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上映 導演:它是從我心裡流出的'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上映 導演:它是從我心裡流出的

■ 《紅星照耀中國》海報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上映 導演:它是從我心裡流出的

■ 《紅星照耀中國》海報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上映 導演:它是從我心裡流出的

■ 《紅星照耀中國》劇照

“只有當你瞭解中國的歷史在過去四分之一的世紀中所經過的那種突出的孕育過程的時候,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答覆。這一孕育的合法產兒顯然就是現在這支紅軍。”

——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

1936年6月至10月,西方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衝破國民黨的封鎖,深入“紅色中國首都”——陝北小鎮保安,親自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徐海東等一批共產黨領導人,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工農紅軍的風采,成為第一個採訪“紅色中國”的外國記者,寫下大量通訊報道,第一次把“紅色中國”推薦給全世界。

83年後,真實再現這段歷史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電影《紅星照耀中國》昨天上映。在首映禮上,導演王冀邢說:“這不是一部應景之作,它是從我心裡流出的。”

從斯諾的視角

“這些人在總體上竟如此地不可戰勝,是什麼使他們那樣地戰鬥?是什麼支撐著他們?是什麼希望、目的和夢想使他們成為難以置信的頑強勇士?”1937年,一本配有大量現場照片的書籍——《紅星照耀中國》在美國、英國出版,銷量立即達到創紀錄的數十萬本。中譯本《西行漫記》1938年在上海出版後,便成為全國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的指南。正如斯諾所說,“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著。”

電影同樣如此,《紅星照耀中國》通過斯諾的視角,真實再現的是抗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是他們在艱苦條件下依然心繫民族大局、堅持革命鬥爭的故事。參與影片投資的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說:“這不僅僅是中國紅軍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源起的歷史追溯。”

為當下人所拍

八十多年過去了,曾經令人心潮澎湃的初心故事,是不是已經變得平淡?“影片回答的不僅是歷史的問題,更是現實的問題與未來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何在、信仰何在,以及中國共產黨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評價。《紅星照耀中國》的導演王冀邢的成名電影《焦裕祿》創下新中國電影拷貝數量之最,獲獎無數;他拍攝的《鄧稼先》等主旋律影片都獲得了相當高的票房及業內的讚譽。他昨天在接受採訪時說,從1987年步入導演生涯的那一刻起,自己便有了將《紅星照耀中國》搬上銀幕的想法。經過三十年的耐心沉澱和三年多的精心雕琢,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節點,他終於將心中寄託完完整整地呈現。

好看的主旋律

雖然《紅星照耀中國》根據新聞特寫改編,但故事並不沉悶,也不生硬。跟隨鏡頭,西北的粗獷風貌和南方的柔雅風情徐徐展開,戰爭場面和偉人風采淋漓呈現;李幼斌扮演的陳友仁、李雪健扮演的魯迅、蔣雯麗扮演的宋慶齡,哪怕是小瀋陽扮演的貨運經理一一出現,刻畫細膩;無論是時局動盪中為爭取民族解放而不畏犧牲的大義擔當,還是與根據地老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魚水情誼,抑或是團結並帶領人民群眾革命到底的信念情懷,伴隨情節的展開一一鋪陳,小中見大。

首席記者 孫佳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