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長江上游,域跨北緯28°51′10″~30°56′40″,東經101°56′26″~103°23′28″之間,東北鄰成都市、東鄰眉山市、東南鄰樂山市、西連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界涼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過渡地帶,是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結合過渡地帶。雅安市幅員面積1.53萬平方公里。

雅安歷史悠久,先秦時代就已納入中原王朝管轄。境內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富林文化”是我國南方舊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遺址。[3]

戰國時期,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置蜀郡。在該區開青衣道,置郵傳。繼後,羌人沿青衣江徙入雅安,是為青羌,即青衣羌國故地。

戰國後期(公元前222年),秦滅楚,遷楚遺族嚴道(莊道)入蜀,立嚴道縣(治所滎經)。隸屬蜀郡,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置沈黎郡(治所今漢源縣),轄嚴道縣(王莽時改名嚴治,今滎經、雅安等地)、青衣縣(今蘆山縣)、徙縣( 天全始陽鎮)、旄牛縣(今漢源九襄鎮)等地。

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撤銷沈黎郡合併於蜀郡,設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今漢源一帶);一治青衣,主管漢民(今雅安、蘆山一帶)。

東漢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3年)改蜀郡西部都尉為蜀郡屬國,轄縣未變。靈帝時(公元168年)改置漢嘉郡(治所今蘆山),領轄4縣,幷包括今甘孜州大部及涼山州一部分。

晉初仍漢嘉郡,成漢又分置沈黎郡。東晉後漢嘉郡廢,縣遷地僑置。南北朝時政權荒廢,公元347年後戰亂不已,變革紛繁,本區建置之縣,大多遷徙,附設於外地州郡。這一時期的建置轄屬變化很大,公元348~552年間,本區政權荒廢200多年。

中國“雅安”概述

雅安城夜景(4)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平蜀以後,始移民墾殖,設蒙山郡(治所今雅安多營),領轄始陽(縣治今雅安多營),蒙山(今名山蒙陽鎮)2縣。周武帝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改蒙山郡分置黎州、沈黎郡。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廢郡置雅州。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雅州置臨邛郡,領有蘆山、名山、始陽(州治)等縣。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推行州、縣兩級制,復雅州,領4縣(蘆山、名山、嚴道、百丈)。武德3年(公元620年)增置滎經縣。玄宗開元三年(公元758年)復為雅州,領5縣,即嚴道(今雅安雨城區多營鄉)、蘆山、名山、百丈(今名山百丈鎮)、滎經。唐朝為了鞏固其統治和對外擴充,還設立了黎州(洪源郡)都督府,轄漢源(今漢源縣清溪鄉)、飛越(今宜東鄉)、臨溪(今名山茅河鄉)等縣。同時還設立了若干軍鎮,如靈關鎮(兵鎮,今寶興靈關鄉)、始陽鎮(兵鎮, 天全始陽鎮)和川鎮(兵鎮, 現天全縣城)等,加強了這一地區的軍事部署。在連年戰爭中,雅州已成為重要的軍事、交通要道。為了對邊地民族招撫內附,還設立了50多個由少數民族首領管轄的“羈縻州”,以便對少數民族的治理。[4]

五代時(公元934年)於雅州增設永平軍節度使和碉門安撫司( 天全城西)。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雅州治所,由今雅安多營坪遷到蒼坪山麓(今雨城區)。

元憲宗八年(公元1258年)雅州屬嘉定府治,並增置天全招討司( 天全縣城和始陽鎮),統屬陝西行省吐番本部宣慰使司管轄。

明代地方政權實行府、州、縣3級制。雅州轄蘆山、名山、滎經。州治在今雨城區。

清初仍為雅州。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州為府,雅安屬上川南道,轄名山、滎經、蘆山、天全、清溪、雅安6縣。雅州府是雅安歷史上轄境最廣闊的時期。[3]在此期間,清廷正式收繳了天全高、楊二土司印信封號,實行改土歸流,結束了760餘年的土司統治。

中國“雅安”概述

雅安歷史老照片(12)

民國初年(公元1913年)廢州、府設道、縣,當時的雅安、蘆山、名山、天全、滎經、漢源6縣,均屬建昌道轄。

民國17年(1928年)廢道。

民國24年(1935年)設四川省第17行政督察區,治設雅安縣,轄雅安、天全、蘆山、滎經、漢源6縣和穆坪設治局(今寶興縣城)。

民國28年(1939年)西康建省,四川省第17行政督察區改設為西康省第2行政督察區直至解放。

1950年,雅安解放,設雅安專區,雅安為西康省省會。[3]

1951年改稱雅安專署,並以漢源、越西、冕寧各一部分新建石棉縣。

1955年撤銷西康省,雅安專區併入四川省,並將名山縣和瀘定縣劃屬本區,次年(1956)又將瀘定縣劃歸甘孜州轄。

1981年改稱雅安地區至2000年,管轄雨城、名山、滎經、漢源、石棉、天全、蘆山、寶興8區、縣共42個鎮、106個鄉(其中18個民族鄉)。

2000年12月,撤銷雅安地區設立雅安市(地級市)。[3]

