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
"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翻臉無情、養不熟反被咬的人,帶有“牲畜不如”的強烈貶義。

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說的“白眼狼”是一個比喻,目前還沒有發現“白眼狼”這種具體的物種存在。

其實,“白眼狼”是白眼+狼的複合義。

"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翻臉無情、養不熟反被咬的人,帶有“牲畜不如”的強烈貶義。

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說的“白眼狼”是一個比喻,目前還沒有發現“白眼狼”這種具體的物種存在。

其實,“白眼狼”是白眼+狼的複合義。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人眼解剖圖

一、釋義

白眼,眼珠轉動露出眼白的部分,用來表示蔑視、厭惡、瞧不起某人,相當於英文短語:look down upon somebody。白眼,有時候也見於情侶和密友之間,這個眼神表達一種假裝嗔怒實則歡喜的情感。“白眼”同“青眼”相對。

青眼,表示用黑眼珠正眼看人。形容一個人看得起另外一個人,叫“青睞”、“青眼有加”。小孩了無心機,眼黑遠遠大於眼白,故而給人純真可愛的感覺。傳說中魏晉名士阮籍善為青白眼,他跟嵇康投緣,於是青眼看嵇康;他不喜歡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常給嵇喜白眼。

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長期代表貪婪、狡詐、凶悍、吃肉不吐骨的負面形象。近年來因為一本《狼圖騰》的書,狼這種生物竟然慢慢洗白變成“進取、強者、勇敢”的象徵。很多企業也推崇所謂“狼文化”和“狼性管理”,但我認為“狼性文化”始終只能作為企業跑馬圈地初創階段的精神,當企業發展到較高階段還是要遵循“人性文化”。而現代國家如果堅持這種“狼性”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則必然會導致霸權主義盛行,這和全球化多極化的世界潮流是絕不相合的。

白眼狼,一頭始終吊著白眼的狼,其貪婪、凶狠、無情、伺機反撲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古代文學作品裡,白眼狼的近似物種是“中山狼”。

趙簡子在中山(地名)狩獵,追殺一頭狼。狼逃跑中遇到了東郭先生,狼說:“如果先生您能救我,我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東郭先生將狼裝進自己的大口袋,口袋小狼又大,東郭先生只好將狼的腿捆紮在一起,然後裝在口袋裡用隨車物品蓋住。趙簡子追捕過來,東郭先生撒謊稱並沒有見到狼,於是狼逃過一劫。然而狼從口袋裡出來後,要吃掉東郭先生。狼說:“當我在口袋裡的時候,你把我壓得太緊了。”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後續,這頭白眼狼最後還是被另外一個智慧老人設計擊斃。

《紅樓夢》裡面對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指的是迎春丈夫孫紹祖:孫紹祖落魄時投靠賈府,後來孫發跡而賈家衰敗。忘恩負義的孫紹祖向賈赦逼債,並強娶賈赦的二小姐迎春。婚後孫紹祖經常對迎春家暴,“金閨花柳”的迎春在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被折磨而死。

無論白眼狼還是中山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都是一種十分負面和受人憎恨的存在。但這個詞語的背後,涉及的其實是施恩和報恩的文化。

"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翻臉無情、養不熟反被咬的人,帶有“牲畜不如”的強烈貶義。

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說的“白眼狼”是一個比喻,目前還沒有發現“白眼狼”這種具體的物種存在。

其實,“白眼狼”是白眼+狼的複合義。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人眼解剖圖

一、釋義

白眼,眼珠轉動露出眼白的部分,用來表示蔑視、厭惡、瞧不起某人,相當於英文短語:look down upon somebody。白眼,有時候也見於情侶和密友之間,這個眼神表達一種假裝嗔怒實則歡喜的情感。“白眼”同“青眼”相對。

青眼,表示用黑眼珠正眼看人。形容一個人看得起另外一個人,叫“青睞”、“青眼有加”。小孩了無心機,眼黑遠遠大於眼白,故而給人純真可愛的感覺。傳說中魏晉名士阮籍善為青白眼,他跟嵇康投緣,於是青眼看嵇康;他不喜歡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常給嵇喜白眼。

