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西遊記》早已經成為一部經典,近些年來的各種翻拍層出不窮,不管哪一部是經典,也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沒有必要單單隻推崇一部,畢竟國外甚至也翻拍過《西遊記》,各種造型在我們看來的確是“辣眼睛”,但是難道它們就沒有自己的粉絲了嗎?事實上,就連吳承恩的《西遊記》原著,也不是完全的原創,而是改編而來。


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發現,搜索“西遊記”,百科詞條當中有很多個版本,但是如果細心找一找就會發現,有一條是“元代楊景賢創作雜劇”,而元代不正是比明朝更早了,比吳承恩更早了嗎?事實上,楊景賢所創作的這部元雜劇《西遊記》,也是後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小說所借鑑的重要內容,所以說小說《西遊記》也是改編作品,絲毫不為過。


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在楊景賢的《西遊記》創作之前,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唐僧取經的故事,而這部元雜劇則是將這些民間故事進行了整合,加以作者自己的想象,也加入了很多個人的情感,對於故事當中一些情節的安排,要做一種什麼樣的宣揚,要批評怎樣的人,要讚頌怎樣的人。而且故事的主角是唐僧,並非孫悟空,這與小說是完全不同的。


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小說當中對於佛教和道教之間,其實還是帶著一些偏心的,師徒四人取經,本身就是一個佛教類型的故事,但是將道教神仙,諸如玉帝等,說的那麼不堪一擊,只有如來佛祖出面才能鎮壓孫悟空,這也太偏向佛教了。元雜劇中,也有孫悟空戴上緊箍咒的情節,然而既然佛教的本意是勸人向善,但是這樣的強制行為,又著實是一種諷刺。


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雜劇《西遊記》裡面有一些對神佛的“辱罵”,藉著劇本中人物之口說出一些斥責的話來,其實也是作者思想的一種展示。唐僧的母親在劇中也有出現,大致經歷與小說是一致的,不過卻通過一些細節刻畫出了一個有智慧的思想進步的女性,在丈夫大仇得報之後並沒有選擇自殺,而是感到舒心快樂,最後被封為“楚國夫人”,結局相比小說版則更加完美,人物也是很有思想的,完全不在意世俗的觀念。


都說吳承恩的西遊記也是改編來的,那麼最初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


而與雜劇《西遊記》幾乎完成於同一時期的《水滸傳》,其中的女性又是什麼形象呢?作為一部以男性為主角的小說,其中的女性身上也都體現出了濃厚的封建思想,和《西遊記》一比,那就真的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了。所以如果從思想進步的角度來說,元雜劇《西遊記》比小說《西遊記》更具有進步性,也可以說,小說反而是一種退步。

如果讀一讀元雜劇的《西遊記》,或許會收穫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西遊故事,不過,西遊故事畢竟也都是後人根據真實的玄奘想象出來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也是很正常的事,千萬不要被某一本書所侷限,更不要被某一個人物所侷限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