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2.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發油(2.7%~3.0%),其藥用有效成分為甲基丁香酚(60%),其中黃樟醚(8.0%)為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已下降至2%,此量已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用量較小(一般3g左右)。郭老認為,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則安全效佳。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2.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發油(2.7%~3.0%),其藥用有效成分為甲基丁香酚(60%),其中黃樟醚(8.0%)為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已下降至2%,此量已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用量較小(一般3g左右)。郭老認為,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則安全效佳。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3.適應證

郭老臨床應用細辛除治療外感風寒之證外,還常用於寒阻鼻竅、寒飲停肺、四肢末端冷痛、風溼痺痛、髒寒痺阻等重症、頑症

1

蠲痺止痛

細辛辛香走竄,善於祛風散寒除溼,蠲痺止痛效佳,為治療痺證要藥。常與附子、川烏、羌活、獨活、黃芪、桂枝等同用,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多重用細辛。認為細辛用於痺證,是針對寒溼阻滯而發揮作用的。本病多為機體遭受風寒溼邪,寒溼偏盛,凝著關節,久滯經絡,不通則痛。《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關節,外之行孔竅而達肌膚。”

2

溫經通脈

細辛香散溫通,氣勝味烈,能祛臟腑經絡之寒,溫經止痛,治療髒寒痺阻之症。《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其性辛竄燥烈,上能開肺,中能暖胃,下能溫腎。”劉河間:“細辛氣溫,味大辛……氣厚於味,入足厥陰、少陰血分……溫少陰之經,散水氣以去內寒。”

細辛與當歸、益母草、香附、白芍等同用可治療頑固性痛經,對於證屬寒滯胞脈、氣滯血瘀型的痛經,郭老認為在活血通經藥的基礎上配伍細辛可起引經之功,並增強溫經散寒、行滯止痛的功效,當歸、益母草活血調經,香附疏達氣機,白芍緩急止痛。另外,對於四肢厥冷之證,郭老常應用細辛配伍桂枝、黃芪、附子、當歸等通脈溫經回厥。

對於疼痛較重、無熱象且偏寒之乳腺增生病,郭老強調對症治療,根據證候選擇配伍,往往服藥2~3劑後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另外,郭老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患處皮膚。郭老認為,細辛內服用於乳腺增生病,有較好的溫通經脈、通絡止痛之效,外用則可散結消塊。

3

宣通鼻竅

細辛辛散溫通,芳香透達,通鼻竅之力卓著。《本草經》:“久服明目,利九竅。”陶弘景謂:“除喉痺,鼻不聞香臭。”郭老臨床應用多配伍益氣、溫經、解表之藥,以固表、宣肺、開竅,治療過敏性鼻炎。認為本病主要為風寒外侵於鼻,內犯肺臟,肺竅不通則見鼻塞、流涕及噴嚏等症,《景嶽全書•鼻症》:“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明醫要訣》:“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諸病源候論》:“夫津液涕唾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應用細辛髒竅兼顧,肺鼻同治,以發揮其辛溫發散、通開鼻竅之功。

4

溫肺化飲

郭老認為,大凡辨證屬於水飲停肺、寒飲射肺所致之咳喘均須應用細辛。這與《本草經》“主咳逆上氣”,明代杜文燮“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的認識一致。

細辛與麻黃、桂枝、乾薑等同用治療咳嗽:細辛用於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嗽始於醫聖仲景之小青龍湯,郭老認為此型咳嗽必用小青龍湯治療,方中細辛辛散溫燥,既入肺經外散表寒,又入腎經溫化裡寒,當重用細辛。常配伍乾薑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配伍五味子斂氣,白芍和營,半夏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解表化飲之功。

細辛與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同用治療哮喘:對於偏於寒盛或純系寒痰停飲射肺的寒哮病,郭老常用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湯,認為寒哮乃寒痰膠滯,氣失升降,而導致咳嗽胸滿、氣逆喘急之症,方中細辛通陽平喘,配伍乾薑加強溫肺散寒之效,高照當空,陰霾自化,則氣之升降可復矣,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以防止細辛辛散傷肺,茯苓滲溼,以阻其生痰,甘草和中,郭老用此方加減治療哮喘偏寒者常取得滿意效果。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2.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發油(2.7%~3.0%),其藥用有效成分為甲基丁香酚(60%),其中黃樟醚(8.0%)為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已下降至2%,此量已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用量較小(一般3g左右)。郭老認為,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則安全效佳。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3.適應證