2012年11月6日,撤銷名山縣,設立雅安市名山區,以原名山縣的行政區域為名山區的行政區域。

水文

雅安市河流屬長江流域岷江水系。市內地形切割強烈,山脈縱橫。境內除名山縣朱場河、臨溪河、兩合水,分別從北邊、東北邊、東邊流出境,匯入岷江外,以大相嶺為天然分水嶺,形成北部的青衣江水系和南部的大渡河水系。由於降水豐沛,因而水系發育,水網密集。全市流域面積達3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131條。其中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1條。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0.24千米,是全國河網密集度(每平方千米0.045千米)的5.3倍。其中兩大水系較大的支流有:青衣江水系的周公河、滎河、經河、寶興河、天全河、蘆山河;大渡河水系的田灣河、安順河、南埡河、流沙河等。青衣江下游段河谷開闊、階地寬平,多衝積平壩,有利農業生產。

地形地貌

中國“雅安”概述

美麗雅安,山清水秀。(18)

雅安北部邛崍山南延到西部二郎山,與北部南延的夾金山會合。西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大雪山伸入市域。南部和東南部有大相嶺與小相嶺。全市地形呈北、西、南地勢高,東部地勢較低的地理格局。西南、西北邊緣地帶的極高山(海拔超過5000米以上)終年積雪,其中石棉與康定、九龍交界的無名山頂海拔5793米,為本市最高峰。高山(海拔3500~5000米)分佈於寶興、天全西北部和石棉西南部等地,相對高差可達1000~2000米,此兩類地形佔全市總面積21%。分佈於各縣區的中山(海拔1000~3500米)佔總面積69%,範圍廣,面積大。低山(海拔500~1000米)僅佔4%,主要在雨城區和名山一帶。丘陵與平壩佔總面積的6%,多集中於河谷兩側,以青衣江兩岸最多。河谷東端出境處海拔627米,為全市最低點。[7]

氣候條件

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均氣溫在14.1℃~17.9℃間,降雨多,多數縣年降雨1000~18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稱。溼度大,日照少。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民間有“雅安天漏”的說法,有雨城之稱,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區域。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於夏季,多夜雨,但大相嶺南北氣候有顯著差異。以雨城區、漢源城區為例:前者年均溫16.2℃,後者18.0℃。前者的一月均溫為6.1℃,後者為8.3℃。前者的七月均溫為25.4℃,後者為26.0℃。前者日照1005小時,後者1451小時。全市河谷帶無霜期280~310天,年降水量南北差異顯著。北部多在1250~1750毫米之間,南部僅740~760毫米。雨城區、天全一帶某些年份降水量可多達2000毫米,為全川多雨中心,故有“雨城”之稱。

植物資源

雅安森林分佈廣闊,寶興、石棉、天全、漢源、滎經、雨城區等都有成片分佈,蜂桶寨為中國自然保護區。海拔3100~3400米之間的地帶為杜鵑灌木叢林,海拔2600~3100米之間的地帶為冷杉、雲杉、樺木等組成的高山針葉林。海拔2300~2600米之間地帶是以鐵杉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林下多箭竹。海拔1000~2300米之間地帶為常綠闊葉林、落葉林、混交林、樹種有石櫟、楠木、榕樹、樺樹、青槓等。大相嶺以南,海拔800~2300米之間有云南鬆及櫟類林,東部低山丘陵區有馬尾松等。雅安發現有大片的國家珍稀樹種“鴿子樹”珙桐。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79%。[7]

動物資源

雅安林區內有熊貓、金絲猴、扭角羚、蘇門羚、獐等珍貴動物。

礦產資源

雅安尤以石棉、錳、煤最為重要。石棉縣的石棉以纖維長、儲量大而著稱,漢源橋頂山的鈷錳礦含錳31.5%,含鈷0.13%,是礦產中的名品。其他如磷礦、菱鎂礦、鉛鋅礦、銅鎳礦等也較為有名,而金、銀、鐵、水晶石、高嶺土、石膏、沙金、硫磺、芒硝等也有分佈。雅安花崗岩、大理石也是建材中的名品,雅安綠、雅安紅等石材更是聞名中國。[10]

水資源

主要河流大渡河、青衣江均屬岷江水系,其大小支流近百條。大渡河有松林河、南埡河等重要支流,青衣江有寶興河、滎經河、周公河(雅安河)等等。大渡河兩岸高山聳峙,河床深切,河谷束狹,山坡陡立。青衣江上游為天全河,在飛仙關附近接納寶興河、滎經河,其中飛仙關峽谷長12千米,這些都為發電、養殖、旅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質量達到國家三類標準,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穩定在國家二類以上。雅安是國家水電基地,境內水能資源可開發量佔全省的10%,可建立世界罕見的階梯式水力發電站群,2011年裝機達1000萬千瓦。

人口

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9981人,人口出生率13.0‰;死亡人口25502人,人口死亡率16.6‰,人口自然增長率-3.6‰。

2017年末,常住人口153.7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35%,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11]

民族

雅安歷來有“民族走廊”之稱,有16個民族鄉,主要分佈在石棉縣、漢源縣和寶興縣,民族地區幅員面積佔全市幅員總面積的30%。有以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侗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29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萬餘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