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延邊小村為何被譽為“中國朝鮮族第一村”?'

""這個延邊小村為何被譽為“中國朝鮮族第一村”?

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有一條沿著東北亞絲綢之路安圖段修築的旅遊公路(明月鎮至長白山旅遊公路)。公路旁,一個美麗的村莊引人注目。依山傍水,白牆黑瓦,一座座農家小院,透著濃郁的朝鮮族風情。走進村子,給人感受最深的是寧靜和諧,在陽光的映襯下,“紅旗朝鮮族民俗村”“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兩塊招牌爍爍放光,旗杆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這裡就是萬寶鎮紅旗村。

紅旗村共有86戶村民,實際居住村民不足200人,大部分是朝鮮族。然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莊卻有著響亮的名字。如何得譽“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在安圖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安學斌看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紅旗村較早地把朝鮮族民俗轉化為旅遊產品,通過發展民俗旅遊走上致富道路,成為延邊地區第一個旅遊收入達到百萬元以上的村莊、吉林省民俗旅遊的“旗幟”。

小村莊的滄桑鉅變

紅旗村坐落在松花江支流古洞河畔,民國初年始有人居,漸成聚落,稱“大甸子”。1945年抗戰勝利後,紅旗村劃歸安圖縣萬寶區,1958年定名“紅旗大隊”,1983年起正式更名為“紅旗村”。

起先,全村居住於泥牆草房,殘破不堪。因地勢較低,幾乎年年遭受古洞河水患侵害。1987年,紅旗村再次遭遇大水,房屋損毀嚴重,時任安圖縣城鄉建設與環保委員會主任金鎮國在考察水患後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村子離公路不遠,為啥不能借災後重建契機搬遷到公路邊,搞朝鮮族民俗村、發展旅遊業?”

此後,經多方商討動員,縣裡為每家提供3000元無息貸款,居民住宅以民宿標準設計,預留室內衛生間,鋪設地下排汙管道。1992年,隨著最後18戶特困戶完成搬遷,紅旗村全部搬遷至新址,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20世紀90年代中期,紅旗村民俗旅遊業蓬勃發展,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感受尤為明顯。“遊客多時,村委會大院兒裡停滿了車,村子裡可熱鬧了。”回憶起村裡旅遊業剛開始火爆的那幾年,村民鄭京淑激動地說。村民積極參與經營民宿和餐廳、賣野菜和特產等,開始從旅遊業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2012年,紅旗村與旅遊企業成功對接,使旅遊發展走上專業化道路,接待能力有了質的飛越。現在的紅旗村形成了以民俗文化、特色餐飲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全村從事旅遊產業農戶數達60戶,有旅遊飯店15家、民宿26家、旅遊購物網點5個、民俗表演隊兩支。

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2016年,萬寶鎮吹響脫貧攻堅集結號。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紅旗村投入資金1150萬元,相繼建成民俗旅遊、稻田溼地公園、採摘基地等特色產業項目,帶動紅旗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旅遊服務接待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民俗旅遊成為脫貧攻堅的有效路徑。目前,紅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貧困人口51人,已脫貧13戶、27人,其中有5戶依託民俗旅遊業發展實現了脫貧。

74歲的金春子是村裡貧困戶。多年前老伴去世,自己一人在村子裡生活。為幫助她脫貧,近年來,村裡把金春子的民舍改造成旅遊景點,每個旅遊團按參觀人數付給金春子參觀費用。旺季時,金春子每個月都能有5000元收入,一年下來能有2萬元收入。

“旅遊的興起拉動了村裡農副產業發展,我們在房前屋後種植的玉米,每穗能賣到2元,平均每戶村民因此能收入2000元,旅遊同時還帶動了村裡的木耳、鹿茸、蜂蜜等產品銷售。”說到旅遊發展帶來的變化,紅旗村村委會主任趙哲範如數家珍。

打造休閒農業示範村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紅旗村逐步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按下了發展特色民俗遊的“快進鍵”。目前,紅旗村形成了“一條龍”的朝鮮族民俗特色旅遊服務體系,如朝鮮族民俗文化表演、體驗設施設備,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大型雕塑群、歷史博物館、百年老屋、稻香園等景觀,令人流連忘返。2018年,紅旗村接待遊客人數達45萬人次,住宿超2萬人次。

“村裡修建的停車場一次性能停放100多臺車,一年純收入16萬元;民俗住宿一年純收入13萬元;採摘園一年純收入8萬元;養雞場一年純收入3萬元……村集體收入都用在了扶貧公益支出、村路修補、村民圍牆修補、綠化美化、村屯村貌整治上。今年,村裡還拿出80萬元修補美化村民的圍牆。”趙哲範掰著手指頭給筆者算了一筆筆村集體的收入賬,笑容久久掛在臉上。

對於下一步發展,趙哲範的思路很清晰:“我們村正在積極申請,準備建立紅旗村朝鮮族民俗賓館,投資大約1500萬元。賓館建成營業後,村集體收入每年大約能有200萬元,還能拉動農副產品銷售。村裡在近期成立了一個電商平臺,向全國各地展示展銷村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和農副產品,提高村旅遊品牌和農產品品牌知名度。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把紅旗朝鮮族民俗村打造成為休閒農業示範村。”

原題:朝鮮族小村莊按下“快進鍵”——吉林延邊紅旗村發展民俗旅遊紀實》

編輯:王新兵

"這個延邊小村為何被譽為“中國朝鮮族第一村”?

