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每天十分鐘,學會一個醫學常識↑

瞭解食材的神、氣、質,做個更懂吃的人。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中醫講「食飲有節」,吃東西要順應天時,吃應季的食物。甚至,隨著24節氣的變化吃東西。《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大論》,說的就是我們如何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去調整舉止、思路、行為。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一、吃東西不光吃的是物質,還有生、長、收、藏的能量

中醫講「食飲有節」,吃東西要順應天時,吃應季的食物。甚至,隨著24節氣的變化吃東西。《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大論》,說的就是我們如何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去調整舉止、思路、行為。

比如春天,應吃嫩芽綠葉,少吃肉。春天不是殺戮的季節,《黃帝內經·素問》曰過,「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道,逆者傷肝」。所以少吃肉,也儘量減少對環境、對他人、對其他生物的傷害行為。

夏天大熱大汗,容易流失鹽分,飲食就可以偏鹹一點,補充鹽分。夏天也適合吃點肉,血肉有情之品,因為夏天別看天氣炎熱,但人體所有的熱氣都蒸騰在體表,體內胃腸容易寒涼,就如同盛夏裡地表再熱,但地下室裡是寒涼的,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夏天一定要吃溫性的東西,徐文兵老師強調,「夏天最愚蠢的事兒就是吃冰棍!」

秋天易燥,要吃水果,當季下來什麼吃什麼,能滋陰潤燥。

冬天吃植物的果實,堅果就是極好的。還有,地裡能刨出什麼吃什麼,土豆、紅薯、蘿蔔,都是好東西。還有菜乾,茄子幹就特別香。冬天一定不要吃反季節的綠葉菜,冬天是閉藏的時候,多吃地裡藏著的東西才搭。屬於春天之氣的綠葉菜會給身體一個錯誤的信號,給它生髮之氣,跟閉藏之氣是相沖的,最終會搞得身體信息比較混亂。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同地區由於氣候環境不同,作物生長和人的體質相應的有不同,因此各地均有著各自獨特的飲食習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造地化,我們的主要食物,應該是方圓百里出產的東西。這屬於「常食」,偶爾嚐個鮮吃點其他的也OK,但不能多吃,多了易出偏,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對古代人來說是大事,三國時代曹操攻打東吳,赤壁之戰士兵大多不是死於刀劍炮火之下而是由於瘟疫(也就是瘧疾和水土不服)。人到了外地,尤其是北方人到了南方,如果不適應那裡的溼濁,就容易上吐下瀉,大傷元氣。

現代人的水土不服往往是根本不用去外地,北京人流行的「吃遍駐京辦」,就是給自己製造水土不服呢。「如果你身體還健康的話,這麼吃,吃完以後會不舒服。你如果身體不健康,吃完之後會沒反應,但病做下了。」沒有不舒服,有時候還不一定是好事情。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三、固定模式的「常食」,消耗自身的元氣少!

越吃新奇特的東西,對元氣消耗越大。越吃常食消耗越小。所以,家常飯其實最好,方圓百里的食物最好,對我們的元氣消耗最小。比如我們生活在內陸的人,就要少吃海鮮,吃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吃魚也主要吃淡水魚。因為我們不靠海。

中醫還會以食物出產的季節來判斷食物的陰陽寒熱,例如,從現代科學來講,冬筍和春筍區別不大,都是筍麼,能有多大差別。但中醫看來,冬筍產於冬天,有閉藏之氣,能夠滋腎陰的,冬筍燒豬肉是最佳拍檔。春筍產於春天,有生髮之氣,是入肝的,有人對春筍會過敏,就是春筍的生髮之氣把他內在的陰寒溼濁之氣透出來了。

像蘑菇、苔蘚這樣的植物,根據它們的生長環境,就可以判斷出它們的屬性是陰寒、溼氣,所以能夠滋陰,適合有虛火、口乾鼻乾的人。也適合配合熱性食材來用,比如小雞燉蘑菇,用蘑菇的寒性平衡小雞的熱性,就成為一道平和的菜。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四、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西方營養學認為雞肉和豬肉只有營養素方面的量的差別,但本身的質沒有區別,都是肉嘛。

中醫認為區別大了,因為中醫看到了超出物質層次的東西,看到了二者所攜帶的信息是不同的。中醫認為,天上的東西偏熱,飛鳥都是熱性的;水裡的東西偏陰,比如鴨子;陸地上的東西偏中。我們吃食物的同時,也把不同的能量和信息帶進了自己的身體裡,豈可不慎乎?

所以吃雞肉的人好動,體質偏熱。小兒扁桃體容易發炎化膿高燒,還容易有多動症,和雞肉有關係。現在的孩子吃烤雞翅、麻辣雞翅太多,雞肉扇風動火,引氣血上行,對小兒純陽之體影響特別大。應該小雞燉蘑菇,現在的做法是辣子雞,麻辣雞丁,火上澆油啊!要是做麻辣鴨還可以,鴨肉是涼性的。

成年人最大的困難是淺睡、早醒、入睡困難,跟食物中辣子雞、麻辣雞丁偏多也常常有關係。這是陰氣不足,陽亢,肝血不足。雞是挑動肝血去鬥去打,散發的多,收斂的少。

此外,補腎忌吃雞肉,可以吃點收斂的,如桑葉。桑葉得秋天金氣多,收斂肝氣和肝血的功能特別強。

有人是跟著感吃飯,有人跟著覺吃飯,有人跟著意識吃飯,有人跟著科學吃飯。吃飯這個事情上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天賦的感覺要勝於後天的知識與意識。

有些自認為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用科學方法養育孩子,按點給孩子吃飯,餓了也不給吃,說「沒到點兒呢」,等孩子餓過勁兒不想吃了,也到點兒就非得喂,給孩子養育出很多毛病來。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的科學育兒還不如老百姓的土方,土法更接近天真,無為,接近道。

中醫經過漫長的幾千年的人體試驗,發明了很多方法來改變食物的自然屬性,為了順應人的需要。比如中藥需要炮製,把藥材的性味歸經改變。比如說寒的奶製品做成酸奶奶酪,比如發酵,糧食經過發酵加酒麴變成醪糟和酒,把糧食的能量提純了,所以酒有一種彪悍之氣。

包括烹調也是改變食物的性質的很好的方法,讓它跟我們的身體更和諧。比如有的病人身體狀況不允許吃水果,那怎麼辦?可以用微波爐打一下啊。這種改變的前提,是瞭解食材的本性。順其性,為德。

聲明:本文來源於公眾號「正安聚友會」,歡迎關注。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氣、質的區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