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

文/李娜yuer

薛寶釵給我的感覺很複雜。

年少的時候討厭她,因為她沒有“真”氣,太過世俗,她的周全和圓融,是一種深諳世俗規則的順從;她的世界過早地喪失了“詩意”,那些籌謀算計,在不諳世事的少年人眼裡,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那麼功利世故,避之唯恐不及。

那時候我還不懂,有一種“無情”,是因看透了人間的表情而生的“出離心”。

想讀一本好書,其實不用東張西望,《紅樓夢》就值得讀一輩子。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幾番,心境有了起伏變遷,再看薛寶釵,我竟覺得如此悲哀。

"

文/李娜yuer

薛寶釵給我的感覺很複雜。

年少的時候討厭她,因為她沒有“真”氣,太過世俗,她的周全和圓融,是一種深諳世俗規則的順從;她的世界過早地喪失了“詩意”,那些籌謀算計,在不諳世事的少年人眼裡,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那麼功利世故,避之唯恐不及。

那時候我還不懂,有一種“無情”,是因看透了人間的表情而生的“出離心”。

想讀一本好書,其實不用東張西望,《紅樓夢》就值得讀一輩子。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幾番,心境有了起伏變遷,再看薛寶釵,我竟覺得如此悲哀。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01

薛寶釵進京,是為選妃。

如果順利的話,她可能就是另一個賈元春,一朝選在君王側,用自己的恩寵,為日漸衰敗的薛家,謀求再次飛黃騰達的助力。

這是薛家為寶釵設計的“頂配”人生了。

在薛父去世之後,面對寡母和不成器的哥哥,七八歲的寶釵大概就接納了自己的命運。她更像一顆棋子,關於權勢富貴的“熱毒”,是從小浸淫的環境帶給她的,所謂的“冷香丸”,最核心的成分是什麼呢?是合時宜。

"

文/李娜yuer

薛寶釵給我的感覺很複雜。

年少的時候討厭她,因為她沒有“真”氣,太過世俗,她的周全和圓融,是一種深諳世俗規則的順從;她的世界過早地喪失了“詩意”,那些籌謀算計,在不諳世事的少年人眼裡,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那麼功利世故,避之唯恐不及。

那時候我還不懂,有一種“無情”,是因看透了人間的表情而生的“出離心”。

想讀一本好書,其實不用東張西望,《紅樓夢》就值得讀一輩子。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幾番,心境有了起伏變遷,再看薛寶釵,我竟覺得如此悲哀。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01

薛寶釵進京,是為選妃。

如果順利的話,她可能就是另一個賈元春,一朝選在君王側,用自己的恩寵,為日漸衰敗的薛家,謀求再次飛黃騰達的助力。

這是薛家為寶釵設計的“頂配”人生了。

在薛父去世之後,面對寡母和不成器的哥哥,七八歲的寶釵大概就接納了自己的命運。她更像一顆棋子,關於權勢富貴的“熱毒”,是從小浸淫的環境帶給她的,所謂的“冷香丸”,最核心的成分是什麼呢?是合時宜。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她就按照“頂配”的標準,被培養成了一個最懂分寸,最知世故,最合時宜的女孩子。

我在賈行家談《聊齋》的節目裡,聽到一個有趣的觀點,關於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他說,現實主義告訴你的是,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浪漫主義,則告訴你美好的世界和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薛寶釵過早地被剝奪了做夢的權利,進入到成年人的世俗紛爭之中,她戴著屬於她的面具,每一個表情都精確到毫釐不差,她人生的底色是“現實主義”的。

多麼無趣,也多麼無奈。

看看薛姨媽和薛蟠就知道,一個縱容溺愛的母親,一個不學無術,到處惹是生非的哥哥,這樣的家庭,雖然寶釵為幼女,實際上卻更像一個姐姐。

與母親的共情,使得她懂事地認同了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她在原生家庭裡,恐怕也是被利用多過被愛的。