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長期代表貪婪、狡詐、凶悍、吃肉不吐骨的負面形象。近年來因為一本《狼圖騰》的書,狼這種生物竟然慢慢洗白變成“進取、強者、勇敢”的象徵。很多企業也推崇所謂“狼文化”和“狼性管理”,但我認為“狼性文化”始終只能作為企業跑馬圈地初創階段的精神,當企業發展到較高階段還是要遵循“人性文化”。而現代國家如果堅持這種“狼性”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則必然會導致霸權主義盛行,這和全球化多極化的世界潮流是絕不相合的。

白眼狼,一頭始終吊著白眼的狼,其貪婪、凶狠、無情、伺機反撲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古代文學作品裡,白眼狼的近似物種是“中山狼”。

趙簡子在中山(地名)狩獵,追殺一頭狼。狼逃跑中遇到了東郭先生,狼說:“如果先生您能救我,我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東郭先生將狼裝進自己的大口袋,口袋小狼又大,東郭先生只好將狼的腿捆紮在一起,然後裝在口袋裡用隨車物品蓋住。趙簡子追捕過來,東郭先生撒謊稱並沒有見到狼,於是狼逃過一劫。然而狼從口袋裡出來後,要吃掉東郭先生。狼說:“當我在口袋裡的時候,你把我壓得太緊了。”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後續,這頭白眼狼最後還是被另外一個智慧老人設計擊斃。

《紅樓夢》裡面對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指的是迎春丈夫孫紹祖:孫紹祖落魄時投靠賈府,後來孫發跡而賈家衰敗。忘恩負義的孫紹祖向賈赦逼債,並強娶賈赦的二小姐迎春。婚後孫紹祖經常對迎春家暴,“金閨花柳”的迎春在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被折磨而死。

無論白眼狼還是中山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都是一種十分負面和受人憎恨的存在。但這個詞語的背後,涉及的其實是施恩和報恩的文化。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示例

二、施與報

中國傳統文化素來強調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和捨得施恩的人向來受人尊重。投桃報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得人因果千年記……這些成語典故說的都是:我們在困難窘迫時得了別人的恩義,當自身環境改善且條件允許時,應該十倍百倍地回饋當初幫助我們的人;而我們有餘力時,也應該去幫助別人,這樣便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循環;如果我們沒有實際能力回報別人的恩德,也當銘記不忘默默為恩人祈福。

也就是說,報恩首先具有必要性,倫理道德要求你這麼做;其次,我們的報答要儘可能大於別人的施與,我們作為受恩者有義務主動支付這種“情感利息”——哪怕別人不要求你的回報。

人既是社會動物,也是情感動物,報恩之心多數人都天生具有。結草銜環,漂母一飯千金,講的都是報恩的故事。

報恩需要我們有心,而施恩其實考驗智慧。

有一個旅店老闆,有天一個落魄大漢前來尋求暫時收留。老闆看此人雖然衣著邋遢,但眉宇之間深藏英氣,料定其人將來非等閒之輩。但老闆說他不願有人白吃白住,讓大漢幫忙將大堆柴草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又經常給他指派一些粗活幹(其實並不都是真的需要那麼做),大漢欣然接受老闆的這種施與。後來恰逢國難,老闆鼓勵此人蔘軍,不要窩在小地方浪費一身本領。此人後來從行伍的普通一卒逐漸成長為大將,他再次找到老闆並千金相贈,以報答當年的收留之恩,而老闆卻已不太記得施恩這件事了。

在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在施恩的時候,施與者應該儘量照顧到受恩者的尊嚴。受恩者往往只是因為一時的境況際遇不佳,但在人格上同施與者是完全平等的。如果施恩者在施與的時候,有凌駕之心有優越之態,那麼對於受恩者來說是極大的壓迫感甚至是屈辱,施恩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以現在的公益慈善來說,公益之舉當然是良好的社會風尚。凡以正當方式得來的錢財反哺社會的愛心人士,其行為值得稱道。但如若是拉公益的大旗沽名釣譽,哪怕客觀上仍然能讓一些弱勢者得到實惠,自己的福報也是打折的。至於那種詐捐行為,或者是用不義之財來“行善”為自己洗地,這些做法都無益於福報。

以怨報德,是白眼狼行為。而以德(恩)報德,則應當形成社會規範和風氣。

有恩便有怨。有恩要報恩,有怨又當如何呢?

