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3 楊絳的語言風格,樸素卻飽含深意

《我們仨》以楊絳先生的夢境開篇,走筆自在、樸實,卻驚天地泣鬼神。在楊絳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很少看到浮華、奢靡的辭藻。

她不喜用矯揉造作的詞語,無病呻吟;也不喜用一本正經的調調,慷慨激昂。在書中,楊絳所用的語言雖然樸素、單純,卻剛勁有力,飽含對人生的感悟。下面這三句話背後的意思,你讀懂了嗎?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我們仨都嗜書,滿腹經綸的人,難免給人“目中無人”的錯覺。但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沒有。所以,我們仨對於不相投的人和事,不喜爭論。所以,才會和不懂他們的人保持距離。

這本沒什麼不對,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歪曲解讀。不論你是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還是左右逢源的王熙鳳,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人們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們仨在這一點上,活的很通透。特別是楊絳,她深知“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對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放心做自己。

對比現在的人,那些在職場上說盡好話,做盡好事,扮演和事佬的同事,到最後還是會落個“牆頭草”的名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唾沫和心思,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買賬。

與其為了別人去學“世故”,不如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基礎上,一切從心。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3 楊絳的語言風格,樸素卻飽含深意

《我們仨》以楊絳先生的夢境開篇,走筆自在、樸實,卻驚天地泣鬼神。在楊絳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很少看到浮華、奢靡的辭藻。

她不喜用矯揉造作的詞語,無病呻吟;也不喜用一本正經的調調,慷慨激昂。在書中,楊絳所用的語言雖然樸素、單純,卻剛勁有力,飽含對人生的感悟。下面這三句話背後的意思,你讀懂了嗎?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我們仨都嗜書,滿腹經綸的人,難免給人“目中無人”的錯覺。但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沒有。所以,我們仨對於不相投的人和事,不喜爭論。所以,才會和不懂他們的人保持距離。

這本沒什麼不對,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歪曲解讀。不論你是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還是左右逢源的王熙鳳,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人們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們仨在這一點上,活的很通透。特別是楊絳,她深知“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對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放心做自己。

對比現在的人,那些在職場上說盡好話,做盡好事,扮演和事佬的同事,到最後還是會落個“牆頭草”的名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唾沫和心思,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買賬。

與其為了別人去學“世故”,不如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基礎上,一切從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楊絳剛升格做媽媽不久,就傳來了楊絳母親去世的噩耗。她整天以淚洗面,哭的眼圈紅腫。

“喜怒哀樂”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難過就流眼淚,這件事普通卻也奢侈。很多時候,人最大的悲哀,是眼淚明明在眼眶打轉,卻偏偏要故作沒事;人最難的階段,是你嚎啕大哭時,身旁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1997年,錢媛重病去世。為了不刺激纏繞病榻的錢鍾書,楊絳一個人默默嚥下了悲傷,強掩歡笑。

1998年,錢鍾書也走了。我們仨從此只剩楊絳一個人,而此時的楊絳即便難過,身邊也再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勸慰。遺憾的是,我們仨只能做減法,幸運的是,我們仨曾經留下了一輩子的回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生活裡,也許你也曾厭倦過愛人的面孔,也許你也曾有過“掐”死孩子的衝動。

但這些瞬間,遠沒有他們帶給你的溫暖和快樂多。珍惜你現在的日子吧,珍惜你身邊的人吧,年齡雖然一直在增加,成員卻一直在減少。且行且珍惜。

·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

有些人之所以會被冷遇,是因為他沒看透一個道理。

他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高位”。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審判長,居高臨下地藐視著來往的路人。

這種輕蔑的視角,只能看到對方的“弱點”,甚至為了看到“弱點”,雞蛋裡挑骨頭。這種負面的磁場傳遞給對方後,對方難免不快。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角度看,就不同了。比如,你可以把人當成一本書來讀。因為一本書無論多糟糕,人們總是能發現它的閃光點。

並不是只有HR才能看到別人的閃光點,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不必揪著別人的“弱點”不放。當對方感受到你送來的善意,又怎麼會與你橫眉冷對,送你坐冷板凳呢?

