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對荀彧有各種評價,我認為他是一個戰略大師,更是一個團體的靈魂人物,曹操由弱到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家世都是當官的,荀彧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而且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官二代。

荀彧是和司馬懿一樣的官二代,這樣就比其他人有了更多的優勢,用現在的話說,絕對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荀彧是非常有預見能力的一個人。

漢朝實行孝廉制(當時還沒有科舉制),荀彧當了官,後來不幹了。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作亂,他就預見到了將天下大亂。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地,他說不能呆在這裡了,要趕緊離開。後來荀彧帶領自己家人跟韓馥到了冀州去了。

到了冀州,袁紹也是非常器重荀彧的,自己的弟弟荀諶,還有辛平、郭圖都投靠了袁紹。

荀彧認為,袁紹沒出息,幹不成大事。然後投奔曹操去了,郭圖、辛平繼續為袁紹謀事。

這或許就是智者和普通人的區別,智者有敏銳的預見能力和洞察力,遇事可以隨勢而動,可以做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規避禍患。

讀書讀的是什麼,是眼界更加寬廣,胸懷更加博大,做人的格局更加大,讓人更富有智慧,在事業上可以崛起的更快,可以讓成功與你如影相隨。

很多人幹啥啥不成,總是盲目的跟風,沒有預見能力,只能靠運氣。靠運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失敗的,贏家只會告訴你自己運氣好,卻從來不提背後的努力和思考。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前提,不要盲目的去隨大流。謹慎的思考和強大的預見能力,會保證你能贏得一切。

"

歷史上對荀彧有各種評價,我認為他是一個戰略大師,更是一個團體的靈魂人物,曹操由弱到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家世都是當官的,荀彧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而且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官二代。

荀彧是和司馬懿一樣的官二代,這樣就比其他人有了更多的優勢,用現在的話說,絕對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荀彧是非常有預見能力的一個人。

漢朝實行孝廉制(當時還沒有科舉制),荀彧當了官,後來不幹了。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作亂,他就預見到了將天下大亂。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地,他說不能呆在這裡了,要趕緊離開。後來荀彧帶領自己家人跟韓馥到了冀州去了。

到了冀州,袁紹也是非常器重荀彧的,自己的弟弟荀諶,還有辛平、郭圖都投靠了袁紹。

荀彧認為,袁紹沒出息,幹不成大事。然後投奔曹操去了,郭圖、辛平繼續為袁紹謀事。

這或許就是智者和普通人的區別,智者有敏銳的預見能力和洞察力,遇事可以隨勢而動,可以做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規避禍患。

讀書讀的是什麼,是眼界更加寬廣,胸懷更加博大,做人的格局更加大,讓人更富有智慧,在事業上可以崛起的更快,可以讓成功與你如影相隨。

很多人幹啥啥不成,總是盲目的跟風,沒有預見能力,只能靠運氣。靠運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失敗的,贏家只會告訴你自己運氣好,卻從來不提背後的努力和思考。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前提,不要盲目的去隨大流。謹慎的思考和強大的預見能力,會保證你能贏得一切。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荀彧對曹魏帝國最偉大一項舉措,就是幫助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陶謙病死,曹操想趁機吞併掉徐州,然後再回來平定呂布。

這時荀彧對曹操說:西漢漢高祖保守關東,東漢光武帝佔據河內,都是先鞏固基地以控制天下,這樣進可以制勝,退可以固守,所以雖有困難曲折卻終於完成大業。

劉備一直沒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直到劉表死後,荊州地盤還是從孫權手裡借的。

在此之前劉備就一直東投西靠,一直難以實現志向。

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卻一直停留在空想的階段,愛做白日夢,想擁有這個,想擁有那個,卻從來未想過自己可以擁有的根本在哪裡,自己有獨特的技術還是過人的頭腦,還是有豐厚的人脈和資源。