以怨報怨,以仇恨對抗仇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種快意恩仇終究只是江湖綠林的層次;以德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別人打我左臉,我右臉仍然迎上去,這種報怨境界也許更高,但這是思想道德上的“大躍進”,我認為也要不得;以直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對我造成了傷害,我堅持情理法的原則,該懲罰別人的絕不過分姑息(當然得饒人處也饒人),不該懲罰的也不升級打擊面,我認為這種方式在當下更有利於建設公序良俗的社會環境。

"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翻臉無情、養不熟反被咬的人,帶有“牲畜不如”的強烈貶義。

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說的“白眼狼”是一個比喻,目前還沒有發現“白眼狼”這種具體的物種存在。

其實,“白眼狼”是白眼+狼的複合義。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人眼解剖圖

一、釋義

白眼,眼珠轉動露出眼白的部分,用來表示蔑視、厭惡、瞧不起某人,相當於英文短語:look down upon somebody。白眼,有時候也見於情侶和密友之間,這個眼神表達一種假裝嗔怒實則歡喜的情感。“白眼”同“青眼”相對。

青眼,表示用黑眼珠正眼看人。形容一個人看得起另外一個人,叫“青睞”、“青眼有加”。小孩了無心機,眼黑遠遠大於眼白,故而給人純真可愛的感覺。傳說中魏晉名士阮籍善為青白眼,他跟嵇康投緣,於是青眼看嵇康;他不喜歡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常給嵇喜白眼。

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長期代表貪婪、狡詐、凶悍、吃肉不吐骨的負面形象。近年來因為一本《狼圖騰》的書,狼這種生物竟然慢慢洗白變成“進取、強者、勇敢”的象徵。很多企業也推崇所謂“狼文化”和“狼性管理”,但我認為“狼性文化”始終只能作為企業跑馬圈地初創階段的精神,當企業發展到較高階段還是要遵循“人性文化”。而現代國家如果堅持這種“狼性”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則必然會導致霸權主義盛行,這和全球化多極化的世界潮流是絕不相合的。

白眼狼,一頭始終吊著白眼的狼,其貪婪、凶狠、無情、伺機反撲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古代文學作品裡,白眼狼的近似物種是“中山狼”。

趙簡子在中山(地名)狩獵,追殺一頭狼。狼逃跑中遇到了東郭先生,狼說:“如果先生您能救我,我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東郭先生將狼裝進自己的大口袋,口袋小狼又大,東郭先生只好將狼的腿捆紮在一起,然後裝在口袋裡用隨車物品蓋住。趙簡子追捕過來,東郭先生撒謊稱並沒有見到狼,於是狼逃過一劫。然而狼從口袋裡出來後,要吃掉東郭先生。狼說:“當我在口袋裡的時候,你把我壓得太緊了。”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後續,這頭白眼狼最後還是被另外一個智慧老人設計擊斃。

《紅樓夢》裡面對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指的是迎春丈夫孫紹祖:孫紹祖落魄時投靠賈府,後來孫發跡而賈家衰敗。忘恩負義的孫紹祖向賈赦逼債,並強娶賈赦的二小姐迎春。婚後孫紹祖經常對迎春家暴,“金閨花柳”的迎春在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被折磨而死。

無論白眼狼還是中山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都是一種十分負面和受人憎恨的存在。但這個詞語的背後,涉及的其實是施恩和報恩的文化。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示例