郭老臨床應用細辛除治療外感風寒之證外,還常用於寒阻鼻竅、寒飲停肺、四肢末端冷痛、風溼痺痛、髒寒痺阻等重症、頑症

1

蠲痺止痛

細辛辛香走竄,善於祛風散寒除溼,蠲痺止痛效佳,為治療痺證要藥。常與附子、川烏、羌活、獨活、黃芪、桂枝等同用,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多重用細辛。認為細辛用於痺證,是針對寒溼阻滯而發揮作用的。本病多為機體遭受風寒溼邪,寒溼偏盛,凝著關節,久滯經絡,不通則痛。《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關節,外之行孔竅而達肌膚。”

2

溫經通脈

細辛香散溫通,氣勝味烈,能祛臟腑經絡之寒,溫經止痛,治療髒寒痺阻之症。《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其性辛竄燥烈,上能開肺,中能暖胃,下能溫腎。”劉河間:“細辛氣溫,味大辛……氣厚於味,入足厥陰、少陰血分……溫少陰之經,散水氣以去內寒。”

細辛與當歸、益母草、香附、白芍等同用可治療頑固性痛經,對於證屬寒滯胞脈、氣滯血瘀型的痛經,郭老認為在活血通經藥的基礎上配伍細辛可起引經之功,並增強溫經散寒、行滯止痛的功效,當歸、益母草活血調經,香附疏達氣機,白芍緩急止痛。另外,對於四肢厥冷之證,郭老常應用細辛配伍桂枝、黃芪、附子、當歸等通脈溫經回厥。

對於疼痛較重、無熱象且偏寒之乳腺增生病,郭老強調對症治療,根據證候選擇配伍,往往服藥2~3劑後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另外,郭老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患處皮膚。郭老認為,細辛內服用於乳腺增生病,有較好的溫通經脈、通絡止痛之效,外用則可散結消塊。

3

宣通鼻竅

細辛辛散溫通,芳香透達,通鼻竅之力卓著。《本草經》:“久服明目,利九竅。”陶弘景謂:“除喉痺,鼻不聞香臭。”郭老臨床應用多配伍益氣、溫經、解表之藥,以固表、宣肺、開竅,治療過敏性鼻炎。認為本病主要為風寒外侵於鼻,內犯肺臟,肺竅不通則見鼻塞、流涕及噴嚏等症,《景嶽全書•鼻症》:“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明醫要訣》:“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諸病源候論》:“夫津液涕唾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應用細辛髒竅兼顧,肺鼻同治,以發揮其辛溫發散、通開鼻竅之功。

4

溫肺化飲

郭老認為,大凡辨證屬於水飲停肺、寒飲射肺所致之咳喘均須應用細辛。這與《本草經》“主咳逆上氣”,明代杜文燮“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的認識一致。

細辛與麻黃、桂枝、乾薑等同用治療咳嗽:細辛用於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嗽始於醫聖仲景之小青龍湯,郭老認為此型咳嗽必用小青龍湯治療,方中細辛辛散溫燥,既入肺經外散表寒,又入腎經溫化裡寒,當重用細辛。常配伍乾薑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配伍五味子斂氣,白芍和營,半夏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解表化飲之功。

細辛與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同用治療哮喘:對於偏於寒盛或純系寒痰停飲射肺的寒哮病,郭老常用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湯,認為寒哮乃寒痰膠滯,氣失升降,而導致咳嗽胸滿、氣逆喘急之症,方中細辛通陽平喘,配伍乾薑加強溫肺散寒之效,高照當空,陰霾自化,則氣之升降可復矣,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以防止細辛辛散傷肺,茯苓滲溼,以阻其生痰,甘草和中,郭老用此方加減治療哮喘偏寒者常取得滿意效果。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4.用法及用量

郭老臨床使用細辛均為遼細辛的根,並在煎服方法與劑量方面有豐富的用藥經驗。他認為“細辛不過錢”之說,是指在用單味細辛或入丸散劑時的用量,若入湯劑服用,則可根據患者體質狀況、主證、兼證等,不必拘泥於此,否則難以奏效。為了降低其毒性,必須增加煎煮時間

①內服:

如治療寒性疼痛,將細辛研末,用已煎的湯劑沖服或吞服,其量必須控制在1~3g;若治療風寒頭痛、牙痛、過敏性鼻炎、三叉神經痛等位於頭面部的疾患,一般用量為3~6g,囑患者將細辛與其他藥同煮同服;

