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
"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初唐四才子中,楊炯是個特殊的存在。

王勃溺水而死,盧照鄰投熲水而亡,駱賓王起義失敗後下落不明,無人知道他的去向,唯有楊炯,善始善終,落得個自然死亡。

對於四才子的命運,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曾有個著名的論斷:“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新唐書 裴行儉傳)

一語成讖。

人前忌露富,官場忌露才。按裴行儉的說法,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之政治人生坎坷曲折,無不跟他們炫露才華有關。唯有楊炯,不輕易露鋒,他就像一隻安靜的蟬,決不在生死攸關的人生時刻聒噪亂跳。

性格即命運。楊炯沉靜性格之養成,又或許跟他的早年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翻開楊炯家譜,他曾祖父曾做過北周的大將軍,後入隋任宗正卿,常州刺史。到祖父這一代,又曾為左衛將軍,封武安公。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開始沒落了,似乎沒混出什麼名堂,怪不得楊炯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梓州官僚贊》)

還好的是,楊炯伯父竟然歷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在那個傳統的宗法社會裡,楊炯生於這樣的一個名門望族,似乎還差強人意。

因為有好的底子,楊炯很早的時候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王勃六歲善文,駱賓王七歲會詠鵝,盧照鄰十歲就拜名師,博學善文,而我們這位的楊炯同學卻在十歲就參加大唐童子科考試,被舉為“神童”。

大唐的童子科考試限定十歲(包括十歲)以內 ,楊炯就在十歲那年幸運的考上了。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好傢伙,楊炯如果通十,即可封官,立馬打破與他同年出生的王勃未冠出仕的神話。或許是此事充滿遺憾,難怪後來面對王楊盧駱的評價時,楊炯總是耿耿於懷地說:“吾愧於盧前,恥居王後。”(《新唐書 楊炯傳》)

“恥居王後”像一個陰影伴隨楊炯。因為沒有通十隻通七,楊炯沒撈到官,只撈到一個“神童”名號,被給予“待制弘文官”身份,送進弘文館學習,以待將來參加制科考試。

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 :“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 ,生三十人;東宮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緦麻以上親 ,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門黃門侍郎之子為之。”

由上看,大唐的弘文館和崇文館是活脫脫的高級貴族學校。而楊炯憑自己驚人力量考進了這樣的學校,也算祖墳冒煙了。

他出身卑微,在這樣的貴族學校裡學習,可謂壓力山大。或許如此 ,這個安靜好學的孩子一心鑽研學問,一學就是十六年。

上元三年(676),楊炯參加制科考試,補校書郎。

終於可以出仕了。

而此時同歲的王勃,已幾經宦海風波,海內聞名,卻帶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命運,墜海而亡。可所謂的宦海生涯對楊炯來說,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那麼陌生。

十六年潛伏弘文館,楊炯真的只一心苦練文藝神功,不問窗外之事麼?

初唐時期,唐太宗開創了文人幕僚的先例,給士子無限的活動空間,至此之後,唐朝文人積極進取,紛紛入仕,無論是未冠的王勃,或者隱居多年的駱賓王,也都帶著一顆熾熱燃燒的心投入官場。楊炯定力再足,十六年青春無所建功,他又怎麼能坐得住?

從楊炯的詩賦當中,或許我們可以窺探他在弘文館學習時的心情故貌:“歌曰:幽蘭生矣,於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採芙蓉於南浦;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昔聞蘭葉據龍圖,複道蘭林引鳳雛。鴻歸鶯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幽蘭賦》)

中國古典詩歌,自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託物言志的開河後,後世文人紛紛效仿。無疑,楊炯賦裡所說的“幽蘭”亦是自喻的意象之一。看看這棵幽蘭,“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這樣一朵人間奇葩,不因處於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散發芳香,可是卻怎麼也不能“據龍圖”和“引鳳雛”,眼看鴻來鶯去,露往霜來,悲風一起,秋歌一曲,只能與蒿草化為敗土。

典型失意的一個士子在進行一個自我悲哀的人間抒寫。其中悲涼之情,猶如當年屈原於江畔之彷徨,賈誼於長沙之屈辱。

令人驚訝的是,楊炯既然懷才不遇,為何不主動出擊,干謁權貴,騰龍躍遠?

看看王勃等那三大初唐才子,誰沒給當朝權貴寫過干謁詩賦?況且像裴行儉這等當朝士子伯樂,人人趨之,楊炯怎麼就視而不見?

想來想去,沒想明白。直到後來,似乎又明白了。

楊炯不主動干謁估計跟他的身份有關。他是“待制弘文館”身份,只能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又是一種不確定日期的考試,什麼時候考這個得由皇帝來決定,那些年皇帝正患風疾,且唐朝邊境多事之秋,哪顧得什麼考試?即使有制科考試,楊炯也未必一下就能考中。所以,他只能等待,不在等待中滅亡,就在等待中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從皆知的緣故,那就是楊炯很傲。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是傲氣,從頭根到腳跟都無處不透出一股讓人一看即可生畏之傲氣。而楊炯則是傲骨,世事胸中,所謂當朝權貴,都不過是些裝模做樣的蠢驢。

"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初唐四才子中,楊炯是個特殊的存在。

王勃溺水而死,盧照鄰投熲水而亡,駱賓王起義失敗後下落不明,無人知道他的去向,唯有楊炯,善始善終,落得個自然死亡。

對於四才子的命運,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曾有個著名的論斷:“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新唐書 裴行儉傳)

一語成讖。

人前忌露富,官場忌露才。按裴行儉的說法,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之政治人生坎坷曲折,無不跟他們炫露才華有關。唯有楊炯,不輕易露鋒,他就像一隻安靜的蟬,決不在生死攸關的人生時刻聒噪亂跳。

