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關注我,在這裡一起學會愛與被愛。文末有全文的思維導圖,歡迎領取。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因為惹怒了眾神,受到了懲罰:

他要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但每次到達山頂時,因為巨石太重,它又滾落到山腳。沒有辦法,西西弗斯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把巨石推上山頂,然後一次又一次地重來。

有人說,西西弗斯的努力永無止境,但成功,卻如此渺茫,他的生命只能在一次次前功盡棄中消耗殆盡,這是對一個人最殘酷的懲罰。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當我們在嘆惋西西弗斯的命運時,又可曾發現,你我,也不過是生活中的西西弗斯:

明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為了沒有還完的房貸、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還是不得不擠出笑容和精力工作。

於是每天都在“奔潰-想放棄-再堅持一會吧-又奔潰了-真的放棄吧-算了還是堅持一會”的西西弗斯困境中掙扎。

明明在這段感情中已經痛苦不已,但每每想到:“他以前對我還挺好。”“萬一分手了,找不到更好的呢?”“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於是我們又會忍一忍,告訴自己“再堅持一會就好了”。

最後,我們就像西西弗斯一樣,在情感上反反覆覆拉扯,蹉跎了歲月,還傷了自己。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為什麼明知道自己不喜歡、彼此不適合,堅持越久越痛苦,可我們還是不肯放棄?哪怕是放棄之後,還是會患得患失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放棄”這件事,你會發現,其實放棄並不可恥,比起堅持,放棄也許是讓我們過得更幸福的方式。

01 “堅持就是勝利”讓我們不敢放棄

我們生活在信仰“堅持”的文化當中,在大家看來,“放棄”就是失敗者的象徵,它意味著我們懦弱無能,沒有勇氣挑戰,沒有毅力面對困難。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寧願看到我們因為堅持而頭破血流,也不願意看到我們為了明哲保身而中途放棄。

還記得當年的劉翔嗎?

2004年雅典奧運會,當劉翔跑平世界紀錄,成為110米欄第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世界冠軍時,他成了全國人民的心中的神。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會的門票都從400塊炒到了10000塊,所有人都期盼他能在主場再創神話。

然而,他帶著傷站上跑道,在第一次起跑時就已經耗盡力氣,最後不得不放棄比賽。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劉翔從“民族英雄”瞬間變成了“民族恥辱”,網上鋪天滿地的謾罵:“劉翔應該爬到終點去”;“跑斷腿也得到終點”……

在信仰“堅持就是勝利”的文化中,放棄無疑是恥辱的。所以大家寧願看到他“狼狽”地爬到終點,喚他一聲“英雄”,也不願意他就這樣放棄。

也許你覺得這只是一場名人才會煩惱的“輿論暴力”,但其實這種“堅持”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單身時代》這本書裡,旅居中國五年的美國記者玫瑰記錄了張梅和母親的對話。

張梅是一個北漂的中文老師,26歲,一直沒有談戀愛。家鄉的同齡女性,基本都已經結婚生子。她的媽媽讓她過年就帶男朋友回家,說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

張梅說:“離過年就兩個月了,怎麼可能找得到合適的人。”

媽媽說:“不管你怎麼找,只要把人帶回來就行。”

張梅反問媽媽:“我隨隨便便找個陌生人結婚,那很有可能會離婚。”

她的母親說:“那至少你結過婚。”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你看,即使是我們的媽媽,她們也寧願我們堅持社會的大流戀愛、生子,哪怕是一段一開始就不被看好的感情,哪怕明明知道有離婚的風險,她也不願意我們早早放棄結婚生子的打算,成為那個嫁不出去的人。

更不用說,當我們放棄時,社會上那些非親非故的人,該是怎麼看待我們了。

所以,為了不被大家視為異類,為了不被非議,我們只能堅持做哪怕會給自己帶來傷害的事情、堅持一段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感情。

“堅持就是勝利”成了我們知迷途返的枷鎖。

02 厭惡損失,讓我們在堅持與放棄中患得患失

如果說堅持的文化是外因,那害怕沉沒成本,就是阻礙我們放棄的內因了。

沉沒成本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意思是指以前發生的,但是和現在的決策沒有關係的費用。這個費用不止是指金錢,還指我們付出的精力、時間、感情等等。

比如有的人談戀愛,知道不合適,但還是不願意分手,就是想到“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怎麼可以說分手就分手?”