生活中,為人處世也是一樣。常能看到別人優點的人,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總是揪著別人“弱點”的人,最後敗光了路人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楊絳的作品,遣詞琢句雖樸素、單純,但是三言兩語間,卻讓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像一杯清茶,喝過後,回味無窮。這也是大眾點贊、作品傳世的原因。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3 楊絳的語言風格,樸素卻飽含深意

《我們仨》以楊絳先生的夢境開篇,走筆自在、樸實,卻驚天地泣鬼神。在楊絳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很少看到浮華、奢靡的辭藻。

她不喜用矯揉造作的詞語,無病呻吟;也不喜用一本正經的調調,慷慨激昂。在書中,楊絳所用的語言雖然樸素、單純,卻剛勁有力,飽含對人生的感悟。下面這三句話背後的意思,你讀懂了嗎?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我們仨都嗜書,滿腹經綸的人,難免給人“目中無人”的錯覺。但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沒有。所以,我們仨對於不相投的人和事,不喜爭論。所以,才會和不懂他們的人保持距離。

這本沒什麼不對,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歪曲解讀。不論你是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還是左右逢源的王熙鳳,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人們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們仨在這一點上,活的很通透。特別是楊絳,她深知“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對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放心做自己。

對比現在的人,那些在職場上說盡好話,做盡好事,扮演和事佬的同事,到最後還是會落個“牆頭草”的名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唾沫和心思,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買賬。

與其為了別人去學“世故”,不如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基礎上,一切從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楊絳剛升格做媽媽不久,就傳來了楊絳母親去世的噩耗。她整天以淚洗面,哭的眼圈紅腫。

“喜怒哀樂”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難過就流眼淚,這件事普通卻也奢侈。很多時候,人最大的悲哀,是眼淚明明在眼眶打轉,卻偏偏要故作沒事;人最難的階段,是你嚎啕大哭時,身旁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1997年,錢媛重病去世。為了不刺激纏繞病榻的錢鍾書,楊絳一個人默默嚥下了悲傷,強掩歡笑。

1998年,錢鍾書也走了。我們仨從此只剩楊絳一個人,而此時的楊絳即便難過,身邊也再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勸慰。遺憾的是,我們仨只能做減法,幸運的是,我們仨曾經留下了一輩子的回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生活裡,也許你也曾厭倦過愛人的面孔,也許你也曾有過“掐”死孩子的衝動。

但這些瞬間,遠沒有他們帶給你的溫暖和快樂多。珍惜你現在的日子吧,珍惜你身邊的人吧,年齡雖然一直在增加,成員卻一直在減少。且行且珍惜。

·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

有些人之所以會被冷遇,是因為他沒看透一個道理。

他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高位”。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審判長,居高臨下地藐視著來往的路人。

這種輕蔑的視角,只能看到對方的“弱點”,甚至為了看到“弱點”,雞蛋裡挑骨頭。這種負面的磁場傳遞給對方後,對方難免不快。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角度看,就不同了。比如,你可以把人當成一本書來讀。因為一本書無論多糟糕,人們總是能發現它的閃光點。

並不是只有HR才能看到別人的閃光點,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不必揪著別人的“弱點”不放。當對方感受到你送來的善意,又怎麼會與你橫眉冷對,送你坐冷板凳呢?

生活中,為人處世也是一樣。常能看到別人優點的人,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總是揪著別人“弱點”的人,最後敗光了路人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楊絳的作品,遣詞琢句雖樸素、單純,但是三言兩語間,卻讓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像一杯清茶,喝過後,回味無窮。這也是大眾點贊、作品傳世的原因。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4 時代背景下,我們仨不忘初心

《我們仨》這本書記錄了,1935年~1998年期間楊絳一家的故事。這段時期,正逢新中國建立前後。

長期的封建統治及揮霍下,中國的經濟已經落後了西方國家一大截。百姓生活艱苦、思想也落後西方國家。

貧窮如摧枯拉朽般毀人心智,讓人失去原則和判斷,甚至為了五斗米折腰。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就比如我們仨。

錢鍾書聽說清華大學下了聘書,於是辭去了藍田大學的工作,回家等信。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等到清華大學的聘書。雖然後面真來了,但看的通透的錢鍾書也拒絕了。