想成就事業,先問自己的根本在哪裡,然後強化根本,才有機會有所成就。

荀彧讓曹操先穩固自己的根據地兗州,曹操從這裡起事,有黃河和濟水做天然屏障,可以自保。其次,收割糧食,然後伺機圖呂布。最後聯合揚州的劉繇攻打袁術,搶佔地盤。

這是荀彧初步給曹操的戰略,非常有現實意義,有了這個戰略,後來曹操才有了爭奪天下的基礎,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和衰退之路。

假如今天你沒有任何獨佔的優勢,身邊也沒有供你崛起的資源,你最好還是找一份工作踏踏實實的幹著。

你先強化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活下去,然後儲備資源,聯合別人的資源,合作共贏,來獲取更多資源。

"

歷史上對荀彧有各種評價,我認為他是一個戰略大師,更是一個團體的靈魂人物,曹操由弱到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家世都是當官的,荀彧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而且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官二代。

荀彧是和司馬懿一樣的官二代,這樣就比其他人有了更多的優勢,用現在的話說,絕對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荀彧是非常有預見能力的一個人。

漢朝實行孝廉制(當時還沒有科舉制),荀彧當了官,後來不幹了。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作亂,他就預見到了將天下大亂。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地,他說不能呆在這裡了,要趕緊離開。後來荀彧帶領自己家人跟韓馥到了冀州去了。

到了冀州,袁紹也是非常器重荀彧的,自己的弟弟荀諶,還有辛平、郭圖都投靠了袁紹。

荀彧認為,袁紹沒出息,幹不成大事。然後投奔曹操去了,郭圖、辛平繼續為袁紹謀事。

這或許就是智者和普通人的區別,智者有敏銳的預見能力和洞察力,遇事可以隨勢而動,可以做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規避禍患。

讀書讀的是什麼,是眼界更加寬廣,胸懷更加博大,做人的格局更加大,讓人更富有智慧,在事業上可以崛起的更快,可以讓成功與你如影相隨。

很多人幹啥啥不成,總是盲目的跟風,沒有預見能力,只能靠運氣。靠運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失敗的,贏家只會告訴你自己運氣好,卻從來不提背後的努力和思考。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前提,不要盲目的去隨大流。謹慎的思考和強大的預見能力,會保證你能贏得一切。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荀彧對曹魏帝國最偉大一項舉措,就是幫助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陶謙病死,曹操想趁機吞併掉徐州,然後再回來平定呂布。

這時荀彧對曹操說:西漢漢高祖保守關東,東漢光武帝佔據河內,都是先鞏固基地以控制天下,這樣進可以制勝,退可以固守,所以雖有困難曲折卻終於完成大業。

劉備一直沒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直到劉表死後,荊州地盤還是從孫權手裡借的。

在此之前劉備就一直東投西靠,一直難以實現志向。

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卻一直停留在空想的階段,愛做白日夢,想擁有這個,想擁有那個,卻從來未想過自己可以擁有的根本在哪裡,自己有獨特的技術還是過人的頭腦,還是有豐厚的人脈和資源。

想成就事業,先問自己的根本在哪裡,然後強化根本,才有機會有所成就。

荀彧讓曹操先穩固自己的根據地兗州,曹操從這裡起事,有黃河和濟水做天然屏障,可以自保。其次,收割糧食,然後伺機圖呂布。最後聯合揚州的劉繇攻打袁術,搶佔地盤。

這是荀彧初步給曹操的戰略,非常有現實意義,有了這個戰略,後來曹操才有了爭奪天下的基礎,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和衰退之路。

假如今天你沒有任何獨佔的優勢,身邊也沒有供你崛起的資源,你最好還是找一份工作踏踏實實的幹著。

你先強化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活下去,然後儲備資源,聯合別人的資源,合作共贏,來獲取更多資源。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後來,陳功、張緲聯合呂布一起叛亂,兗州只剩下三縣堅守,等待曹操回師歸來,假若曹操不聽荀彧的建議,恐怕就不會有後來的曹魏帝國了。

人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何況勝敗乃兵家常事。能讓再度崛起的只有你的核心資本,所以不斷髮現你的核心資本並且強化它,才是成功的王道。

