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壯遊騰越寫神奇

徐霞客 唐寅 美女 長江 保山日報 2017-07-16

徐霞客:壯遊騰越寫神奇

矗立在騰衝街頭的徐霞客雕像

草長鶯飛的季節,我到長江邊上的江蘇省江陰市出差,聽說這裡有“遊聖”徐霞客的故居,就欣然前往。

我的家鄉邊陲小城雲南省騰衝市(古稱騰越),距離江陰近3000公里,在這裡,徐霞客可是家喻戶曉、萬眾敬仰。進入城區最顯要的街頭,就矗立著徐霞客的高大雕像,其造型獨特讓人過目難忘。只見他左手執杖,仰面向天,似乎在攀登高峰;右手揚起如椽巨筆,似在潑墨揮毫,一看就知道是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

徐霞客:壯遊騰越寫神奇

徐霞客在騰衝為何會有這樣隆重的待遇?那是因為360多年前他曾經到此一遊,並且在他的遊記中留下了厚重的三萬多字,成為其書中最為神奇的篇章。騰衝“極邊第一城”的名號,就出自他的手筆,這也是他到達的最遠之地。

作為傑出的旅行家、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千古奇人,就連偉大領袖毛主席都曾親筆寫下:“我很想學徐霞客”,如今這幾個大字就在徐霞客故居進門處醒目地擺放著。遙想那個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徐霞客歷經34年不懈奔走,從東至西徒步跋涉千山萬水,不畏艱險困苦,遊歷16個省份,撰成60餘萬字的地理和旅遊名著《徐霞客遊記》,其遊歷範圍之廣、距離之遠,在當時可謂“亙古以來,一人而已”,被後人尊為“驢友之祖”也是實至名歸,毫不為過。

如今,為紀念這位偉人,他的家鄉江陰馬鎮已改名為“徐霞客鎮”。通過參觀他的故居,我還知道了徐霞客為何四處遊山玩水,不像古時的讀書人,學而優則仕,投身科舉求取功名。原來,此事和風流才子唐伯虎有關。徐霞客的曾祖父徐經和唐伯虎是莫逆之交,倆人躊躇滿志進京趕考,卻捲入“會試洩題案”,徐經和唐伯虎因考試作弊之罪被朝庭嚴懲,出獄後還被禁止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懲罰殃及子孫,徐霞客因此淡泊功名,寄情山水,快意遊記。

在徐霞客故居不多的展覽室裡,我看到家鄉騰衝赫然在列。此中專門有徐霞客考察過的火山地貌展板,也是所有展板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徐霞客自幼志向遠大,在古老的地圖上標下他畢生誓達的考察地點,其中,西南極邊重鎮——騰越,就是他一生追求必達的目的地之一。明崇禎12年(公元1639年)4月12日,他終於渡過滾滾急流的潞江,登上險峻陡峭的高黎貢山之巔,進入了騰越大地。

騰越古城的風貌深深吸引了徐霞客,他對始建於明正統13年(公元1448年)的騰越古城讚歎不已,稱此城雄奇壯麗“迤西所無”。徐霞客這位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的奇人,在騰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其實那時騰越的漢人,大都是因為戍邊、經商而移民此地,或是其他各種原因發配充軍至此。像我的祖先就是跟隨明朝開國大將沐英、傅友德徵西大軍來到騰越安家落戶的,而且跟徐霞客是地道的江蘇老鄉,家裡供奉那天地牌上就清楚地寫著,我家的祖籍是江蘇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那時的徐霞客在騰越遇到不少老鄉、故交,甚至還有親戚,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盛情款待他。徐霞客充分利用這些關係,查閱了大量的地方史料,對騰越的地理環境、歷史和戰略地位都作了系統的研究並進行客觀敘述。

徐霞客對騰越的考察主要分為西北線及中南線兩個部分。沿西北方向主要考察了疊水河瀑布、寶峰山、打鷹山、雲峰山、滇灘關、南香甸,然後由界頭古道經瓦甸、曲石、酒店返回騰越古城;中南線則分別考察了羅生山、馬鹿塘、熱海、來鳳山、大洞溫泉等。

在西北線的考察中,徐霞客重點描繪了打鷹山火山、雲峰山仙景及南香甸等美好風光,對打鷹山火山的記錄尤其令人叫絕。他這樣寫道:“其山乃中起之泡也,其後復下,大山自後迴環之,上起兩峰而中坳,遙望之,狀如馬鞍……兩峰載處,正其環窩處,前蹲一峰當窩中,其脈復自東北峰降而中度,宛如一珠之託盤中,其前復起兩小阜,如二乳之列於胸……土人言:‘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矇蔽無隙,中有龍潭四,深莫能測,足聲至則湧波而起,人莫敢近;後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斃羊五六百及牧者數人,連日夜火,大樹深筐,燎無孑遺,而潭亦成陸,今山下有出水之穴,俱從山根分逗雲。’山頂之右,色赭赤而質輕浮,狀如峰房,為浮沫結成者,雖大至合抱,而兩指可攜,然其質仍堅,真劫灰之餘也。”

