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南北朝的後三國時代 第十期

一.軍事重鎮玉璧城的建立

公元538年,經歷了長達半年的河橋大混戰後,東魏達成了戰略目的,佔領了包括洛陽在內的河南地區。河南地處中原,本是四戰之地,東、西魏均沒有完全的實力可以守住。果不其然,到了538年年底,不甘丟掉河南之地的宇文泰再次出兵,攻佔了洛陽、襄城。西魏統軍大將,就是當年孝武帝元修的好友親信王思政。由於其資歷深厚,威望甚高,宇文泰也不得不對其委以重任。當王思政到達山西境內之時,發現一處四周皆為深谷的絕佳防禦之地,於是奏請築城防守,並自請鎮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玉璧城,它在今山西稷山縣西南,汾河南岸。從此,玉壁城成為了西魏防禦東魏進攻的軍事重鎮。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玉璧城遺址

連年的征戰,讓本就貧瘠的關西地區更為窮困,而東魏則出現了難得的小康局面。在經歷了小關、沙苑、河橋之戰後,高歡命令東魏境內各州以及黃河沿岸渡口均建立糧倉儲存糧食,以水道轉運糧食供給部隊。同時,又在河北、山東的幽、瀛、滄、青四個沿海州煮鹽。巧合的是,在河橋之戰結束後的幾年內,東魏境內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這讓高歡再次動了西進的念頭。

他不再壓侯景,而是讓侯景出任河南道大行臺,專治東魏境內的河南之地,並給予他隨機行事之權,可伺機進攻西魏。隨後,在公元542年,高歡親自率軍,依舊從汾、絳進兵。結果迎面就撞上了王思政駐守的玉璧城。東魏軍實力極強,連營四十里,高歡給王思政寫信勸降,說:“如果你投降,我就讓你掌管幷州。”王思政當年可是孝武帝元修的親信擁護之臣,反對高歡的急先鋒,他怎麼可能投降高歡呢。於是,王思政給高歡回了一封信,在回顧了昔日的“友誼”之後,王思政在信中問高歡:“可朱渾道元已經投奔你了,可是他怎麼沒有得到幷州呢?”我在前幾期中提到過,西魏秦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當年在爾朱榮帳下和高歡平起平坐,並且一向與高歡交好。宇文泰為了穩定後方攻打他,他就與靈州刺史曹泥一起投奔了東魏高歡。

當時已經是寒冬,高歡指揮軍隊打了九天沒有攻下玉壁城,這時天降大雪,高歡只得撤退。在撤退時,高歡回頭瞅了瞅這座沒有攻下的城市,“我還會回來的!”一代梟雄暗自發誓。回到鄴城後,高歡想起王思政的信,於是真的如王思政所說,任命可朱渾道元為幷州刺史。

二.高仲密叛亂引發大戰

高仲密,在名將、梟雄如井噴的南北朝時代,他真是太不出名了。他有個出名的哥哥,叫高乾。有個出名的弟弟,叫高敖曹。但是,高仲密還是以獨特的方式,叛亂,在南北朝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高仲密,是東魏的御史中尉。他的原配妻子崔氏是高歡長子高澄的心腹吏部郎崔暹的妹妹。高仲密才氣勇武均比不上自己的哥哥弟弟,但是卻貪圖美色。他看上了一位美女,並拋棄了原配妻子與之結婚。這位美女叫李昌儀,出自中原大姓士族高門趙郡李氏,其人美貌聰慧,還精於騎射。高仲密雖然抱得美人歸,卻得罪了崔暹。而崔暹背後站著的是高澄。此時的高澄才二十多歲,但是他十五歲的時候已經位列東魏大將軍、吏部尚書,入朝輔政。他與其父高歡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配合默契,牢牢操控著東魏政權。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出身趙郡李氏的 李昌儀

高仲密出自渤海高氏,他利用御史中尉的位置,選用的御史多是親戚同鄉。高澄報告給了東魏孝靜帝,孝靜帝下令重新選御史。高仲密知道這是高澄在替崔暹出頭,心中很是怨恨。但是事情還沒完。高澄親自給棄婦崔氏找了門第更高的士族嫁了,並且親自主持婚禮,給崔暹撐場面。在宴會期間,高澄看到了高仲密的新妻子李昌儀,果然是國色天香。高澄這個人,好色是出了名的,曾經跟父親高歡的小妾有染,差點被高歡廢了世子之位。高歡的小妾他都敢動,更何況是高仲密?(估計換做高敖曹,高澄就不敢動了)高澄將李昌儀引至私處進行調戲,衣服都撕破了。李昌儀掙扎跑開後將事情原委告訴了高仲密,這更加深了高仲密的怨恨。