02

選妃失敗,薛寶釵被人生際遇推趕著進入賈府。

在京城的姨媽家長住下來,很可能是母親和姨媽共同的謀劃了。賈府上下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薛寶釵的,很多人因此稱讚薛寶釵“情商高”,她讓我想起《金瓶梅》裡的李瓶兒,帶著萬貫家財嫁入到西門府,小心翼翼地送禮物籠絡西門慶其他妻妾,對下人也是不惜散盡金錢拉攏人心。

可是這種喜歡,難道不悲哀嗎?下人對她的喜歡,不過因為得到了一點物質上的好處,一分主子的好臉色,王夫人對她的喜歡,因為她符合“好兒媳”的標準,賈母呢,賈母嘴上說寶釵比我家四個姑娘都好,實際上從沒真正喜歡過她。

薛寶釵的角色是很尷尬的。

她從來沒有資格做黛玉的情敵,黛玉剛開始吃她的醋,不過是因為還沒確定寶玉的心意,當她確定了寶玉對自己的愛之後,大大方方地和寶姐姐做起了朋友。在我看來,林黛玉和寶玉之間最大的障礙,也從來不是寶釵,而是她自己的身體太差。

"

文/李娜yuer

薛寶釵給我的感覺很複雜。

年少的時候討厭她,因為她沒有“真”氣,太過世俗,她的周全和圓融,是一種深諳世俗規則的順從;她的世界過早地喪失了“詩意”,那些籌謀算計,在不諳世事的少年人眼裡,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那麼功利世故,避之唯恐不及。

那時候我還不懂,有一種“無情”,是因看透了人間的表情而生的“出離心”。

想讀一本好書,其實不用東張西望,《紅樓夢》就值得讀一輩子。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幾番,心境有了起伏變遷,再看薛寶釵,我竟覺得如此悲哀。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01

薛寶釵進京,是為選妃。

如果順利的話,她可能就是另一個賈元春,一朝選在君王側,用自己的恩寵,為日漸衰敗的薛家,謀求再次飛黃騰達的助力。

這是薛家為寶釵設計的“頂配”人生了。

在薛父去世之後,面對寡母和不成器的哥哥,七八歲的寶釵大概就接納了自己的命運。她更像一顆棋子,關於權勢富貴的“熱毒”,是從小浸淫的環境帶給她的,所謂的“冷香丸”,最核心的成分是什麼呢?是合時宜。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她就按照“頂配”的標準,被培養成了一個最懂分寸,最知世故,最合時宜的女孩子。

我在賈行家談《聊齋》的節目裡,聽到一個有趣的觀點,關於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他說,現實主義告訴你的是,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浪漫主義,則告訴你美好的世界和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薛寶釵過早地被剝奪了做夢的權利,進入到成年人的世俗紛爭之中,她戴著屬於她的面具,每一個表情都精確到毫釐不差,她人生的底色是“現實主義”的。

多麼無趣,也多麼無奈。

看看薛姨媽和薛蟠就知道,一個縱容溺愛的母親,一個不學無術,到處惹是生非的哥哥,這樣的家庭,雖然寶釵為幼女,實際上卻更像一個姐姐。

與母親的共情,使得她懂事地認同了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她在原生家庭裡,恐怕也是被利用多過被愛的。

02

選妃失敗,薛寶釵被人生際遇推趕著進入賈府。

在京城的姨媽家長住下來,很可能是母親和姨媽共同的謀劃了。賈府上下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薛寶釵的,很多人因此稱讚薛寶釵“情商高”,她讓我想起《金瓶梅》裡的李瓶兒,帶著萬貫家財嫁入到西門府,小心翼翼地送禮物籠絡西門慶其他妻妾,對下人也是不惜散盡金錢拉攏人心。

可是這種喜歡,難道不悲哀嗎?下人對她的喜歡,不過因為得到了一點物質上的好處,一分主子的好臉色,王夫人對她的喜歡,因為她符合“好兒媳”的標準,賈母呢,賈母嘴上說寶釵比我家四個姑娘都好,實際上從沒真正喜歡過她。