從這一記述可以看出,騰衝最有名的休眠火山——打鷹山,400年前還不是現在的馬鞍形狀,山上也不像現在那麼荒涼。那時的山上樹木成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還有4個水潭深不可測。當人走近時,水花翻騰、湧起波浪,嚇得人不敢靠近。後來火山爆發,數名牧羊人和五六百隻羊不幸遇難,山上還連日大火,茂密森林均灰飛煙滅,四個水潭也無影無蹤,變成了淺草稀疏的土坑。

“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這是騰衝人盡皆知的民諺。所謂“無頭”的山,十有八九都是火山,這生動地道出了騰衝火山遍佈的地理特徵。騰衝各地分佈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99座,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火山群景觀。這裡地處歐亞大陸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地震頻繁。當劇烈的地震發生時,山崩水湧,岩溶噴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卻,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狀獨特的火山。打鷹山就是這樣一座典型的火山,它的爆發成了《徐霞客遊記》中最為壯觀的景象。

對於騰越中南部的考察,徐霞客重點對熱海作了詳盡描述:“遙望峽中蒸騰之氣,東西數處,鬱然勃發,如濃煙卷霧,東瀕大溪,西貫山峽。先趨其近溪煙勢獨大者,則一池大四五畝,中窪如釜,水貯於中,止及其半,其色渾白,從下沸騰,作滾湧之狀,而勢更厲;沸泡大如彈丸,百枚齊躍而有聲,其中高且尺餘,亦異觀也。時雨勢亦甚大,持傘觀其上,不敢以身試也。其東大溪,從南下環山南而西,合於大盈,西峽小溪從熱池南,東注大溪。小溪流水中亦有氣勃勃,而池中之水,則止而不流,與溪無與也。溯小溪西上,半里,坡間煙勢更大,見石坡平突,東北開一穴,如仰口而張其上顎,其中下綰如喉,水與氣從中噴出,如有爐鼓風煽焰於下,水一沸躍,一停伏,作呼吸狀。躍出之勢,風水交迫,噴若發機,聲如吼虎,其高數尺,墜澗下流,猶熱若探湯。或躍時,風從中卷,水輒旁射,攬人於數尺外,飛沫猶爍人面也……又北上坡百步,坡間煙勢復大,環崖之下,平沙一圍,中有孔數百,沸水叢躍,亦如數十人鼓煽於下者,似有人力引水;環沙四圍,其水雖小而熱,四旁之沙亦熱,久立不能停足也。”這360年前對熱海的描繪同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大滾鍋、蛤蟆嘴、美女池等景觀依然吻合,可見騰衝熱海資源的穩定性和可開發性。

從4月12日到5月21日,徐霞客在騰越歷時為期40天的考察,對騰衝火山、地熱、山川、物產、民情、風俗等均做了較為翔實、生動的記述。他寫下了3萬多的文字記述,為我們研究瞭解三百多年前的騰衝以及三百多年來的滄桑演變提供了第一手寶貴資料,對於揭示壯麗山河的自然奧祕、促進旅遊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正如中國當代史學家林超民博士在為《徐霞客騰越遊記》一書的序言中寫道:“《徐霞客遊記》自問世以來,產生了重大影響,被譽為‘千古奇書’,‘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徐霞客遊記》中的‘騰越遊記’是全書中十分重要的精彩的部分。”

徐霞客的旅行活動開始於22歲,結束於其去世前一年的55歲,具有出遊記錄的年份前後計達20年,也就是說,他超過1/3的生命是“在路上”度過的。就在他從騰越返回家鄉江陰後的第二年,雲南邊境的“瘴氣”摧毀了他的健康,他終因“頭面四肢俱發疹塊”“兩足俱廢”,在1641年3月走到了不凡生命之路的終點。

寫作此文,正值騰衝積極推進參與全國徐霞客遊線標誌地申遺暨認證工作之際。我想,我們今天用仰望的姿態紀念徐霞客,就是對他用行走點燃夢想的膜拜,也是對自我人生態度的叩問,對堅持理想信念的審視。

感謝徐霞客,讓我們堅信:生命因為夢想而精彩,因為追求而卓越!

作者:楊 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