當然這也是後話,眼下兩頭都沒著落,錢鍾書這是要“無業了”。他心有慼慼然,於是就向好友求職。好友陳麟瑞希望他去頂替別人,這個人本身就沒有路人緣,大家也都對他沒什麼好感。

可是,錢鍾書卻說,“我斷然不可去奪取別人的職位。”即便為了生計,也絕不奪取別人的職位。這不僅是錢鍾書堅守的底線,也是楊絳通過《我們仨》,想要傳遞的做人原則。

你有沒有發現,思想落後的人,總希望成為引領“新思潮”的先進分子。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60、70年代,多的是用大字報揭發、打擊同胞的現象。因為思想落後,就想著以侮辱同胞,來顯示自己的“思想獨立”。

“文革”時期,楊絳和錢鍾書被群眾“揭發”,打上了“牛鬼蛇神”的標籤。存款凍結,生活費只有若干元,日子吃緊。他們沒反抗,也沒抱怨,只利用這段時間,潛心讀書,1年後終於走出了“牛棚”。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仨是渺小的,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我們仨卻始終能不忘初心。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3 楊絳的語言風格,樸素卻飽含深意

《我們仨》以楊絳先生的夢境開篇,走筆自在、樸實,卻驚天地泣鬼神。在楊絳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很少看到浮華、奢靡的辭藻。

她不喜用矯揉造作的詞語,無病呻吟;也不喜用一本正經的調調,慷慨激昂。在書中,楊絳所用的語言雖然樸素、單純,卻剛勁有力,飽含對人生的感悟。下面這三句話背後的意思,你讀懂了嗎?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我們仨都嗜書,滿腹經綸的人,難免給人“目中無人”的錯覺。但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沒有。所以,我們仨對於不相投的人和事,不喜爭論。所以,才會和不懂他們的人保持距離。

這本沒什麼不對,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歪曲解讀。不論你是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還是左右逢源的王熙鳳,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人們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們仨在這一點上,活的很通透。特別是楊絳,她深知“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對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放心做自己。

對比現在的人,那些在職場上說盡好話,做盡好事,扮演和事佬的同事,到最後還是會落個“牆頭草”的名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唾沫和心思,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買賬。

與其為了別人去學“世故”,不如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基礎上,一切從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楊絳剛升格做媽媽不久,就傳來了楊絳母親去世的噩耗。她整天以淚洗面,哭的眼圈紅腫。

“喜怒哀樂”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難過就流眼淚,這件事普通卻也奢侈。很多時候,人最大的悲哀,是眼淚明明在眼眶打轉,卻偏偏要故作沒事;人最難的階段,是你嚎啕大哭時,身旁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1997年,錢媛重病去世。為了不刺激纏繞病榻的錢鍾書,楊絳一個人默默嚥下了悲傷,強掩歡笑。

1998年,錢鍾書也走了。我們仨從此只剩楊絳一個人,而此時的楊絳即便難過,身邊也再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勸慰。遺憾的是,我們仨只能做減法,幸運的是,我們仨曾經留下了一輩子的回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生活裡,也許你也曾厭倦過愛人的面孔,也許你也曾有過“掐”死孩子的衝動。

但這些瞬間,遠沒有他們帶給你的溫暖和快樂多。珍惜你現在的日子吧,珍惜你身邊的人吧,年齡雖然一直在增加,成員卻一直在減少。且行且珍惜。

·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

有些人之所以會被冷遇,是因為他沒看透一個道理。

他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高位”。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審判長,居高臨下地藐視著來往的路人。

這種輕蔑的視角,只能看到對方的“弱點”,甚至為了看到“弱點”,雞蛋裡挑骨頭。這種負面的磁場傳遞給對方後,對方難免不快。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角度看,就不同了。比如,你可以把人當成一本書來讀。因為一本書無論多糟糕,人們總是能發現它的閃光點。

並不是只有HR才能看到別人的閃光點,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不必揪著別人的“弱點”不放。當對方感受到你送來的善意,又怎麼會與你橫眉冷對,送你坐冷板凳呢?

