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簡歷,神有傳說‖帶你瞭解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的傳奇事蹟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天尊等。全稱“祖師北極法主真武佑聖靈應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遷校府。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中的武當山便是真武大帝的應化道場。

一、真武大帝信仰簡介

人有簡歷,神有傳說‖帶你瞭解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的傳奇事蹟

1、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

2、真武大帝是水神。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五逸《九章懷句》雲:“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樑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3、玄武是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徵。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子,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糾盤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4、真武大帝主持為戈,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鬥、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焦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御劍出行,就因為御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5、真武大帝是司命之神。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嚥氣。《抱朴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郄位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鬥宿,俗稱南鬥。《星經》曰:“南鬥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幹寶《搜神記》中引用管輅的話曰:“南鬥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鬥就可以增壽。

玄武的這些特性,不但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仰,而且還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

二、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

人有簡歷,神有傳說‖帶你瞭解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的傳奇事蹟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慾天宮,淨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三、真武大帝,道教的戰爭之神與武術之神

人有簡歷,神有傳說‖帶你瞭解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的傳奇事蹟

宋代以來的道教戰神神譜中,其最為顯著及崇奉範圍最廣者,則非“北極玄天上帝”即通稱的“真武大帝”莫屬。關於真武信仰的研究,數十年來於海內外道教學界漸有興起之勢,且研究角度亦各有所長。惟將真武大帝作為戰爭之神和武術之神來進行綜合考察的,卻至今鮮見。本文思考道教“尚武精神”,即側重由此視角展開,並以雷法和內家拳為例來進行切入。

從道教雷法的發展史來看,真武大帝與雷法的關係甚為緊密。真武本為“北極四聖”之一,李遠國先生曾指出:“神霄雷霆的主帥即為天蓬、天猷、翊聖、玄武四大元帥,合稱北極四聖。” 實際上,宋元興起的“北極四聖”與彼時戰亂紛仍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故四聖基本作為天庭戰神而被廣泛崇拜。雷法應時而起,宣揚以“四聖”之神力降伏諸魔,從而更加強化了這一信仰崇拜的傳統。

《道法會元》已有記載,將此“四聖”作為專門祈請的神將團隊。而在元代所繪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中,更可以清楚看到“北極四聖”共同出場的威風形象。如其中的天蓬元帥,《道藏》即專門載有“上清天蓬伏魔大法”,後也成為清微雷法所祈請的雷部尊神 。當然,隨著社會政治及道教本身的發展,真武大帝在四聖中脫穎而出,成為影響橫跨不同民族政權的全民尊神。

不晚於兩宋交替之際,真武大帝即開始被視為戰神;而其勇猛力量的表現,除了如《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這樣的基本經典描述外,更多顯著於道教雷法之中。《道法會元卷八十》的《欻火律令鄧天君大法》,署名“領籍上仙披雲楊耕常傳授”,實為神霄一派的正宗雷法。其中即有:“主法北極佑聖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之神位。

《道法會元卷九十五》的《雷霆使者飛捷大法》,在其雷法科儀的檄文之中,有“教主北極鎮天真武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祖師三天扶教大法天師泰玄上相張,祖師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的神位列法。《道法會元卷一百三十》的“北真水部飛火擊雷大法”更是專門以“教主北極佑聖真君玄天上帝”作為唯一的主法神靈。《道法會元卷一百三十一》的“石匣水府起風雲致雨法”,也是需要法師啟奏並變身為真武大帝的雷法。由此可知,真武大帝堪稱宋元時期較早融入雷法信仰及其神靈譜系的道教神祇,而且其“掌兵伐魔”的戰神色彩非常突出。

較之神霄雷法,清微雷法與真武大帝具有更為深厚的歷史淵源。現存最早的武當山志《武當福地總真集》,即由武當清微派高道劉洞陽所纂。其中記載:“惟玄帝天一之精,丁甲風雨水火之神,俱隸主治,能蕩除氛穢。右侍玉童,持符往召玄帝,被旨上朝天顏,恭領帝命,部坎離真相,蒼龜巨蛇,丁甲五雷神兵三十萬。神將、巨虯、師子、毒龍、猛獸,齊到下方,恭行天討。” 這表明最遲至元代,真武大帝已完全被視為具有雷部戰神統帥的身份。至武當清微派盛行之時,即將真武大帝納為其道法體系中重要的主法之神。