二、施與報

中國傳統文化素來強調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和捨得施恩的人向來受人尊重。投桃報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得人因果千年記……這些成語典故說的都是:我們在困難窘迫時得了別人的恩義,當自身環境改善且條件允許時,應該十倍百倍地回饋當初幫助我們的人;而我們有餘力時,也應該去幫助別人,這樣便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循環;如果我們沒有實際能力回報別人的恩德,也當銘記不忘默默為恩人祈福。

也就是說,報恩首先具有必要性,倫理道德要求你這麼做;其次,我們的報答要儘可能大於別人的施與,我們作為受恩者有義務主動支付這種“情感利息”——哪怕別人不要求你的回報。

人既是社會動物,也是情感動物,報恩之心多數人都天生具有。結草銜環,漂母一飯千金,講的都是報恩的故事。

報恩需要我們有心,而施恩其實考驗智慧。

有一個旅店老闆,有天一個落魄大漢前來尋求暫時收留。老闆看此人雖然衣著邋遢,但眉宇之間深藏英氣,料定其人將來非等閒之輩。但老闆說他不願有人白吃白住,讓大漢幫忙將大堆柴草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又經常給他指派一些粗活幹(其實並不都是真的需要那麼做),大漢欣然接受老闆的這種施與。後來恰逢國難,老闆鼓勵此人蔘軍,不要窩在小地方浪費一身本領。此人後來從行伍的普通一卒逐漸成長為大將,他再次找到老闆並千金相贈,以報答當年的收留之恩,而老闆卻已不太記得施恩這件事了。

在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在施恩的時候,施與者應該儘量照顧到受恩者的尊嚴。受恩者往往只是因為一時的境況際遇不佳,但在人格上同施與者是完全平等的。如果施恩者在施與的時候,有凌駕之心有優越之態,那麼對於受恩者來說是極大的壓迫感甚至是屈辱,施恩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以現在的公益慈善來說,公益之舉當然是良好的社會風尚。凡以正當方式得來的錢財反哺社會的愛心人士,其行為值得稱道。但如若是拉公益的大旗沽名釣譽,哪怕客觀上仍然能讓一些弱勢者得到實惠,自己的福報也是打折的。至於那種詐捐行為,或者是用不義之財來“行善”為自己洗地,這些做法都無益於福報。

以怨報德,是白眼狼行為。而以德(恩)報德,則應當形成社會規範和風氣。

有恩便有怨。有恩要報恩,有怨又當如何呢?

以怨報怨,以仇恨對抗仇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種快意恩仇終究只是江湖綠林的層次;以德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別人打我左臉,我右臉仍然迎上去,這種報怨境界也許更高,但這是思想道德上的“大躍進”,我認為也要不得;以直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對我造成了傷害,我堅持情理法的原則,該懲罰別人的絕不過分姑息(當然得饒人處也饒人),不該懲罰的也不升級打擊面,我認為這種方式在當下更有利於建設公序良俗的社會環境。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動畫片裡的“白眼狼”

三、結論

有慈悲之心,還要知慈悲之法。通過梳理概括傳統文化當中的“恩怨施報”,我們可以得出施恩和受恩的總原則:施恩不記,受恩不忘。

我們每個人應該首先把自己活好,遵守法律規章和社會公德,儘量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若有餘力施與奉獻的時候,量力而行量人而施,不應透支自己的力量強行付出。超越自身能力的施與,容易讓自己成為被施與者。施與的不要大於別人能承受的,否則也會給對方造成畢生無以為報的心理負擔。

施恩應該儘量不去追求回報,帶有目的的施恩只不過是生意和投資,不算是真正的奉獻。當對方境遇改善之後堅持報答我們,我們作為施恩者也可以欣然接受,以減少對方的情感負擔。

我們接受了別人的恩義,一定要常懷感念之心,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崛起後真誠回饋對方。或者,將恩人給予我們的情義施與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人人都充滿感恩的心,社會就會形成更多的正能量。

