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為奪取皇權的“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下潼關,長安岌岌可危,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逃往巴蜀避難(巴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隨從人員包括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隊伍約有3000餘人,其中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2000人,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為奪取皇權的“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下潼關,長安岌岌可危,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逃往巴蜀避難(巴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隨從人員包括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隊伍約有3000餘人,其中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2000人,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機會終於來啦!李亨有了通過政變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

十八日,玄宗一眾行到馬嵬驛,禁軍將士精疲力竭,飢餓難忍,隊伍開始騷動起來,危險一觸即發。

禁軍飛龍將軍陳玄禮慌忙問計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高力士,大家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方能平復譁變。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為奪取皇權的“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下潼關,長安岌岌可危,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逃往巴蜀避難(巴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隨從人員包括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隊伍約有3000餘人,其中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2000人,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機會終於來啦!李亨有了通過政變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

十八日,玄宗一眾行到馬嵬驛,禁軍將士精疲力竭,飢餓難忍,隊伍開始騷動起來,危險一觸即發。

禁軍飛龍將軍陳玄禮慌忙問計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高力士,大家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方能平復譁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二十幾位吐蕃使者在馬嵬驛西門攔住獨自騎馬的楊國忠,向他問路。這時,禁軍士兵也圍了上來,有人大喊“楊國忠與胡虜謀反。”楊國忠見事不妙,立即撥馬想走。有位叫張小敬的騎兵飛射一箭,楊國忠被射落馬下翻身向驛館逃去,周密部署的禁軍立即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大夥蜂擁而上割下楊國忠的首級,掛在驛門示眾。楊國忠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為奪取皇權的“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下潼關,長安岌岌可危,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逃往巴蜀避難(巴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隨從人員包括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隊伍約有3000餘人,其中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2000人,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機會終於來啦!李亨有了通過政變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

十八日,玄宗一眾行到馬嵬驛,禁軍將士精疲力竭,飢餓難忍,隊伍開始騷動起來,危險一觸即發。

禁軍飛龍將軍陳玄禮慌忙問計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高力士,大家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方能平復譁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二十幾位吐蕃使者在馬嵬驛西門攔住獨自騎馬的楊國忠,向他問路。這時,禁軍士兵也圍了上來,有人大喊“楊國忠與胡虜謀反。”楊國忠見事不妙,立即撥馬想走。有位叫張小敬的騎兵飛射一箭,楊國忠被射落馬下翻身向驛館逃去,周密部署的禁軍立即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大夥蜂擁而上割下楊國忠的首級,掛在驛門示眾。楊國忠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斬草除根也許是有道理的,年僅38歲的楊貴妃被縊殺於馬嵬驛中的佛堂。

陳玄禮奏玄宗道:“楊國忠謀反,眾將已把他處決,貴妃尚在左右供奉,請陛下割恩正法。”

玄宗還在為貴妃辯解……

高力士見狀,忙上前跪稟:“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們已殺了宰相,貴妃仍在左右,將士豈能自安?請陛下審時度勢,將士心安才能確保陛下平安!”

第二天,玄宗與李亨於馬嵬驛分道,陳玄禮護送唐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28天后,李亨以唐玄宗“久厭大位”為由,在靈武宣佈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回到長安,李亨將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流放,又逼得陳玄禮致仕,只留下唐玄宗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西內。

縱觀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勢如水火,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打算傳位李亨,為楊國忠阻撓。潼關失守,玄宗攜從入川。四川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如果李亨跟隨,不但繼位無望,就是性命也難保無憂。

"

《長安十二時辰》網絡熱播,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我們不禁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張小敬這個人?

唐華陰縣尉姚汝能在《安祿山事蹟》描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巴蜀,路過馬嵬驛隨從士兵譁變,飛龍禁軍陳玄禮統領下的騎兵張小敬,一箭射翻楊國忠......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事情得從李隆基廢立太子說起。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公元725年,李隆基在安國寺附近建了一座巨大的宅院,取名“十王宅”。

李隆基把所有長大了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開居住,時年6歲的李亨也在其中。還安排許多宦官每日監督皇子們的日常活動,這些宦官的職責就是,諸王子一旦異常舉動就立刻報告李隆基。

唐玄宗統治後期,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一直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焦點。

開元二十五年,宰相李林甫專權獨斷與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內外勾結誣陷太子造反,企圖擁立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玄宗將時任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同時貶為庶人,然後又隨即賜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庶之禍”。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的枕邊風一日棄三王,可見已經昏聵到什麼地步!

