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吸血鬼 美劇 真愛如血 小說 界面新聞 2017-03-26

“我們經歷過起伏跌宕,我們努力過,我們都變了,我們成長,我們分開,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就是生活。”

2009年,美劇《吸血鬼日記》開播,“吸血鬼”再次成為光影世界中的一員,這次它再次被拍成了電視劇。2017年3月,《吸血鬼日記》第八季迎來了大結局,美國CW電視臺表示將要關閉“塞爾瓦託家族大廈”的大門,道別“神祕瀑布鎮”,給觀眾留下一份有關吸血鬼、女巫、狼人和二重身故事的“遺產”。

而在劇中講述的那些關於過去與新生的故事,關於捨棄與接納的變化,對於觀眾而言,其間生活的跨度,又何止是八年。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如果說曾經的那些“吸血鬼”電影習慣於將吸血鬼神祕、誘惑以及其自身的貴族氣質與死亡氣息結合起來,那麼,《吸血鬼日記》則更像是青少年偶像劇,雖然這個流派常常被人詬病,但是少了暴力和血腥味的吸血鬼,也讓人看到了孤獨、堅定的氣質,也許,導演是希望透過吸血鬼來探討人性罷了。

從文本走向光影世界的“吸血鬼”

英美吸血鬼文本文學中,最著名的是19世紀英國斯都克的小說《德古拉》。其實早在17世紀末,尤其是18世紀上半葉,吸血鬼的傳說就風靡了匈牙利、摩拉維亞和加利西亞省,吸血鬼的故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一時間學術文章和論文不斷湧現。因此,雖然吸血鬼的傳說並不是從斯托克開始的,但大眾對吸血鬼的狂熱卻由他開啟,他也被稱為“吸血鬼之父”。

當然,真正讓斯都克廣為人知的,是由他的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驚情四百年》,而這也開啟了關於“吸血鬼”由單純的文本世界進入光影世界的大門。雖然早在1922年,就出現了吸血鬼題材的電影《諾斯費拉圖》,並且劇本也是根據斯都克小說改編,但由於電影並沒有買小說的版權,所以,在官方說法中,小說與電影第一次“互文”的還是《驚情四百年》。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但是不管怎樣,在19世紀的小說以及影片中,吸血鬼都是沒有心跳、沒有脈搏、沒有呼吸、沒有體溫而且長生不老的“嗜血狂魔”,雖然文學家和電影學家們正一點點的在他們的作品中修正吸血鬼的形象。

上世紀50年代,吸血鬼的形象最終被定型為談吐間散發出邪惡魅力的迷人男爵,這樣的定位使得女性觀眾開始參與其中,讓製片方發現了新的利潤空間,同時也給予了文學家新的切入角度。

1969年,被譽為“吸血鬼之母”的安妮·賴斯發表了她的第一篇吸血鬼小說——《夜訪吸血鬼》,在她的作品中,吸血鬼不再害怕十字架和聖水,他們唯一的剋星只是火焰和日光,並且他們只殺壞人,而且不斷的檢討和反省自身。

隨後的幾十年,“吸血鬼”被賦予更多的情色元素和人性,他們也開始從恐怖的惡魔蛻變成為擁有迷人外表和強大能力的悲情角色,渴望而不可及的愛情成為當時電影的主題之一,比如《夜訪吸血鬼》就是其中的代表。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而無論是吸血鬼題材的文學和電影經歷了怎樣的“黑暗時代”“人性時代”與“情色時代”,它們都源於各種關於“吸血鬼”的傳說。如果說吸血鬼是歐洲文明的產物,那麼它們必然和宗教有關。

比如在《巫術之祕》書中,研究了在夢裡與人們交媾的惡魔——最早是半人半鳥或者人頭蛇身的女妖。在古希臘神話中她們吸嬰兒的血,殘害孕婦,也會使睡夢中的年輕人喪失生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基督教中的莉莉絲,而她也被看做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吸血鬼。

死亡學家羅伯特·卡斯滕鮑姆認為, “吸血鬼的形象,如今已經十足的表現為邪惡的、和性有關的、攝取鮮血的災難的象徵。”

