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許昌老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許昌城區,有不少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留下來的經典建築,見證了歷史的進步。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它們的美好故事,有曾經兩次被許昌人驅逐的英美煙公司,有為保護抗日愛國人士被日本人打死的西關天主教堂的神父,還有為振興國人文化曾開辦回教小學的清真寺……


講述許昌老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1英美煙公司舊址 見證許昌“菸葉王國”的輝煌

在魏都區北大街道辦事處西湖社區,市菸草專賣局北側,有5座老建築,就是當年英美煙公司的舊址。1917年,英美煙公司為了壟斷許昌菸葉市場,在許昌籌建了英美煙公司,距今已經近百年的歷史。

“1913年,英美煙公司在許昌市襄城縣潁橋鎮試種和復烤煙成功,很快就推廣到許昌周邊地區。”曾任許昌市菸草專賣局黨委書記,今年81歲的聶長宏說,隨著許昌周邊菸葉種植的迅速發展,收購量也迅速增加。因此,總部設在上海的英美煙公司為了便於收購,於1917年在許昌城西、京漢鐵路東側(今許昌市菸草專賣局院內)購地近百畝,建立了英美煙公司許昌菸葉收購站。

聶長宏說,這些建築在當年是相當豪華的。所謂“飛機樓”,就是外形像飛機一樣,前邊像飛機頭,後邊兩個配房像飛機的尾巴,現在已經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反對英美煙公司對許昌菸葉市場的壟斷,許昌愛國人士曾進行過多次鬥爭,先後兩次驅逐英美煙公司。“第一次是1927年,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佔領許昌,人民群眾為了慶祝勝利,紛紛上街遊行示威,高喊‘打倒軍閥’、‘打倒侵略’。”聶長宏說,在馮玉祥率部撤離許昌時,放火燒了英美煙公司,相關人員被迫撤離許昌回到上海。

“第二次驅逐英美煙公司是在1936年。”聶長宏說,被迫撤回上海的英美煙公司不甘心放棄許昌菸葉市場,千方百計尋找回許昌的途徑。1933年,英美煙水泥公司以“中國許昌菸草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在南京註冊,簡稱“許昌菸葉公司”,委任鄔挺生為總經理,美國人牛森為顧問。

該公司來到許昌後,買通地方文武官員、軍警頭目、紳士大賈,大量收購菸葉的同時,排擠轉運公司和煙行,先後有20多家轉運公司和48家煙行被擠垮。看著英美煙公司日益壯大,本地煙商紛紛想對策,找人談判根本不起作用,起訴到法院,無奈檢察官接受賄賂不予起訴。煙商在一起商量,一致同意僱人槍殺鄔挺生。1935年12月30日,槍手在鄔挺生參加宴會回家途中將其槍殺。但是,顧問牛森接替總經理繼續收煙。1936年12月,槍手又在英美煙公司收煙現場將牛森槍殺。公司裡的外國職員被驅逐,中國職員被遣散。至此,英美煙公司結束了在許昌的壟斷地位。


講述許昌老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2明代清真寺 曾辦學教書育人

在魏都區東大街道辦事處興隆社區,有一座城內清真寺,是當地穆斯林禮拜的地方。這座清真寺的正式名稱叫許昌城內清真寺,建成於1433年,即明宣德八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明永樂年間,鄭和(馬三寶,回族人)七下西洋,威震寰宇。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皇帝下令在各州府縣回民聚居地修建清真寺。許昌城內清真寺於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正式建成,硃紅色大門,上額滾龍旌匾,藍底金字大書“清真寺”三字。

“清真寺設有管理委員會,管委會主任管事務,阿訇管教務。”現任管委會主任馬振坤介紹說,在清真寺裡,管委會主任一般負責管理寺內事務,比如寺內日常的開支及維修等;而教務方面,則有寺內的阿訇負責。寺內現任阿訇姓李。馬振坤介紹,城內清真寺之前有一位朱阿訇,如今已經90歲高齡了,曾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在省、市宗教界都有很高的地位。

說到清真寺,不得不說的是百年老校回教小學。關於回族小學的來歷,在市區聚奎街清真寺門口的簡介上有這樣一段文字:清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清廷廢科舉興學堂。侍衛姚崇章,千總姚鵬飛,商會會長張季楨、王安亭,富戶方老瑞、沙廷選、劉奎光、李芝蘭、馬鳳章等許昌回民竭力響應,解囊捐助,復受漢族縉紳朱佑廉、徐卓增、賀瑞亭等先生大力協助,於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在清真寺開辦回教小學。

當時,許昌回教俱進會會長張季楨是許昌回族的首富,曾任許昌商會會長。他為人寬厚,樂善好施,“富而無驕”,為擴建寺院慨解義囊,發動皮業商行逐月提留,樂於捐助,為清真寺與回教小學的建成作出了很大貢獻。


講述許昌老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3清代天主教堂 保護過抗日愛國人士

位於許昌市湖濱路上的西關天主教堂,是1907年由意大利天主教傳教士巴爾瑪外方傳教會士卜樊德神父聯合多位會士,特聘比利時工程師赫展道費爾共同設計的,於1909年11月28日整體竣工。房屋一共71間,建築面積1247.95平方米。

教堂建成後,由於其設施完善,建制齊全,很快受到許昌周邊地區人們的歡迎。“在咱們教堂曾經發生過很多故事,都是很感人的。”今年76的教友鄒萬德說,1944年4月,時任該教堂的意大利籍神父柏長清,為保護在教堂避難的教友及抗日愛國人士,被日本侵略者當場槍殺。

“為了救助百姓,教堂還曾經設有醫院。”1967年出生的王路寬說,他就是在教堂裡出生的。為了幫助更多的許昌人,教堂專門在20世紀60年代設立了醫院,當時叫“公教眼科醫院”,但實際上是以婦產科為主。“市區很多五六十歲的人都是在教堂出生的。”王路寬說。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教堂也把房產貢獻出來,成立醫院,仍發揮著治病救人的積極作用。”王路寬說,眼科醫院現在被當作按摩醫院,仍發揮著治病救人的作用。

來源許昌晨報

1.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襄城縣”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老家襄城縣””提供,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襄城縣”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4.“老家襄城縣”愛襄城縣老家,看“老家襄城縣”。

5.老家襄城縣,首山、紫雲山、誠信、開放、包容、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