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代,有兩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人才像山泉一般,源源不斷的湧現,第一個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各諸侯國,求賢若渴,出現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而另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豪傑,逐鹿中原,為成就一番事業,各顯神通。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是好事,可是在亂世之中,爾虞我詐,戰亂頻繁,諸侯之間相互吞併,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而偏偏有這樣一位謀士,很聰明,計謀出群,功勞巨大,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今河南),當時的名士孔融這樣評價:"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腦袋挺好使的,擅長給人出謀劃策。就是為人耿直,情商有點低,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

"

我國古代,有兩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人才像山泉一般,源源不斷的湧現,第一個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各諸侯國,求賢若渴,出現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而另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豪傑,逐鹿中原,為成就一番事業,各顯神通。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是好事,可是在亂世之中,爾虞我詐,戰亂頻繁,諸侯之間相互吞併,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而偏偏有這樣一位謀士,很聰明,計謀出群,功勞巨大,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今河南),當時的名士孔融這樣評價:"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腦袋挺好使的,擅長給人出謀劃策。就是為人耿直,情商有點低,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東漢後期,漢靈帝劉宏,”遠賢臣,親小人“,耽於享樂,荒淫無度,導致宦官專權,國家一步步走向傾頹。許攸就私下聯絡,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豪傑,欲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並邀曹操共同商量大事,曹操沒有同意,許攸等人的計劃以失敗告終,王芬自殺,許攸等人逃走了。這件事能看出來,許攸雖然出身不是名門望族,地位不比王公大臣,但一樣有雄心壯志,從這一點來說,還挺值得佩服的。

公元189年到公元199年,這十年期間,許攸一直跟隨袁紹,為其效力。袁紹的實力不斷的加強,割據北方多個州郡,擁兵數十萬。而此時,曹操的勢力也日益擴大,袁紹欲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200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戰鬥雙方袁紹和曹操,實力並不均衡,袁紹兵多將廣,佔據上風。曹操雖然士兵匱乏,但也做了精密的防守部署,戰鬥初期,雙方僵持不下。許攸主動向袁紹獻計:“主公,如今曹操傾巢而出,與我軍對峙。其根據地許昌,必定空虛,若此時派出一隊人馬,連夜奔襲許昌,則大局可定,曹操後方失火,軍心必亂,瞻前顧後,遠近拉扯,戰鬥就會像一盤散沙,主公就能一舉攻破曹操了。”

"

我國古代,有兩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人才像山泉一般,源源不斷的湧現,第一個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各諸侯國,求賢若渴,出現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而另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豪傑,逐鹿中原,為成就一番事業,各顯神通。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是好事,可是在亂世之中,爾虞我詐,戰亂頻繁,諸侯之間相互吞併,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而偏偏有這樣一位謀士,很聰明,計謀出群,功勞巨大,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今河南),當時的名士孔融這樣評價:"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腦袋挺好使的,擅長給人出謀劃策。就是為人耿直,情商有點低,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東漢後期,漢靈帝劉宏,”遠賢臣,親小人“,耽於享樂,荒淫無度,導致宦官專權,國家一步步走向傾頹。許攸就私下聯絡,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豪傑,欲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並邀曹操共同商量大事,曹操沒有同意,許攸等人的計劃以失敗告終,王芬自殺,許攸等人逃走了。這件事能看出來,許攸雖然出身不是名門望族,地位不比王公大臣,但一樣有雄心壯志,從這一點來說,還挺值得佩服的。