薛寶釵的角色是很尷尬的。

她從來沒有資格做黛玉的情敵,黛玉剛開始吃她的醋,不過是因為還沒確定寶玉的心意,當她確定了寶玉對自己的愛之後,大大方方地和寶姐姐做起了朋友。在我看來,林黛玉和寶玉之間最大的障礙,也從來不是寶釵,而是她自己的身體太差。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當然,薛寶釵也不愛寶玉。他無意中說她“像楊貴妃,體豐怯熱”,一向好脾氣的寶姐姐突然發了脾氣,可見她對沒有選上貴妃這件事是介意的。

寶玉捱了打,她對他的真情流露,可能也只是一種情愫,那個年代,兩情相悅,三觀相合的愛情太高級了,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

她勸他用功讀書,追求功名,不過是世俗價值觀賦予一個妻子角色最本分的想法。

沒有體驗過愛情,為一樁婚姻殫精竭慮,為復興家族的富貴榮光日夜奔走,這就是薛寶釵的現實人生。

她從故事的開始,就無法為自己而活,她連最後的一點心懷意念也捨棄了,因為無用。

相比於寶玉黛玉的真性情和熱烈,她是冷漠的,像她住的雪洞般的屋子一樣,失去了青春生命的華彩。她對世俗規則的順從,也讓我感到深深的無力,這種悲哀和無力,是那個時代女性共同的命運。

03

薛寶釵註定是個具有爭議性的角色,因為她身上有一種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感。

有人激賞她的高情商,好涵養,深諳入世的規則,對人情世故的練達。

也有人詬病她的無情,對他人不幸的冷漠,對於生死的無動於衷置身事外。

詩人顧城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談薛寶釵,說“她是天然生性空無的人,並不在“找”和“執”中參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的合適,是因為並無所求。”

我只同意一半。

薛寶釵不是天性空無,她是過早地見識過繁華,也見識過繁華的凋敝,因而生了一種荒謬幻滅之感。然而從小的規訓,以及強大的共情能力,又讓她保有了一種積極的業力。

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適,很大程度上,因為對世俗人情的深刻洞察,她用儒家的入世和圓融,來為自己的出離之心撐開一片自我的天地。

"

文/李娜yuer

薛寶釵給我的感覺很複雜。

年少的時候討厭她,因為她沒有“真”氣,太過世俗,她的周全和圓融,是一種深諳世俗規則的順從;她的世界過早地喪失了“詩意”,那些籌謀算計,在不諳世事的少年人眼裡,散發著腐朽的氣息,那麼功利世故,避之唯恐不及。

那時候我還不懂,有一種“無情”,是因看透了人間的表情而生的“出離心”。

想讀一本好書,其實不用東張西望,《紅樓夢》就值得讀一輩子。在紅塵裡摸爬滾打幾番,心境有了起伏變遷,再看薛寶釵,我竟覺得如此悲哀。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01

薛寶釵進京,是為選妃。

如果順利的話,她可能就是另一個賈元春,一朝選在君王側,用自己的恩寵,為日漸衰敗的薛家,謀求再次飛黃騰達的助力。

這是薛家為寶釵設計的“頂配”人生了。

在薛父去世之後,面對寡母和不成器的哥哥,七八歲的寶釵大概就接納了自己的命運。她更像一顆棋子,關於權勢富貴的“熱毒”,是從小浸淫的環境帶給她的,所謂的“冷香丸”,最核心的成分是什麼呢?是合時宜。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她就按照“頂配”的標準,被培養成了一個最懂分寸,最知世故,最合時宜的女孩子。

我在賈行家談《聊齋》的節目裡,聽到一個有趣的觀點,關於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他說,現實主義告訴你的是,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浪漫主義,則告訴你美好的世界和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薛寶釵過早地被剝奪了做夢的權利,進入到成年人的世俗紛爭之中,她戴著屬於她的面具,每一個表情都精確到毫釐不差,她人生的底色是“現實主義”的。

