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存在這樣的心態:那些越是不能傳人的方式、方法,就越是好的。

正是出於這樣的心態,所以才會有人為了淘得某一味調料的製作方法而偷師幾年,也才有人得以用“家傳祕法”為由,把自己的產品抬到遠高於其他產品的位置上去。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但是,這些“不傳之祕”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邪乎嗎?

未必。因為太多時候,這不過都是大家的好奇心作祟罷了。

說起不傳之祕,似乎在中醫內更為盛行。經常有人說:某某老中醫太神了,只用一個小小的穴位就能治好病。說者是滿腔的誠摯,聽者則是滿臉的篤信。

老中醫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但在這句話裡,我認為最重要的並不是祕方,而是“穴位”本身。

老中醫之所以“神”,是因為大部分人缺乏穴位治病的知識:一是對穴位不瞭解,二是對自己的疾病不瞭解,三是不能對症使用穴位。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其實只要多一些對穴位的瞭解,我們就會知道,人體之所以點外而治內,之所以不吃補藥就能強身,效果甚至比西醫還立竿見影,那都是因為經絡穴位發揮了功效。

同時,它也並不是什麼不傳之祕,只是說起來有些煩瑣,聽上去有些深奧而已。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個說法:“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人體內的穴位數如此之多,可見人體通身穴位的劃分是何等完備詳盡。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我國古代的中醫先賢們,為了分辨這些穴位,都為它們起了既形象又有意義的名字,這些名字有時候可以從字面來理解,有時可以從內韻尋答案。

比如百會穴,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身體百脈交會之處。這樣一解釋,是不是很簡單?簡單到你覺得不夠深奧。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但是,再深入瞭解下去,我們就會知道百會穴聚集了人體多條經脈,因而可治療的病症也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頭暈、頭痛、高血壓、失眠等常見病症。

再深入下去,還會更復雜——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手法,刺激這同一個穴位,所產生的效果也會完全不同。

比如,低血壓患者輕輕按摩百會穴,會促進血壓穩定,若能天天按摩,則能讓血壓趨於平穩;

患感冒的人如果輕輕敲擊(絕對不可重擊,否則易出現眩暈症狀)此穴,頭痛就可得以緩解,甚至輕鬆起來;

痔瘡患者若用點揉的方法按摩此穴,則可以緩解痔瘡症狀。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一個小小的穴位竟然有這麼多不同的作用。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讓你瞠目結舌了?這和你想象中的“不傳之祕”是不是很相近了呢?

此外,穴位的名字有時也很形象,比如我們身體上的天府穴。所謂“府”,也就是居住之所、容納之地。

這一點,《黃帝內經·明堂》中有明確的解釋:“肺為上蓋,為府藏之天,肺氣歸於此穴。”這裡正是人體之氣聚結的地方。

也就是說,當肺部進行氣體的吸引接收時,氣體都是在天府穴進行交匯融留的。因此,天府穴有宣散清肺之能,當出現呼吸道方面的不適時,多取此穴。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在我們的足厥陰肝經上有一個穴位叫蠡溝穴,位於腳內踝向上5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對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有個女性朋友,總時不時感覺下體瘙癢,看西醫就是塗藥,沒有別的辦法,可經常是好了犯,犯了好。於是,我讓她自己找到蠡溝穴,每日艾灸10分鐘,同時灸曲泉穴。

過了沒多久,她便告訴我,她已經全好了,那種不適完全不再困擾她了。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原因非常好理解,從字面上看,“蠡”就是小蟲子啃咬木頭,而“溝”則是古人一種隱晦說法,實際就是指女性的下體部位,這算是古人意與形相結合的經典註名之法了。

我那位朋友之所以經常下體瘙癢,主要是因為溼熱侵邪。艾灸這個穴位正是雙管齊下的祛除溼邪的好方法。

破解穴位不傳之祕,穴位究竟有沒有用?

穴位名稱中積聚著古人的無限智慧,不只從意、形上相對應,還要形象又易理解,可謂煞費苦心。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字、很多詞出現了變化,現代人再理解起來不免就有些困難,讓這些本來很平常的穴位,慢慢成了不傳之祕。

我們守著身體內部可自行治癒疾病的種種“靈丹妙藥”,卻不得不經常求助於人,這不僅是對祖國醫學的一種怠慢,更是一種對大好資源的極大浪費,頗有幾分守著寶山卻要飯的遺憾!


我是中醫老劉,專注中醫知識分享

記得點贊、轉發、關注!

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儘量解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