海子曾經寫過這樣一句動人的詩: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施恩報恩,人類也應該懂得對天地自然懷有感恩之心。陽光、空氣、大地、河流、海洋……無私饋贈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人類應該珍惜自然保護環境科學利用。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人類作為自然之子,自身當在施恩報恩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升級進化,同時也要感恩回饋養育我們的大自然。糾正調整過去在發展當中的一些不當做法,積極恢復良好的生態局面,為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在人類社會,沒有人歡迎白眼狼;面對自然母親,人類也不能成為白眼狼。

"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負義、翻臉無情、養不熟反被咬的人,帶有“牲畜不如”的強烈貶義。

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說的“白眼狼”是一個比喻,目前還沒有發現“白眼狼”這種具體的物種存在。

其實,“白眼狼”是白眼+狼的複合義。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人眼解剖圖

一、釋義

白眼,眼珠轉動露出眼白的部分,用來表示蔑視、厭惡、瞧不起某人,相當於英文短語:look down upon somebody。白眼,有時候也見於情侶和密友之間,這個眼神表達一種假裝嗔怒實則歡喜的情感。“白眼”同“青眼”相對。

青眼,表示用黑眼珠正眼看人。形容一個人看得起另外一個人,叫“青睞”、“青眼有加”。小孩了無心機,眼黑遠遠大於眼白,故而給人純真可愛的感覺。傳說中魏晉名士阮籍善為青白眼,他跟嵇康投緣,於是青眼看嵇康;他不喜歡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常給嵇喜白眼。

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長期代表貪婪、狡詐、凶悍、吃肉不吐骨的負面形象。近年來因為一本《狼圖騰》的書,狼這種生物竟然慢慢洗白變成“進取、強者、勇敢”的象徵。很多企業也推崇所謂“狼文化”和“狼性管理”,但我認為“狼性文化”始終只能作為企業跑馬圈地初創階段的精神,當企業發展到較高階段還是要遵循“人性文化”。而現代國家如果堅持這種“狼性”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則必然會導致霸權主義盛行,這和全球化多極化的世界潮流是絕不相合的。

白眼狼,一頭始終吊著白眼的狼,其貪婪、凶狠、無情、伺機反撲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古代文學作品裡,白眼狼的近似物種是“中山狼”。

趙簡子在中山(地名)狩獵,追殺一頭狼。狼逃跑中遇到了東郭先生,狼說:“如果先生您能救我,我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東郭先生將狼裝進自己的大口袋,口袋小狼又大,東郭先生只好將狼的腿捆紮在一起,然後裝在口袋裡用隨車物品蓋住。趙簡子追捕過來,東郭先生撒謊稱並沒有見到狼,於是狼逃過一劫。然而狼從口袋裡出來後,要吃掉東郭先生。狼說:“當我在口袋裡的時候,你把我壓得太緊了。”當然,在這個故事的後續,這頭白眼狼最後還是被另外一個智慧老人設計擊斃。

《紅樓夢》裡面對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指的是迎春丈夫孫紹祖:孫紹祖落魄時投靠賈府,後來孫發跡而賈家衰敗。忘恩負義的孫紹祖向賈赦逼債,並強娶賈赦的二小姐迎春。婚後孫紹祖經常對迎春家暴,“金閨花柳”的迎春在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被折磨而死。

無論白眼狼還是中山狼,在中國的文化語境裡,都是一種十分負面和受人憎恨的存在。但這個詞語的背後,涉及的其實是施恩和報恩的文化。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示例

二、施與報

中國傳統文化素來強調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和捨得施恩的人向來受人尊重。投桃報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得人因果千年記……這些成語典故說的都是:我們在困難窘迫時得了別人的恩義,當自身環境改善且條件允許時,應該十倍百倍地回饋當初幫助我們的人;而我們有餘力時,也應該去幫助別人,這樣便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循環;如果我們沒有實際能力回報別人的恩德,也當銘記不忘默默為恩人祈福。

也就是說,報恩首先具有必要性,倫理道德要求你這麼做;其次,我們的報答要儘可能大於別人的施與,我們作為受恩者有義務主動支付這種“情感利息”——哪怕別人不要求你的回報。