然而天道無常報應不爽,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太子之位就突然病逝,玄宗悲痛之餘“推長而立”定李亨為太子,同時楊玉環、楊國忠兄妹登場。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擁立壽王未能如願,李林甫非常害怕將來李亨繼承大統後反過來清算舊賬。因此,他對李亨的攻擊不遺餘力,李林甫還利用李亨的各種人際交往來構陷李亨,意在把太子趕出東宮。

在李林甫頻繁攻擊太子的過程中,楊國忠為了攀附宰相這棵大樹,十分賣力地幫助李林甫攻擊太子李亨。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先後把太子妃韋氏削髮為尼、哥哥韋堅被貶,太子姬妾杜氏被廢為庶人,杜氏一家或處死或流放。

玄宗歷盡政治風雨,他對太子事情很清楚,高力士會在他問詢時傳遞一些太子的真實情形。玄宗也感到,太子在遭受衝擊時能忍辱負重,心中不免有了幾絲的安慰,他覺得太子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太子亨應付事變的能力與忍受困頓的耐力遠超出了玄宗的想象,他心情有些複雜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升任正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恃寵驕縱,每次與李亨的爭鬥中總是鋒芒畢露。玄宗傳位於太子李亨這件事情,因為楊國忠及其姊妹的使絆下還是緩了下來。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將是日後馬嵬驛兵變楊國忠必死的首要條件。

天寶十四年之前,看似平靜的皇宮其實險象環生。李亨時刻在擔心有一天會重蹈哥哥的覆轍。他的精神壓力很大,尚未到中年的的李亨已經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滄桑。當太子這近20年中,李亨不斷遭受著政敵的攻擊和玄宗的嚴格控制,處境非常尷尬,他希望有一天能徹底擺脫這種局面,他不甘心久居東宮,他想反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了以討伐楊國忠為名,實為奪取皇權的“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下潼關,長安岌岌可危,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逃往巴蜀避難(巴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隨從人員包括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隊伍約有3000餘人,其中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2000人,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機會終於來啦!李亨有了通過政變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

十八日,玄宗一眾行到馬嵬驛,禁軍將士精疲力竭,飢餓難忍,隊伍開始騷動起來,危險一觸即發。

禁軍飛龍將軍陳玄禮慌忙問計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高力士,大家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方能平復譁變。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二十幾位吐蕃使者在馬嵬驛西門攔住獨自騎馬的楊國忠,向他問路。這時,禁軍士兵也圍了上來,有人大喊“楊國忠與胡虜謀反。”楊國忠見事不妙,立即撥馬想走。有位叫張小敬的騎兵飛射一箭,楊國忠被射落馬下翻身向驛館逃去,周密部署的禁軍立即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大夥蜂擁而上割下楊國忠的首級,掛在驛門示眾。楊國忠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斬草除根也許是有道理的,年僅38歲的楊貴妃被縊殺於馬嵬驛中的佛堂。

陳玄禮奏玄宗道:“楊國忠謀反,眾將已把他處決,貴妃尚在左右供奉,請陛下割恩正法。”

玄宗還在為貴妃辯解……

高力士見狀,忙上前跪稟:“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們已殺了宰相,貴妃仍在左右,將士豈能自安?請陛下審時度勢,將士心安才能確保陛下平安!”

第二天,玄宗與李亨於馬嵬驛分道,陳玄禮護送唐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28天后,李亨以唐玄宗“久厭大位”為由,在靈武宣佈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回到長安,李亨將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流放,又逼得陳玄禮致仕,只留下唐玄宗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西內。

縱觀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勢如水火,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打算傳位李亨,為楊國忠阻撓。潼關失守,玄宗攜從入川。四川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如果李亨跟隨,不但繼位無望,就是性命也難保無憂。

姚汝能實錄:禁軍騎士張小敬曾參與馬嵬驛兵變,一箭射翻楊國忠

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是不是幕後主使已不重要。張小敬那飛來一箭,或許是為了完成一次任務,李亨作為既得利益者也會低調處理;或許是基於憤怒射殺宰相,譁變平息後那就得承擔不可恕的罪名。無論如何,馬嵬驛對於玄宗還是太子都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戰亂紛擾身不由己的年代,玄宗尚且保護不了自己寵愛的貴妃,還有幾人能左右自己的命運?更何況一個禁軍小卒張小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