性格即命運。楊炯沉靜性格之養成,又或許跟他的早年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翻開楊炯家譜,他曾祖父曾做過北周的大將軍,後入隋任宗正卿,常州刺史。到祖父這一代,又曾為左衛將軍,封武安公。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開始沒落了,似乎沒混出什麼名堂,怪不得楊炯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梓州官僚贊》)

還好的是,楊炯伯父竟然歷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在那個傳統的宗法社會裡,楊炯生於這樣的一個名門望族,似乎還差強人意。

因為有好的底子,楊炯很早的時候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王勃六歲善文,駱賓王七歲會詠鵝,盧照鄰十歲就拜名師,博學善文,而我們這位的楊炯同學卻在十歲就參加大唐童子科考試,被舉為“神童”。

大唐的童子科考試限定十歲(包括十歲)以內 ,楊炯就在十歲那年幸運的考上了。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好傢伙,楊炯如果通十,即可封官,立馬打破與他同年出生的王勃未冠出仕的神話。或許是此事充滿遺憾,難怪後來面對王楊盧駱的評價時,楊炯總是耿耿於懷地說:“吾愧於盧前,恥居王後。”(《新唐書 楊炯傳》)

“恥居王後”像一個陰影伴隨楊炯。因為沒有通十隻通七,楊炯沒撈到官,只撈到一個“神童”名號,被給予“待制弘文官”身份,送進弘文館學習,以待將來參加制科考試。

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 :“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 ,生三十人;東宮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緦麻以上親 ,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門黃門侍郎之子為之。”

由上看,大唐的弘文館和崇文館是活脫脫的高級貴族學校。而楊炯憑自己驚人力量考進了這樣的學校,也算祖墳冒煙了。

他出身卑微,在這樣的貴族學校裡學習,可謂壓力山大。或許如此 ,這個安靜好學的孩子一心鑽研學問,一學就是十六年。

上元三年(676),楊炯參加制科考試,補校書郎。

終於可以出仕了。

而此時同歲的王勃,已幾經宦海風波,海內聞名,卻帶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命運,墜海而亡。可所謂的宦海生涯對楊炯來說,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那麼陌生。

十六年潛伏弘文館,楊炯真的只一心苦練文藝神功,不問窗外之事麼?

初唐時期,唐太宗開創了文人幕僚的先例,給士子無限的活動空間,至此之後,唐朝文人積極進取,紛紛入仕,無論是未冠的王勃,或者隱居多年的駱賓王,也都帶著一顆熾熱燃燒的心投入官場。楊炯定力再足,十六年青春無所建功,他又怎麼能坐得住?

從楊炯的詩賦當中,或許我們可以窺探他在弘文館學習時的心情故貌:“歌曰:幽蘭生矣,於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採芙蓉於南浦;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昔聞蘭葉據龍圖,複道蘭林引鳳雛。鴻歸鶯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幽蘭賦》)

中國古典詩歌,自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託物言志的開河後,後世文人紛紛效仿。無疑,楊炯賦裡所說的“幽蘭”亦是自喻的意象之一。看看這棵幽蘭,“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這樣一朵人間奇葩,不因處於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散發芳香,可是卻怎麼也不能“據龍圖”和“引鳳雛”,眼看鴻來鶯去,露往霜來,悲風一起,秋歌一曲,只能與蒿草化為敗土。

典型失意的一個士子在進行一個自我悲哀的人間抒寫。其中悲涼之情,猶如當年屈原於江畔之彷徨,賈誼於長沙之屈辱。

令人驚訝的是,楊炯既然懷才不遇,為何不主動出擊,干謁權貴,騰龍躍遠?

看看王勃等那三大初唐才子,誰沒給當朝權貴寫過干謁詩賦?況且像裴行儉這等當朝士子伯樂,人人趨之,楊炯怎麼就視而不見?

想來想去,沒想明白。直到後來,似乎又明白了。

楊炯不主動干謁估計跟他的身份有關。他是“待制弘文館”身份,只能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又是一種不確定日期的考試,什麼時候考這個得由皇帝來決定,那些年皇帝正患風疾,且唐朝邊境多事之秋,哪顧得什麼考試?即使有制科考試,楊炯也未必一下就能考中。所以,他只能等待,不在等待中滅亡,就在等待中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從皆知的緣故,那就是楊炯很傲。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是傲氣,從頭根到腳跟都無處不透出一股讓人一看即可生畏之傲氣。而楊炯則是傲骨,世事胸中,所謂當朝權貴,都不過是些裝模做樣的蠢驢。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之傲人形象,《唐才子傳》這樣載道:“炯恃才憑傲,每恥朝士矯飾,呼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聞者甚不平,故為時所忌。”

楊炯憑才傲物就罷了,竟將滿朝諸多權貴說成是披著麒麟皮的驢!

王勃等人再怎麼狂,也是在地方郡縣裡任職時目中無人,然而他們對當朝權貴還是挺客氣的,哪有像楊炯如此赤祼祼地嘲笑權貴? 又或許,瞧不起當朝權貴,拒絕與之合作,這才是楊炯不主動干謁的重要原因?

