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戲曲 梅蘭芳 京劇 楊貴妃 貴妃醉酒 梨園雜志 2018-12-10

王燮元

王燮元(1909-1970),京劇鼓師,從齊向陽、咎樹雲學習京劇司鼓藝術,曾為梅蘭芳、黃桂秋、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蓋叫天、劉奎官、林樹森、徐碧雲、唐韻笙、言慧珠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司鼓。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梅蘭芳先生組織劇團在上海演出。一切籌備停當,就是鼓師成了問題。他以前的鼓師何斌奎先生早已去世,何的兒子增福雖是繼承父業,但遠在北京,不能南來。梅先生在無線電廣播裡聽了我給言慧珠同志伴奏的《紅線盜盒》,便請徐蘭沅、王幼卿兩位先生約我加入了梅劇團。這是我給梅先生打鼓的原由。 

 第一次給梅先生司鼓是在南京大戲院(現在的上海音樂廳)演出的《宇宙鋒》。排戲的時候,我想:過去我打過梅派戲,可那都是梅的學生,現在真的給梅派創始者司鼓了,實在摸不清怎樣的打法才能合適。於是我便請梅先生提出對音樂的要求。梅先生卻口口聲聲要隨著我來,他說,咱們京劇藝術都是從前輩那裡傳下來的,萬變不離其宗,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要能把臺上的“神兒”拿住就行了。您不會有錯的,我在無線電裡聽過您給慧珠打的《紅線盜盒》,那不是挺好嗎,按著那麼來就成,放心幹您的吧。”經他這樣一說,我好象吃了“定心丸”,心裡也不發慌了,這出《宇宙鋒》從頭至尾一點錯也沒出。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梅蘭芳之《宇宙鋒》 

 我給梅先生司了六年鼓(1945~1951年),認識到他的表演特色——穩重、大方、準確、明快;對鼓師的要求也是這八個大字。我們“場面”上有句古語是“醜戲多鑼鼓”,這就是說在伴奏上不能用廢鑼鼓,只要鑼鼓一響,就得有它的目的性。給梅先生司鼓也是這樣,一下鼓、一記鑼都要從內容、人物出發。徐蘭沅先生以他的工作經驗,給鼓師總結了幾條原則,他是按照古詞《西江月》的格式來寫的:武戲暴躁能穩,文戲穩中不瘟;鼓點圓潤不噪人,緊慢尺寸拿準。散碎鑼鼓不俗,用法恰當傳神;打出感情能驚人,算得藝術根本。 

 我認為這是鼓師的準繩,完全符合給梅先生司鼓的要求。 

 梅先生和鼓師(包括全堂場面)的關係,也和對其他配角演員一樣,不是誰服從誰的關係,而是服從戲,他只要求全體工作人要把戲演好,配合好,從不無原則地突出自己。 

一、交待清楚

 鼓師在下“底鼓”(每個鑼鼓點子的頭子叫“底鼓”,不同的鑼鼓點子,有不同的“底鼓”)之前,要看演員的交待,比如演員一抖水袖,我們就知道要起唱了;一翻水袖,我們就給他起【叫頭】。梅先生在場上的交待是很清楚的,無論語氣、唱腔、動作都有“肩膀”(交待明確的意思),使得鼓師看來非常明確,對音樂的掌握也就胸有成竹了;但是梅先生這種交待對觀眾來說又不露形跡,完全揉合在表演當中,結合著人物的思想感情。

 比如《宇宙鋒》的《修本》一場,當趙女聽說父親要燈下修本求皇帝赦過匡家之罪,想到丈夫有了出頭之日,馬上說道:“此乃爹爹恩德。啞奴,溶墨伺候!”這“溶墨伺候”四個字略拖長音,對我們鼓師來說,是個交待,就知道要起唱了,於是打出【扎多答】的點子,胡琴奏起【西皮原板】的“過門”。這一句拖音念得非常甜潤,表現了趙女的愉快心情,同時梅先生在【西皮原板】的過門轉身朝裡,水袖雙抖,袖梢甩到背後,更表現了趙女擺脫一腔抑鬱後的輕鬆神態。

 又如《貴妃醉酒》,楊玉環命高力士去請皇帝飲酒,高力士不敢去,楊玉環一怒之下打了高力士三個耳光,在打耳光之前的手式動作要在胡琴曲牌【八岔】中作出,鼓師要看楊玉環的交待,好把【八岔】收住,另起【扎扎採】的鼓點,配合楊玉環的“呀呀碎”的唸白和打三個耳光的動作。如果演員在這裡不交待而動手就打,我們就很難把【八岔】收住另起【扎扎採】來配合,這三個耳光也就沒有節奏了。要是演員不懂鑼鼓節奏,在這裡很難按著尺寸交待出來。梅先生的交待好極了:當高力士不肯到西宮去請皇帝飲酒時,楊玉環是滿面怒容、雙眸逼人,右手翻腕一指,這個動作表現了楊玉環的一腔怒火,同時也是對鼓師的交待,在這一指的動作上,正好把【八岔】收住。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梅蘭芳之《貴妃醉酒》 