多麼無趣,也多麼無奈。

看看薛姨媽和薛蟠就知道,一個縱容溺愛的母親,一個不學無術,到處惹是生非的哥哥,這樣的家庭,雖然寶釵為幼女,實際上卻更像一個姐姐。

與母親的共情,使得她懂事地認同了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她在原生家庭裡,恐怕也是被利用多過被愛的。

02

選妃失敗,薛寶釵被人生際遇推趕著進入賈府。

在京城的姨媽家長住下來,很可能是母親和姨媽共同的謀劃了。賈府上下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薛寶釵的,很多人因此稱讚薛寶釵“情商高”,她讓我想起《金瓶梅》裡的李瓶兒,帶著萬貫家財嫁入到西門府,小心翼翼地送禮物籠絡西門慶其他妻妾,對下人也是不惜散盡金錢拉攏人心。

可是這種喜歡,難道不悲哀嗎?下人對她的喜歡,不過因為得到了一點物質上的好處,一分主子的好臉色,王夫人對她的喜歡,因為她符合“好兒媳”的標準,賈母呢,賈母嘴上說寶釵比我家四個姑娘都好,實際上從沒真正喜歡過她。

薛寶釵的角色是很尷尬的。

她從來沒有資格做黛玉的情敵,黛玉剛開始吃她的醋,不過是因為還沒確定寶玉的心意,當她確定了寶玉對自己的愛之後,大大方方地和寶姐姐做起了朋友。在我看來,林黛玉和寶玉之間最大的障礙,也從來不是寶釵,而是她自己的身體太差。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當然,薛寶釵也不愛寶玉。他無意中說她“像楊貴妃,體豐怯熱”,一向好脾氣的寶姐姐突然發了脾氣,可見她對沒有選上貴妃這件事是介意的。

寶玉捱了打,她對他的真情流露,可能也只是一種情愫,那個年代,兩情相悅,三觀相合的愛情太高級了,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疇。

她勸他用功讀書,追求功名,不過是世俗價值觀賦予一個妻子角色最本分的想法。

沒有體驗過愛情,為一樁婚姻殫精竭慮,為復興家族的富貴榮光日夜奔走,這就是薛寶釵的現實人生。

她從故事的開始,就無法為自己而活,她連最後的一點心懷意念也捨棄了,因為無用。

相比於寶玉黛玉的真性情和熱烈,她是冷漠的,像她住的雪洞般的屋子一樣,失去了青春生命的華彩。她對世俗規則的順從,也讓我感到深深的無力,這種悲哀和無力,是那個時代女性共同的命運。

03

薛寶釵註定是個具有爭議性的角色,因為她身上有一種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感。

有人激賞她的高情商,好涵養,深諳入世的規則,對人情世故的練達。

也有人詬病她的無情,對他人不幸的冷漠,對於生死的無動於衷置身事外。

詩人顧城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談薛寶釵,說“她是天然生性空無的人,並不在“找”和“執”中參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的合適,是因為並無所求。”

我只同意一半。

薛寶釵不是天性空無,她是過早地見識過繁華,也見識過繁華的凋敝,因而生了一種荒謬幻滅之感。然而從小的規訓,以及強大的共情能力,又讓她保有了一種積極的業力。

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適,很大程度上,因為對世俗人情的深刻洞察,她用儒家的入世和圓融,來為自己的出離之心撐開一片自我的天地。

薛寶釵:女孩子活成這樣,其實很悲哀

用出世的情懷,過入世的人生,對於中年人來說,這應該算得上最佳心境了吧。可是對於薛寶釵這樣十幾歲的少女來說,還是太殘酷了。

我為什麼對這個人物感到如此悲哀,因為她從來沒有年輕過啊。在大觀園這個避世的青春夢園裡,薛寶釵始終是個清醒剋制的中年人。

END

★作者:李娜,座標北京,一個水瓶座文藝女青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