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上次說到,徐霞客在嵩明寫成《盤江考》,其得出了北盤江和南盤江源頭的結論。徐霞客考察記錄的盤龍江源頭,發源於嵩明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滇池的源頭之水,《盤江考》記錄的是雲南南盤江和北盤江的源頭,是二回事。

● 那麼,他記錄的盤龍江源頭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盤龍江源頭的記錄,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一里,下嶺西塢中,路復轉西南行,大溪尚出東南峽中,不相見也。蓋其東老脊,南自宜良,經楊林西嶺度而北,一經兔兒關,其西出之峰突為五龍山,則挾匯流塘之水而出松花壩者也;再北經甸尾東,其峰突為祭鬼山,則挾邵甸之水而盤江考。

西出匯流塘者也。於是又西越塢脊,四里,隨塢西下。一里,又有水自北峽來,有樑跨之,其勢少殺於甸尾橋下水。有村在樑之西,是為小河口,即牧漾之流,南經此而與邵甸之水合,而出匯流塘者也。過村,又西南上嶺,盤折山坡者七裡,中有下窪之窞。

既而陡下峽中,有小水自西北峽來,渡之,村聚頗盛。村之南,則邵甸之水,已與小河口之流,合而西向出峽,至此復折而南入峽中,是為匯流塘,其瀠回之勢可想也。從此路由西岸隨流入峽,其峽甚逼,夾翠駢崖,中通一水,路亦隨之,落照西傾,窈不見影。曲折四里,有數家倚溪北岸,是為三家村。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譯文:

一里,下到嶺西邊的塢中,路又轉朝西南走,邵甸河還在東南邊的峽谷中,看不到了。原來山塢東部的主峰山脈,南端起自宜良,經過楊林所西部的山嶺後往北延伸,一過兔耳關,其往西延伸出去的山峰聳立為五龍山,於是夾著匯流塘水而延伸到松花壩;再往北延伸,經過甸尾村東部,其峰聳立為祭鬼山,於是夾著邵甸之水往西流入匯流塘。

從這裡又往西越過塢脊,四里,順著塢往西下。一里,又有一股水從北邊峽谷流來,水上有橋橫跨,水勢稍微小於甸尾橋下的水。有個村莊坐落在橋西面,這是小河口,就是牧漾水往南流到這裡後與邵甸之水匯合,然後流向匯流塘的那條水。過了小河口村,又往西南上嶺,環繞著山坡走了七裡,途中有下窪的小穴。

緊接著,山路陡下峽谷中,有條小河從西北峽谷中流來,渡過小河,有個較大的村莊。村莊的南部,則是邵甸的水已經和小河口水匯合,往西流過峽谷,流到這裡又折向南流進峽谷,這就是匯流塘,曲折盤繞的形勢可以想見。從這裡開始路從匯流塘西岸順著水流進入峽谷,這座峽谷很陡,兩旁青山聳列,中間流過一條河,道路也跟水流走,落日的餘輝從西邊斜照進來,山谷幽深看不見日影。曲曲折折走了四里,有幾家人傍靠在河流北岸,這是三家村。

古邵甸,昔白邑,今滇源街道辦,系嵩明另一壩子。明代徐霞客遊嵩明,自甸頭村東麓往南,過甸尾,尋根盤江源,川流不息。

經過歸納整理,從徐霞客《滇遊記》中得出,9月29日,他從嵩明靈雲山到達邵甸(今滇源街道辦),一路飽覽了樑王山率領群山的走勢;遊覽黑龍潭,記載了北潭和南潭,考察了冷水河和和牧羊河,匯成盤龍江源頭,系滇池的源頭。之後,徐霞客過鬆華壩入昆明。

徐霞客筆下的盤龍江源頭的水文記錄,為後人保護滇池源頭、即盤龍江水系的兩支源頭河道(冷水河和和牧羊河)提供了主要資料,為建設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提供了原始資料。

● 徐霞客遊覽的黑龍潭是什麼樣的呢?徐霞客在《滇遊日記六》中寫到:

餘既至甸頭村,即隨東麓南行。一里,有二潭瀦東涯下,南北相併,中止有岸尺許橫隔之,岸中開一隙,水由北潭注南潭間,潭大不及二丈,而深不可測,東倚石崖,西瀕大道,而潭南則祀龍神廟在焉。潭中大魚三四尺,泛泛其中。潭小而魚大,且不敢捕,以為神物也。甸頭之水,自北來流於大道之西;潭中水自潭南溢,流大道之東,已而俱注於西界之麓,合而南去。路則由東界之麓,相望而南。塢中屢過村聚。八里,有小水自東峽出,西入於西麓大溪,逾之。南二里,則甸尾村橫踞甸南之坡。有岐直南十里,通兔兒關;正路則由村西向行。一里餘,直抵西界之麓,有石樑跨大溪上。逾樑,始隨西麓南行。

半里,溪水由西南盤谷而入,路西北向逾嶺。一里,登嶺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滇池源頭黑龍潭

譯文:

我來到甸頭村後,就順著東邊的山麓往南走。一里,有二潭水積聚在東邊山下,兩個水潭南北並列,中間只有一尺多寬的堤岸橫隔著,堤岸中部開通一條間隙,水從北潭注入南潭中,潭面不到兩丈寬,但深不可測,東靠石崖,西臨大路,而潭南面有座祭龍的神廟。〔潭中的魚有三四尺長,自由地在潭中浮游。

水潭小而魚大,而且不敢捕撈,認為是神物。甸頭的河水,從北往南順大路西邊流;潭中的水從潭裡溢出後向南順大路東邊流,不久路兩邊的水都流到山塢西麓,匯合起來往南流去。大路是沿著山塢東麓,與河流相望而朝南走。在山塢中多次經過村落。八里,有條小溪從東邊峽谷流出,往西流入西麓的大河裡,過小溪。往南走二里,甸尾村橫著坐落在山塢南面的坡上。有條岔道直直往南走,十里到兔耳關;正路則從甸尾村往西走。一里多,直接抵達西麓,有座石橋橫跨在邵甸河上。過橋,於是順著西麓往南走。

我翻讀徐霞客遊記,先賢的足跡清晰可見。盤江源頭,遊聖徐霞客詳錄見聞奇觀,歎為觀止。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錢灃書法:妙盡無為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九龍匾

我於是驅車,遊古邵甸二龍潭。盤江源頭,有黑青白黃四龍潭傳說,尤以黑龍潭為魁首,大清光緒御筆欽賜“盤江昭佑”,噓氣為澤。盤江源頭,東魚西燕南倉北馬古蹟,合成江源名勝四景,乾隆重臣錢灃手書“妙盡無為”,天然生成。

盤江源頭,建文帝曉行夜宿,真龍在野,神山庇護。盤江源頭,數不盡人文薈萃,清流滾滾,人才輩出。

深澗臥龍,出金汁河潤澤金馬碧雞,地湧珠璣。煙霞雲鄉,詠滄浪水爭流穿山入海,滇池冥茫。魚翔海菜花叢,撫弦歡暢;柳垂無底船篷,化機自深。鬱郁奎山藏古寺,滾滾龍泉顯靈威。

山蜿蜒,屏如嶂,飛騰天際星漢逢源;水曲曲,潭似閣,隱居碧波澤遍蒼生。四龍吐珠,東魚遊弋。山嶽萬壑,西燕雙飛。雨霖溉川,南倉豐阜。巉巖不阻,北馬平川。

回望過去,放眼當前,各級政府、群眾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滇源街道辦鬆華壩水源保護區成為昆明人飲用水的大後方,其清流滾滾的盤龍江水系,成為功裕當代昆明生活用水的源頭水流;歷史厚重、源遠流長的滇源街道辦黑龍潭公園,也以其秀麗龍潭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客遠道而來。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金線魚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海菜花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黑龍潭錦鯉

連載「線性文化遺產五」徐霞客考錄嵩明的一水系一龍潭是什麼樣?

青龍潭古剎

徐霞客進入嵩明查出二水系(今牛欄江源頭嘉麗澤和滇源鎮盤龍江的源頭),本期已經解說了滇源鎮盤龍江的源頭。

接下來問題來了,儘管徐霞客誤把北盤江的發源地認定為楊林海子,那麼徐霞客誤判的(北盤江水系)和看到的一湖泊(嘉麗澤)是什麼樣的呢?

且聽下回分解。敬請關注下期,河鮁依據《徐霞客滇遊記》為您解答。

參考資料:

①《康熙嵩明州志》,清汪煚總修蘇國有校注,雲南出版集團、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1日第一版。

②《嵩明縣誌》,雲南省嵩明縣縣誌編制委員會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1日第一版。

③《徐霞客與昆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編,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12月1日第一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