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可以說,無論是古中國的西王母傳說,還是古印度的娜迦神(溼婆神)傳說,其中所體現的,都是早期先民的“龍蛇崇拜”。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就已經出現了對半神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後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將這項蛇神崇拜的傳統保留下來,並創造出娜迦蛇的形象,並將這一形象賦予給溼婆大神,於是就形成了印度獨有的娜迦崇拜。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龍蛇崇拜,也在更晚的時期侵入印度半島,並引發了劇烈的迴響,隨後,這一古老的“龍蛇崇拜”思想,便借道印度,逐漸傳入古中國。

來自印度的娜迦蛇,和來自古中國的西王母,都具有同樣的永生神力,並組成了微妙的“墓神共同體”。在古印度的墓葬中,以及中國戰國時代的帛書和漢代的石磚畫像上,都可以找到娜迦神與西王母的形象,有時畫面中還會有蓮花的形象出現。

無論是溼婆神、娜迦神還是蓮花,都是印度吠陀教的產物,這些宗教意象,主司人類的繁殖、再生和永生。此外,印度的娜迦神像大多手持代表女陰的長柄蓮花,與代表男根的蛇體嚴密呼應。而漢代墓葬中發現的靈蛇環繞蓮花舞蹈的壁畫,也正是這種印度隱喻的中國變體。

到了戰國時代,同樣為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出現在中國神譜中,與西王母一樣,作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受到漢民族的尊崇。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可以說,無論是古中國的西王母傳說,還是古印度的娜迦神(溼婆神)傳說,其中所體現的,都是早期先民的“龍蛇崇拜”。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就已經出現了對半神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後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將這項蛇神崇拜的傳統保留下來,並創造出娜迦蛇的形象,並將這一形象賦予給溼婆大神,於是就形成了印度獨有的娜迦崇拜。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龍蛇崇拜,也在更晚的時期侵入印度半島,並引發了劇烈的迴響,隨後,這一古老的“龍蛇崇拜”思想,便借道印度,逐漸傳入古中國。

來自印度的娜迦蛇,和來自古中國的西王母,都具有同樣的永生神力,並組成了微妙的“墓神共同體”。在古印度的墓葬中,以及中國戰國時代的帛書和漢代的石磚畫像上,都可以找到娜迦神與西王母的形象,有時畫面中還會有蓮花的形象出現。

無論是溼婆神、娜迦神還是蓮花,都是印度吠陀教的產物,這些宗教意象,主司人類的繁殖、再生和永生。此外,印度的娜迦神像大多手持代表女陰的長柄蓮花,與代表男根的蛇體嚴密呼應。而漢代墓葬中發現的靈蛇環繞蓮花舞蹈的壁畫,也正是這種印度隱喻的中國變體。

到了戰國時代,同樣為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出現在中國神譜中,與西王母一樣,作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受到漢民族的尊崇。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3 龍蛇崇拜的原型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

但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先民們的龍蛇崇拜,實際上是對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的一次重大延展。

按照古人類學家的觀點,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例如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南方古猿等,都中途滅絕,並不是現代人類的祖先,而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

而朱大可在《華夏上古神系》中提出,龍蛇崇拜思想的傳播,與非洲先民的遷徙路線是相吻合的,因此,最早的“龍蛇崇拜”原型,必然來自於非洲的巴別神系,是巴別神系當中的水神家族。

這些生命力強悍的水神,誕生於非洲的搖籃裡,而後隨著非洲移民們一路東遷,並在沿途廣泛播散。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可以說,無論是古中國的西王母傳說,還是古印度的娜迦神(溼婆神)傳說,其中所體現的,都是早期先民的“龍蛇崇拜”。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就已經出現了對半神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後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將這項蛇神崇拜的傳統保留下來,並創造出娜迦蛇的形象,並將這一形象賦予給溼婆大神,於是就形成了印度獨有的娜迦崇拜。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龍蛇崇拜,也在更晚的時期侵入印度半島,並引發了劇烈的迴響,隨後,這一古老的“龍蛇崇拜”思想,便借道印度,逐漸傳入古中國。

來自印度的娜迦蛇,和來自古中國的西王母,都具有同樣的永生神力,並組成了微妙的“墓神共同體”。在古印度的墓葬中,以及中國戰國時代的帛書和漢代的石磚畫像上,都可以找到娜迦神與西王母的形象,有時畫面中還會有蓮花的形象出現。

