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這是很多想入行,甚至已經在業內做了一段時間的人一直在問的問題。究竟怎麼樣?我們來看看這些身臨其境的人究竟怎麼說。

養雞是一種生活狀態

泰國拳王歸隱回家養雞

播求是泰國史上最偉大的拳手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之一,他職業生涯取得無數個冠軍,也曾和一龍兩戰一龍取得一勝一負的好成績。淡出拳壇之後,播求低調回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田園生活。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沒錯,照片中這個騎著車扛著木頭身體強壯的男人就是世人羨慕的泰國拳王播求,在舞臺上,他是最耀眼的男人,舞臺下,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他功成名就之後還是這麼接地氣。粗略統計,播求職業生涯一共獲得17次冠軍,按理來說,播求這樣的名人身價不菲他應該不缺錢,但他和大部分拳王不一樣,他不喜歡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最近,播求又被爆出他回家養雞。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這是播求養雞場,據泰媒爆料,這些雞舍都是播求親自搭建,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的播求做起這些農家事已經非常專業並且對這些樂此不疲。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從照片上看,播求確實喜歡這樣的農家田園生活,他拿起雞蛋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的笑容,這樣的笑容以前只有在他奪冠的時候看見,事實上,播求做這些農活不是做做樣子,養雞之前,媒體就報道他插秧犁地播種,總之,他沒把自己當拳王而是把自己當一個地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養雞是一種生存技能

“柺杖哥”變身養雞“達人”

在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東陽渡街道新坪村老屋場組,貧困戶沈四明每天都起得很早。清晨他家雞棚裡的3000只雞一聲聲清亮悠長的雞鳴聲叫醒了山村,沈四明便搬出準備好的稻穀、玉米粒,散養的土雞奔湧而來搶食,場面壯觀。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沈四明家住在離城較遠的山村,之前的收入主要靠打零工,十多年前,沈四明因騎摩托車摔了一跤,導致左腿殘疾,妻子也是肢體殘疾,大女兒有聽力障礙,兒子正在上學,一家人的生活苦不堪言。

為了擺脫貧困的帽子,2014年,沈四明開始養雞。“反正窮得就剩一條褲子了,我就豁出去試試。”沈四明回憶說,2015年自己買到雞苗,就採用山林放養的方法養殖。

“把雞放養在山中,山裡的青草、昆蟲成了天然飼料,不僅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而且肉質鮮美,廣受市民青睞。”說起散養的優勢,沈四明打開了話匣子,“我自己學會了給雞打疫苗,一隻雞從小到長,要做8次防疫。”憑著一股認真勁終於成功,沈四明當年就以每隻雞5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了500多隻雞鴨,還出欄生豬20頭,獲利上萬元,一下子就摘除貧困帽。

2016年,嚐到甜頭的沈四明一鼓作氣,擴大養殖規模,養豬60頭,雞鴨1200只,收益達到6萬元,這時的沈四明感覺自己的好日子就要來了。這一年,他辦起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在破爛的老屋不遠處建起了一棟130平方的二層樓新房,從此告別門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尷尬日子。

養雞是割捨不掉的情懷

香港大姐50年如一日堅守賣活雞

這是音樂雞,肌肉較結實,要這個對嗎?”只見她手起刀落,放血、浸熱水、拔毛、起肉,順著雞隻的肌肉紋理下刀,不消一會便賣出一隻雞。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她叫陳秀娟,大家都叫她”妹姐”,7歲開始看檔,歲月無聲,在雞檔度過了五十多個寒暑。

她說:”兒子結婚、煮飯,就連拜年,所有親戚朋友也來檔口,好不熱鬧!”一個檔口,凝聚一家人的感情,最忙的時候,連博士兒子都要出手幫忙。跨過多次禽流感危機,拒絕政府以近百萬利誘退還牌照,妹姐守住雞檔,讓香港消費者在豬瘟陰霾下就算無豬可揀,也有新鮮靚雞做節。

自1997年起,香港多次爆發禽流感,政府多次下令殺雞。為進一步落實人雞分隔政策,政府向家禽業提出自願退還牌照安排,雞販肯退還牌照,就可換取一定賠償金額。活雞檔數目由計劃推行前的逾800個,減少至2013年的132個。九龍城街市昔日有十多檔活雞檔,現在只剩餘兩檔。

以妹姐的文件口規模來計,退還牌照可獲近百萬賠償。但是她從未心動。”見到如此大筆錢,個個都話交牌。這個檔口有九十幾萬,我完全不心動,繼續博一博。如果博得到是我好運,博不到的話,到時一蚊都攞唔到。”

