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荀子 春秋戰國 儒家 耿直 陶冶 蒙學園 2019-04-10
《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總結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人性論、天人論、社會道德觀、政治觀、教育觀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學派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1.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至誠則無他事矣。——《荀子•不苟》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沒有什麼比真誠更重要的了。做到了真。

2. 不知戒,後必有,恨復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於•成相》

犯了錯誤以後不知道警惕,以後必然還要重犯錯誤;拒絕規勸,堅持錯誤不肯悔改,必然會讓進讒言的人鑽空子。

3.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對於自身放鬆警惕,禍患就會發生。

4. 人祆則可畏也。——戰國·荀況《荀子·天論》

人為的災禍是非常可怕的。人們要培養正義感,與一切邪惡的人與事進行堅決的鬥爭。

《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5. 一倡而三嘆。——戰國·荀況《荀子·禮論》

一個人先唱,三個人齊聲附和。

6. 榮辱之來,必像其德。——戰國·荀況《荀子·勸學》

那些為真理獻身的鬥士,品德高尚,自然受到人們的敬仰;而那些貪官汙吏,品德低下,自然受到人們的唾棄。只要擁有博愛之心,無私奉獻,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就會戴上榮譽的花環。而如果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就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7. 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在人者莫明於禮義。——《荀子·天論》。

天上的事物,沒有什麼比日月更加明亮的了。在地上的事物中,沒有什麼比水火更閃亮的了,在所有的事物中,沒有什麼比珍珠美玉更耀眼的了,在人們的舉止行為中,沒有什麼比禮儀更加賢明的了。

8.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先考慮道義然後在去考慮利益這樣就會取得榮耀,先考慮利益,而後考慮道義,這樣就會收到恥辱。

9.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止:達到目的。沒有聽到不如聽到,聽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不如去實行,學習到了行動也就達到了目的。

10.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塗之人——民眾,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荀子·儒效》。

塗:同“途”,路途。堆積泥土就會成為高山,幾句流水就形成大海,道路上的百姓積聚善行就到達了盡善盡美的,就叫做聖人。

11. 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荀子•不苟》

【釋義】 不隱瞞自己的優缺點,對實際情況從不掩飾,這樣便可稱為耿直之士了。

《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12.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釋義】 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多次對自己檢查反省,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13.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但比水更冷。

14. 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荀子•法行》

【釋義】 年少時如果不學習,年長了就沒有才能;年老時如不教育後輩,死後就不會被懷念。

15.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荀子•修身》

【釋義】 見道善行,一定要恭謹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之行。好的品行在身,就會感到堅定自信,自己也必定喜歡;不好的品行在身,就會感到全身汙濁,自己也必定討厭。

16. 夫大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論》

【釋義】 品德和地位不相稱,能力和官職不相稱,獎賞和功勞不相當,懲罰和罪過不相當,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

17.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荀子•大略》

【釋義】 善於學習的人會追根朔源,徹底瞭解其中的道理,善於實幹的人能探究其中的疑難困惑。

18. 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荀子•宥坐》

【釋義】 君子要做到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提升道德修養,端正品行,以便等待機遇的到來。

《荀子》25句精髓,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值得一讀再讀!

19. 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釋義】 因此,君子不被榮譽所誘惑,也不被誹謗所嚇退,遵循道義來做事,嚴肅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弄得神魂顛倒,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20.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勸學》

【釋義】 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

21.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釋義】 路程雖然近,但不走的話也無法到達;事情雖然小,但不去做的話也不會成功。

22. 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荀子•禮論》

【釋義】 一個人能具備敦厚的品德,在於他日積月累,堅持不斷地按照禮的原則行事;一個人能具備豁達大度的品德,在於他普遍地推行禮的原則,處處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一個人能具備高尚的品德,在於他真正把禮的原則發揚光大;一個人能具備英明的品德,在於他切實地把禮的原則融化在了自己心中。

23. 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荀子•非十二子》

【釋義】 君子以品德修養不夠為恥辱,不以受到了侮辱為恥;以沒有誠信為恥,不以不受信任為恥;以沒有能力為恥,不以不被任用為恥。

24. 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釋義】 不專心就等同於無知,心有偏向辦事就不能專誠,分心二用就會陷入迷惑的境地。

25. 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荀子•議兵》

【釋義】 如果弓和箭不能協調,即使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命中微小的目標;拉車的馬如果不同心協力,即使善於駕車的造父也走不了多遠。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