公元189年到公元199年,這十年期間,許攸一直跟隨袁紹,為其效力。袁紹的實力不斷的加強,割據北方多個州郡,擁兵數十萬。而此時,曹操的勢力也日益擴大,袁紹欲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200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戰鬥雙方袁紹和曹操,實力並不均衡,袁紹兵多將廣,佔據上風。曹操雖然士兵匱乏,但也做了精密的防守部署,戰鬥初期,雙方僵持不下。許攸主動向袁紹獻計:“主公,如今曹操傾巢而出,與我軍對峙。其根據地許昌,必定空虛,若此時派出一隊人馬,連夜奔襲許昌,則大局可定,曹操後方失火,軍心必亂,瞻前顧後,遠近拉扯,戰鬥就會像一盤散沙,主公就能一舉攻破曹操了。”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但是袁紹並沒有採納許攸偷襲曹操後方的計策,袁紹為人剛愎自用,生性多疑,他不認為曹操會不派重兵把守許昌,許攸心裡暗歎:”袁紹,蠢貨,不可與謀“。而許攸自身也有個缺點,貪婪,平時就喜歡搜刮錢財,還縱容家人犯法。此時許攸隨袁紹打仗,家人卻在鄴城做了違法亂紀的事,留守鄴城的審配,就將許攸家人繩之以法了。許攸得知這個消息,十分憤怒。一怒之下,背叛了袁紹,投奔到曹營去了。

曹操得知子遠來了,高興的跌門而出,隆重的歡迎了許攸,曹操高興後,卻又一臉憂慮,對許攸說道:"子遠啊,我與袁紹對峙多日,也不敢輕易進攻,又損兵折將,你從袁紹那裡過來,可有什麼好辦法嗎?”許攸捋了捋鬍子答道:"我得知,烏巢乃是袁紹存糧之地,而卻又守備空虛,如果主公選一隊精兵,喬裝成袁軍,火速趕往烏巢,到時一把火燒了袁紹的糧庫,哈哈哈,袁紹軍隊,必定軍心大亂,無計可施,主公到那時發起進攻,一定會打得袁紹落荒而逃。“

曹操採用了許攸奇襲烏巢的計策,烏巢的糧草盡燒,攻打曹寨的張郃,高覽投降,袁紹帶著幾百個守衛倉皇地逃回河北了。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許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袁紹逃回冀州之後,沒過多久,便因病而亡了,其子互相內戰,爭奪權位。

等到曹操率領人馬,攻打冀州時,許攸又獻計,水淹冀州,曹操大勝,佔據鄴城,自此袁紹勢力基本滅亡,袁紹的兒子也都四處逃跑了。

"

我國古代,有兩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人才像山泉一般,源源不斷的湧現,第一個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各諸侯國,求賢若渴,出現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而另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豪傑,逐鹿中原,為成就一番事業,各顯神通。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是好事,可是在亂世之中,爾虞我詐,戰亂頻繁,諸侯之間相互吞併,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而偏偏有這樣一位謀士,很聰明,計謀出群,功勞巨大,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今河南),當時的名士孔融這樣評價:"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腦袋挺好使的,擅長給人出謀劃策。就是為人耿直,情商有點低,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東漢後期,漢靈帝劉宏,”遠賢臣,親小人“,耽於享樂,荒淫無度,導致宦官專權,國家一步步走向傾頹。許攸就私下聯絡,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豪傑,欲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並邀曹操共同商量大事,曹操沒有同意,許攸等人的計劃以失敗告終,王芬自殺,許攸等人逃走了。這件事能看出來,許攸雖然出身不是名門望族,地位不比王公大臣,但一樣有雄心壯志,從這一點來說,還挺值得佩服的。

公元189年到公元199年,這十年期間,許攸一直跟隨袁紹,為其效力。袁紹的實力不斷的加強,割據北方多個州郡,擁兵數十萬。而此時,曹操的勢力也日益擴大,袁紹欲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200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戰鬥雙方袁紹和曹操,實力並不均衡,袁紹兵多將廣,佔據上風。曹操雖然士兵匱乏,但也做了精密的防守部署,戰鬥初期,雙方僵持不下。許攸主動向袁紹獻計:“主公,如今曹操傾巢而出,與我軍對峙。其根據地許昌,必定空虛,若此時派出一隊人馬,連夜奔襲許昌,則大局可定,曹操後方失火,軍心必亂,瞻前顧後,遠近拉扯,戰鬥就會像一盤散沙,主公就能一舉攻破曹操了。”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但是袁紹並沒有採納許攸偷襲曹操後方的計策,袁紹為人剛愎自用,生性多疑,他不認為曹操會不派重兵把守許昌,許攸心裡暗歎:”袁紹,蠢貨,不可與謀“。而許攸自身也有個缺點,貪婪,平時就喜歡搜刮錢財,還縱容家人犯法。此時許攸隨袁紹打仗,家人卻在鄴城做了違法亂紀的事,留守鄴城的審配,就將許攸家人繩之以法了。許攸得知這個消息,十分憤怒。一怒之下,背叛了袁紹,投奔到曹營去了。