在武當清微派基本典籍《清微神烈祕法》所列“聖位”中,主法神靈為“紫皇太乙天君李嚞”。楊立志先生根據《玄帝實錄》中“太上賜玄帝李姓,蓋取宗化之源”一說,以及《清微神烈祕法》中《清微天寶家書》所云“嗣法曾玄孫姓某,即日三黛九沐,頓首。書上萬法教主玉虛師相紫皇太一天君”,認為武當清微派道書將玄天上帝列為祖師之一,稱為“萬法教主”“法主”,為清微道士崇奉的尊神 ,此論甚是。

如我們還可以在《清微言功文檢》的“清微開天寶章”裡看到,真武大帝已經與魏華存元君、祖舒元君並列為清微弟子具狀申請的神真。因此,形成於元代的武當清微派,之所以被稱為“新武當派”,不僅體現在它以清微雷法為主體,構建了新的道法修煉體系;還在於它將宋代以來作為武當道教重要傳統的真武信仰,充分納入到清微雷法的修持施法中去。

考《清微神烈祕法》捲上,有《大梵水火元始心章》,即需法師書玄帝諱而統攝龜、蛇二將。卷下載有“請師香信符”,為行持雷法時祈請祖師仙真加持所用之道符。其第一道符,即為祈請真武大帝,之後方是祈請張天師、許遜真人、魏華存元君及清微派歷代祖師的道符。

出自武當清微派的《清微玄樞奏告儀》中,有“然燈唸咒”的法事環節,其咒語配合斗燈之儀,召請雷部正神:“玄武大聖,臺中三星。治病除禍,回死作生。違敕者死,稟救者生。大降威力,誅斬妖精。三魂附體,七魄安寧。斗燈一照,身宅光明。” 清微雷法高道張守清,在元仁宗皇慶元年、二年的京師祈雨活動中靈驗有加,備受京師官庶欽服。當時有範德機作《送張鍊師歸武當山》一詩,提到了張守清在東市門開壇作法時,“庭中玄武旗,飄飄墨黍黑” 。

即反映了張守清以黑色令旗象徵真武大帝,作為主法的雷部神靈,從而行持清微雷法以祈雨禱晴的事蹟。另外,《清微傳度文檢品》中尚有“箋玄帝”一節,稱真武大帝為清微雷法中的“法主”,需申請法職的清微弟子單獨具文奏告;同時,真武大帝以“上帝”之尊也可向同為清微法主的“北極四聖”中其他三聖轉達清微弟子之祈請(三聖的職位是“元帥”或“真君”),這也在事實上構成了四聖戰神集團的新層階。

不難看出,真武大帝非僅是武當清微派斬妖除魔的戰神,更且是宮觀主奉之神。包括其座下的神將部屬,亦成為清微雷法道士所經常召請的護法將帥 。這個傳統在元明以後的武當山道教中,被很好地保留下來,並顯諸各宮觀的真武戎裝造像中。隨著清微雷法在宋元以後流傳至全國各地,受其影響的道教宮觀也日益深化了對真武大帝的信仰和祭祀。

根據現存方誌文獻的記載,明以後全國各地與雷法有關的正一、全真道觀,其所奉祀的主神有相當大部分即是真武大帝,或至少供奉了真武大帝。由此可見,作為戰神的真武的信仰傳播與法術傳承,在元明以後逐漸結合成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共生現象”。真武神的勇猛剛強與雷法的氣吞八極,在精神上恰好形成了一種完美的契合,從而深刻影響了道教的某些面貌。

可見,真武信仰與武術發展也構成了類似於其與雷法那樣的共生現象。特別是在宋元易代的歷史鉅變中,信奉真武的武當道人群體將戰場殺敵禦侮之術,巧妙地引入到道教修煉中來,極大地發展了道教武術。而他們同時也是雷法之類法術的傳承者,這就在無形中將真武大帝的戰爭之神與武術之神的神性進一步結合,從而鑄就了道教神譜中獨具魅力的“武神真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