生活中,為人處世也是一樣。常能看到別人優點的人,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總是揪著別人“弱點”的人,最後敗光了路人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楊絳的作品,遣詞琢句雖樸素、單純,但是三言兩語間,卻讓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像一杯清茶,喝過後,回味無窮。這也是大眾點贊、作品傳世的原因。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4 時代背景下,我們仨不忘初心

《我們仨》這本書記錄了,1935年~1998年期間楊絳一家的故事。這段時期,正逢新中國建立前後。

長期的封建統治及揮霍下,中國的經濟已經落後了西方國家一大截。百姓生活艱苦、思想也落後西方國家。

貧窮如摧枯拉朽般毀人心智,讓人失去原則和判斷,甚至為了五斗米折腰。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就比如我們仨。

錢鍾書聽說清華大學下了聘書,於是辭去了藍田大學的工作,回家等信。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等到清華大學的聘書。雖然後面真來了,但看的通透的錢鍾書也拒絕了。

當然這也是後話,眼下兩頭都沒著落,錢鍾書這是要“無業了”。他心有慼慼然,於是就向好友求職。好友陳麟瑞希望他去頂替別人,這個人本身就沒有路人緣,大家也都對他沒什麼好感。

可是,錢鍾書卻說,“我斷然不可去奪取別人的職位。”即便為了生計,也絕不奪取別人的職位。這不僅是錢鍾書堅守的底線,也是楊絳通過《我們仨》,想要傳遞的做人原則。

你有沒有發現,思想落後的人,總希望成為引領“新思潮”的先進分子。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60、70年代,多的是用大字報揭發、打擊同胞的現象。因為思想落後,就想著以侮辱同胞,來顯示自己的“思想獨立”。

“文革”時期,楊絳和錢鍾書被群眾“揭發”,打上了“牛鬼蛇神”的標籤。存款凍結,生活費只有若干元,日子吃緊。他們沒反抗,也沒抱怨,只利用這段時間,潛心讀書,1年後終於走出了“牛棚”。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仨是渺小的,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我們仨卻始終能不忘初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對比現在的人,日子雖變好了,心卻也浮躁了。

我們應該跟他們學會寵辱不驚。風生水起時,不驕不躁;落入低谷中,不氣不餒。永遠都是保持一顆樸素的心,“單純”地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們應該跟他們一樣熱愛讀書。無論生活過得多麼艱難,日子多麼窘迫,除了我們仨彼此的陪伴,就是書的相伴了。讀書,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懂得多,而是為了看人更客觀、看事更獨到。

我們應該也是用行動愛國。作為中國人,就該熱愛自己的國家。但是,很多人的熱愛,只停留在朋友圈或是嘴上。真到了事上,往往缺乏行動力。

在愛國這件事上,我們仨確實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他們從不唱高調,但卻在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毅然回國,用中國文字,傳承經典、傳遞文化。

楊絳生前受訪時曾說,“很多外國人不理解我們,認為愛國是政客的口號。政客的口號和我們老百姓的愛國心是兩回事。我們愛中國的文化,我們是文化人。中國的語言是我們喝奶時喝下去的,我們是怎麼也不肯放棄的。”

“......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中國文化不比任何西方文化差。出國留學可以學習人家的技術,但不能丟了文化根基。我十分愛我們的文字,幾千年中國的統一靠的就是漢字。”

感謝楊絳、錢鍾書、錢媛作為中國文化人,一生都在用行動愛國。感謝他們為中國文化傳承的付出。

也許,我們仨並不是最能呼朋引伴的;也許,我們仨最不諳世故。

正如,楊絳自己所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是的,我們沒必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我們的家也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仨,最樸素、最單純的一家人;我們仨,相守相依,困難便不再是困難、平淡中便處處充滿樂趣。《我們仨》值得你好好品讀。

"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有些相遇是註定的,有些聚合是奇妙的。能成為一家人,是前生的緣分;家,也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人,似寒冬裡的暖陽、沙漠中的清泉。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出版於2003年,記錄了中國學者家庭的樸素生活。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於北京。民國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才女。楊絳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21歲來到清華大學借讀,27歲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42歲,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版本;她早年創作的《稱心如意》,連續60多年被搬上話劇舞臺,深受大家喜愛。

