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須達多 佛教 建築 白馬寺 妖精 2017-05-28

在走過許多座寺院之後才知道,早在佛陀時代便已經有了佛寺建築。但畢竟那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佛寺建築是什麼樣子,恐怕我們只能在流傳下來的史料中找到藍本和依據了。

根據《大般涅槃經》等經典的記載,最早的佛寺建築應是古印度拘薩羅國首都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據說,佛陀住世時期的舍衛城,有位富可敵國的大善長者名叫須達多,。因慈悲願故,他經常佈施財物給孤獨貧苦之人,幫他們離苦得樂,因此大家也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這位給孤獨長者聞聽佛陀在鄰國王舍城為人們講說佛法,並使很多人獲得智慧,就專程趕往王舍城,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了一名虔誠的居士。

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給孤獨長者心想:佛陀的言教是如此地充滿智慧,破除人們心靈的迷障,幫人們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的教法也應該讓舍衛城的百姓們聽到,大家都獲得心靈的解脫,開悟得智慧,這多好呢!於是他就懇求佛陀前往舍衛城說法度眾,佛陀隨喜他的良善願望,便十分高興地答允下來。

給孤獨長者在回到舍衛城之後就想為佛陀尋找一處可以安居、講法的園林,。他走遍了舍衛城,只有國王波斯匿的兒子、祇陀太子的園林最為合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清爽宜人。這個好玩樂的太子卻不願意出售自己心愛的園林,於是就戲言道:“若長者能以黃金佈滿園中空地,厚約五寸許,我就答應出售這座園林。”

沒想到,給孤獨長者果然依照太子所言,用厚約五存的黃金鋪滿了園中空地,祇陀太子也無法再為難給孤獨長者,便做個順水人情,說這園子是給孤獨長者買下,獻給佛陀的,可這園中的樹木卻是他佈施給佛陀的。

精舍建好之後,給孤獨長者請佛陀為此處提名,佛陀欣然揮毫,寫下“祇樹,給孤獨園 ”,後人則簡稱為“祇園”,這便是最初的佛寺建築。

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說完祇園精舍,就不得不說說古印度時期另一種類型的佛寺建築——支提,它出現在佛陀涅槃之後,最初是依山開鑿的半圓形石窟,也有人認為支提這種建築形式是圍繞葬有佛陀靈骨的“翠堵波”而修造成的僧房。

中國的佛寺建築起始於東漢。大家所熟知的洛陽白馬寺,便被普遍認為是開創漢地本土佛寺建設的先例。此後,隨著佛教的發展,佛寺建築的定製逐漸形成。一般來說,寺院為避開市井塵俗,多建造在山林之間,所以,就要設置山門,而“山門”便也成了對寺院的稱呼。

山門本是位於寺院正面的樓門。來到寺院,你會留意到,山門多設有三個門洞。一位友人曾經說過,這三個門洞一定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其實這話說得沒錯,佛寺建築自其產生之時起,其佈局內涵中就體現了十分豐富的佛教教義理念。可見,寺院中的佈局結構、造像藝術等不僅起著宗教性功能,也分明傳遞著人生由迷誤到解脫的一個過程。

拜佛是一場人生的修行,那麼這修行便是從進入山門開始的。且先不說寺院裡大大小小的佛教造像有何玄機所在,但是這山門,便已然將佛教旨趣擺在你面前。

山門,三個門洞便成為了我們洞悉佛學哲理的開端,而我們的心靈旅程也從這開始。

這三座門即是佛家三解脫門的象徵,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佛教從觀察世間諸法的空性作為其入道法門,難怪友人稱其為“空的哲學與智慧”,不過佛家之“空”,倒不是否定物質存在性,而是認為一切事物均是從內因外緣,種種條件而發生、存在、發展,任何一個條件發生變化,則事物也會隨之變化,乃至消失。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就是無常,而這種變動不居,即是“空”,。因為它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亦沒有恆常存在的、獨立的“自我”,無我、無常,事事如此,萬物莫不是這樣。

《大智度論》中寫道,要進入涅盤城可以從三個門進入,這便是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而把空門放在第一位,也分明是在告訴我們,要踏進佛法的門,先學會“空”、了悟“空”。

空,放空雜念、排空執著,這是人生的一層意義;空,也可以是認識到萬法皆空,緣起性空,掙開世俗塵緣的枷鎖,這更是人生的另一重境界。

若是能夠靜下心來想想,人這一生,可不就是個空空。且不說萬般榮華帶不去,且不說高官厚祿帶不去,就是自己奮鬥一生、拼搏始終,一旦業緣果報到來,舍不下的也要捨得。看到這裡,也許有人又會端著腔調說佛教是如何如何的消極,如何如何的避世,大家都在追求正能量,怎麼能容許這樣的消極思想“侵蝕”了自己呢。

且先別怒,大家倒不妨仔細想想,我們平常總說自己活得累,焉知不是因為自己素日太過操心的緣故?為了面子而終日勞碌,為了追求名利而日日盤算,蠅頭小利能成為壓垮心靈的重負,而各種貪婪妄想又豈知不是傷神累心的負能量呢?