無論是溼婆神、娜迦神還是蓮花,都是印度吠陀教的產物,這些宗教意象,主司人類的繁殖、再生和永生。此外,印度的娜迦神像大多手持代表女陰的長柄蓮花,與代表男根的蛇體嚴密呼應。而漢代墓葬中發現的靈蛇環繞蓮花舞蹈的壁畫,也正是這種印度隱喻的中國變體。

到了戰國時代,同樣為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出現在中國神譜中,與西王母一樣,作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受到漢民族的尊崇。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3 龍蛇崇拜的原型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

但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先民們的龍蛇崇拜,實際上是對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的一次重大延展。

按照古人類學家的觀點,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例如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南方古猿等,都中途滅絕,並不是現代人類的祖先,而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

而朱大可在《華夏上古神系》中提出,龍蛇崇拜思想的傳播,與非洲先民的遷徙路線是相吻合的,因此,最早的“龍蛇崇拜”原型,必然來自於非洲的巴別神系,是巴別神系當中的水神家族。

這些生命力強悍的水神,誕生於非洲的搖籃裡,而後隨著非洲移民們一路東遷,並在沿途廣泛播散。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它經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伊、東南亞,抵達東亞,然後又越過東亞,向北進入西伯利亞,進而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龍蛇崇拜”,都分佈在這條人類遷徙路線附近,就彷彿是一條藤蔓上結出的諸多果實。

而之所以這種來自非洲巴別神系的原始動物崇拜,能在亞洲上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水土、地理等條件是密不可分的。

在第四紀冰期之後,世界上形成了四大水系——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尼羅河流域(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印度文明)以及黃河長江流域(華夏文明)。這四大水系便是龍蛇崇拜崛起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沒有這種廣闊、持續而穩定的水系,就沒有普遍的爬蟲類生物的原型,也就不會產生強大的水神崇拜乃至於龍蛇崇拜了。

在這些古老文明的先民眼中,蛇作為最古老的動物原型之一,其形象非常符合男性陰莖的形象,由此成為男性生殖力的一個象徵。

在許多神話裡,蛇以地下之水的形態,進入大地女神的體內,令女神的子宮受孕。而在另外一些神話中,蛇又是智慧和精神的象徵,它以天上之水的形態,進入並引導女性的靈魂,藉助某種誘惑的程序令女性受孕。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可以說,無論是古中國的西王母傳說,還是古印度的娜迦神(溼婆神)傳說,其中所體現的,都是早期先民的“龍蛇崇拜”。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就已經出現了對半神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後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將這項蛇神崇拜的傳統保留下來,並創造出娜迦蛇的形象,並將這一形象賦予給溼婆大神,於是就形成了印度獨有的娜迦崇拜。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龍蛇崇拜,也在更晚的時期侵入印度半島,並引發了劇烈的迴響,隨後,這一古老的“龍蛇崇拜”思想,便借道印度,逐漸傳入古中國。

來自印度的娜迦蛇,和來自古中國的西王母,都具有同樣的永生神力,並組成了微妙的“墓神共同體”。在古印度的墓葬中,以及中國戰國時代的帛書和漢代的石磚畫像上,都可以找到娜迦神與西王母的形象,有時畫面中還會有蓮花的形象出現。

無論是溼婆神、娜迦神還是蓮花,都是印度吠陀教的產物,這些宗教意象,主司人類的繁殖、再生和永生。此外,印度的娜迦神像大多手持代表女陰的長柄蓮花,與代表男根的蛇體嚴密呼應。而漢代墓葬中發現的靈蛇環繞蓮花舞蹈的壁畫,也正是這種印度隱喻的中國變體。

到了戰國時代,同樣為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出現在中國神譜中,與西王母一樣,作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受到漢民族的尊崇。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3 龍蛇崇拜的原型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

但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先民們的龍蛇崇拜,實際上是對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的一次重大延展。

按照古人類學家的觀點,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例如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南方古猿等,都中途滅絕,並不是現代人類的祖先,而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

而朱大可在《華夏上古神系》中提出,龍蛇崇拜思想的傳播,與非洲先民的遷徙路線是相吻合的,因此,最早的“龍蛇崇拜”原型,必然來自於非洲的巴別神系,是巴別神系當中的水神家族。

這些生命力強悍的水神,誕生於非洲的搖籃裡,而後隨著非洲移民們一路東遷,並在沿途廣泛播散。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它經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伊、東南亞,抵達東亞,然後又越過東亞,向北進入西伯利亞,進而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龍蛇崇拜”,都分佈在這條人類遷徙路線附近,就彷彿是一條藤蔓上結出的諸多果實。

而之所以這種來自非洲巴別神系的原始動物崇拜,能在亞洲上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水土、地理等條件是密不可分的。