沒想到的是,時吏部侍郎裴行儉自詡識閱士子,卻只看到楊炯沉靜之貌,沒看到他亦有如此傲嬌一面,或許也還沒有看到楊炯那被書生意氣遮蓋的英雄熱血。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 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楊炯以此題作詩,不過是想表達他棄筆從戎,勒馬龍城的澎湃激情,他壓根兒就沒有像駱賓王從軍的經歷。當唐朝與吐蕃等少數民族交戰正酣時,楊炯身在京城弘文館,心似乎已騰躍邊塞,為唐軍搖旗吶喊了。

"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初唐四才子中,楊炯是個特殊的存在。

王勃溺水而死,盧照鄰投熲水而亡,駱賓王起義失敗後下落不明,無人知道他的去向,唯有楊炯,善始善終,落得個自然死亡。

對於四才子的命運,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曾有個著名的論斷:“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新唐書 裴行儉傳)

一語成讖。

人前忌露富,官場忌露才。按裴行儉的說法,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之政治人生坎坷曲折,無不跟他們炫露才華有關。唯有楊炯,不輕易露鋒,他就像一隻安靜的蟬,決不在生死攸關的人生時刻聒噪亂跳。

性格即命運。楊炯沉靜性格之養成,又或許跟他的早年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翻開楊炯家譜,他曾祖父曾做過北周的大將軍,後入隋任宗正卿,常州刺史。到祖父這一代,又曾為左衛將軍,封武安公。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開始沒落了,似乎沒混出什麼名堂,怪不得楊炯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梓州官僚贊》)

還好的是,楊炯伯父竟然歷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在那個傳統的宗法社會裡,楊炯生於這樣的一個名門望族,似乎還差強人意。

因為有好的底子,楊炯很早的時候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王勃六歲善文,駱賓王七歲會詠鵝,盧照鄰十歲就拜名師,博學善文,而我們這位的楊炯同學卻在十歲就參加大唐童子科考試,被舉為“神童”。

大唐的童子科考試限定十歲(包括十歲)以內 ,楊炯就在十歲那年幸運的考上了。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好傢伙,楊炯如果通十,即可封官,立馬打破與他同年出生的王勃未冠出仕的神話。或許是此事充滿遺憾,難怪後來面對王楊盧駱的評價時,楊炯總是耿耿於懷地說:“吾愧於盧前,恥居王後。”(《新唐書 楊炯傳》)

“恥居王後”像一個陰影伴隨楊炯。因為沒有通十隻通七,楊炯沒撈到官,只撈到一個“神童”名號,被給予“待制弘文官”身份,送進弘文館學習,以待將來參加制科考試。

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 :“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 ,生三十人;東宮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緦麻以上親 ,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門黃門侍郎之子為之。”

由上看,大唐的弘文館和崇文館是活脫脫的高級貴族學校。而楊炯憑自己驚人力量考進了這樣的學校,也算祖墳冒煙了。

他出身卑微,在這樣的貴族學校裡學習,可謂壓力山大。或許如此 ,這個安靜好學的孩子一心鑽研學問,一學就是十六年。

上元三年(676),楊炯參加制科考試,補校書郎。

終於可以出仕了。

而此時同歲的王勃,已幾經宦海風波,海內聞名,卻帶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命運,墜海而亡。可所謂的宦海生涯對楊炯來說,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那麼陌生。

十六年潛伏弘文館,楊炯真的只一心苦練文藝神功,不問窗外之事麼?

初唐時期,唐太宗開創了文人幕僚的先例,給士子無限的活動空間,至此之後,唐朝文人積極進取,紛紛入仕,無論是未冠的王勃,或者隱居多年的駱賓王,也都帶著一顆熾熱燃燒的心投入官場。楊炯定力再足,十六年青春無所建功,他又怎麼能坐得住?

從楊炯的詩賦當中,或許我們可以窺探他在弘文館學習時的心情故貌:“歌曰:幽蘭生矣,於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採芙蓉於南浦;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昔聞蘭葉據龍圖,複道蘭林引鳳雛。鴻歸鶯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幽蘭賦》)

中國古典詩歌,自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託物言志的開河後,後世文人紛紛效仿。無疑,楊炯賦裡所說的“幽蘭”亦是自喻的意象之一。看看這棵幽蘭,“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這樣一朵人間奇葩,不因處於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散發芳香,可是卻怎麼也不能“據龍圖”和“引鳳雛”,眼看鴻來鶯去,露往霜來,悲風一起,秋歌一曲,只能與蒿草化為敗土。

典型失意的一個士子在進行一個自我悲哀的人間抒寫。其中悲涼之情,猶如當年屈原於江畔之彷徨,賈誼於長沙之屈辱。

令人驚訝的是,楊炯既然懷才不遇,為何不主動出擊,干謁權貴,騰龍躍遠?

看看王勃等那三大初唐才子,誰沒給當朝權貴寫過干謁詩賦?況且像裴行儉這等當朝士子伯樂,人人趨之,楊炯怎麼就視而不見?

想來想去,沒想明白。直到後來,似乎又明白了。

楊炯不主動干謁估計跟他的身份有關。他是“待制弘文館”身份,只能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又是一種不確定日期的考試,什麼時候考這個得由皇帝來決定,那些年皇帝正患風疾,且唐朝邊境多事之秋,哪顧得什麼考試?即使有制科考試,楊炯也未必一下就能考中。所以,他只能等待,不在等待中滅亡,就在等待中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從皆知的緣故,那就是楊炯很傲。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是傲氣,從頭根到腳跟都無處不透出一股讓人一看即可生畏之傲氣。而楊炯則是傲骨,世事胸中,所謂當朝權貴,都不過是些裝模做樣的蠢驢。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之傲人形象,《唐才子傳》這樣載道:“炯恃才憑傲,每恥朝士矯飾,呼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聞者甚不平,故為時所忌。”

楊炯憑才傲物就罷了,竟將滿朝諸多權貴說成是披著麒麟皮的驢!

王勃等人再怎麼狂,也是在地方郡縣裡任職時目中無人,然而他們對當朝權貴還是挺客氣的,哪有像楊炯如此赤祼祼地嘲笑權貴? 又或許,瞧不起當朝權貴,拒絕與之合作,這才是楊炯不主動干謁的重要原因?

