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徐霞客 農村 三農 農業 中國黔西南 2017-06-01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黔西南日報記者 龍 波 房泰安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農曆1638年8月,當旅行家徐霞客拖著疲憊身體抵達黃草壩的時候,不知道“磅礴數千裡”的萬峰林下可有農家樂。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黃草壩地處雲貴要衝,向來是商賈雲集之地。小編以為,那會兒,幾間農家旅店或是農家酒肆一定是有的。《黃草壩札記》裡沒有記載徐霞客吃飯店家的名號,但在開篇重點寫了一道黔西南少數民族地方菜,而且寫得極仔細。

“二十八日,晨雨不止,衣溼難行……乃煨筍煮肉,竟日守雨。”文章開篇,徐霞客詳述了黃草壩當日逢趕場天,集市上非常熱鬧,售賣黃蠟和細筍的人特別多,於是他決定嘗一嘗當地特色菜——煨筍煮肉,準備待雨停再繼續趕路。

也許這雨一時沒停下來,也許是喝醉了酒,徐霞客因此得以在黃草壩停留,並有時間整理在盤江兩岸的考察所得,寫成《黃草壩札記》。現在想來,我們要感謝那場雨,讓我們知道,現代旅遊六大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在徐霞客心中,吃也是第一位的。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萬峰林

時間跨越369年來到今天,我們無法考據萬峰林現代旅遊業意義上的第一家農家樂到底是誰開設的。可以肯定的是,再來萬峰林,關於吃,“徐霞客們”會有更多選擇。而與“煨筍煮肉”一樣,在鄉村休閒旅遊中,農戶向遊客銷售本地農家特產的雞、鴨、魚、蛋、果、蔬和山野菜,這就是農家樂最早的雛形。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萬峰林徐霞客廣場

十幾年以前,在興義市萬峰林景區,就有當地鄉民較早嗅到旅遊業發展商機,開始在自家門前經營一些農家餐飲小店。自家田裡的稻米、圈裡的雞鴨、自種的蔬菜、屋後的鮮筍以及灶頭經年的老臘肉,紛紛成為四方遊客青睞的美食。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最近幾年,興義市乃至黔西南的山地旅遊業快速發展,在國內旅遊業界嶄露頭角,並越來越受到各地遊人的青睞。萬峰林下的農家樂,已經成為一項幾乎涉及全部當地鄉民的產業。到2016年,這些農家樂、農家客棧迅速增加到89家。伴隨著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國際山地旅遊大會等節會活動的舉辦,黔西南山地旅遊迎來“井噴式”發展,一批超出傳統農家樂意義的高品質精品客棧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並開門迎客,為鄉村旅遊帶來驚喜。當地人介紹,這89家還是兼具食、宿的客棧,倘若加上只經營飲食的農家小店,超出150家也綽綽有餘。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峰兮客棧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旎尤客棧

而在萬峰林下的納灰村農家樂走過十餘年發展歷程時,2016年9月,安龍縣錢相街道的納汪村才開啟農家旅遊的步伐。就在當年年底,納汪村從當地貧困村隊伍中正式出列。

納汪與納灰一樣,都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村民世代以種植水稻為主業,大多數人溫飽有餘,卻始終離貧困線不遠。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納汪布依寨 黔西南日報記者 龍波 攝

去年以來,當地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謀劃發展民族鄉村旅遊。在納汪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包工頭趙興龍敏銳地意識到鄉村休閒旅遊的商機,於是,他與當地村民潘貞建、張應懷共同組建山水之韻旅遊服務中心,點燃了納汪村鄉村旅遊的第一把火。

旅遊服務中心租用村中心區和村頭兩棟民居,在尊重原貌的基礎上改造,分別打造了以“稻香雞”和“魚田稻”為核心的鄉村酒店。同時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流轉土地,規劃稻田、荷田養魚,採取公司加貧困戶的方式,2016年實施稻田養魚200畝,帶動扶持19戶貧困戶參與稻田養魚,一起發展。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納汪布依寨 黔西南日報記者 龍波 攝

“三月份以來,營業額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有5000多元,平均這段時間也有1500左右。”負責農家樂日常經營的潘貞建告訴記者,“納汪村環境很好,水也很好,傳統民居漂亮,以前交通不是很方便,現在龍城大道、鑫源大道修通,縣城到這裡只需要十來分鐘。”

63歲的布依族老人韋文英負責農家樂的環境衛生,去年以家裡2分水田參加公司倡導的稻田養魚,收入有了明顯增加。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納汪布依寨 黔西南日報記者 龍波 攝

“2分水田,栽了秧以後,他們(公司)買魚苗放到田裡,賣的魚是我們的。田不多,去年只得了幾百斤魚。又有魚賣,每個月又得1600元工資,又不影響穀子收成,這簡直是兩頭都佔的好事情。”

貧困戶毛明芬家則有9分水田在去年實施了稻田養魚,得到實惠的她明確表示,今年還要把剩餘的水田都養上魚。

家裡建房子和兒子結婚欠了錢,他們(丈夫和兒子)在外頭打工,我在老家養魚種地,會好的多。”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納汪布依寨 黔西南日報記者 龍波 攝

目前,山水之韻旅遊服務中心已經逐步走入正軌,政府將加大扶持力度,將稻田養魚的規模繼續擴大,讓更多當地群眾參與到鄉村旅遊和美麗鄉村的發展建設中來,在發展中獲得實惠。納汪村也在期待著更多的“徐霞客”到來。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徐霞客遊黔札記:旅遊六大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