她續說:”如果真是全面殺雞,又完全收唔到錢,九十幾萬就凍過水!但我翌日已表明立場,不會交牌。我堅強,就最後讓我成功了,可以繼續賣雞。”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檔口對她而言是畢生事業,更見證家庭每個重要時刻發生。2008年,全港街市殺雞前夕,妹姐的博士二仔David更於街市結婚行禮以作紀念,成為一時佳話。”兒子結婚、煮飯,就連拜年,所有親戚朋友也來檔口,好不熱鬧!”一年將盡,所謂冬大過年,冬至為雞檔全年最忙的時刻。妹姐的弟妹及三名子女亦會到雞檔幫忙,幫忙劏雞、叫賣,也算是另類的團圓。

養雞是一場修行

北大學霸畢業生廣州養雞

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的老沈,在廣州養雞已經有些年頭了。而在此之前的生活與雞並無半點交集,在廣州創辦了華南地區最大的水泥添加劑供應企業,本已是財務自由身,但他為什麼養雞?一直是個謎。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老沈決定養雞,不能不說沒有一絲衝動的成分。2007年,他的孩子出生了,老沈想給孩子一些“高品質的食物”。當時市面上一家養土豬企業的成功,給了他很大的啟發,“既然養豬已經有了第一人,我來養雞試試?”念頭一閃,老沈就這樣決定了。

他說要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養雞,得從源頭上系統地來說,“最早期,人和雞的關係是一體化,養雞不是為了吃肉,而是為了生蛋,只有家裡遇到大喜事,或者至親到來,才會去吃一隻不怎麼生蛋的老母雞。那個時候,雞和天、地、人是連接在一起的;到了工業化養殖時代,雞和天地人開始出現割裂;再後來,養雞人和吃雞人是分離的。養的人不吃,吃的人不養,這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根源。”

老沈說,時代發展到今天,有些城裡人會託付農村的親戚幫忙養幾隻雞,“這些城裡人和農村的親戚一起成了新的生產者,城裡人也參與到了養雞的生產中來。那麼,吃雞人和養雞人又開始聯繫起來”。

老沈眉梢一揚:“這樣是不是又回到最初的雞和天地人一體的狀態?”

老沈說,或許自己是想通過養雞來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現在老沈的生活早已遠離了他的水泥添加劑行業,他也有了新的夢想:更好地保護中華原種土雞。說起原種土雞的種類和發展,老沈如數家珍,“那些40~90天就出欄的仿土雞,已經失去了原種土雞的味道”。老沈的記憶回到小時候,“如果都被沒有味道的洋雞和仿土雞代替了,那麼就失去了一個愛的傳承和紐帶。”

養雞是致富之法

4兄弟放棄公職回家養雞,出了兩個中國首富

在上世紀80年代,能夠考上大學,畢業分配一份穩定的工作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往往有一些人打破常規。這個家族四兄弟,在20世紀末先後放棄鐵飯碗,回家創業,從養身邊家禽做起,一步一步,到今天這個家族個個成為百億富豪,這個家族就是劉永好的家族。

其實在80年代,劉永好家裡非常貧窮,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所幸四個兄弟都很爭氣,考上了大學後也都分配了工作。但一個月30元的工資,生活也非常清貧。

一個偶然的機會,老二劉永行為了讓兒子過年吃上肉,就根據自己的電子機械專業知識在路邊擺攤修理電子產品,7天時間,劉永行賺來了300,相當於10個月的工資。兄弟幾個眼前一亮,想要辦理一個電子廠,但是籌不來設備和資金最終不了了之。

然而,經歷過這次,創業萌芽萌生在了四兄弟心中。

劉永好決定放棄需求資金過大的行業,轉而從身邊常見的養家禽做起。剛開始,他和幾個兄弟先養了幾十只鵪鶉,通過下班和週末進行料理,慢慢地,規模變大,他們在村裡直接辦了一個養殖場地,老三李永美(陳育新)是第一個放棄鐵飯碗,辦理停薪留職專職養殖的人,隨後劉永好和其他兩個哥哥也都放棄體面的工作,投入到養殖中。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不過創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一次,他們接到了一個大單子,需要10萬隻家禽幼仔,四兄弟都認為這是一個機遇,他們舉家借來外債,最終孵化了10萬隻家禽,卻沒想到那個經銷商帶著2萬隻預付貨物跑路了,最大的打擊是剩下的8萬隻家禽幼仔沒有銷路。

就在很多人都認為劉家工廠要倒閉的時候,這四兄弟再次展現了兄弟之間的凝聚力。他們一筐一筐,跑到大街小巷,跑到農村小店拋售,一遍一遍喊賣,早出晚歸,兩週後,8萬隻雞全部賣了出去。


養雞到底有沒有前途?看看他們怎麼說


正是四個兄弟的和睦、魄力和凝聚力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隨著改革開放和政策放緩,民營企業也贏來了春天。四個兄弟拿到第一桶金後,有的自己創辦了公司,有的繼承了原來的公司,最終個個都發展成身價上百億的富豪。

根據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其中劉永行家族身價630億,劉永好家族身價380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