因此,在這樣的傳說之下,“吸血鬼”的形象出現在西方的文學與電影中的初始,必然會給觀眾帶來外表與心理上的恐嚇。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影片塑造的吸血鬼形象亦直指死亡和痛楚,讓人有不寒而慄的感覺。於是,“吸血鬼”完全站在了人類的對立面,毀滅人類是人類對它們的終極想象,人類面對它的唯一行動就是去毀滅它,成為那時候吸血鬼題材電影的共有邏輯。

消費時代傳奇、豐富的“吸血鬼”

當時間來到21世紀,《黑夜傳說》《暮光之城》《真愛如血》雖然還是“吸血鬼”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但是“吸血鬼形象”在這裡已經發生了轉變,恐怖元素變少了,增添的是 “大眾狂歡”的色彩。

一個美國研究吸血鬼文化的大學教授曾指出,“21世紀的吸血鬼故事和以往的吸血鬼故事不同,它們都有著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甚至到不近情理的地步。這既是這批流行的吸血鬼故事的特徵,同時也是大眾文化文本的基本特徵。”

而在這個轉向背後,是吸血鬼題材的文化產品的瘋狂流行,其中《真愛如血》和《暮光之城》被看做這次流行的始作俑者。有人認為《真愛如血》是《暮光之城》的成人版,區別在於《暮光之城》的賣點是異常優雅的敘事特徵,似乎要宣揚一種超越弗洛伊德的利他真愛;相較之下,《真愛如血》則顯得“混亂”了一些,因為主人公之間的相互吸引首先就建立在性行為和性心理上。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當然,還有一個值得說的文本,就是瑞典的吸血鬼電影《血色入侵》,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異的無助的同性戀小男孩,在學校受盡人們屈辱之後,和一個為了生存而嗜血的小女孩吸血鬼之間的友情和溫情。

而這三個時間軸平行的流行文本,也說明大眾文化流行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它都是以種種方式試圖來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做出某種迴應,“吸血鬼”成為了這類影像撕開這個社會的一個切口。

陽光而甜蜜的《吸血鬼日記》人生哲學

作為一部堅持了八年的吸血鬼題材的電視劇,《吸血鬼日記》用吸血鬼神話,並含了大量的民俗的和有趣的超自然的東西,講述狼人、女巫、獵人、吸血鬼、“二重生”之間的故事。

就像很多吸血鬼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一樣,《吸血鬼日記》也有著自己的規則:吸血鬼能吃能喝;他們戴著女巫鑄造的戒指,便可以在陽光下自由活動;他們要吸人血,但也有食血袋的男主角;吸血鬼自己的血可以救助很多在死亡邊緣的人類;在“二重生”、“初代吸血鬼”面前,狼人和吸血鬼也不一定非要對立,女巫的法力也不是想用時就能用……

然而,這部電視劇最引人深思的是,吸血鬼也並非“長生不老”,在這部中,很多重要角色都相繼死去,沒有任何人在這裡是安全的,雖然他們也有可能再次回來,但是“離開”一直伴隨著每一季劇情。直至最後,重要的男主角也還是離開,和最初他善良、正義的人設一樣,這一次也是為了拯救大家。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所以,和以往吸血鬼影像中與“人”對立不同,在《吸血鬼日記》中,很少看到“人”,即使本身是“人”的女主角,也經歷了成為吸血鬼等離奇的人生軌跡。導演說:“《吸血鬼日記》沒有把焦點放在人類身上,首先是吸血鬼,然後才是吸血鬼和人類的關係。”

也許,這是它不一樣的地方。沒有與“人”的對立,卻將要表達的“人性”融合在每一個“吸血鬼”身上,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一部披著“吸血鬼”外殼的“擬人”化的電視劇。吸血鬼在這裡是不朽的,他們可以邪惡,也可以很有愛,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精神贖回。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當然,雖然今天仍有很多人在回憶《吸血鬼日記》,但是這也僅僅是一部影視作品,只會是人們青春路上的過客,畢竟吸血鬼只是存在於編劇作者想象的虛無之中。觀眾更需要做的,是在影像背後,找到人性中的羈絆與溫情。也許,這才是真實存在的、值得我們去體悟與珍藏的東西。

另類解讀《吸血鬼日記》與“吸血鬼”亞文化

不知,下一部“吸血鬼”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人性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