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玉環楊國忠”之名,起兵叛亂,叛軍直指長安,“安史之亂”爆發。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第二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國舅楊國忠等逃亡蜀中,行至馬嵬驛(即馬嵬坡)時,大將陳玄禮提出處死國楊國忠與楊貴妃,以此安定軍心、穩定國運。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重兵譁變之際楊國忠被亂刀殺死,面對楚楚可憐的楊貴妃,唐玄宗始終難下殺令。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但陳玄禮和一眾禁軍認為,安史之亂由楊氏而起,留她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國家的安危全系在她一人身上。面對國運和悠悠眾口,高高在上的黃帝也不能任意妄為。最終,唐玄宗下令將楊貴妃縊於馬嵬驛佛堂前的梨樹下。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到這兒,楊貴妃的最終歸宿,在正史記載中畫上了句號,但後人在別的文字資料中發現,楊貴妃並未死在馬嵬驛,而楊貴妃的命運歸宿究竟如何?通過文獻資料和文學作品,我們可以得出四種答案。

一、被縊於馬嵬驛佛室前的梨樹下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在《舊唐書·楊貴妃傳》、《新唐書》、《資治通鑑·唐紀》、樂史所著的《楊太真外傳》以及唐代翰林學士李肇所撰寫的《唐國史補》等等一系列正史中,均有相關記載。

《舊唐書·楊貴妃傳》載,楊國忠等人被殺後,既而六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資治通鑑·唐紀》中載,唐玄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

《楊太真外傳》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她“乞容禮佛”。高力士遂縊死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

《唐國史補》載,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

現在也常以《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記載為準。

二、血濺馬嵬驛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我國曆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陳寅恪先生,曾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指出:“樂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果爾,則殊可笑矣。”

基於陳寅恪先生這一觀點,以及樂史所著《楊太真外傳》中的說法來自《唐國史補》,那也可以理解為李肇在撰寫《唐國史補》時,關於楊貴妃縊於“佛堂前梨樹下”的說法大概也是受《長恨歌》的影響。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關於楊貴妃可能死於亂軍的說法,在當時詩人的筆下也可見到。

杜甫《哀江頭》所寫:“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一句,可推測楊貴妃為血濺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見血的。

李益的《過馬嵬》、《過馬嵬二首》中所寫“託君休洗蓮花血”“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死於兵刃情景。

杜牧的《華清宮三十韻》也寫到:“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

張佑的《華清宮和社舍人》中有“血埋妃子豔”一句。

溫庭筠《馬嵬驛》中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也表明楊貴妃是血濺馬嵬驛。

三、並未死於馬嵬驛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紅學家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後,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蓋另有所長。”

結合當時馬嵬驛“六軍譁變,貴妃被劫,釵鈿委地,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情形和《長恨歌傳》中“使人牽之而去”的描述,俞先生認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應當是被使者牽去藏匿遠方,《長恨歌》裡“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一句,更道出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時連屍骨都找不到的情形,這不是暗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麼?

四、逃亡民間東渡日本

除正史記載,坊間還流傳著楊貴妃的婢女代其被縊,貴妃在離開馬嵬驛後一度逃亡民間,最終東渡日本的說法。這看似荒謬的說法究竟從何而來呢?

楊貴妃的四種人生結局

我國民間傳說:禁軍主帥陳玄禮不忍殺死楊貴妃,在與高力士密謀後,由侍女代其死去,高力士向將士們展示的貴妃遺體其實是死去的侍女,真正的楊貴妃由陳玄禮親信護送南逃,在遣唐使的幫助下從揚州出海東渡日本。

日本民間傳說: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楊貴妃和她的侍女東渡日本,于山口縣油谷町久津的“唐渡口”上岸,而上岸不久楊貴妃就去世了,當地人把她安葬在日本古寺“二尊院”後面,一個往西看得到大海、能夠遙望故國的高坡上。這一說法在日本作家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祕史》中,都有相似的故事出現。

但我個人認為,這一說法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難以實現,因為當時的航海技術尚未成熟,同一時期的鑑真和尚曾耗時11年屢遭磨難才最終東渡日本,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楊貴妃想要迅速、安全東渡日本的可能性很小,或許這一說法,寄託了後人對於這位美人最終歸宿的的美好想象。

(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