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陽春麵 黃浦江 餛飩 郭凱敏 看看新聞 看看新聞 2017-08-29

1978年,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積僅4.3平方米;而在那個蝸居年代,上海有將近10萬對大齡男女青年無房結婚,一方面,是因為50年代出生的人口,到了婚嫁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大批知青返城時,已成了大齡青年。

當年上海的青年人談戀愛,基本上都是“露天作業”,兜公園,逛馬路,去外灘“情人牆”,蕩人民公園“戀愛角”。當然,也會到電影院裡,去看一遍已經看過很多遍的電影——那時沒有談情說愛的私人空間,但那時的愛情,依然令人回味。

人民公園“戀愛角”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照片中年輕人坐在一起的地方,就是上世紀80年代,滬上赫赫有名的人民公園“戀愛角”。每週六的晚上,有幾百個未婚青年男女,在親友陪同下來到這裡,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就請同伴前去招呼,只要對方願意,他們就可以成為朋友,開始交往。

公園相親的好處是可以隨機應變,也可以當機立斷。因為公園很小,從這扇門走到那扇門大概十幾分鐘的時間,如果到了對面的門口雙方覺得可以,那就繼續走下去;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分道揚鑣,彼此不會覺得尷尬。

當年,還有很多上海青年男女,把第一次約會的地點,也放在人民公園門口。因為,在那裡見面後,可以去大光明看電影,也可以順著南京西路“壓馬路”,更可以去人民公園的長椅上坐坐。

在當時,公園就是白天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最佳去處,在公園的某個角落,留下了許多情侶們甜蜜的身影。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當然,晚上的人民公園,也少不了那些戴紅箍的糾察隊,和他們手中射出來的手電筒光:“哎,文明點,文明點!”放到現在,真的是不可想象,當然,這些人的工作,估計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下作胚”!

數“電線木頭”、“壓馬路”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老早底,弄堂裡有年輕男女衣著光挺晚歸,鄰居總會免不了問上一句:“數電線木頭去了啊?!”。那時,有種談戀愛的方式就叫“數電木頭”,或者“壓馬路”,且不管颳風還是下雨,大家都樂此不疲。

那個年代戀愛的青年男女們,在馬路上漫步時,最多也是肩並肩,很少看到拉手的。上海向來是中國開風氣之先的城市,街頭上也出現了以“大三角”和“小三角”姿態兜馬路的情侶。

所謂“小三角”,一般指的是蕩馬路的時候,手臂勾著的;“大三角”,就是抄著腰,再搭了她的肩膀,抄了她腰——當時,“大三角”比較少,勾著手臂的“小三角”蠻多的。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當然,蕩蕩馬路,要是能吃上點東西,那是會給戀情升溫的。那時一個月的工資是36元,吃一頓飯要花幾塊錢,很多人都捨不得,於是吃點心成了談朋友時一個不錯的選擇。

姆媽曾經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當年伊拉單位裡,有兩同事談朋友,每次小姐妹都會問那女的,“昨晚,他買什麼好東西給你吃啊?”“一碗陽春麵”。第二次又問她,答案還是:“一碗陽春麵”。三次“陽春麵”後,大家在車間裡,只要見到那個男的,就索性叫他“陽春麵”了。

那是一個節儉的年代,但是為了談朋友,人們也會偶爾奢侈一下。那時吃碗小餛飩算蠻高檔的,1角2分一碗。但如果去喝過一次咖啡,那是很了不得的,要幾晚上睡不著覺的。

說到這裡,筆者又要揩一記油、豁一記胖了。我爹爹當年跟我姆媽壓馬路,“電線木頭”經常數法數法,就數到了外灘——麼辦法啊,我外婆家黃河路國際飯店旁邊,沿著南京路一路走正好;外加當年談朋友,的確“腳勁”好。

估計我的“豁胖”是遺傳的,爹爹有一次拉姆媽進了東風飯店,還叫上未來的“丈人阿爸”;上手就點“糖醋黃魚”,還有“明蝦”,吃價伐?儂曉得,70年代末、80年代初東風飯店的這一頓要吃掉多少?70多塊!我爹爹一個月的工資才72塊。難麼好咧,我姆媽說,之後爹爹大半個月,不敢尋我姆媽蕩馬路,吃碗小餛飩,還是姆媽請客的——姆媽每次回憶起這段往事,總要笑爹爹:“洋裝癟三”!

常規節目,看電影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當年,整個戀愛過程除了蕩馬路、兜公園外,看電影也是青年戀人們的常規節目。

那個年代影院播放的影片不多,戀人們去電影院更多不是為了看電影,而是為了尋找二人世界的自由空間。上海當時一流的電影院有大光明、和平、大上海,戀人們從人民公園出來沒幾步路,就可以到大光明電影院,這裡也是年輕人心中,甜蜜的“戀愛角”。

尤其是電影院後排靠邊的位置最為搶手,是熱戀中的情侶最愛去的地方,也是被關注頻率最高的地方。工作人員時不時會把眼光落在那個角落,如有卿卿我我的現象,手電筒光立即會照射上去:“注意點!”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文革中,愛情電影是絕對禁止的,擁抱接吻不可能出現在大熒幕上。甚至要到1980年,電影《甜蜜的事業》熱映,才讓中國的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了女跑男追的慢鏡頭。

1976年《追捕》上映,青年人希望他們和真由美、杜丘一樣,執著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1980年9月,《廬山戀》轟動全國,熒幕上張瑜在郭凱敏臉上那輕輕一吻,也許成為很多人愛情的啟蒙。

外灘“情人牆”

80年代初期,外灘的“情人牆”,成為那一代上海人理想的“戀愛角”,成為上海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當時《紐約時報》的一名記者,這樣寫道:“沿黃浦江西岸的外灘千米長堤,集中了一萬對上海情侶。他們優雅地倚堤耳語,一對與另一對之間只差毫釐,但決不會串調。這是我所見到的,世界上最壯觀的情人牆。”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當年,外灘傍晚的幽會,很受年輕人的青睞,因為,它是一個既隱蔽又安全的地方。兩個人面對著黃浦江面,身子相擁著倚靠在水泥防汛牆上,可以盡情地小聲地“打情罵俏” , 對對的戀人,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擾。

據報載,當年還有好事者,在上海外灘的入夜時分,對北京東路到南京東路一段,200米長的岸邊,做過統計:約有600對情侶在談戀愛,平均1米內,有3對戀人6個青年男女。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咖啡館、舞廳、音樂茶座、卡拉ok等娛樂設施的增加,以及住房條件的改善,“情人牆”已不再是戀人們約會的首選之地。然而,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情侶來說,外灘“情人牆”卻是他們永遠難忘的記憶。

那些年阿拉“軋朋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