沒想到的是,時吏部侍郎裴行儉自詡識閱士子,卻只看到楊炯沉靜之貌,沒看到他亦有如此傲嬌一面,或許也還沒有看到楊炯那被書生意氣遮蓋的英雄熱血。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 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楊炯以此題作詩,不過是想表達他棄筆從戎,勒馬龍城的澎湃激情,他壓根兒就沒有像駱賓王從軍的經歷。當唐朝與吐蕃等少數民族交戰正酣時,楊炯身在京城弘文館,心似乎已騰躍邊塞,為唐軍搖旗吶喊了。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在出仕之前曾經失意徘徊,曾經蔑視權貴,曾經渴望熱血報國,在這樣一個貌似平淡履歷的背後竟隱藏著一顆感情豐富的靈魂。

此時,二十七歲的楊炯面對著參加制科獲得的這個校書郎官職,內心是否還會泛起“恥居王後”的感嘆?王勃十七歲未冠出仕,一下子就做到了從七品上的朝散郎,而他只不過是個正九品上的校書郎,在祕書省裡負責校對典籍,刊正文章。

十六年待制弘文館跟書打交道,如今這個校書郎又是跟書打交道,難道楊炯這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富有豪傑情懷的詩人,就只能一輩子鑽在書裡,死在書裡了?

五年後,光明的曙光終於照進楊炯陰鬱的人生,一下洗刷積鬱二十餘年的重重晦氣。

永隆二年(681),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推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兼太子詹事司直。

詹事司直,正七品上,掌糾劾官僚及率府之兵,太子心腹之官。

皇帝有一天總會走的,太子總有一天會登基的,如果發展順利,未來是可以值得期待的。楊炯苦熬二十餘年終於如媳婦熬成婆,熬出了一個春風化雨般的光明日子。

楊炯此時的心情與往迵然相異,心態亦大變,似乎也不討厭曾經被他罵為“麒麟楦”的朝士,反而很快地融入他們的圈子,吟詩作賦,一幅如魚得水,自在自得的得意狀。

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後車之任,於是乎在。顧循庸菲,濫沐恩榮。屬多士之後塵,預群公之未坐。聽笙竽於北里,退思齊國之音;覿瑰寶於東山,自恥燕臺之石。千年有屬,鹹蹈舞於時康;四坐勿喧,請謳歌於帝力。小子狂簡,題其弁雲。(《崇文館宴集詩序》)

高朋滿座,高官學士雲集,楊炯欣然提筆作序。此中感受,當年落魄不如意的王勃在提筆作《滕王閣序》時又怎能作比?否極泰來,於高級宴會與滿朝權貴往來,楊炯似乎看到一條可預見的康莊大道正在其腳下綿遠而去。

王盧已逝,楊炯最得意的時候,恰是駱賓王最苦難的時候。

曾記否,當年駱賓王一夜從長安主簿升為侍御史,也是好不得意,誰料半年後就被人誣陷投進獄牢。楊炯也沒料到,他會是第二個駱賓王,三年後,一場世大的政治風暴席捲天下,將駱賓王埋葬,亦將他一道捲起甩到了半空摔得個五臟欲裂,支離破碎。

從某種角度來說,楊炯和駱賓王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士,因為他們共同面對的敵人都是同一個人 ——武則天。

"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初唐四才子中,楊炯是個特殊的存在。

王勃溺水而死,盧照鄰投熲水而亡,駱賓王起義失敗後下落不明,無人知道他的去向,唯有楊炯,善始善終,落得個自然死亡。

對於四才子的命運,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曾有個著名的論斷:“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新唐書 裴行儉傳)

一語成讖。

人前忌露富,官場忌露才。按裴行儉的說法,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之政治人生坎坷曲折,無不跟他們炫露才華有關。唯有楊炯,不輕易露鋒,他就像一隻安靜的蟬,決不在生死攸關的人生時刻聒噪亂跳。

性格即命運。楊炯沉靜性格之養成,又或許跟他的早年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翻開楊炯家譜,他曾祖父曾做過北周的大將軍,後入隋任宗正卿,常州刺史。到祖父這一代,又曾為左衛將軍,封武安公。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開始沒落了,似乎沒混出什麼名堂,怪不得楊炯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梓州官僚贊》)

還好的是,楊炯伯父竟然歷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在那個傳統的宗法社會裡,楊炯生於這樣的一個名門望族,似乎還差強人意。

因為有好的底子,楊炯很早的時候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王勃六歲善文,駱賓王七歲會詠鵝,盧照鄰十歲就拜名師,博學善文,而我們這位的楊炯同學卻在十歲就參加大唐童子科考試,被舉為“神童”。

大唐的童子科考試限定十歲(包括十歲)以內 ,楊炯就在十歲那年幸運的考上了。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好傢伙,楊炯如果通十,即可封官,立馬打破與他同年出生的王勃未冠出仕的神話。或許是此事充滿遺憾,難怪後來面對王楊盧駱的評價時,楊炯總是耿耿於懷地說:“吾愧於盧前,恥居王後。”(《新唐書 楊炯傳》)

“恥居王後”像一個陰影伴隨楊炯。因為沒有通十隻通七,楊炯沒撈到官,只撈到一個“神童”名號,被給予“待制弘文官”身份,送進弘文館學習,以待將來參加制科考試。

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 :“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 ,生三十人;東宮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緦麻以上親 ,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門黃門侍郎之子為之。”

由上看,大唐的弘文館和崇文館是活脫脫的高級貴族學校。而楊炯憑自己驚人力量考進了這樣的學校,也算祖墳冒煙了。

他出身卑微,在這樣的貴族學校裡學習,可謂壓力山大。或許如此 ,這個安靜好學的孩子一心鑽研學問,一學就是十六年。

上元三年(676),楊炯參加制科考試,補校書郎。

終於可以出仕了。

而此時同歲的王勃,已幾經宦海風波,海內聞名,卻帶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命運,墜海而亡。可所謂的宦海生涯對楊炯來說,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那麼陌生。

十六年潛伏弘文館,楊炯真的只一心苦練文藝神功,不問窗外之事麼?