高仲密開始了跟崔暹對抗。他直言崔暹擅權排擠自己,整日玩忽職守,不好好上朝。高歡看到後,念及他哥哥高乾和弟弟高敖曹的功勳,將其外放擔任北豫州刺史。高仲密離開了中央,就暗中準備投降西魏。高歡對高仲密的行為產生了懷疑,派都督奚壽興去北豫州掌管軍事,架空了高仲密。高仲密看到已經暴露,於是以喝酒的名義,突然發兵抓捕了奚壽興,隨即佔領虎牢關,公開投降西魏丞相宇文泰。西魏文帝任命高仲密為侍中、司徒。

虎牢關,在洛陽以東(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是洛陽東邊重要關隘。傳聞因西周時期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其南連嵩嶽,北臨黃河,山河交錯,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西魏宇文泰得報後,立刻意識到,開戰的時機到了。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虎牢關的位置

三.邙山大戰,東魏的功虧一簣

宇文泰親率大軍來接應高仲密,以太子少傅李遠為先鋒。李遠是上期中(第九期)我提到的,在河橋之戰中急中生智救了宇文泰的李穆之弟。西魏以及後來的北周王朝,有三個李家比較有名。其中兩個是位列八柱國的李弼家和李虎家,前者後代出了個隋朝的瓦崗魏王李密,後者一家更是開創了李唐王朝。另一個李家就是李賢、李穆、李遠三兄弟的隴西李氏。這一支自稱是西漢李廣之孫李陵之後,世代為隴西大姓。

高歡也親自率軍十萬來到黃河北岸。宇文泰看到高歡來了,率軍後撤,然後在上游往下游放火船,企圖用火船燒燬黃河渡口的河橋阻止高歡渡河。東魏大將斛律金派部將張亮(爾朱氏舊臣, 對爾朱家忠心耿耿,高歡很讚賞他,就收為己用)用掛著長鎖的小船,將火船勾住牽引至岸邊,保住了河橋。高歡大軍順利渡河,列陣邙山。

宇文泰見高歡勢大,準備率軍偷襲高歡,連夜行軍四十多裡,終於趕到了邙山。然而,西魏軍的一切都被東魏騎兵偵查到了。高歡哈哈大笑道:“賊兵距離這四十多裡,一定是吃飽了來的,我一定讓他們渴死在這。”東魏軍與西魏軍在黎明之時遭遇。東魏大將彭樂勢不可擋,率領幾千騎兵左衝右突,殺得西魏潰不成軍。高歡在後面看到彭樂直接馳入了西魏軍營,十分不解。這時候有人趁機進讒言,說彭樂這是背叛了。高歡剛要生氣,只見西北方向傳來了彭樂的捷報:彭樂一戰俘虜西魏西魏的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臨洮王元柬、蜀郡王元榮宗、江夏王元昇、鉅鹿王元闡、譙郡王元亮、詹事趙善以及督將四十八人!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邙山大戰中勇不可當的彭樂

高歡乘勢繼續進軍,西魏慘敗,光被斬首就有三萬級。這是東西魏混戰以來,家底本就不厚的西魏最慘痛的一次失敗。彭樂率精銳起兵緊追宇文泰,眼瞅著就要追上,宇文泰回頭對彭樂說:“你不是彭樂嗎?你真是痴漢,今天殺了我,明天你還有用嗎?”彭樂聽出了話中“狡兔死、走狗烹”之意,於是真的放走了宇文泰。彭樂拿了宇文泰一袋子金條返回營地,對高歡說:“宇文黑獺從我刀刃下逃脫了,已經嚇破了膽!”彭樂本已經立了大功,但是卻私自放走了宇文泰,高歡又喜又氣,抓住他的髮髻就往地上磕,邊磕邊數落他在之前沙苑之戰中的過失。結果越說越氣,三次舉刀想劈了他。最後念及他的功勞,賞賜給了彭樂三千匹絹。

第二天,僥倖逃生的宇文泰重整旗鼓,率領大將趙貴、若於惠再與東魏軍大戰。沒想到昨天還生猛如虎的東魏軍今日卻一敗塗地,步兵都被西魏俘虜。高歡坐騎在混戰中被射死,部將赫連陽順將馬讓給高歡,高歡才得以逃脫。結果很快追兵就到了,高歡心腹尉興慶對高歡說:“大王請速離開,我還有一百枝箭,足以殺死追兵。”高歡知道尉興慶此次凶多吉少,感動的對他說:“你如果逃脫了,我就認命你為懷州刺史,如果你不幸戰死,我就封你兒子為懷州刺史。”尉興慶一人殿後,力竭而死。