曹操得知子遠來了,高興的跌門而出,隆重的歡迎了許攸,曹操高興後,卻又一臉憂慮,對許攸說道:"子遠啊,我與袁紹對峙多日,也不敢輕易進攻,又損兵折將,你從袁紹那裡過來,可有什麼好辦法嗎?”許攸捋了捋鬍子答道:"我得知,烏巢乃是袁紹存糧之地,而卻又守備空虛,如果主公選一隊精兵,喬裝成袁軍,火速趕往烏巢,到時一把火燒了袁紹的糧庫,哈哈哈,袁紹軍隊,必定軍心大亂,無計可施,主公到那時發起進攻,一定會打得袁紹落荒而逃。“

曹操採用了許攸奇襲烏巢的計策,烏巢的糧草盡燒,攻打曹寨的張郃,高覽投降,袁紹帶著幾百個守衛倉皇地逃回河北了。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許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袁紹逃回冀州之後,沒過多久,便因病而亡了,其子互相內戰,爭奪權位。

等到曹操率領人馬,攻打冀州時,許攸又獻計,水淹冀州,曹操大勝,佔據鄴城,自此袁紹勢力基本滅亡,袁紹的兒子也都四處逃跑了。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之後,許攸仗著自己官渡之戰的功勞,行為十分傲慢囂張,按現在話說,膨脹了,逢人就說”曹阿瞞,也得讓我三分。“每次出席,也不分大小場合,當著曹操的面就喊他的小名,說:”阿瞞啊,要不是有我許攸,你進不進得這鄴城啊?“曹操雖然當面沒有訓斥他,但心裡早有了芥蒂。

好歹人家也是一方諸侯,任憑你功勞再大,也不能不給面子啊,舉個例子,你在公司幫了領導一個忙,然後天天仗著自己對領導有功,就當著公司人的面,直呼領導小名,估計不出半個月,工作就沒了。工作沒了還好,許攸卻因此丟了性命。

有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張口就對左右守衛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了此門。“結果被人告發,最終被處殺,死在獄中。

"

我國古代,有兩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人才像山泉一般,源源不斷的湧現,第一個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各諸侯國,求賢若渴,出現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而另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豪傑,逐鹿中原,為成就一番事業,各顯神通。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千里馬遇到了伯樂,當然是好事,可是在亂世之中,爾虞我詐,戰亂頻繁,諸侯之間相互吞併,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而偏偏有這樣一位謀士,很聰明,計謀出群,功勞巨大,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

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今河南),當時的名士孔融這樣評價:"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腦袋挺好使的,擅長給人出謀劃策。就是為人耿直,情商有點低,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東漢後期,漢靈帝劉宏,”遠賢臣,親小人“,耽於享樂,荒淫無度,導致宦官專權,國家一步步走向傾頹。許攸就私下聯絡,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豪傑,欲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並邀曹操共同商量大事,曹操沒有同意,許攸等人的計劃以失敗告終,王芬自殺,許攸等人逃走了。這件事能看出來,許攸雖然出身不是名門望族,地位不比王公大臣,但一樣有雄心壯志,從這一點來說,還挺值得佩服的。