在第四紀冰期之後,世界上形成了四大水系——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尼羅河流域(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印度文明)以及黃河長江流域(華夏文明)。這四大水系便是龍蛇崇拜崛起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沒有這種廣闊、持續而穩定的水系,就沒有普遍的爬蟲類生物的原型,也就不會產生強大的水神崇拜乃至於龍蛇崇拜了。

在這些古老文明的先民眼中,蛇作為最古老的動物原型之一,其形象非常符合男性陰莖的形象,由此成為男性生殖力的一個象徵。

在許多神話裡,蛇以地下之水的形態,進入大地女神的體內,令女神的子宮受孕。而在另外一些神話中,蛇又是智慧和精神的象徵,它以天上之水的形態,進入並引導女性的靈魂,藉助某種誘惑的程序令女性受孕。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在古印度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傳說中,眾蛇離開陰暗潮溼的石縫,爬到石板表面,在那裡凝結為一個神聖的符號,即娜迦之神留在人間的標記。這個標記象徵著偉大的陰莖,傳達出渴望性愛和生殖力的語義。

同時,娜迦之神還具有庇護泉水、井水與河流的神力,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雨水和豐收,而一旦信眾不再虔誠,娜迦之神就會製造洪水與旱災,懲罰人類的過失。

值得玩味的是,這一屬性後來隨著印度佛教一起傳入中國,演變成中國的“龍”神話。從四海龍王,到四方神獸中的青龍,都身居行雲布雨之屬性——看來,華夏民族的同化能力,可不是鬧著玩的:任你多大來頭,到了我的地盤上,還不是乖乖地為我所用?

"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1 七夕節與西王母的傳說

七夕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神話傳說嗎?

在晴朗的夏夜,漫天星斗閃耀著光芒,一道寬闊而浩大的銀河橫貫南北,而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它們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逐漸把這兩顆星星擬人化,於是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織女和牛郎。相傳,牛郎是一個淳樸的少年,無意中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個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

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著一雙兒女去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著銀河用力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邊。

喜鵲被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所感動,飛上銀河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彼此相會,這就是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看牽牛星和織女星鵲橋相會,是中國民間一個流傳久遠的習俗。據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相會時說的脈脈情話呢。

因為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因此,凡間的婦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希望她賜給自己一段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世間無數的有情人,都會在夜靜人深的時刻,對著牽牛織女兩顆星星,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其實,這樣動人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在民俗學家眼中,那些所謂的神話,其實就是關於人類和世界變遷的神聖故事。從廣義上講,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的傳說,它是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深藏在一個民族內核中的意識形態。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類、伏羲創八卦、哪吒鬧龍宮……在那些燦若繁星的中國神話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祕呢?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的朱大可教授,乃是當代負有盛名的文化批評家、學者、小說及隨筆作家。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之後,又到澳大利亞的悉尼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悉尼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當過一段時間訪問學者,可謂是學貫中西。朱大可教授名列《鳳凰生活》雜誌推出的“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教授耗費二十年時間,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華夏上古神系》中,朱大可教授獨闢蹊徑,提出迥異於其他學者的全新觀點: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在書中,朱大可教授不但論證出女媧、盤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來身份”,還揭示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神話,實際上是“亞洲精神共同體”的結晶。

那麼,就讓我們從西王母的傳說開始追溯吧。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2 西王母傳說源於古老的龍蛇崇拜

那位將牛郎和織女分隔在銀河兩端的王母娘娘,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晉代人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其中記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鬱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王母的身上就被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相傳,她是西王母國的領袖,居住在“西荒”、“崑崙之闕”、“崑崙丘”、“流沙地”。

許多上古典籍中,都記載了西王母的傳說。《爾雅》曰:“西荒有西王母國”。《山海經》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尚書》曰:“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竹書紀年》曰:“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

關於西王母的長相,在《山海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上半身是美人的形象,頭上還帶著首飾,牙齒尖利如老虎一般,下半身是虎身、豹尾,周身還有花紋斑點,住在崑崙山的洞穴裡——這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到了西晉,有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從裡面發現一批古老的竹簡,這些竹簡被後世稱為《竹書紀年》,其中有一段名為《穆天子傳》的文字,其中記載了周穆王的傳說。

相傳,周穆王曾經西行萬里,到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並奉上織錦、白圭、玄璧等重禮。“癸亥,至於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而西王母也捧出西域的美味佳餚、葡萄美酒,與周穆王在瑤池飲酒對詩。“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據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情投意合,臨別時,兩人十分不捨,於是約定三年之後再相聚。臨走前,周穆王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並留下“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然而,這段露水姻緣便再沒有了下文。