東魏投降的士兵告訴了宇文泰東魏軍隊所在地,於是宇文泰招募三千勇士,由迴歸西魏的賀拔勝率領攻打高歡。賀拔勝突襲高歡營地,一眼就認出了高歡。賀拔勝手舉長矛,大呼道:“賀六渾,我賀拔破胡今天就要要你狗命!”說實話,我是沒看出來高歡有哪點對不起賀拔勝。賀拔勝先隨爾朱榮,又依附孝莊帝,繼而歸附爾朱兆,之後投降高歡,又不安分幫助孝武帝對抗高歡,最後西入關中依附宇文泰。六換門庭,還總是備受重用,賀拔勝真是神人啊。眼看賀拔勝就要刺中高歡,段榮之子、東魏武衛將軍段韶彎弓搭箭,一箭射死了賀拔勝的坐騎。賀拔勝沒有帶弓箭,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高歡逃走。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賀拔勝

此次邙山大戰跟上次河橋大戰的結局極為相似。西魏先敗後勝,結果被翻盤,原因也十分相似:趙貴等將軍再次掉了鏈子,抵擋不住東魏軍反撲,導致潰敗。宇文泰親自率軍出戰也沒有止住頹勢。戰場形式再次逆轉,東魏軍又在後面追擊西魏軍。要說這趙貴,在東西魏大戰中多次出戰失敗,要不是擁立宇文泰之功,我真的懷疑,以他的能力別說八柱國,連十二大將軍都進不去。獨孤信、於謹召集了掉隊士兵襲擊了尾隨的東魏軍,西魏軍才得以保全。大將若於惠看難以逃脫,於是叫軍隊埋鍋做飯,收攏殘兵,準備與東魏決一死戰。沒想到東魏軍隊看到若於惠的戰旗,懷疑西魏軍有埋伏,反而不敢前進。宇文泰終於安全的回到了關中。

高歡想要趁勢進軍,行臺郎中封子繪是當年擁立高歡的河北豪族封隆之之子。他立主進軍關中,他勸高歡說:“統一東西魏就在今日!昔日魏太祖(指曹操)平定漢中沒有乘勢進攻巴蜀,錯失機會,希望大王不要猶豫不決!”但是眾將經此大戰,都想休整。高歡丞相府機要陳元康也支持封子繪,他說道:“此次我們取得輝煌勝利,是上天眷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高歡反問道:“我們要是中了埋伏怎麼辦?”陳元康說:“之前沙苑之戰,我們失敗了,結果他們都不敢埋伏我們。現在他們大敗,疲於奔命,怎麼還能夠有此深謀遠慮呢?”高歡終究沒有采取正確的意見,率軍東返,錯過了滅掉西魏的大好時機。

四.宇文泰創立府兵制,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登場

西魏失敗撤軍後,東魏河南大行臺侯景收復了虎牢。高仲密自己已經先入關中,而他的妻兒全被侯景俘獲。高歡考慮到高乾、高敖曹的功勞,只處理了高仲密的家人,而沒有牽連他的兄弟族人。而李昌儀,這個引發邙山大戰的女人,被高澄收為了小妾。她活得很久,未來還會引導北齊王朝的一次政變。而高歡沒有忘記賀拔勝戰場上的表現,回到鄴城後將賀拔勝留在東魏的兒子全部殺死。賀拔勝聽說後,活活氣死了。而之前,賀拔允也因為遭受猜忌,被高歡賜死。至此,六鎮起義後叱吒風雲的賀拔家三兄弟全部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三兄弟,各有各的機會,尤其是賀拔勝和賀拔嶽,但是他們終究沒有開創引領時代的能力和命運。

宇文泰回到長安後,鑑於河橋、邙山兩次大戰均告失利,向西魏文帝自請降職,文帝沒有答應。宇文泰隨即進行了軍事改革,即著名的府兵制改革。府兵制延續兩百年,後來崩壞於唐朝唐玄宗時期。這項制度能夠持續這麼久,是因為後來者不斷地與時俱進,改良府兵制。唐朝的府兵制較之西魏宇文泰初創時期,已經有了很大不同,或者說已經形神俱變,在我這裡我們不管以後的府兵制,只講講宇文泰創立的府兵制。他仿照鮮卑舊制,將軍隊分為八部,每部各設一個柱國大將軍,這就是西魏赫赫有名的八柱國。八柱國中,宇文泰是全軍最高統帥,而宗室廣陵王元欣只是代表皇家的象徵而已。可以看到,這八人,在本系列過去幾期中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開創李唐王朝的李淵祖父李虎也位列其中。