很多人認識楊絳,是通過楊絳的作品;很多人喜歡楊絳,則是看到了她作品後面,藏著的靈魂。內斂不張揚,簡單而不貧乏。

《我們仨》用最樸素、簡單的筆觸,勾勒出最細膩的生活片段。在不見陰晴的遣詞造句中,藏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一經出版,深受好評,再版達100萬冊。

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於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也正是我們仨最樸素、單純的願景。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1 家人相聚相守,困難便都不是困難

1935年7月,24歲的楊絳和25歲的錢鍾書婚後,共赴英、法留學。置身異鄉,沒有父母的庇廕,他們對未來也逃不過戰戰兢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也就是說,要活下去,就要解決吃穿住行的問題。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吃穿住行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楊絳和錢鍾書來說,卻是難事。他們二人從小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此番來到異國他鄉,要從頭學起,能不難嗎?

他們也是掂量過自己的,所以,初到牛津,他們在老金家做房客。老金家提供三餐,也管收拾屋子,類似現在的酒店服務。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等問題,他們做了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自理生活”。

自理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採買食材。這個倒不難,新家附近有個食品雜貨店,一切日用食品都可以買到。只需去店裡挑選,然後每天都會有小男孩送貨上門。

因為是常客,所以老闆也很實在,不新鮮的、不好的,不會賣給他們,省去了他們挑貨的麻煩。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然後,就是真刀真槍的做飯了。楊絳和錢鍾書分工明確,雖然共同研究做飯,但也各司其職。

比如,之前同學教會了錢鍾書如何做茶,於是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泡杯濃濃的新茶。午餐則是楊絳做主廚,錢鍾書打下手。

有一次,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他們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同學後,便開始了嘗試。朋友們其實也並不內行,但又沒地方去問度娘,於是他們兩個第一次把紅燒肉煮成了犟肉。

兩個學霸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一盤紅燒肉難倒了。楊絳“痛定思痛”,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鍾書吃上肉。

她回想了下母親熬醬時,用的都是“文火”。這才驚醒,上次敗在了火候上。於是將強火改成了文火,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出爐了。

紅燒肉的經歷,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從此一通百通,什麼肉都難不倒他們了。

楊絳說,“自理伙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也是冒險。”

既是“冒險”,就多少有些可怕的戲份,這些從未嘗試過的“冒險”,有錢鍾書陪著楊絳,便沒那麼可怕了。

生理需求不光是餵飽肚子,還要熬過病痛。珍珠港事件後,他們在上海的日子,也越來越艱苦。但貧困往往與疾病交好。

1947年,錢媛被查出“骨結核”,用大夫的話說,“難愈”。錢媛噙著淚水,對楊絳說:“我要害死你們了。”

錢媛雖從小身體不好,卻都是些水土不服的小病,這次的“骨結核”確實嚇到楊絳了,但她又不能表現得太著急。只是按照醫生的囑託,細心照料。讓她臥床休息,並補充維生素A、D。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想要我們仨聚的時間久一點。十個月後,錢媛奇蹟般的痊癒了。楊絳心裡的石頭雖落了地,自己卻也病了。

活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勢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困難來時,猶如山倒。它是最沒有眼力見兒的,專挑你焦頭爛額時候,給你添堵。

如你只是一個人,那困難能把你壓死;如果你身邊有家人陪伴,那至少有人幫你分擔了50%。一個人走路很難,有家人在旁,就會輕鬆許多。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2 家人相聚相守,一點快樂會變成大快樂

在沒有網絡段子、也沒有手遊的年代,我們仨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樂子的呢?只要我們仨聚在一起,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處處充滿樂趣。

1935年,初到牛津的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飯後出門走。俗話說,“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楊絳夫妻二人出門走,可不光是為了長壽,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探險”。

既然是“探險”,就得挑沒走過的路走、看沒看過的風景。為了增添趣味性,他們還習慣用“福爾摩斯”探案的視角,仔細觀察所遇之人的外貌、服裝、舉止等方面,兩個比賽猜測這個人可能的職業和身份。

這雖說是遊戲,其實很鍛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女兒錢媛出生後,也樂此不疲地加入了這個遊戲的群聊中。