初唐時期,唐太宗開創了文人幕僚的先例,給士子無限的活動空間,至此之後,唐朝文人積極進取,紛紛入仕,無論是未冠的王勃,或者隱居多年的駱賓王,也都帶著一顆熾熱燃燒的心投入官場。楊炯定力再足,十六年青春無所建功,他又怎麼能坐得住?

從楊炯的詩賦當中,或許我們可以窺探他在弘文館學習時的心情故貌:“歌曰:幽蘭生矣,於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採芙蓉於南浦;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昔聞蘭葉據龍圖,複道蘭林引鳳雛。鴻歸鶯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幽蘭賦》)

中國古典詩歌,自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託物言志的開河後,後世文人紛紛效仿。無疑,楊炯賦裡所說的“幽蘭”亦是自喻的意象之一。看看這棵幽蘭,“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這樣一朵人間奇葩,不因處於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散發芳香,可是卻怎麼也不能“據龍圖”和“引鳳雛”,眼看鴻來鶯去,露往霜來,悲風一起,秋歌一曲,只能與蒿草化為敗土。

典型失意的一個士子在進行一個自我悲哀的人間抒寫。其中悲涼之情,猶如當年屈原於江畔之彷徨,賈誼於長沙之屈辱。

令人驚訝的是,楊炯既然懷才不遇,為何不主動出擊,干謁權貴,騰龍躍遠?

看看王勃等那三大初唐才子,誰沒給當朝權貴寫過干謁詩賦?況且像裴行儉這等當朝士子伯樂,人人趨之,楊炯怎麼就視而不見?

想來想去,沒想明白。直到後來,似乎又明白了。

楊炯不主動干謁估計跟他的身份有關。他是“待制弘文館”身份,只能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又是一種不確定日期的考試,什麼時候考這個得由皇帝來決定,那些年皇帝正患風疾,且唐朝邊境多事之秋,哪顧得什麼考試?即使有制科考試,楊炯也未必一下就能考中。所以,他只能等待,不在等待中滅亡,就在等待中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從皆知的緣故,那就是楊炯很傲。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是傲氣,從頭根到腳跟都無處不透出一股讓人一看即可生畏之傲氣。而楊炯則是傲骨,世事胸中,所謂當朝權貴,都不過是些裝模做樣的蠢驢。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之傲人形象,《唐才子傳》這樣載道:“炯恃才憑傲,每恥朝士矯飾,呼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聞者甚不平,故為時所忌。”

楊炯憑才傲物就罷了,竟將滿朝諸多權貴說成是披著麒麟皮的驢!

王勃等人再怎麼狂,也是在地方郡縣裡任職時目中無人,然而他們對當朝權貴還是挺客氣的,哪有像楊炯如此赤祼祼地嘲笑權貴? 又或許,瞧不起當朝權貴,拒絕與之合作,這才是楊炯不主動干謁的重要原因?

沒想到的是,時吏部侍郎裴行儉自詡識閱士子,卻只看到楊炯沉靜之貌,沒看到他亦有如此傲嬌一面,或許也還沒有看到楊炯那被書生意氣遮蓋的英雄熱血。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 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楊炯以此題作詩,不過是想表達他棄筆從戎,勒馬龍城的澎湃激情,他壓根兒就沒有像駱賓王從軍的經歷。當唐朝與吐蕃等少數民族交戰正酣時,楊炯身在京城弘文館,心似乎已騰躍邊塞,為唐軍搖旗吶喊了。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在出仕之前曾經失意徘徊,曾經蔑視權貴,曾經渴望熱血報國,在這樣一個貌似平淡履歷的背後竟隱藏著一顆感情豐富的靈魂。

此時,二十七歲的楊炯面對著參加制科獲得的這個校書郎官職,內心是否還會泛起“恥居王後”的感嘆?王勃十七歲未冠出仕,一下子就做到了從七品上的朝散郎,而他只不過是個正九品上的校書郎,在祕書省裡負責校對典籍,刊正文章。

十六年待制弘文館跟書打交道,如今這個校書郎又是跟書打交道,難道楊炯這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富有豪傑情懷的詩人,就只能一輩子鑽在書裡,死在書裡了?

五年後,光明的曙光終於照進楊炯陰鬱的人生,一下洗刷積鬱二十餘年的重重晦氣。

永隆二年(681),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推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兼太子詹事司直。

詹事司直,正七品上,掌糾劾官僚及率府之兵,太子心腹之官。

皇帝有一天總會走的,太子總有一天會登基的,如果發展順利,未來是可以值得期待的。楊炯苦熬二十餘年終於如媳婦熬成婆,熬出了一個春風化雨般的光明日子。

楊炯此時的心情與往迵然相異,心態亦大變,似乎也不討厭曾經被他罵為“麒麟楦”的朝士,反而很快地融入他們的圈子,吟詩作賦,一幅如魚得水,自在自得的得意狀。

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後車之任,於是乎在。顧循庸菲,濫沐恩榮。屬多士之後塵,預群公之未坐。聽笙竽於北里,退思齊國之音;覿瑰寶於東山,自恥燕臺之石。千年有屬,鹹蹈舞於時康;四坐勿喧,請謳歌於帝力。小子狂簡,題其弁雲。(《崇文館宴集詩序》)