佛家說空,但是肯定自心的能量;。俗人說追求、理想,只怕一個不小心反倒把理想變成了妄想,又因妄想而做出種種讓自己不安、使別人痛苦的事情來,這種結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何必自欺欺人,無須懊惱心煩,如果我們只是把目光、把心,放在當下,放在做每一件事的過程中,而不是固執地一定要追求個合乎自己心意的結果,那麼,這一生過得豈不是快意瀟灑而自在?

佛家說頓悟入空門,而世人需要的也許只是保持一顆無所得的心,或者說,一顆出離的心,皈依的心,在這凡塵瑣事中保持空靈、寧靜的心。

忽然想起以前聽到的一個小故事:一粒種子落在地上,它仰望著身邊的母親、一顆參天大樹心中十分激動,因為它非常希望自己也能長得像母親那樣高大、挺拔,生出茂密、濃綠的葉子。樹媽媽告訴小種子,要想以後生得高大挺拔,就要先讓自己消失,消失在泥土中,之後才是生根、發芽,再慢慢地長成一棵樹。

小種子聽到“消失”二字便十分不安,它認為憑空將自己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它決定讓自己一半溶進泥土,另一半則暴露在空氣中。很多天過去了,種子開始腐化,最終變成泥土,真正地消失了。

《心經》中有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參天大樹是一種物質存在(即“色”),這是我們能看得見、摸得到的,而小小樹種要成為這種有形色的物體,就必須先將自己化作“空無”,即溶入到泥土之中。樹木是這樣, 人生亦復如是!

我們不斷地放下、,不斷地捨棄,同時也在不斷地轉化、,不斷地新生,不就是為了成全自己,實現一種更大的人生格局嗎?難怪有人說,看破、放下,才是人生大格局。可真正願意選擇“消失”,讓自己暫且空無的人,終究是少數的,這就不奇怪,為何世間聰明人很多,但有智慧的人很少;為何世上有追求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實現理想的人就很少了。

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說完空門,我們繼續說一下無相門。

《金剛經》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寶積經》中所說之“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便是對無相門的最好註釋。

既然世間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起、本性為空,那麼自然沒有固定不變的形相了。山川看似雄偉,但 在百萬年前,山川所在之處很可能就是一片汪洋:河海看似幽深,但在百萬年後也許河海所在的地方會隆起高原或山峰。

自然界是這樣,世間人情百態,更是如此!有人為了愛情糾葛而痛不欲生,有人因為屢受挫折而痛苦萬分。如果把小小之我的這些感受放置在億萬斯年的時空之中,那這些真的算不上什麼了。

而我們,我們總是說自己如何痛苦,其實不過是因為執著在小我的那些情緒之中。因為固執於小我,我們不能忍受變化,特別是無法忍受事情由好向壞的變化,或者是愛情的破滅,或者是親情的離散,或者是財富的消散,所有這些在常人看來都是一種痛苦。但是,人生中的種種定數,又豈能依靠小我的力量而做出改變呢?

“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無相便是看到眼前事物背後的變動性和無常性。了達無常的智慧,洞悉恆常中的無常,這道理雖然好懂,但做起來卻頗有難度。可也正是因為有難度,才需要修行。

修行,修心,修剪掉偏執和貪著,讓智慧和慈悲不斷生長。無相的境界,便是如此得來。

無作門,即是說“無因緣之造作,心無造作之念”。

世間萬物,無非因緣和合造作;心中萬念,也是如此。由於內因外緣,我們得成人身,萬事萬物得以發生、發展,也正是這諸多的內因外緣,成為了障蔽我們自心光明的一道障礙,束縛著我們的心靈。

如果你知道,真正的解脫,不是遠離塵囂、脫離世事,而是在世事紛紜中依舊保持自心的清淨、安寧,那便知道,沒有造作的心靈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件珍寶。

三門即是一門,因為從任何一個門中進入寺院,都可踏上解脫自我的心靈之旅。“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即是先要生起一顆皈依的心。

生出一顆皈依的心

本篇文章以及文中配圖皆出自《心.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