到了漢代以後,道教盛行一時,西華金母(也就是西王母)與東華木公兩位神邸被合為一體,按照道教的理論,被稱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掌管三界所有得道成仙的女仙。

其實,在周代前期直至戰國中期,西王母的形象與印度的溼婆神形象是非常吻合的,常以雙蛇對偶纏繞的形象示人,從馬王堆帛書和長沙戰國帛書中,都可以發現人首蛇神的西王母形象。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可以說,無論是古中國的西王母傳說,還是古印度的娜迦神(溼婆神)傳說,其中所體現的,都是早期先民的“龍蛇崇拜”。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就已經出現了對半神的蛇形生物的崇拜。後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將這項蛇神崇拜的傳統保留下來,並創造出娜迦蛇的形象,並將這一形象賦予給溼婆大神,於是就形成了印度獨有的娜迦崇拜。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龍蛇崇拜,也在更晚的時期侵入印度半島,並引發了劇烈的迴響,隨後,這一古老的“龍蛇崇拜”思想,便借道印度,逐漸傳入古中國。

來自印度的娜迦蛇,和來自古中國的西王母,都具有同樣的永生神力,並組成了微妙的“墓神共同體”。在古印度的墓葬中,以及中國戰國時代的帛書和漢代的石磚畫像上,都可以找到娜迦神與西王母的形象,有時畫面中還會有蓮花的形象出現。

無論是溼婆神、娜迦神還是蓮花,都是印度吠陀教的產物,這些宗教意象,主司人類的繁殖、再生和永生。此外,印度的娜迦神像大多手持代表女陰的長柄蓮花,與代表男根的蛇體嚴密呼應。而漢代墓葬中發現的靈蛇環繞蓮花舞蹈的壁畫,也正是這種印度隱喻的中國變體。

到了戰國時代,同樣為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出現在中國神譜中,與西王母一樣,作為華夏民族的先祖,受到漢民族的尊崇。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03 龍蛇崇拜的原型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

但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先民們的龍蛇崇拜,實際上是對來自非洲的水神崇拜的一次重大延展。

按照古人類學家的觀點,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例如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南方古猿等,都中途滅絕,並不是現代人類的祖先,而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

而朱大可在《華夏上古神系》中提出,龍蛇崇拜思想的傳播,與非洲先民的遷徙路線是相吻合的,因此,最早的“龍蛇崇拜”原型,必然來自於非洲的巴別神系,是巴別神系當中的水神家族。

這些生命力強悍的水神,誕生於非洲的搖籃裡,而後隨著非洲移民們一路東遷,並在沿途廣泛播散。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它經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伊、東南亞,抵達東亞,然後又越過東亞,向北進入西伯利亞,進而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龍蛇崇拜”,都分佈在這條人類遷徙路線附近,就彷彿是一條藤蔓上結出的諸多果實。

而之所以這種來自非洲巴別神系的原始動物崇拜,能在亞洲上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水土、地理等條件是密不可分的。

在第四紀冰期之後,世界上形成了四大水系——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尼羅河流域(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印度文明)以及黃河長江流域(華夏文明)。這四大水系便是龍蛇崇拜崛起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沒有這種廣闊、持續而穩定的水系,就沒有普遍的爬蟲類生物的原型,也就不會產生強大的水神崇拜乃至於龍蛇崇拜了。

在這些古老文明的先民眼中,蛇作為最古老的動物原型之一,其形象非常符合男性陰莖的形象,由此成為男性生殖力的一個象徵。

在許多神話裡,蛇以地下之水的形態,進入大地女神的體內,令女神的子宮受孕。而在另外一些神話中,蛇又是智慧和精神的象徵,它以天上之水的形態,進入並引導女性的靈魂,藉助某種誘惑的程序令女性受孕。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在古印度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傳說中,眾蛇離開陰暗潮溼的石縫,爬到石板表面,在那裡凝結為一個神聖的符號,即娜迦之神留在人間的標記。這個標記象徵著偉大的陰莖,傳達出渴望性愛和生殖力的語義。

同時,娜迦之神還具有庇護泉水、井水與河流的神力,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雨水和豐收,而一旦信眾不再虔誠,娜迦之神就會製造洪水與旱災,懲罰人類的過失。

值得玩味的是,這一屬性後來隨著印度佛教一起傳入中國,演變成中國的“龍”神話。從四海龍王,到四方神獸中的青龍,都身居行雲布雨之屬性——看來,華夏民族的同化能力,可不是鬧著玩的:任你多大來頭,到了我的地盤上,還不是乖乖地為我所用?

從七夕節和西王母的傳說,探索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