高朋滿座,高官學士雲集,楊炯欣然提筆作序。此中感受,當年落魄不如意的王勃在提筆作《滕王閣序》時又怎能作比?否極泰來,於高級宴會與滿朝權貴往來,楊炯似乎看到一條可預見的康莊大道正在其腳下綿遠而去。

王盧已逝,楊炯最得意的時候,恰是駱賓王最苦難的時候。

曾記否,當年駱賓王一夜從長安主簿升為侍御史,也是好不得意,誰料半年後就被人誣陷投進獄牢。楊炯也沒料到,他會是第二個駱賓王,三年後,一場世大的政治風暴席捲天下,將駱賓王埋葬,亦將他一道捲起甩到了半空摔得個五臟欲裂,支離破碎。

從某種角度來說,楊炯和駱賓王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士,因為他們共同面對的敵人都是同一個人 ——武則天。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此時的太子是李顯。

武則天囚殺前太子李賢后,封李顯為太子,然後又將之廢掉,押送到房州看管。

太子下獄,人在太子宮任職的楊炯能明哲保身?

接著,駱賓王和徐敬業等人在揚州起義,以匡扶李顯的名義號召天下,駱賓王那篇著名的《討武氏檄》一出,楊炯從伯父楊德干的兒子楊神讓亦響應起義,三個月後,起義失敗,楊德干父子雙雙被誅殺,而楊炯受牽連被貶出詹事府,遠徙梓州司法參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在江湖總是身不由已,楊炯於太子府那夢幻般的得意人生瞬間破裂。在大時代的風暴中,沒有一粒沙子是無辜的,既然不幸被暴風裹挾,別無選擇,唯有接受殘酷的現實。

公元685年,楊炯悻悻上路,獨自來到了梓州。

初唐四才子,楊炯是最後一個到來蜀地的。命運真是個奇怪的東西,竟然利用政治的力量製造了這麼一個重大的巧合,讓初唐四傑都跟蜀地打上了交道。

船過巫峽,兩岸猿猴哀啼,楊炯兩眼蒼茫,沉聲吟道:“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嘯,徵客淚沾裳。”(《巫峽》)

他心中的“美人”即太子李顯,而他則以“靈芝”自喻,兩相思念,互為哀傷。可在這遙遠的巫山蜀峽中,被囚禁的李顯決不是當年的楚懷王,李顯已經自身難保,岌岌可危,又怎麼能夠召喚楊炯回朝效命?

"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初唐四才子中,楊炯是個特殊的存在。

王勃溺水而死,盧照鄰投熲水而亡,駱賓王起義失敗後下落不明,無人知道他的去向,唯有楊炯,善始善終,落得個自然死亡。

對於四才子的命運,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曾有個著名的論斷:“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新唐書 裴行儉傳)

一語成讖。

人前忌露富,官場忌露才。按裴行儉的說法,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之政治人生坎坷曲折,無不跟他們炫露才華有關。唯有楊炯,不輕易露鋒,他就像一隻安靜的蟬,決不在生死攸關的人生時刻聒噪亂跳。

性格即命運。楊炯沉靜性格之養成,又或許跟他的早年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翻開楊炯家譜,他曾祖父曾做過北周的大將軍,後入隋任宗正卿,常州刺史。到祖父這一代,又曾為左衛將軍,封武安公。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開始沒落了,似乎沒混出什麼名堂,怪不得楊炯曾說自己:“吾少也賤。”(《梓州官僚贊》)

還好的是,楊炯伯父竟然歷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在那個傳統的宗法社會裡,楊炯生於這樣的一個名門望族,似乎還差強人意。

因為有好的底子,楊炯很早的時候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王勃六歲善文,駱賓王七歲會詠鵝,盧照鄰十歲就拜名師,博學善文,而我們這位的楊炯同學卻在十歲就參加大唐童子科考試,被舉為“神童”。

大唐的童子科考試限定十歲(包括十歲)以內 ,楊炯就在十歲那年幸運的考上了。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

好傢伙,楊炯如果通十,即可封官,立馬打破與他同年出生的王勃未冠出仕的神話。或許是此事充滿遺憾,難怪後來面對王楊盧駱的評價時,楊炯總是耿耿於懷地說:“吾愧於盧前,恥居王後。”(《新唐書 楊炯傳》)

“恥居王後”像一個陰影伴隨楊炯。因為沒有通十隻通七,楊炯沒撈到官,只撈到一個“神童”名號,被給予“待制弘文官”身份,送進弘文館學習,以待將來參加制科考試。

據《新唐書 選舉志》載 :“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 ,生三十人;東宮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緦麻以上親 ,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門黃門侍郎之子為之。”

由上看,大唐的弘文館和崇文館是活脫脫的高級貴族學校。而楊炯憑自己驚人力量考進了這樣的學校,也算祖墳冒煙了。

他出身卑微,在這樣的貴族學校裡學習,可謂壓力山大。或許如此 ,這個安靜好學的孩子一心鑽研學問,一學就是十六年。

上元三年(676),楊炯參加制科考試,補校書郎。

終於可以出仕了。

而此時同歲的王勃,已幾經宦海風波,海內聞名,卻帶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命運,墜海而亡。可所謂的宦海生涯對楊炯來說,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那麼陌生。

十六年潛伏弘文館,楊炯真的只一心苦練文藝神功,不問窗外之事麼?