1.使持節、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安定郡開國公宇文泰

2.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元欣

3.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郡開國公李虎

4.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李弼

5.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

6.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趙貴

7.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於謹

8.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侯莫陳崇

除了宇文泰和元欣外,六大柱國每人又管轄兩個大將軍,這就是十二大將軍。其中,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本期提到的邙山大戰西魏軍先鋒李遠也位列十二大將軍:

1.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少保、廣平王元贊。

2.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淮安王元育。

3.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齊王元廓。

4.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平原郡開國公侯莫陳順。

5.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七州諸軍事、秦州刺史、章武郡開國公宇文導。

6.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雍州諸軍事、雍州刺史、高陽郡開國公達奚武。

7.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陽平郡開國公李遠。

8.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范陽郡開國公豆盧寧。

9.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化政郡開國公宇文貴。

10.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荊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博陵郡開國公賀蘭祥。

11.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陳留君開國公楊忠(楊堅之父)。

12.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岐州諸軍事、岐州刺史、武威群開國公王雄。

每個大將軍又率領兩個開府將軍,這樣就形成了共24軍。當然,這裡面有許多宗室掛名成員,並不是西魏所有的名將都包括在內了,比如王思政,就不在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之內。府兵是職業軍人,另編軍籍。什麼?軍籍?難道宇文泰又開始了倒行逆施,實行北魏當年的六鎮軍戶制度?天下又將大亂?非也非也。我們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宇文泰為什麼要在邙山之戰後進行軍事改革。

邙山之戰,西魏傷亡近五萬人,基本上賠光了自爾朱天光、賀拔嶽入關西時候的軍事家底。北魏拓跋鮮卑,自孝文帝時代就已經漢化,但是六鎮起義之後,爾朱榮崛起,整個社會又出現了胡化風潮。最主要的體現,就是軍隊一律胡化。東魏的高歡麾下除了以高乾、高敖曹為代表的渤海高氏漢人強宗有一些漢人軍隊,其他基本上是鮮卑班底。而西魏就更是如此了,西魏大將們大多出自六鎮中的武川鎮,在西魏,當兵是鮮卑人的特權,當兵也是一種榮耀。但是邙山一戰,鮮卑兵損失慘重,如果再繼續只依靠鮮卑人,那麼不用東魏高歡來攻,西魏內部可能就自行動亂瓦解了。宇文泰進行軍事改革,他設再多的柱國將軍也好,真實目的只有一個,即“充關隴豪族為軍”。這才是他改革的實質。他通過軍事改革,拉攏了關隴本地的漢人豪族加入軍隊,將鮮卑人壟斷的軍隊榮耀與關隴本地人分享。

東魏高歡邙山大戰功虧一簣,西魏宇文泰知恥後勇創立府兵制

南北朝時期精銳士兵裝備

府兵制與當年六鎮軍人最本質的區別是,雖然都是另立軍籍,但是府兵制其實是徵兵制,而六鎮是世兵制。府兵是被國家徵召的軍人,可以免除徭役,如果不想當府兵了,還會被分配土地,重新恢復民的身份。而初期的府兵,要求極高,一般要選漢人地方豪族子弟才可以,普通民眾還是沒有資格當兵。當兵的豪強之家,在鄉里都會被高看一眼,地位崇高。當然,府兵的軍事器具都要軍人自己準備,所以要是窮人一般也是當不起兵的。用宇文泰的話說,這叫“籍民有才力者為府兵”,使得西魏的府兵呈現出了一種“精兵貴族化”的趨勢。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還是因為當兵在西魏是榮耀,是鮮卑特權,現在對漢人開放了而已。這種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予軍籍府兵以自由,避免如當年世襲的六鎮軍人從“國之爪牙”淪落到“軍人奴隸”的境地。府兵生活是很滋潤的,他們本身多為地主,閒時回家其僱傭農民為自己耕種,戰時為國家出戰,其生活風格有些方面類似歐洲的“騎士”和日本的“旗本武士”。

西魏經此制度,得到了漢人本土豪強的擁護,西魏政權開始變得穩固。從此時起,影響中國三百年的所謂“關隴軍事貴族”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當然,表面上,加入府兵的漢人還是要把身份轉變為鮮卑人的。西魏皇室恢復了“拓跋”舊姓,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也都改了鮮卑姓。比如漢人李虎,賜姓大野氏。楊忠,賜姓普六茹氏。所以,隋文帝、唐高祖少年時期其實叫普六茹堅、大野淵的。而柱國、大將軍所統的士兵,也都要冠以將軍的鮮卑姓氏。但這僅僅是表面上胡化而已,間接維持鮮卑人當兵的傳統特權。後來隋文帝楊堅掌權以及建立隋朝後,士兵又紛紛改回了漢姓。總之,宇文泰用軍事改革的方式,再次團結了西魏,動員了關西一切力量,準備迎接下一次的東西大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