荀彧的另一大功勞,挾天子令諸侯,則是給曹操打造一把攻人的利器名義,曹操藉著漢獻帝的名義,可以主動攻打任何對手,也讓其他諸侯顧忌了三分。

行可偏,名固正。做事講究名正言順,這樣可以拉攏更多的人聽命於你,順從於你,可以假借正義的名義,打擊任何對手,同時不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給攻擊別人披上正義的外衣。

建安元年,漢獻帝返回洛陽。東漢王朝的首都一直是洛陽,曹操想把漢獻帝迎接的到許縣來,有人認為山東尚未平定,韓暹、楊奉新近迎天子到洛陽,北面聯合張楊,尚不能即刻控制他們。

荀彧勸曹操說:“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

自從天子蒙亂,將軍您首先倡導義兵勤王,只是因為山東地區紛擾戰亂,還不能遠赴關右,但還是分派將領,冒險與朝廷通使節,雖挽救國難於朝廷之外,而心無時不繫於王室,這是將軍誠扶天下的一貫志向。”

現今天子已返回京城,而洛陽又狼藉不堪,一片荒蕪,義士有保朝廷的想法,百姓感念舊主而更增哀傷,如能趁此機會,擁戴天子以順從民心,這是大順;

秉持大公無私之心以使天下豪傑歸服,這是大略;主持正義以納英才俊傑,這是大德。

這大順大德給了曹操藐視一切的資本,做任何事,打擊任何對手,都有了順應民心,順應天意的名義。

做任何事只要有一個正當的名義,高大上的理由,你所有做的一切,在人們心裡,都會是理所應當,這讓人們更加順從於你,沒有比這個更厲害的洗腦術了。

"

歷史上對荀彧有各種評價,我認為他是一個戰略大師,更是一個團體的靈魂人物,曹操由弱到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家世都是當官的,荀彧就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而且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官二代。

荀彧是和司馬懿一樣的官二代,這樣就比其他人有了更多的優勢,用現在的話說,絕對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荀彧是非常有預見能力的一個人。

漢朝實行孝廉制(當時還沒有科舉制),荀彧當了官,後來不幹了。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作亂,他就預見到了將天下大亂。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地,他說不能呆在這裡了,要趕緊離開。後來荀彧帶領自己家人跟韓馥到了冀州去了。

到了冀州,袁紹也是非常器重荀彧的,自己的弟弟荀諶,還有辛平、郭圖都投靠了袁紹。

荀彧認為,袁紹沒出息,幹不成大事。然後投奔曹操去了,郭圖、辛平繼續為袁紹謀事。

這或許就是智者和普通人的區別,智者有敏銳的預見能力和洞察力,遇事可以隨勢而動,可以做明智的選擇,甚至可以規避禍患。

讀書讀的是什麼,是眼界更加寬廣,胸懷更加博大,做人的格局更加大,讓人更富有智慧,在事業上可以崛起的更快,可以讓成功與你如影相隨。

很多人幹啥啥不成,總是盲目的跟風,沒有預見能力,只能靠運氣。靠運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失敗的,贏家只會告訴你自己運氣好,卻從來不提背後的努力和思考。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前提,不要盲目的去隨大流。謹慎的思考和強大的預見能力,會保證你能贏得一切。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荀彧對曹魏帝國最偉大一項舉措,就是幫助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陶謙病死,曹操想趁機吞併掉徐州,然後再回來平定呂布。

這時荀彧對曹操說:西漢漢高祖保守關東,東漢光武帝佔據河內,都是先鞏固基地以控制天下,這樣進可以制勝,退可以固守,所以雖有困難曲折卻終於完成大業。

劉備一直沒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直到劉表死後,荊州地盤還是從孫權手裡借的。

在此之前劉備就一直東投西靠,一直難以實現志向。

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卻一直停留在空想的階段,愛做白日夢,想擁有這個,想擁有那個,卻從來未想過自己可以擁有的根本在哪裡,自己有獨特的技術還是過人的頭腦,還是有豐厚的人脈和資源。