初唐時期,唐太宗開創了文人幕僚的先例,給士子無限的活動空間,至此之後,唐朝文人積極進取,紛紛入仕,無論是未冠的王勃,或者隱居多年的駱賓王,也都帶著一顆熾熱燃燒的心投入官場。楊炯定力再足,十六年青春無所建功,他又怎麼能坐得住?

從楊炯的詩賦當中,或許我們可以窺探他在弘文館學習時的心情故貌:“歌曰:幽蘭生矣,於彼朝陽。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採芙蓉於南浦;公子忘憂兮,樹萱草於北堂。雖處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趙元淑聞而嘆曰:昔聞蘭葉據龍圖,複道蘭林引鳳雛。鴻歸鶯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悲秋風之一敗,與蒿草而為芻。”(《幽蘭賦》)

中國古典詩歌,自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託物言志的開河後,後世文人紛紛效仿。無疑,楊炯賦裡所說的“幽蘭”亦是自喻的意象之一。看看這棵幽蘭,“含雨露之津潤,吸日月之休光”。這樣一朵人間奇葩,不因處於幽林與窮谷,不以無人而不散發芳香,可是卻怎麼也不能“據龍圖”和“引鳳雛”,眼看鴻來鶯去,露往霜來,悲風一起,秋歌一曲,只能與蒿草化為敗土。

典型失意的一個士子在進行一個自我悲哀的人間抒寫。其中悲涼之情,猶如當年屈原於江畔之彷徨,賈誼於長沙之屈辱。

令人驚訝的是,楊炯既然懷才不遇,為何不主動出擊,干謁權貴,騰龍躍遠?

看看王勃等那三大初唐才子,誰沒給當朝權貴寫過干謁詩賦?況且像裴行儉這等當朝士子伯樂,人人趨之,楊炯怎麼就視而不見?

想來想去,沒想明白。直到後來,似乎又明白了。

楊炯不主動干謁估計跟他的身份有關。他是“待制弘文館”身份,只能參加制科考試,制科考試又是一種不確定日期的考試,什麼時候考這個得由皇帝來決定,那些年皇帝正患風疾,且唐朝邊境多事之秋,哪顧得什麼考試?即使有制科考試,楊炯也未必一下就能考中。所以,他只能等待,不在等待中滅亡,就在等待中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從皆知的緣故,那就是楊炯很傲。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是傲氣,從頭根到腳跟都無處不透出一股讓人一看即可生畏之傲氣。而楊炯則是傲骨,世事胸中,所謂當朝權貴,都不過是些裝模做樣的蠢驢。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之傲人形象,《唐才子傳》這樣載道:“炯恃才憑傲,每恥朝士矯飾,呼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聞者甚不平,故為時所忌。”

楊炯憑才傲物就罷了,竟將滿朝諸多權貴說成是披著麒麟皮的驢!

王勃等人再怎麼狂,也是在地方郡縣裡任職時目中無人,然而他們對當朝權貴還是挺客氣的,哪有像楊炯如此赤祼祼地嘲笑權貴? 又或許,瞧不起當朝權貴,拒絕與之合作,這才是楊炯不主動干謁的重要原因?

沒想到的是,時吏部侍郎裴行儉自詡識閱士子,卻只看到楊炯沉靜之貌,沒看到他亦有如此傲嬌一面,或許也還沒有看到楊炯那被書生意氣遮蓋的英雄熱血。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 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楊炯以此題作詩,不過是想表達他棄筆從戎,勒馬龍城的澎湃激情,他壓根兒就沒有像駱賓王從軍的經歷。當唐朝與吐蕃等少數民族交戰正酣時,楊炯身在京城弘文館,心似乎已騰躍邊塞,為唐軍搖旗吶喊了。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楊炯在出仕之前曾經失意徘徊,曾經蔑視權貴,曾經渴望熱血報國,在這樣一個貌似平淡履歷的背後竟隱藏著一顆感情豐富的靈魂。

此時,二十七歲的楊炯面對著參加制科獲得的這個校書郎官職,內心是否還會泛起“恥居王後”的感嘆?王勃十七歲未冠出仕,一下子就做到了從七品上的朝散郎,而他只不過是個正九品上的校書郎,在祕書省裡負責校對典籍,刊正文章。

十六年待制弘文館跟書打交道,如今這個校書郎又是跟書打交道,難道楊炯這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富有豪傑情懷的詩人,就只能一輩子鑽在書裡,死在書裡了?

五年後,光明的曙光終於照進楊炯陰鬱的人生,一下洗刷積鬱二十餘年的重重晦氣。

永隆二年(681),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推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兼太子詹事司直。

詹事司直,正七品上,掌糾劾官僚及率府之兵,太子心腹之官。

皇帝有一天總會走的,太子總有一天會登基的,如果發展順利,未來是可以值得期待的。楊炯苦熬二十餘年終於如媳婦熬成婆,熬出了一個春風化雨般的光明日子。

楊炯此時的心情與往迵然相異,心態亦大變,似乎也不討厭曾經被他罵為“麒麟楦”的朝士,反而很快地融入他們的圈子,吟詩作賦,一幅如魚得水,自在自得的得意狀。

左輔右弼之宮,此焉攸集;先馬後車之任,於是乎在。顧循庸菲,濫沐恩榮。屬多士之後塵,預群公之未坐。聽笙竽於北里,退思齊國之音;覿瑰寶於東山,自恥燕臺之石。千年有屬,鹹蹈舞於時康;四坐勿喧,請謳歌於帝力。小子狂簡,題其弁雲。(《崇文館宴集詩序》)

高朋滿座,高官學士雲集,楊炯欣然提筆作序。此中感受,當年落魄不如意的王勃在提筆作《滕王閣序》時又怎能作比?否極泰來,於高級宴會與滿朝權貴往來,楊炯似乎看到一條可預見的康莊大道正在其腳下綿遠而去。

王盧已逝,楊炯最得意的時候,恰是駱賓王最苦難的時候。

曾記否,當年駱賓王一夜從長安主簿升為侍御史,也是好不得意,誰料半年後就被人誣陷投進獄牢。楊炯也沒料到,他會是第二個駱賓王,三年後,一場世大的政治風暴席捲天下,將駱賓王埋葬,亦將他一道捲起甩到了半空摔得個五臟欲裂,支離破碎。

從某種角度來說,楊炯和駱賓王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士,因為他們共同面對的敵人都是同一個人 ——武則天。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此時的太子是李顯。

武則天囚殺前太子李賢后,封李顯為太子,然後又將之廢掉,押送到房州看管。

太子下獄,人在太子宮任職的楊炯能明哲保身?