若用於體質偏寒無熱象,且疼痛較重的乳腺增生病,一般用6~9g,有很好的通絡止痛效果;若用於寒飲內停之咳嗽等肺系疾患,一般用9~12g;

若治療痺證,不同的部位用量不一,頸部及肩部一般用9~15g,常配伍葛根、黃芪、丹蔘、赤芍和地龍等;腰腿痛用至12~15g,常配伍川烏、草烏、乳香、沒藥、木瓜和牛膝等;頑痺可用至20g,常配伍附子、豨薟草、狗脊、牛膝和川斷等。

郭老指出,凡細辛用量在9g以上,均應囑患者將細辛在砂鍋先煎不少於30分鐘,且將煎煮鍋的鍋蓋打開,以利於毒性成分——黃樟醚的揮發。

②外敷:

郭老臨床治療乳腺增生病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1∶2∶3的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於增生腫塊皮膚表面,1天換藥1次。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2.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發油(2.7%~3.0%),其藥用有效成分為甲基丁香酚(60%),其中黃樟醚(8.0%)為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已下降至2%,此量已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用量較小(一般3g左右)。郭老認為,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則安全效佳。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3.適應證

郭老臨床應用細辛除治療外感風寒之證外,還常用於寒阻鼻竅、寒飲停肺、四肢末端冷痛、風溼痺痛、髒寒痺阻等重症、頑症

1

蠲痺止痛

細辛辛香走竄,善於祛風散寒除溼,蠲痺止痛效佳,為治療痺證要藥。常與附子、川烏、羌活、獨活、黃芪、桂枝等同用,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多重用細辛。認為細辛用於痺證,是針對寒溼阻滯而發揮作用的。本病多為機體遭受風寒溼邪,寒溼偏盛,凝著關節,久滯經絡,不通則痛。《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關節,外之行孔竅而達肌膚。”

2

溫經通脈

細辛香散溫通,氣勝味烈,能祛臟腑經絡之寒,溫經止痛,治療髒寒痺阻之症。《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其性辛竄燥烈,上能開肺,中能暖胃,下能溫腎。”劉河間:“細辛氣溫,味大辛……氣厚於味,入足厥陰、少陰血分……溫少陰之經,散水氣以去內寒。”

細辛與當歸、益母草、香附、白芍等同用可治療頑固性痛經,對於證屬寒滯胞脈、氣滯血瘀型的痛經,郭老認為在活血通經藥的基礎上配伍細辛可起引經之功,並增強溫經散寒、行滯止痛的功效,當歸、益母草活血調經,香附疏達氣機,白芍緩急止痛。另外,對於四肢厥冷之證,郭老常應用細辛配伍桂枝、黃芪、附子、當歸等通脈溫經回厥。

對於疼痛較重、無熱象且偏寒之乳腺增生病,郭老強調對症治療,根據證候選擇配伍,往往服藥2~3劑後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另外,郭老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患處皮膚。郭老認為,細辛內服用於乳腺增生病,有較好的溫通經脈、通絡止痛之效,外用則可散結消塊。

3

宣通鼻竅

細辛辛散溫通,芳香透達,通鼻竅之力卓著。《本草經》:“久服明目,利九竅。”陶弘景謂:“除喉痺,鼻不聞香臭。”郭老臨床應用多配伍益氣、溫經、解表之藥,以固表、宣肺、開竅,治療過敏性鼻炎。認為本病主要為風寒外侵於鼻,內犯肺臟,肺竅不通則見鼻塞、流涕及噴嚏等症,《景嶽全書•鼻症》:“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明醫要訣》:“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諸病源候論》:“夫津液涕唾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應用細辛髒竅兼顧,肺鼻同治,以發揮其辛溫發散、通開鼻竅之功。

4

溫肺化飲

郭老認為,大凡辨證屬於水飲停肺、寒飲射肺所致之咳喘均須應用細辛。這與《本草經》“主咳逆上氣”,明代杜文燮“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的認識一致。

細辛與麻黃、桂枝、乾薑等同用治療咳嗽:細辛用於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嗽始於醫聖仲景之小青龍湯,郭老認為此型咳嗽必用小青龍湯治療,方中細辛辛散溫燥,既入肺經外散表寒,又入腎經溫化裡寒,當重用細辛。常配伍乾薑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配伍五味子斂氣,白芍和營,半夏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解表化飲之功。