想成就事業,先問自己的根本在哪裡,然後強化根本,才有機會有所成就。

荀彧讓曹操先穩固自己的根據地兗州,曹操從這裡起事,有黃河和濟水做天然屏障,可以自保。其次,收割糧食,然後伺機圖呂布。最後聯合揚州的劉繇攻打袁術,搶佔地盤。

這是荀彧初步給曹操的戰略,非常有現實意義,有了這個戰略,後來曹操才有了爭奪天下的基礎,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和衰退之路。

假如今天你沒有任何獨佔的優勢,身邊也沒有供你崛起的資源,你最好還是找一份工作踏踏實實的幹著。

你先強化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活下去,然後儲備資源,聯合別人的資源,合作共贏,來獲取更多資源。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後來,陳功、張緲聯合呂布一起叛亂,兗州只剩下三縣堅守,等待曹操回師歸來,假若曹操不聽荀彧的建議,恐怕就不會有後來的曹魏帝國了。

人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何況勝敗乃兵家常事。能讓再度崛起的只有你的核心資本,所以不斷髮現你的核心資本並且強化它,才是成功的王道。

荀彧的另一大功勞,挾天子令諸侯,則是給曹操打造一把攻人的利器名義,曹操藉著漢獻帝的名義,可以主動攻打任何對手,也讓其他諸侯顧忌了三分。

行可偏,名固正。做事講究名正言順,這樣可以拉攏更多的人聽命於你,順從於你,可以假借正義的名義,打擊任何對手,同時不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給攻擊別人披上正義的外衣。

建安元年,漢獻帝返回洛陽。東漢王朝的首都一直是洛陽,曹操想把漢獻帝迎接的到許縣來,有人認為山東尚未平定,韓暹、楊奉新近迎天子到洛陽,北面聯合張楊,尚不能即刻控制他們。

荀彧勸曹操說:“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

自從天子蒙亂,將軍您首先倡導義兵勤王,只是因為山東地區紛擾戰亂,還不能遠赴關右,但還是分派將領,冒險與朝廷通使節,雖挽救國難於朝廷之外,而心無時不繫於王室,這是將軍誠扶天下的一貫志向。”

現今天子已返回京城,而洛陽又狼藉不堪,一片荒蕪,義士有保朝廷的想法,百姓感念舊主而更增哀傷,如能趁此機會,擁戴天子以順從民心,這是大順;

秉持大公無私之心以使天下豪傑歸服,這是大略;主持正義以納英才俊傑,這是大德。

這大順大德給了曹操藐視一切的資本,做任何事,打擊任何對手,都有了順應民心,順應天意的名義。

做任何事只要有一個正當的名義,高大上的理由,你所有做的一切,在人們心裡,都會是理所應當,這讓人們更加順從於你,沒有比這個更厲害的洗腦術了。

未讀懂荀彧的人,不足以談智慧

所有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三國更是如此。

三國英雄爭霸,各路英雄盡展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唯有曹操最先開始爭奪人才,最後還提出“唯才是舉”的用人之道。

對郭嘉、荀攸等等一眾謀士拉攏推薦的人才,都一併重用。

荀彧無論從戰略還是人才使用上,都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戰術計謀上荀彧也不比其他謀士差。

如果曹魏帝國崛起,除了曹操本身的智慧以外,荀彧的功勞至少能佔到剩下的一半。

無論是官渡之戰提出的“四勝論”,還是當初平定兗州的正確指導,以及袁紹初敗時,讓曹操渡過黃河乘勝追擊,都為曹操稱雄天下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礎。

後來荀彧不同意曹操稱魏公加九錫,曹操把他踢出局,這件事,在司馬光看來,荀彧是有錯的。

司馬光說,曹操有劉邦之能,荀彧是蕭何之功。東漢已經是滅亡之邊,一切都亂了套路,曹操力挽狂瀾,荀彧不跟曹操,還能跟著誰。

荀彧的一生,跟對了曹操,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留給我們的智慧精華,是穩固自己的根基才能可進可退,才能不使得自己陷入倆難之地的絕境。

無論做何事,要放大格局,也要著手於眼前,強化自己的根基,才是成功的前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