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西周 黃河 大巴山脈 地理 西漢 知乎地理 2018-11-27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陝西(Shaanxi),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陝西這個名稱始於西周初年,據《國語》載6,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周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陝西行省,並將今陝西南部地區併入管轄;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陝西建都。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截至2017年末,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 。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 ,擁有西鹹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一: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4月,陝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106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個縣級市。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二: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陝西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總面積205603平方千米。

陝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2:地形地貌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地勢特徵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

地貌類型

按照地貌類型劃分指標,將陝西省劃分為風沙過渡區、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秦嶺山地區、漢江盆地區和大巴山地區六個地貌類型區域。

陝西省各地貌類型面積中,黃土高原區面積最大,佔40%,漢江盆地區面積最小,佔5%;各地貌類型區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秦嶺山地區,為1295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關中平原區,為546米。

海拔坡度

陝西省海拔段主要分佈在500米到200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的90%。陝西省平均海拔1127米;各地市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寶雞市,為1351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渭南市,為675米。

坡度計算格網單元為25米×25米。計算成果表明,陝西省25°以上坡度段面積最大,佔全省38%;3°—8°坡度段面積最小,佔8%。陝西省平均坡度為19.9°;各地市平均坡度最大的是安康市,為28.4°,平均坡度最小的是渭南市,為9.3°。

主要山脈

太白山海拔高度3771.2米,化龍山2918米,首陽山2720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54.9米,白于山1890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885.3米。

氣候

境內氣候差異很大,由北向南漸次過度為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氣溫13.0℃,無霜期218天左右。

陝西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於南北延伸很長,達到800千米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陝北其餘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溼潤氣候、陝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溼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溼潤氣候。

陝西溫度的分佈,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陝北-10~-4℃,關中-3~1℃,陝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陝北21~25℃,關中23~27℃,陝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佈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春季少於秋季,春季降水量佔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佔全年的1%—4%。暴雨始於4月,於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關中、陝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後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陝南地區出現洪澇災害較多。

水文

陝西省黃河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渭河,三級河流無定河、延河、洛河、涇河;長江流域內主要河流有二級河流漢江、嘉陵江,三級河流丹江、旬河、牧馬河。漢江61959平方千米,無定河流域面積30261平方千米,河長491.2千米,延河7687平方千米,長284.3千米,涇河45421平方千米,長455.1千米,渭河62440平方千米,長818千米,北洛河26905平方千米,長680.3千米,嘉陵江9930平方千米,長244千米,長652千米,丹江7551平方千米,長244千米。

三: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根據2016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數據統計,陝西省土地調查面積為2056.24萬公頃,其中,國有土地330.17萬公頃,集體所有土地1726.07萬公頃。主要地類面積為:耕地398.95萬公頃,園地81.83萬公頃,林地1117.19萬公頃,草地287.10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81.05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5.90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0.80萬公頃,其它土地33.42萬公頃。

2:礦產資源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佈具明顯區域特色,陝北地區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鹽類、粘土類礦產為主;關中及相鄰地區以煤、建材礦產、地熱、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巴山區以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和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8種(含亞礦種),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已列入陝西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有87種,礦區726處(未含共伴生礦區、地熱和礦泉水礦區),除未劃定規模的14處礦區外,其餘712處礦區中,大型131處,中型172處,小型409處,中小型礦區佔整個礦區數的80.03%。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列全國前十位的礦產達64種。其中天然氣、鹽礦、制鹼用灰巖等列第一位;釩礦、電石用灰巖等列第二位;金紅石、鉬、汞、稀土、石棉、高嶺土、水泥用灰巖、玻璃用石英岩、蛭石等列第三位;煤、巖金等列第四位。

陝西省列入礦產資源儲量表的保有資源儲量潛在價值居全國第一位,約佔全國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總值的三分之一。

天然氣、煤、岩鹽、水泥用灰巖、鉬、釩、鈦等資源儲量豐富,確立了陝西省為全國礦產資源大省的地位,同時也使陝西省成為全國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之一。