一次,錢鍾書帶著妻子和女兒下館子。落座後,錢媛和錢鍾書這對父女倆,就開始拉長了耳朵、放亮了眼睛,“看”隔壁桌的“好戲”。

錢鍾書雖有近視,但是耳朵卻很靈;錢媛則是耳聰目明,兩個人總是能從隔壁桌的對話中,讀出些樂趣和人物關係。

比如:“這桌的兩個人正在吵架”“剛剛那個跑過來的男人,就是他們吵架的題目”等等。其實,學霸調皮起來,也是很接地氣兒的。

和錢鍾書、錢媛在一起的楊絳,從來都不缺生活中的樂趣,即便沒有樂趣,他們也會自己創造樂趣。

在牛津的時候,楊絳和錢鍾書玩著學做飯,每次一吃飽,錢鍾書就開心得像個孩子。然後,這個淘氣的孩子,就濃墨一蘸、毛筆一揮,給楊絳開了個花臉。再之後,就是兩個人笑成了一團。

我們仨還喜歡收集“石子”。這“石子”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是用來記錄家居瑣碎事的簡筆畫。每次全家聚到一起時,我們仨就把各自的“石子”拿出來把玩、欣賞。

即便是生活裡,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在精心的記錄下,也靈動和好笑了起來。

很多人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再深再厚的情感,也會被吃喝拉撒淹沒了。逐漸地,幸福、甜蜜的臉兒,就變成了一張張愁眉、怒目的苦臉。

說是生活改變了我們,不如說是看法影響了心境。我們仨把彼此的陪伴,當作是上天的禮物,心情自然處處充滿陽光。於是,見山勝似山,見水勝似水。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3 楊絳的語言風格,樸素卻飽含深意

《我們仨》以楊絳先生的夢境開篇,走筆自在、樸實,卻驚天地泣鬼神。在楊絳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很少看到浮華、奢靡的辭藻。

她不喜用矯揉造作的詞語,無病呻吟;也不喜用一本正經的調調,慷慨激昂。在書中,楊絳所用的語言雖然樸素、單純,卻剛勁有力,飽含對人生的感悟。下面這三句話背後的意思,你讀懂了嗎?

·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我們仨都嗜書,滿腹經綸的人,難免給人“目中無人”的錯覺。但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沒有。所以,我們仨對於不相投的人和事,不喜爭論。所以,才會和不懂他們的人保持距離。

這本沒什麼不對,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歪曲解讀。不論你是多不諳世事的年輕人,還是左右逢源的王熙鳳,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人們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們仨在這一點上,活的很通透。特別是楊絳,她深知“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對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於是放心做自己。

對比現在的人,那些在職場上說盡好話,做盡好事,扮演和事佬的同事,到最後還是會落個“牆頭草”的名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唾沫和心思,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買賬。

與其為了別人去學“世故”,不如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基礎上,一切從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楊絳剛升格做媽媽不久,就傳來了楊絳母親去世的噩耗。她整天以淚洗面,哭的眼圈紅腫。

“喜怒哀樂”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難過就流眼淚,這件事普通卻也奢侈。很多時候,人最大的悲哀,是眼淚明明在眼眶打轉,卻偏偏要故作沒事;人最難的階段,是你嚎啕大哭時,身旁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1997年,錢媛重病去世。為了不刺激纏繞病榻的錢鍾書,楊絳一個人默默嚥下了悲傷,強掩歡笑。

1998年,錢鍾書也走了。我們仨從此只剩楊絳一個人,而此時的楊絳即便難過,身邊也再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勸慰。遺憾的是,我們仨只能做減法,幸運的是,我們仨曾經留下了一輩子的回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生活裡,也許你也曾厭倦過愛人的面孔,也許你也曾有過“掐”死孩子的衝動。

但這些瞬間,遠沒有他們帶給你的溫暖和快樂多。珍惜你現在的日子吧,珍惜你身邊的人吧,年齡雖然一直在增加,成員卻一直在減少。且行且珍惜。

·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

有些人之所以會被冷遇,是因為他沒看透一個道理。

他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高位”。就像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審判長,居高臨下地藐視著來往的路人。

這種輕蔑的視角,只能看到對方的“弱點”,甚至為了看到“弱點”,雞蛋裡挑骨頭。這種負面的磁場傳遞給對方後,對方難免不快。

可是,如果你換一種角度看,就不同了。比如,你可以把人當成一本書來讀。因為一本書無論多糟糕,人們總是能發現它的閃光點。

並不是只有HR才能看到別人的閃光點,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不必揪著別人的“弱點”不放。當對方感受到你送來的善意,又怎麼會與你橫眉冷對,送你坐冷板凳呢?