接著,駱賓王和徐敬業等人在揚州起義,以匡扶李顯的名義號召天下,駱賓王那篇著名的《討武氏檄》一出,楊炯從伯父楊德干的兒子楊神讓亦響應起義,三個月後,起義失敗,楊德干父子雙雙被誅殺,而楊炯受牽連被貶出詹事府,遠徙梓州司法參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在江湖總是身不由已,楊炯於太子府那夢幻般的得意人生瞬間破裂。在大時代的風暴中,沒有一粒沙子是無辜的,既然不幸被暴風裹挾,別無選擇,唯有接受殘酷的現實。

公元685年,楊炯悻悻上路,獨自來到了梓州。

初唐四才子,楊炯是最後一個到來蜀地的。命運真是個奇怪的東西,竟然利用政治的力量製造了這麼一個重大的巧合,讓初唐四傑都跟蜀地打上了交道。

船過巫峽,兩岸猿猴哀啼,楊炯兩眼蒼茫,沉聲吟道:“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嘯,徵客淚沾裳。”(《巫峽》)

他心中的“美人”即太子李顯,而他則以“靈芝”自喻,兩相思念,互為哀傷。可在這遙遠的巫山蜀峽中,被囚禁的李顯決不是當年的楚懷王,李顯已經自身難保,岌岌可危,又怎麼能夠召喚楊炯回朝效命?

初唐大才子楊炯:十歲就舉神童,苦等十六年才封官,一生坎坷悲屈

一路顛簸,一路吟詠。進入梓州,彷徨多情的楊炯突然清醒幾許,閉嘴寡言了。盧照鄰是怎麼入獄的?就是牢騷滿腹,作詩嘲笑當地同僚惹的禍;王勃在虢州時又怎麼被設計的,就是恃才傲物,被人所忌引火燒身的。在這遠離京城舉目無援的厄境裡,他不可以再重複前兩人的悲劇。

楊炯在梓州任職期間,後人發現他竟然沒留多少驚世詩篇。殘酷的政治讓他學會了成長,成功地渡過了那段幽暗無望的放逐生涯。

四年後,梓州任滿離蜀返京。

此時的洛陽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武則天為了剷除異已,幾乎每月都在誅殺親王大臣,公元690年,終於成功改國號為周,自尊聖神皇帝。

大唐易主武則天,楊炯竟然沒有被清洗出去,還被召回來安排於洛陽宮中習藝館任教,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奇蹟。

這些生命的奇蹟都是以緘默合作的姿勢換來的。

楊炯於習藝館任教期間,跟他在梓州一樣少作詩,只做事,乖得就像一隻安靜的貓。他必須忍辱負重。他心中的“美人”李顯儘管還活著,但已形如廢人,他要想出人頭地,必須自己爭取機會。

武則天改元這年,楊炯四十一歲。這是他一生當中重要的分水嶺,此後,他性情大變,阿諛奉承,剛烈苛刻。

為了討好武則天,楊炯獻上一篇《孟蘭盆賦》歌功頌德,將武則天從頭到腳地美化一遍。在此之前,宋之問 ,李嶠,沈佺期等文人也都相競獻文謀得了一官半職。可跟隨太子李顯多年的楊炯,仍然被視為太子集團成員,殺伐決斷的武則天怎可能因為他一篇賦就信了他?於是出現了這滑稽的一幕:楊炯獻上《孟蘭盆賦》後,非但沒留住京職,反而被調離洛陽,到東南小縣盈川任縣令。

從西南的梓州到東南的盈川,他就像一粒被踢飛的石子,橫跨了大半個大唐。正應了當初裴行儉的預言,官不過令長。

盈川縣成了楊炯人生的終點站。

當時,武則天治下的大唐酷吏橫行,各種刑治能人層出不窮。看看武則天的寵臣來俊臣,窮畢生精力整人即罷,竟然還召集人馬寫了一部教人羅織罪名投之入獄的教科書《羅織經》,據說武則天看了以後,都不由腳底生寒氣,自嘆不如。

楊炯身處政治大環境下,仍然逃不過被扭曲的命運。

就在盈川縣令任上,世人看到了天才詩人楊炯可怕暴虐的一面。《新唐書 楊炯傳》載道:“至官,果以嚴酷稱,吏稍忤意,搒殺之,不為人所多。”

後世有人替楊炯翻案,說這不可能,這完全是個誤會。

時間會讓人遺忘,真假已不重要,千年以後,當我們穿越層層疊嶂回到大唐,誰能還原一個真正的大唐,曉通一個真實的楊炯?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孤獨的楊炯那生命力爆棚的詩賦,安靜地去感受那顆在初唐字裡行間跳動著的詩歌靈魂,聽他吟唱世間風雲,悲歡榮辱,燈枯紙冷,生命一瞬。

這,或許才是楊炯留給後人最值得稱讚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