陝西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礦產種類多,資源總量豐富,潛在價值巨大,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礦種勘查程度低,可供開採的儲量少,暫難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

鹽礦、鉬礦、釩礦、水泥用灰巖、煤、石油及天然氣等礦產在全國礦產資源中佔據重要位置;而關係國計民生的部分重要礦產如富鐵、鉻、銅、鋁、富磷、鉀鹽等短缺。

金屬礦產中大礦少,小礦多,富礦少,貧礦多,單一礦床少,共伴生礦床多。煤與金屬礦產中共伴生礦產豐富,多數可綜合回收利用。

四:風景名勝

截至2011年,陝西現有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組),文物點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均居全國首位。

陝西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已達到257家,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8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景區、黃帝陵景區、大雁塔—小雁塔景區、華山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金絲峽景區、寶雞太白山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70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140家,國家2A級旅遊景區54家,國家1A級景區2家。

陝西可看到古代城闕遺址、宮殿遺址、古寺廟、古陵墓、古建築等,如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乾陵、茂陵、陽陵、黃帝陵、法門寺等,西安城牆、西安碑林、西安鐘鼓樓、大小雁塔等。在陝西,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陝西各地的博物館內陳列的西周青銅器、秦代銅車馬、漢代石雕、唐代金銀器、宋代瓷器及歷代碑刻等稀世珍寶,昔日的周秦風采、漢唐雄風從中可窺一斑。

在自然景觀方面,有位於華陰市的西嶽華山、寶雞眉縣的太白山,還有西安周邊的臨潼驪山華清池、終南山、翠華山,秦晉交界處的黃河壺口瀑布等。

下面我們介紹幾個陝西著名的5A級景區:

1: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陵園面積218萬平方米。博物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3個兵馬俑坑。一號坑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總面積14260平方米,約有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二號坑是秦俑坑中的精華,面積6000平方米,由四個單元組成,四個方陣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嚴整有序,無懈可擊。三號坑是軍陣的指揮系統,面積524平方米。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1976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向國內外公開開放。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華清池景區

唐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遊幸的別宮。後也稱“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臺館殿,遍佈驪山上下。初名“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唐玄宗更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繡嶺宮。華清宮始建於唐初,鼎盛於唐玄宗執政以後。唐玄宗悉心經營建起如此宏大的離宮,他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遊幸。歲盡始還長安。安史亂後,政局突變,華清宮的遊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後各代皇帝已很少出遊華清宮。後歷代皇家有維修,到解放前已是湯池寥落,宮殿蕭疏。華清池,解放後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黃帝陵景區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 。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 ,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 。“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 ,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4:大雁塔—小雁塔景區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簷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5:華山景區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這一成果首先被孫中山所引用,創立“中華民國”。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6: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10千米,西距寶雞市90千米。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至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2009年5月9日,法門寺文化景區建成對外開放。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7:金絲峽景區

被譽為 “峽谷之都”、“中國奇峽”、“天下奇峽”、“中國最美的大峽谷”,景區位於陝西東南門戶商南縣境內。園內南北植物交匯,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森林覆蓋率達98%,2009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是陝西第二個國家地質公園。金絲峽地區地處秦嶺南麓連接巴山北坡,居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境內地勢起伏,谷嶺相間,主要屬低山和丘陵地貌。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8:寶雞太白山景區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的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境內,公園面積2949公頃,森林覆蓋率94.3%。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蹟點綴其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是中國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遊區,被譽為中國西部的一顆綠色明珠。包括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公園海拔高度從620米到3511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號外!!!-------------------