人既是社會動物,也是情感動物,報恩之心多數人都天生具有。結草銜環,漂母一飯千金,講的都是報恩的故事。

報恩需要我們有心,而施恩其實考驗智慧。

有一個旅店老闆,有天一個落魄大漢前來尋求暫時收留。老闆看此人雖然衣著邋遢,但眉宇之間深藏英氣,料定其人將來非等閒之輩。但老闆說他不願有人白吃白住,讓大漢幫忙將大堆柴草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又經常給他指派一些粗活幹(其實並不都是真的需要那麼做),大漢欣然接受老闆的這種施與。後來恰逢國難,老闆鼓勵此人蔘軍,不要窩在小地方浪費一身本領。此人後來從行伍的普通一卒逐漸成長為大將,他再次找到老闆並千金相贈,以報答當年的收留之恩,而老闆卻已不太記得施恩這件事了。

在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在施恩的時候,施與者應該儘量照顧到受恩者的尊嚴。受恩者往往只是因為一時的境況際遇不佳,但在人格上同施與者是完全平等的。如果施恩者在施與的時候,有凌駕之心有優越之態,那麼對於受恩者來說是極大的壓迫感甚至是屈辱,施恩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以現在的公益慈善來說,公益之舉當然是良好的社會風尚。凡以正當方式得來的錢財反哺社會的愛心人士,其行為值得稱道。但如若是拉公益的大旗沽名釣譽,哪怕客觀上仍然能讓一些弱勢者得到實惠,自己的福報也是打折的。至於那種詐捐行為,或者是用不義之財來“行善”為自己洗地,這些做法都無益於福報。

以怨報德,是白眼狼行為。而以德(恩)報德,則應當形成社會規範和風氣。

有恩便有怨。有恩要報恩,有怨又當如何呢?

以怨報怨,以仇恨對抗仇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種快意恩仇終究只是江湖綠林的層次;以德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別人打我左臉,我右臉仍然迎上去,這種報怨境界也許更高,但這是思想道德上的“大躍進”,我認為也要不得;以直報怨,別人對我不公平對我造成了傷害,我堅持情理法的原則,該懲罰別人的絕不過分姑息(當然得饒人處也饒人),不該懲罰的也不升級打擊面,我認為這種方式在當下更有利於建設公序良俗的社會環境。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動畫片裡的“白眼狼”

三、結論

有慈悲之心,還要知慈悲之法。通過梳理概括傳統文化當中的“恩怨施報”,我們可以得出施恩和受恩的總原則:施恩不記,受恩不忘。

我們每個人應該首先把自己活好,遵守法律規章和社會公德,儘量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若有餘力施與奉獻的時候,量力而行量人而施,不應透支自己的力量強行付出。超越自身能力的施與,容易讓自己成為被施與者。施與的不要大於別人能承受的,否則也會給對方造成畢生無以為報的心理負擔。

施恩應該儘量不去追求回報,帶有目的的施恩只不過是生意和投資,不算是真正的奉獻。當對方境遇改善之後堅持報答我們,我們作為施恩者也可以欣然接受,以減少對方的情感負擔。

我們接受了別人的恩義,一定要常懷感念之心,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崛起後真誠回饋對方。或者,將恩人給予我們的情義施與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人人都充滿感恩的心,社會就會形成更多的正能量。

海子曾經寫過這樣一句動人的詩:詩人,你無力償還/麥地和光芒的情義。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施恩報恩,人類也應該懂得對天地自然懷有感恩之心。陽光、空氣、大地、河流、海洋……無私饋贈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人類應該珍惜自然保護環境科學利用。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人類作為自然之子,自身當在施恩報恩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升級進化,同時也要感恩回饋養育我們的大自然。糾正調整過去在發展當中的一些不當做法,積極恢復良好的生態局面,為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在人類社會,沒有人歡迎白眼狼;面對自然母親,人類也不能成為白眼狼。

不做“白眼狼”!——談中國的“施恩”和“報恩”文化

“白眼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