生活中,為人處世也是一樣。常能看到別人優點的人,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總是揪著別人“弱點”的人,最後敗光了路人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楊絳的作品,遣詞琢句雖樸素、單純,但是三言兩語間,卻讓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像一杯清茶,喝過後,回味無窮。這也是大眾點贊、作品傳世的原因。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04 時代背景下,我們仨不忘初心

《我們仨》這本書記錄了,1935年~1998年期間楊絳一家的故事。這段時期,正逢新中國建立前後。

長期的封建統治及揮霍下,中國的經濟已經落後了西方國家一大截。百姓生活艱苦、思想也落後西方國家。

貧窮如摧枯拉朽般毀人心智,讓人失去原則和判斷,甚至為了五斗米折腰。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就比如我們仨。

錢鍾書聽說清華大學下了聘書,於是辭去了藍田大學的工作,回家等信。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等到清華大學的聘書。雖然後面真來了,但看的通透的錢鍾書也拒絕了。

當然這也是後話,眼下兩頭都沒著落,錢鍾書這是要“無業了”。他心有慼慼然,於是就向好友求職。好友陳麟瑞希望他去頂替別人,這個人本身就沒有路人緣,大家也都對他沒什麼好感。

可是,錢鍾書卻說,“我斷然不可去奪取別人的職位。”即便為了生計,也絕不奪取別人的職位。這不僅是錢鍾書堅守的底線,也是楊絳通過《我們仨》,想要傳遞的做人原則。

你有沒有發現,思想落後的人,總希望成為引領“新思潮”的先進分子。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60、70年代,多的是用大字報揭發、打擊同胞的現象。因為思想落後,就想著以侮辱同胞,來顯示自己的“思想獨立”。

“文革”時期,楊絳和錢鍾書被群眾“揭發”,打上了“牛鬼蛇神”的標籤。存款凍結,生活費只有若干元,日子吃緊。他們沒反抗,也沒抱怨,只利用這段時間,潛心讀書,1年後終於走出了“牛棚”。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仨是渺小的,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我們仨卻始終能不忘初心。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對比現在的人,日子雖變好了,心卻也浮躁了。

我們應該跟他們學會寵辱不驚。風生水起時,不驕不躁;落入低谷中,不氣不餒。永遠都是保持一顆樸素的心,“單純”地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們應該跟他們一樣熱愛讀書。無論生活過得多麼艱難,日子多麼窘迫,除了我們仨彼此的陪伴,就是書的相伴了。讀書,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懂得多,而是為了看人更客觀、看事更獨到。

我們應該也是用行動愛國。作為中國人,就該熱愛自己的國家。但是,很多人的熱愛,只停留在朋友圈或是嘴上。真到了事上,往往缺乏行動力。

在愛國這件事上,我們仨確實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他們從不唱高調,但卻在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毅然回國,用中國文字,傳承經典、傳遞文化。

楊絳生前受訪時曾說,“很多外國人不理解我們,認為愛國是政客的口號。政客的口號和我們老百姓的愛國心是兩回事。我們愛中國的文化,我們是文化人。中國的語言是我們喝奶時喝下去的,我們是怎麼也不肯放棄的。”

“......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中國文化不比任何西方文化差。出國留學可以學習人家的技術,但不能丟了文化根基。我十分愛我們的文字,幾千年中國的統一靠的就是漢字。”

感謝楊絳、錢鍾書、錢媛作為中國文化人,一生都在用行動愛國。感謝他們為中國文化傳承的付出。

也許,我們仨並不是最能呼朋引伴的;也許,我們仨最不諳世故。

正如,楊絳自己所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是的,我們沒必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我們的家也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仨,最樸素、最單純的一家人;我們仨,相守相依,困難便不再是困難、平淡中便處處充滿樂趣。《我們仨》值得你好好品讀。

再讀《我們仨》:我們都中了我們仨的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