細辛與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同用治療哮喘:對於偏於寒盛或純系寒痰停飲射肺的寒哮病,郭老常用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湯,認為寒哮乃寒痰膠滯,氣失升降,而導致咳嗽胸滿、氣逆喘急之症,方中細辛通陽平喘,配伍乾薑加強溫肺散寒之效,高照當空,陰霾自化,則氣之升降可復矣,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以防止細辛辛散傷肺,茯苓滲溼,以阻其生痰,甘草和中,郭老用此方加減治療哮喘偏寒者常取得滿意效果。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4.用法及用量

郭老臨床使用細辛均為遼細辛的根,並在煎服方法與劑量方面有豐富的用藥經驗。他認為“細辛不過錢”之說,是指在用單味細辛或入丸散劑時的用量,若入湯劑服用,則可根據患者體質狀況、主證、兼證等,不必拘泥於此,否則難以奏效。為了降低其毒性,必須增加煎煮時間

①內服:

如治療寒性疼痛,將細辛研末,用已煎的湯劑沖服或吞服,其量必須控制在1~3g;若治療風寒頭痛、牙痛、過敏性鼻炎、三叉神經痛等位於頭面部的疾患,一般用量為3~6g,囑患者將細辛與其他藥同煮同服;

若用於體質偏寒無熱象,且疼痛較重的乳腺增生病,一般用6~9g,有很好的通絡止痛效果;若用於寒飲內停之咳嗽等肺系疾患,一般用9~12g;

若治療痺證,不同的部位用量不一,頸部及肩部一般用9~15g,常配伍葛根、黃芪、丹蔘、赤芍和地龍等;腰腿痛用至12~15g,常配伍川烏、草烏、乳香、沒藥、木瓜和牛膝等;頑痺可用至20g,常配伍附子、豨薟草、狗脊、牛膝和川斷等。

郭老指出,凡細辛用量在9g以上,均應囑患者將細辛在砂鍋先煎不少於30分鐘,且將煎煮鍋的鍋蓋打開,以利於毒性成分——黃樟醚的揮發。

②外敷:

郭老臨床治療乳腺增生病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1∶2∶3的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於增生腫塊皮膚表面,1天換藥1次。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5.小結

郭老應用細辛不拘泥於古代醫家對細辛之墨守成規,

根據臨床不同疾病及療效,施用不同劑量。

同時,郭老也提出告誡,

在治療多種病症的同時,

要嚴格把握細辛的應用指徵,

若用之不當,

則可引起胸悶、噁心、嘔吐等諸多不良反應,

藥證相對,方能發揮其效。

"

國醫大師郭誠傑運用細辛經驗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1.藥性

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陶弘景:細辛可“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降衝逆而止咳,趨寒溼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老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痺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痺證及各類痛症等。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2.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發油(2.7%~3.0%),其藥用有效成分為甲基丁香酚(60%),其中黃樟醚(8.0%)為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已下降至2%,此量已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用量較小(一般3g左右)。郭老認為,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則安全效佳。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3.適應證

郭老臨床應用細辛除治療外感風寒之證外,還常用於寒阻鼻竅、寒飲停肺、四肢末端冷痛、風溼痺痛、髒寒痺阻等重症、頑症

1

蠲痺止痛

細辛辛香走竄,善於祛風散寒除溼,蠲痺止痛效佳,為治療痺證要藥。常與附子、川烏、羌活、獨活、黃芪、桂枝等同用,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多重用細辛。認為細辛用於痺證,是針對寒溼阻滯而發揮作用的。本病多為機體遭受風寒溼邪,寒溼偏盛,凝著關節,久滯經絡,不通則痛。《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關節,外之行孔竅而達肌膚。”

2

溫經通脈

細辛香散溫通,氣勝味烈,能祛臟腑經絡之寒,溫經止痛,治療髒寒痺阻之症。《本草正義》:“細辛,芳香最烈,其性辛竄燥烈,上能開肺,中能暖胃,下能溫腎。”劉河間:“細辛氣溫,味大辛……氣厚於味,入足厥陰、少陰血分……溫少陰之經,散水氣以去內寒。”

細辛與當歸、益母草、香附、白芍等同用可治療頑固性痛經,對於證屬寒滯胞脈、氣滯血瘀型的痛經,郭老認為在活血通經藥的基礎上配伍細辛可起引經之功,並增強溫經散寒、行滯止痛的功效,當歸、益母草活血調經,香附疏達氣機,白芍緩急止痛。另外,對於四肢厥冷之證,郭老常應用細辛配伍桂枝、黃芪、附子、當歸等通脈溫經回厥。