公元189年到公元199年,這十年期間,許攸一直跟隨袁紹,為其效力。袁紹的實力不斷的加強,割據北方多個州郡,擁兵數十萬。而此時,曹操的勢力也日益擴大,袁紹欲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200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戰鬥雙方袁紹和曹操,實力並不均衡,袁紹兵多將廣,佔據上風。曹操雖然士兵匱乏,但也做了精密的防守部署,戰鬥初期,雙方僵持不下。許攸主動向袁紹獻計:“主公,如今曹操傾巢而出,與我軍對峙。其根據地許昌,必定空虛,若此時派出一隊人馬,連夜奔襲許昌,則大局可定,曹操後方失火,軍心必亂,瞻前顧後,遠近拉扯,戰鬥就會像一盤散沙,主公就能一舉攻破曹操了。”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但是袁紹並沒有採納許攸偷襲曹操後方的計策,袁紹為人剛愎自用,生性多疑,他不認為曹操會不派重兵把守許昌,許攸心裡暗歎:”袁紹,蠢貨,不可與謀“。而許攸自身也有個缺點,貪婪,平時就喜歡搜刮錢財,還縱容家人犯法。此時許攸隨袁紹打仗,家人卻在鄴城做了違法亂紀的事,留守鄴城的審配,就將許攸家人繩之以法了。許攸得知這個消息,十分憤怒。一怒之下,背叛了袁紹,投奔到曹營去了。

曹操得知子遠來了,高興的跌門而出,隆重的歡迎了許攸,曹操高興後,卻又一臉憂慮,對許攸說道:"子遠啊,我與袁紹對峙多日,也不敢輕易進攻,又損兵折將,你從袁紹那裡過來,可有什麼好辦法嗎?”許攸捋了捋鬍子答道:"我得知,烏巢乃是袁紹存糧之地,而卻又守備空虛,如果主公選一隊精兵,喬裝成袁軍,火速趕往烏巢,到時一把火燒了袁紹的糧庫,哈哈哈,袁紹軍隊,必定軍心大亂,無計可施,主公到那時發起進攻,一定會打得袁紹落荒而逃。“

曹操採用了許攸奇襲烏巢的計策,烏巢的糧草盡燒,攻打曹寨的張郃,高覽投降,袁紹帶著幾百個守衛倉皇地逃回河北了。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許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袁紹逃回冀州之後,沒過多久,便因病而亡了,其子互相內戰,爭奪權位。

等到曹操率領人馬,攻打冀州時,許攸又獻計,水淹冀州,曹操大勝,佔據鄴城,自此袁紹勢力基本滅亡,袁紹的兒子也都四處逃跑了。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之後,許攸仗著自己官渡之戰的功勞,行為十分傲慢囂張,按現在話說,膨脹了,逢人就說”曹阿瞞,也得讓我三分。“每次出席,也不分大小場合,當著曹操的面就喊他的小名,說:”阿瞞啊,要不是有我許攸,你進不進得這鄴城啊?“曹操雖然當面沒有訓斥他,但心裡早有了芥蒂。

好歹人家也是一方諸侯,任憑你功勞再大,也不能不給面子啊,舉個例子,你在公司幫了領導一個忙,然後天天仗著自己對領導有功,就當著公司人的面,直呼領導小名,估計不出半個月,工作就沒了。工作沒了還好,許攸卻因此丟了性命。

有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張口就對左右守衛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了此門。“結果被人告發,最終被處殺,死在獄中。

三國鬼才許攸,真正的死因

從許攸的故事中,我們除了說,一個人應該保持謙虛謹慎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多鍛鍊自己的情商,在人機關係中,即使是關係好到穿一條褲子,也要注意一點,就是對方的軟肋和底線,不要輕易觸碰,你明知道對方是一個聽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的人,你非要在他面前賣弄自己,換來得一定是對方的妒忌;你明知道對方愛面子,你非要說他的糗事,那就會惹得別人憤怒;你明知道對方喜歡順著他講,你非要抬槓,同樣會得到不歡而散的結局。其實這些時候,不妨多聽聽對方的觀點,保持自己低調的狀態,也正是情商高的體現啊。

就像老子講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如果許攸懂得老子的為人之道,有作為卻不自恃功高,功勞大,還能弗居,也就是謙虛,功成身退,那麼也不至於落得卻被殺的下場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