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不過錢?要看怎麼用

張效霞 山東中醫藥大學

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華細辛的乾燥根,前兩種習稱“遼細辛”,後一種稱為“華細辛”。又名小辛、少辛、細草等,藥用歷史悠久,春秋末年的《範子計然》就說:“細辛出華陰,色白者善。”《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直至今日仍為常用中藥之一。

細辛不過錢?要看怎麼用

細辛的入藥部位和生理特性

細辛的根狀莖橫生,長有多數細長的須白根,捻之有辛香氣味,所以古人就以其根的形狀與氣味的特點而命名為細辛。《本草圖經》說:“根細而味極辛,故名之曰細辛。”《本草蒙筌》也說:“其根甚細,其味甚辛,藥中惟採根煎,故因名曰細辛也。”

細辛以根部入藥,聞之有清香氣味,嚼之則辛辣而麻舌。沈括《夢溪筆談》說:“細辛出華山,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所以,《神農本草經》謂其“味辛”。

細辛是陰性植物,野生的細辛生長在樹林下疏鬆、肥沃的棕壤土上,上有高大的喬木,中有灌木,下有繁茂的草本植物,三層植被構成了森林特有的氣候類型。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條件下的細辛,自然就形成了喜陰涼的特性。人工栽培細辛時,必須遮陽,如光照過強,則葉片顏色變黃,葉片面積變小,生長髮育不良,嚴重時葉片易灼傷,甚至枯萎死亡。

細辛能耐寒,野生細辛在早春早於其他植物而生長。當地溫上升到5~6℃時,根狀莖的更新芽開始膨脹開裂;地溫上升到8~12℃時,是葉片出土的盛期,此時若遇到-1~-2℃的霜凍,不受影響。植株開花期的適宜溫度為20~22℃,溫度低於1℃或高於26℃,則停止開花。喜歡溼潤、陰涼、弱光的生態環境條件,耐寒、怕乾旱燥熱等習性,特別是早於其他植物而在早春即萌苗,足以證明細辛的藥性一定是溫的。

細辛的性味和功效

顧名思義,細辛之名,“細指形言,辛指味言”(本草乘雅半偈》)。細辛“氣溫,味大辛”(《藥類法象》),辛味能散,溫性逐寒,故細辛能祛風解表,凡風寒表證,均可賴之以疏散。與麻黃、附子組成的麻黃附子細辛湯,表裡兼顧,主治陽虛兼外寒之證。不獨陽虛感邪者可用細辛,就是陽氣不虛而感受風寒者,也可以細辛配麻黃、羌活、防風、荊芥等祛風散寒解表。其中對因感受風寒溼邪而出現頭痛、骨節痠痛等症者,用細辛尤為對症。《本草綱目》謂細辛:“辛溫能散,故諸風寒、風溼頭痛……宜用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說:“凡藥香者,皆能疏散風邪。細辛氣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風必挾寒以來,而又本熱而標寒。細辛性溫,又能驅逐寒氣,故其疏散上下之風邪,能無微不入,無處不到也。”

細辛之根為白色,入肺經,辛能洩肺,又能散表邪;溫能散寒,還能溫運水飲,故細辛能溫肺化飲,為治療寒飲伏肺的常用藥物。細辛合乾薑、半夏,化痰飲,散水氣,止咳嗽;細辛與五味子配合,一散一收,開合兼施,俾外邪可散,肺氣得斂。同時,細辛本身也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如《神農本草經》記載細辛的第一治療作用就是“主咳逆”。《長沙藥解》說:“善降衝逆,專止咳嗽。”

細辛不過錢?要看怎麼用

細辛能溫經通陽,故能散寒止痛、通陽除痺。引起疼痛的病機雖有多種,但以寒為首。寒則氣滯、血凝、筋脈拘攣,均可導致疼痛。用細辛溫經脈,通陽氣,散結滯,其痛可緩。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頭痛、耳痛、牙痛、脘腹疼痛、肢體痺痛等,只要配伍得當,均能取效。

辛味能開通,故細辛能通竅。《神農本草經》稱其“利九竅”,《本草正義》謂其“芳香最烈,故善開結氣,宣洩鬱滯,而能上達巔頂,通利耳目,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流通百節,外之行九竅而直透肌膚。”細辛與白芷、蒼耳子、辛夷相配伍,是治療鼻淵的有效藥對。細辛辛味濃烈,辛香走竄,善於通竅,可用於治療竅閉神昏、口瘡、小便不利等症。《本草匯言》說:“細辛,佐姜、桂能驅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佐獨活能除少陰頭痛,佐荊芥能散諸經之風。”

細辛的品種和藥用部分

關於細辛的品種,古人一直強調“華州細辛”好,但長期以來卻存在著同名異物的混亂現象。歷代本草文獻都以華細辛為正品細辛,僅僅是樑代的《神農本草經集註》及部分明清代本草以北細辛和漢城細辛為正品。此外,關於細辛的藥用部分、用量問題、毒性,至今仍有不同意見。