對於疼痛較重、無熱象且偏寒之乳腺增生病,郭老強調對症治療,根據證候選擇配伍,往往服藥2~3劑後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另外,郭老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患處皮膚。郭老認為,細辛內服用於乳腺增生病,有較好的溫通經脈、通絡止痛之效,外用則可散結消塊。

3

宣通鼻竅

細辛辛散溫通,芳香透達,通鼻竅之力卓著。《本草經》:“久服明目,利九竅。”陶弘景謂:“除喉痺,鼻不聞香臭。”郭老臨床應用多配伍益氣、溫經、解表之藥,以固表、宣肺、開竅,治療過敏性鼻炎。認為本病主要為風寒外侵於鼻,內犯肺臟,肺竅不通則見鼻塞、流涕及噴嚏等症,《景嶽全書•鼻症》:“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明醫要訣》:“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諸病源候論》:“夫津液涕唾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應用細辛髒竅兼顧,肺鼻同治,以發揮其辛溫發散、通開鼻竅之功。

4

溫肺化飲

郭老認為,大凡辨證屬於水飲停肺、寒飲射肺所致之咳喘均須應用細辛。這與《本草經》“主咳逆上氣”,明代杜文燮“肺氣賴辛以通暢,則滲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的認識一致。

細辛與麻黃、桂枝、乾薑等同用治療咳嗽:細辛用於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嗽始於醫聖仲景之小青龍湯,郭老認為此型咳嗽必用小青龍湯治療,方中細辛辛散溫燥,既入肺經外散表寒,又入腎經溫化裡寒,當重用細辛。常配伍乾薑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配伍五味子斂氣,白芍和營,半夏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解表化飲之功。

細辛與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同用治療哮喘:對於偏於寒盛或純系寒痰停飲射肺的寒哮病,郭老常用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湯,認為寒哮乃寒痰膠滯,氣失升降,而導致咳嗽胸滿、氣逆喘急之症,方中細辛通陽平喘,配伍乾薑加強溫肺散寒之效,高照當空,陰霾自化,則氣之升降可復矣,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以防止細辛辛散傷肺,茯苓滲溼,以阻其生痰,甘草和中,郭老用此方加減治療哮喘偏寒者常取得滿意效果。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4.用法及用量

郭老臨床使用細辛均為遼細辛的根,並在煎服方法與劑量方面有豐富的用藥經驗。他認為“細辛不過錢”之說,是指在用單味細辛或入丸散劑時的用量,若入湯劑服用,則可根據患者體質狀況、主證、兼證等,不必拘泥於此,否則難以奏效。為了降低其毒性,必須增加煎煮時間

①內服:

如治療寒性疼痛,將細辛研末,用已煎的湯劑沖服或吞服,其量必須控制在1~3g;若治療風寒頭痛、牙痛、過敏性鼻炎、三叉神經痛等位於頭面部的疾患,一般用量為3~6g,囑患者將細辛與其他藥同煮同服;

若用於體質偏寒無熱象,且疼痛較重的乳腺增生病,一般用6~9g,有很好的通絡止痛效果;若用於寒飲內停之咳嗽等肺系疾患,一般用9~12g;

若治療痺證,不同的部位用量不一,頸部及肩部一般用9~15g,常配伍葛根、黃芪、丹蔘、赤芍和地龍等;腰腿痛用至12~15g,常配伍川烏、草烏、乳香、沒藥、木瓜和牛膝等;頑痺可用至20g,常配伍附子、豨薟草、狗脊、牛膝和川斷等。

郭老指出,凡細辛用量在9g以上,均應囑患者將細辛在砂鍋先煎不少於30分鐘,且將煎煮鍋的鍋蓋打開,以利於毒性成分——黃樟醚的揮發。

②外敷:

郭老臨床治療乳腺增生病常用細辛、元胡、五倍子按1∶2∶3的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於增生腫塊皮膚表面,1天換藥1次。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5.小結

郭老應用細辛不拘泥於古代醫家對細辛之墨守成規,

根據臨床不同疾病及療效,施用不同劑量。

同時,郭老也提出告誡,

在治療多種病症的同時,

要嚴格把握細辛的應用指徵,

若用之不當,

則可引起胸悶、噁心、嘔吐等諸多不良反應,

藥證相對,方能發揮其效。

細辛入湯劑用量最大是多少?國醫大師告訴您

來源:本文選自《國醫大師郭誠傑學術經驗集》,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張衛華,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