞街鄉彝族女人的必備技能。按當地婚俗,新人結婚當天婆家必須為新娘準備一套彝繡新娘裝,只有穿上婆家的新娘裝才算過了門。吉珍林就是這樣過的門。

彝繡講究色調搭配,需要先學畫花剪紙,然後根據畫好的圖案來繡。自幼受母親和奶奶影響,吉珍林從5歲開始學習刺繡,10歲開始學習剪紙,至今已有58年的刺繡經歷。如今,吉珍林已成為當地公認的刺繡和剪紙高手,也是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的繡品多次在當地各種節日展出。

"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上官豔君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雞街鄉雞街村委會老雞街村民小組的議事廳,63歲的彝族老人吉珍林正跟另兩位老人一起繡涼鞋上的花。一針一線,老人們繡得認真。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雞街鄉位於漾濞縣最南端,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這裡的彝族婦女善於刺繡,銀光閃閃的頭飾,色彩斑斕的滿襟大圍腰,繡龍繡虎的坎肩,別緻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頭帕、飄帶,她們都信手拈來。

近年來,當地因勢利導,引導老百姓傳承彝族刺繡的同時,也將刺繡作為一個特色文化產業培育,以期讓雞街的彝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彝繡 一個新興文化產業

刺繡是雞街鄉彝族女人的必備技能。按當地婚俗,新人結婚當天婆家必須為新娘準備一套彝繡新娘裝,只有穿上婆家的新娘裝才算過了門。吉珍林就是這樣過的門。

彝繡講究色調搭配,需要先學畫花剪紙,然後根據畫好的圖案來繡。自幼受母親和奶奶影響,吉珍林從5歲開始學習刺繡,10歲開始學習剪紙,至今已有58年的刺繡經歷。如今,吉珍林已成為當地公認的刺繡和剪紙高手,也是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的繡品多次在當地各種節日展出。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2015年,吉珍林在雞街鄉上開了一家名為“漾濞縣雞街鄉刺繡經營服務部”的店面,繡品放在裡面,有人買時就賣。女兒還幫她開了網店,把繡品放到網上賣。“光賣刺繡,年收入就有萬把塊!”吉珍林挺知足。

在雞街,靠刺繡把日子過紅火的遠不止吉珍林一人。雞街鄉文化站站長王興德介紹,雞街鄉現有繡娘300多人,有100餘人參加過專業刺繡技能培訓並獲得相應的資格認定。

特別是近年來,雞街鄉刺繡產業在傳承中瞄準市場需求,主動與市場接軌,在傳統手藝上進行創新,推出彝繡荷包、香囊、紙巾盒、手機套、旅行掛包以及壁掛、字畫等各種民俗與時尚相結合的裝飾品,讓傳統技藝活了起來。“我們的刺繡已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新興文化產業,產值可達100多萬元。”王興德說。

如今,雞街彝族婦女正用手中的銀針挑出幸福生活,撐起脫貧致富的“半邊天”。

“要傳承,就得從娃娃抓起”

產業發展了,可一看刺繡的人,大多是中老年婦女,年輕人少得可憐。怎麼辦?“這個東西必須得傳承!”雞街當地一領導幹部說。

於是,前幾年,雞街鄉組建了刺繡傳習館,通過開展非遺展覽體驗、非遺文化表演等文化元素結合的方式,立體化、多維度、深層次對外展示雞街彝族刺繡文化藝術。

"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上官豔君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雞街鄉雞街村委會老雞街村民小組的議事廳,63歲的彝族老人吉珍林正跟另兩位老人一起繡涼鞋上的花。一針一線,老人們繡得認真。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雞街鄉位於漾濞縣最南端,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這裡的彝族婦女善於刺繡,銀光閃閃的頭飾,色彩斑斕的滿襟大圍腰,繡龍繡虎的坎肩,別緻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頭帕、飄帶,她們都信手拈來。

近年來,當地因勢利導,引導老百姓傳承彝族刺繡的同時,也將刺繡作為一個特色文化產業培育,以期讓雞街的彝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彝繡 一個新興文化產業

刺繡是雞街鄉彝族女人的必備技能。按當地婚俗,新人結婚當天婆家必須為新娘準備一套彝繡新娘裝,只有穿上婆家的新娘裝才算過了門。吉珍林就是這樣過的門。

彝繡講究色調搭配,需要先學畫花剪紙,然後根據畫好的圖案來繡。自幼受母親和奶奶影響,吉珍林從5歲開始學習刺繡,10歲開始學習剪紙,至今已有58年的刺繡經歷。如今,吉珍林已成為當地公認的刺繡和剪紙高手,也是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的繡品多次在當地各種節日展出。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2015年,吉珍林在雞街鄉上開了一家名為“漾濞縣雞街鄉刺繡經營服務部”的店面,繡品放在裡面,有人買時就賣。女兒還幫她開了網店,把繡品放到網上賣。“光賣刺繡,年收入就有萬把塊!”吉珍林挺知足。

在雞街,靠刺繡把日子過紅火的遠不止吉珍林一人。雞街鄉文化站站長王興德介紹,雞街鄉現有繡娘300多人,有100餘人參加過專業刺繡技能培訓並獲得相應的資格認定。

特別是近年來,雞街鄉刺繡產業在傳承中瞄準市場需求,主動與市場接軌,在傳統手藝上進行創新,推出彝繡荷包、香囊、紙巾盒、手機套、旅行掛包以及壁掛、字畫等各種民俗與時尚相結合的裝飾品,讓傳統技藝活了起來。“我們的刺繡已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新興文化產業,產值可達100多萬元。”王興德說。

如今,雞街彝族婦女正用手中的銀針挑出幸福生活,撐起脫貧致富的“半邊天”。

“要傳承,就得從娃娃抓起”

產業發展了,可一看刺繡的人,大多是中老年婦女,年輕人少得可憐。怎麼辦?“這個東西必須得傳承!”雞街當地一領導幹部說。

於是,前幾年,雞街鄉組建了刺繡傳習館,通過開展非遺展覽體驗、非遺文化表演等文化元素結合的方式,立體化、多維度、深層次對外展示雞街彝族刺繡文化藝術。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雲南漾濞彝繡“繡”出好日子

不僅如此,當地積極開展民族刺繡技能培訓等活動,扭轉非遺傳承從傳統的收徒傳藝模式轉變為職業技能培訓傳承。同時,在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彝族刺繡傳習館,讓刺繡“高手”手把手、一針一線地給學生教授刺繡技藝,讓雞街彝繡代代相傳,讓更多的人瞭解彝繡,喜歡彝繡。

吉珍林常去給孩子們上課,教授孩子們刺繡針法,她覺得這樣做挺有意義。“刺繡是我們的傳統技藝,要傳承,就得從娃娃抓起。”她說。

接下來幾年,鄉里打算結合地域特色發展鄉村旅遊。“我們打算把刺繡等民族的東西融進去,帶動鄉村振興。”這是鄉黨委書記趙明的考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