歷代本草所記載的細辛,皆純用其根。《名醫別錄》說:“二月、八月採根,陰乾。”《神農本草經集註》說:“用之,去其頭節。”《湯液本草》說:“去蘆頭並葉。”說明古代所用的細辛,是除去根頭部的莖與葉(即“頭節”),但用其根。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仍然是隻用細辛的根,只是為了便於鑑別,藥店在收購細辛時要求藥農把全草也一起送來。經鑑定後,除去地上部分只取根部入藥。自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為緩解細辛資源不足、供不應求的矛盾,其入藥部位就由根變為帶根全草了。1963年版的《中國藥典》一部,藥用部位定為帶根乾燥全草,此後各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等中藥專著,細辛藥用部位均為帶根的乾燥全草。但後來發現,細辛中含有微量馬兜鈴酸成分,其中莖、葉中馬兜鈴酸含量高於根部。因長期或過量服用含馬兜鈴酸類藥物易患腎癌或腎衰竭。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又將細辛確定為以根入藥。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說明古人已認識到,同一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其藥性常有差異。現在的人自恃有現代實驗研究結果,自作聰明地將細辛的用藥部位擴展為帶根的全草,結果是走了一段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的彎路後,又不得不迴歸到“細辛用根”(《本草衍義》)的老路上去。

細辛不過錢?要看怎麼用

細辛的用量探討

今人將細辛的最大用量定為不得超過3克,但在宋代以前,本草著作及方書對細辛用量與其他常用中藥一樣,並無任何限制,特別是湯劑更是這樣。

在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含細辛的藥方共有16個,其中細辛用量為六兩的有1方,即烏梅丸;細辛用量為三兩者有8方,即小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射干麻黃湯、苓甘五味姜辛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細辛用量為二兩者有4方,即麻黃附子細辛湯、厚朴麻黃湯、大黃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細辛用量為一兩者有2方,即真武湯、赤丸方。細辛用量為三分者有l方,即侯氏黑散。儘管東漢時代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克,截至目前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不論怎樣換算,《傷寒雜病論》細辛的用量都大大超過了3克的極限。

“細辛不過錢”的說法,最早見於宋代陳承的《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即氣悶塞不通者死,雖死無傷。近年關中或用此毒人者,聞平涼獄中嘗治此,故不可不記。非本有毒,但以不識多寡之用,因以有此。”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錄陳承之說時,將原文的“不可過半錢匕”,改為“不可過一錢”。其後,《得配本草》說:“其性極辛烈。氣血兩虛者,但用一二分,亦能見效。多則三四分而止。如用至七八分以及一錢,真氣散,虛氣上壅,一時悶絕。”《本草從新》說:“所用止宜幾分。”《本草害利》說:“即入風藥,亦不可過五分,服過一錢,使人悶絕。”甚至有的本草著作乾脆寫成了“承曰:味厚性烈,不可過一錢”。

其實,最早說細辛“不可過半錢匕”的陳承,重要的前提是“單用末”,同時他也承認細辛“本非有毒”。也就是說,單味研末吞服細辛時劑量不可過錢,並不是說細辛配伍於複方之中煎煮時劑量不可過錢。這才是“細辛不過錢”的本義。由於不理解“細辛不過錢”是指“單用末”吞服而言,從而使得“細辛不過錢,過錢命相連”成了中醫藥界的口頭禪,“一錢”成了細辛不可逾越的極量。

現代研究也證實,細辛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揮發油——黃樟醚,黃樟醚的揮發性遠勝於細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經煎煮20~30分鐘後,煎汁中還保存著一定量的有效成份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份黃樟醚即被大量蒸發,毒性減低,甚至消失。古人在沒有弄清細辛的效毒成份,就知道經煎煮後有毒成份就降低,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張志聰在《本草逢源》早就指出:“細辛乃《本經》上品藥也,味辛臭香,無毒。主明目利竅。宋元祐陳承謂:細辛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閉不通而死。近醫多以此語忌用,嗟嗟。凡藥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藥,豈辛香之藥而反閉氣乎?豈上品無毒而不可多服乎?方書之言,俱如此類,學者不善詳察而遵信之,伊黃之門,終身不能入矣。”近代醫家章次公在《藥物學》中說:“細辛不可多服,自是正論,但謂用至一錢,即足以致氣閉,則又不盡然。此僅可以論‘末藥’,而不可以論‘湯藥’。細辛入湯劑,錢許無妨,編者之經驗如此,決非虛語也。”

總之,細辛多用於治療寒證,應與他藥相伍,不可單用,需要與其他藥物一起煎煮,並延長煎藥時間,以減少其不良反應,臨證時只要牢記“用末不可大劑量,大量必須入湯藥”的原則,細辛的用量不但可以突破3克,甚至可以達15克以上。但“凡病內熱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虛、氣虛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法皆禁用”(《神農本草經疏》)。(張效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