下面我們列舉一些陝西省好玩又有趣的旅遊景點,喜歡的同學歡迎收藏本篇文章哦~

一:西安:(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興教寺塔:中國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塔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皇宮,東方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未央宮:又稱西宮,劉邦稱帝后七年(前200年)始建。使用時間達360多年。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4:西安城牆:西安城牆總周長13.74千米。有主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5:大唐芙蓉園:首家大唐文化主題公園,擁有全球幅寬最大的水幕電影,是國內最長的唐文化長廊。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6:西安鐘鼓樓:西安鐘樓是西安的象徵,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二:寶雞(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周公廟:岐山周公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廟。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三:咸陽(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彬縣大佛寺石窟:唐貞觀二年所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乾陵:乾陵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茂陵: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四:榆林(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鎮北臺: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和“萬里長城第一臺”之稱。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紅鹼淖: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統萬城: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是中國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曆史。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五:延安(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寶塔山:海拔1135.5米,是延安的標誌,中國革命聖地的象徵。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壺口瀑布:中國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六:銅川(上文介紹過的除外)

1:玉華宮: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此營建仁智宮,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擴建後改名玉華宮,是初唐時有名的一座皇帝避暑的行宮。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藥王山: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因民間尊奉孫思邈為“藥王”而得名。藥王山本名五臺山,由5座山巒組成,山巒頂平如臺,形如五指,俗稱:五指山,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思邈改稱:藥王山,後人在此修廟、建殿、塑像、立碑,藥王山成為著名的醫宗聖地。遠遠眺望,綠樹叢中,殿宇環山依巖而建,氣勢壯觀迷人。藥王山是中國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照金香山:紅色革命遊和佛教文化遊兩個區域及照金紅色名鎮、薛家寨遺址、紅色兵營舊址和大香山寺四個旅遊組團。 照金革命舊址 照金鎮位於耀州區西北五十公里處,屬陝甘交界的子午嶺南段。境內山巒綿亙起伏,間或有奇峰拔地崛起,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溝壑縱橫交錯。照金方圓25平方公里,地勢雄險,自古就是一個屯兵秣馬之地,史傳周代,後秦均發祥於此。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七:漢中

1:張騫墓:西漢時期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闢者張騫的墓葬。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卒後,歸葬於故里博望鎮。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華陽景區:地處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鎮,距縣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氣候變化多樣的生動寫照。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同一區域繁衍,世所罕見。華陽古鎮在秦漢時期形成集鎮,唐、宋均被設為縣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之稱。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張良廟—紫柏山: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紫柏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堪稱秦巴千里棧道“第一名山”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4:黎坪風景區:公園內層層山巒、莽莽林海、溪流清澈,一步一景、四季如畫,讓人感受天人合一、迴歸自然的境界。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八:安康

1:南宮山:其冰川地貌,集奇、險、野、秀、幽於一身,千姿百態、奇趣橫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考價值。因主峰並排三峰構成筆架狀,又稱筆架山。瀛湖公園以高僧弘一大師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噴發的流跡、第四紀冰川遺蹟和原始次生森林而聞名,是陝、川、鄂、渝毗鄰地區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消夏避暑的旅遊勝地。。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2:瀛湖:景區碧水藍天,秦巴仙境,水質優良,物種豐富,氣候溫和,島嶼眾多,素有“陝西千島湖”之稱,是獨具秦巴漢水自然風光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陝西十大美景之一。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3:燕翔洞:景區依託漢江,將漢江三峽、熨斗古鎮、富水河、燕翔洞天、靈雀山及肖家古寨、獅嶺風光、長嶺峽谷等十幾個風光旖邐、生態完美的主題景區,近150個景點珠玉相綴巧妙搭配,凸顯出秦巴腹地、漢江兩岸特有的原生態美,並與悠久的漢水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融山、水、岸、洞自然景觀及古鎮、寺院、宗祠、戲園等人文景觀為一體,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自然景區。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4:鳳堰古梯田:景區位於漢陰縣漩渦鎮,屬於灌區型水利風景區,連片共1.2萬餘畝,距今逾250年,景區面積38.78平方公里,是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中國地理-陝西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如果你是陝西老鄉,自己的家鄉有更好的美景,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