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有一條沿著東北亞絲綢之路安圖段修築的旅遊公路(明月鎮至長白山旅遊公路)。公路旁,一個美麗的村莊引人注目。依山傍水,白牆黑瓦,一座座農家小院,透著濃郁的朝鮮族風情。走進村子,給人感受最深的是寧靜和諧,在陽光的映襯下,“紅旗朝鮮族民俗村”“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兩塊招牌爍爍放光,旗杆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這裡就是萬寶鎮紅旗村。

紅旗村共有86戶村民,實際居住村民不足200人,大部分是朝鮮族。然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莊卻有著響亮的名字。如何得譽“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在安圖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安學斌看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紅旗村較早地把朝鮮族民俗轉化為旅遊產品,通過發展民俗旅遊走上致富道路,成為延邊地區第一個旅遊收入達到百萬元以上的村莊、吉林省民俗旅遊的“旗幟”。

小村莊的滄桑鉅變

紅旗村坐落在松花江支流古洞河畔,民國初年始有人居,漸成聚落,稱“大甸子”。1945年抗戰勝利後,紅旗村劃歸安圖縣萬寶區,1958年定名“紅旗大隊”,1983年起正式更名為“紅旗村”。

起先,全村居住於泥牆草房,殘破不堪。因地勢較低,幾乎年年遭受古洞河水患侵害。1987年,紅旗村再次遭遇大水,房屋損毀嚴重,時任安圖縣城鄉建設與環保委員會主任金鎮國在考察水患後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村子離公路不遠,為啥不能借災後重建契機搬遷到公路邊,搞朝鮮族民俗村、發展旅遊業?”

此後,經多方商討動員,縣裡為每家提供3000元無息貸款,居民住宅以民宿標準設計,預留室內衛生間,鋪設地下排汙管道。1992年,隨著最後18戶特困戶完成搬遷,紅旗村全部搬遷至新址,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20世紀90年代中期,紅旗村民俗旅遊業蓬勃發展,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感受尤為明顯。“遊客多時,村委會大院兒裡停滿了車,村子裡可熱鬧了。”回憶起村裡旅遊業剛開始火爆的那幾年,村民鄭京淑激動地說。村民積極參與經營民宿和餐廳、賣野菜和特產等,開始從旅遊業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2012年,紅旗村與旅遊企業成功對接,使旅遊發展走上專業化道路,接待能力有了質的飛越。現在的紅旗村形成了以民俗文化、特色餐飲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全村從事旅遊產業農戶數達60戶,有旅遊飯店15家、民宿26家、旅遊購物網點5個、民俗表演隊兩支。

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2016年,萬寶鎮吹響脫貧攻堅集結號。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紅旗村投入資金1150萬元,相繼建成民俗旅遊、稻田溼地公園、採摘基地等特色產業項目,帶動紅旗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旅遊服務接待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民俗旅遊成為脫貧攻堅的有效路徑。目前,紅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貧困人口51人,已脫貧13戶、27人,其中有5戶依託民俗旅遊業發展實現了脫貧。

74歲的金春子是村裡貧困戶。多年前老伴去世,自己一人在村子裡生活。為幫助她脫貧,近年來,村裡把金春子的民舍改造成旅遊景點,每個旅遊團按參觀人數付給金春子參觀費用。旺季時,金春子每個月都能有5000元收入,一年下來能有2萬元收入。

“旅遊的興起拉動了村裡農副產業發展,我們在房前屋後種植的玉米,每穗能賣到2元,平均每戶村民因此能收入2000元,旅遊同時還帶動了村裡的木耳、鹿茸、蜂蜜等產品銷售。”說到旅遊發展帶來的變化,紅旗村村委會主任趙哲範如數家珍。

打造休閒農業示範村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紅旗村逐步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按下了發展特色民俗遊的“快進鍵”。目前,紅旗村形成了“一條龍”的朝鮮族民俗特色旅遊服務體系,如朝鮮族民俗文化表演、體驗設施設備,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大型雕塑群、歷史博物館、百年老屋、稻香園等景觀,令人流連忘返。2018年,紅旗村接待遊客人數達45萬人次,住宿超2萬人次。

“村裡修建的停車場一次性能停放100多臺車,一年純收入16萬元;民俗住宿一年純收入13萬元;採摘園一年純收入8萬元;養雞場一年純收入3萬元……村集體收入都用在了扶貧公益支出、村路修補、村民圍牆修補、綠化美化、村屯村貌整治上。今年,村裡還拿出80萬元修補美化村民的圍牆。”趙哲範掰著手指頭給筆者算了一筆筆村集體的收入賬,笑容久久掛在臉上。

對於下一步發展,趙哲範的思路很清晰:“我們村正在積極申請,準備建立紅旗村朝鮮族民俗賓館,投資大約1500萬元。賓館建成營業後,村集體收入每年大約能有200萬元,還能拉動農副產品銷售。村裡在近期成立了一個電商平臺,向全國各地展示展銷村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和農副產品,提高村旅遊品牌和農產品品牌知名度。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把紅旗朝鮮族民俗村打造成為休閒農業示範村。”

原題:朝鮮族小村莊按下“快進鍵”——吉林延邊紅旗村發展民俗旅遊紀實》

編輯:王新兵

這個延邊小村為何被譽為“中國朝鮮族第一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