還有的人,其實工作真的很不開心,但是還是沒有勇氣離開,就是想到“如果現在就走,那年終獎又拿不到了,之前大半年的辛苦都白費了。”

所以,當我們決定要放棄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會看放棄這件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還會衡量我們究竟為這件事情付出了多少。

如果分手的好處遠遠大於曾經的付出,那我們自然會毫不猶豫地結束這段戀情。但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又偏偏是“損失厭惡”型的人。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比起獲利,我們更討厭損失。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研究發現的那樣,“人們並不是那麼願意以贏利為藉口而冒險一試,但為了避免某種損失卻幾乎願意做任何事情。”

曾經有一個實驗,讓大家選擇這兩份工作,更喜歡哪一份。

第一份工作,第一年的年薪是8萬,第二年的年薪是9萬,第三年的年薪是10萬。

而另一份工作恰好相反,第一年的年薪是11萬,第二年的年薪是10萬,第三年的年薪是8萬。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份工作?

雖然只要稍微計算一下我們就能知道,薪資遞減的那份工作,工資加起來比薪資遞增的工作高,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薪資遞增的那份工作。

這就是因為我們對於損失的敏感度,遠遠高於對於獲利的敏感度。

所以,我們不願意不放棄,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損失,最後失去了重新審視自我、重新設定目標的機會。

特別是當我們想要從花了很多時間、精力的婚姻、職業中脫身而出的時候,沉沒成本會一直讓我們處在患得患失之中。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03 勇敢放棄,只需要這三步

那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我們既可以勇敢放棄現在不合適的選擇,又能積極面對未來的道路呢?

要想實現積極的放棄,我們需要做到以下三步:

1.正確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的能認清自己,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適合什麼伴侶的人,卻少之又少。

在想弄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之前,你可以試著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現在有一份工作,難度很大,如果成功了,可以馬上升職加薪,如果失敗了,會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

你是選擇接受,還是不接受?

這個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只是不同的選擇背後,透露的是不同的人格。

心理學家安德魯·艾略特和託德·思拉什把人格分為兩個大類:“接近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

如果你選擇接受,那大概率是“接近型人格”,也就是想的是追求積極的影響,而不是迴避消極的事情。

相反,如果選擇不接受,那你就可能是“迴避型人格”,更傾向於迴避消極的影響。

也就是說,接近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的做事動機是不一樣的。迴避型人格更希望不要出錯,做什麼都能穩妥,如果這時候讓他去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工作,他們就會更痛苦。

相反,接近型人格最先考慮的就是成功的動機,如果我們讓他做朝九晚五不用動腦也不會出錯的工作,想必他分分鐘就會奔潰。

所以,當你不確定要不要放棄的時候,不妨先看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格,重新認識自己。

看看自己要放棄的事情,和自己的人格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不妨大膽放棄,重新開始。

當然,認識自己並不是簡單地把自己區分成接近或者回避人格,想要更系統地瞭解自己,可以多閱讀相關的心理書籍。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2.設立新的目標

當我們開始設立新的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從放棄的患得患失中走出來。

有一個著名的“白熊實驗”,科學家讓參與實驗的人隨便想什麼,但就是不要想一隻白白胖胖的白熊。結果大家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想白熊。

後來,科學家告訴他們,那就每次想到白熊的時候,就專心致志地想一輛紅色的汽車。結果,白熊出現的次數確實降低了。

因為,紅色汽車沒有辦法控制我們不去想白熊,但是可以擾亂我們,讓我們不能專心致志地想到白熊。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希望抑制一個想法,就需要一心想著另外一個想法。

比如,當你不確定你是不是要放棄一份已經從事了10年的工作時,你不妨先不要糾結,而是重新給自己設立一個新目標,像考研究生進修、學習新行業的知識等等。

當你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目標當中時,舊目標帶給你的困惑就會迎刃而解。

那我們要如何設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新目標呢?

首先,我們要儘可能把自己的目標具體化。

比如你想要找一份新的工作,那目標就不應該是簡單的“我要找一份我喜歡的工作”,而是儘可能地想象你理想的場景:

你會在哪裡生活,用什麼樣的方式賺錢,你的財務狀況會是什麼樣子,你怎麼分配你的時間和精力,你和家人、朋友相處是什麼狀態……想象得越具體,你就越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樣子。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其次,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列成清單,分清輕重緩急,並且評估這個目標是否和自己有衝突。

什麼樣的目標是有衝突的呢?

比如你的目標是要找一份海外銷售的工作,要滿世界跑,但是你又想有更多的時間陪在家人身邊。這就屬於典型的衝突型目標。

這時候,你就要權衡,在短時間來看,是這份工作更重要,還是陪伴家人更重要。然後再排出他的優先級。

3.允許自己難過

放棄之後,會有一個情感週期,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說放下就能放下。這個情感週期包括“攻擊、沮喪、恢復正常、追求新目標”四個階段。

所以這個時候,難過也是正常的,我們沒有必要裝作一副樂呵呵,我很好的樣子。而是要巧妙接納自己的情緒,然後設法調節這些感受。

我們總說堅持就是勝利

但有的時候,放棄比堅持更難

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

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和愛情

勇敢放棄、勇敢追逐

明明不喜歡,卻不甘放棄:為何越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越容易失敗?

全文思維導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