二、 節奏鮮明,又不顯稜顯角

 有些演員要求鼓師隨在他的動作後面打,梅先生則要求鼓師主動,等他交待出來了,鼓師下了“底鼓”,以後的音樂節奏的尺寸就由鼓師掌握了,他的舞蹈動作完全隨著音樂節奏,從不要求鼓師跟著他的動作後面打。他的表演,節奏鮮明,但也不是顯稜顯角,一般都說梅先生的動作是“圓”的,道理就在於此。

 比如《霸王別姬》的《舞劍》一場,虞姬脫了斗篷,身著魚鱗甲由上場門走出,走到臺口,以劍杵地,雙手按劍,再用右手揉胸,彈淚,左手抱劍,“拉山膀”向帳內一望,迴轉身來嘆氣,走至右邊臺口,轉身歸中,放下劍來—這些動作都在【慢長錘】的節奏中做出,每個動作無不趕在大鑼的節奏上;等到放下劍來要起【垛頭】,虞姬在這個鑼鼓節奏裡反腕執劍“亮相”。若給旁的演員打,到放下劍來的時候,要把【慢長錘】收住,再另起【垛頭】。給梅先生打,【慢長錘】不收,緊接著轉【垛頭】。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梅蘭芳之《霸王別姬》

 從藝術角度來看,給梅先生的打法是不斷氣的,但這非要對鑼鼓點子很熟悉才能適應。給一般演員的打法,是斷氣的,用我們的括來說,叫做“折了”,但對不太熟悉鑼鼓點子的演員來說,這樣便容易找節奏。虞姬舞完劍,把雙劍杵地,表示精疲力蠍,我們起【掃頭】,虞姬揉腿,彈汗,抱劍,“圓場”歸中,向霸王一拜,這些動作結束,【掃頭】也完了,太監接著內喊:“報-----!”銜接得緊密無間、嚴絲合縫。從以上的一些例子看,梅先生作為一個演員,不僅熟練地掌握了表演技巧,而且洞悉音樂節奏,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他在舞臺上的表演才能從容不迫、信手拈來。 

三、音樂要有層次

 梅先生的表演細膩入微,對人物思想感情的體現總是恰到好處,從來沒有過火的表演;他的內在感情充沛,但表演起來又有節制,因此梅先生塑造的人物是很生動的;人人都說梅先生的表演得心應手,所謂得心應手者,也就是內外一致的意思。我在給梅先生司鼓時,往往隨著梅先生這種出神入化的表演進入了戲,也可以這樣說:梅先生在舞臺上能夠帶動同場的演員和樂師一道入戲。

 比如《宇宙鋒》,當趙女聽說父親要把她選入宮去陪王伴駕後,有三個【叫頭】,表現趙女對父命、君旨的反抗。如果從一般的反抗概念出發,飾趙女的演員一定是聲色俱厲,我們音樂也會打得震耳欲聾。梅先生掌握了這個相府千金的具體人物,他把趙女的反抗表現得非常妥貼、生動。

 這三個【叫頭】是有層次的:第一個,趙高說完“明日早朝送進宮去”,趙女又氣又急、又羞又惱,面呈悲苦、身若無力,慢慢把右手的水袖向外一翻,我們在這裡起了節奏較緩的【叫頭】,梅先生的動作雖慢,但語氣不慢,在【叫頭】的兩記小鑼後就張嘴念詞,動作的緩慢表現了趙女盡力遏止自己的內心激動,語氣的緊促,又表現了她的不能自制的心情,動作與語氣的矛盾,生動地體現了趙女的憤感難禁。第二個【叫頭】,趙女聽趙高講完“你敢違抗父命麼?”心想:爹爹真是無恥已極,於是雙手由裡往外把水袖急劇一翻,我們起了一個比較緊一點的【叫頭】,但梅先生卻把語氣緩慢下來,仍是在二小鑼後張嘴唸白。動作的緊,表現了趙女的一腔怒火,語氣的緩,又表現了她的強制自己而與父據理力爭,這樣的內外矛盾的表現,使得趙女這個人物更深刻了。第三個【叫頭】,趙高企圖用聖旨來壓服趙女,這時人物的內心激動達於頂點,有如火山爆發,再也按捺不住,他把雙袖由外往裡一翻,我們起了比以前更緊的【叫頭】,同時語氣也緊了,在一記小鑼後就張嘴唸白。梅先生的這些表演是很有深度的,在音樂上必須起到烘雲托月的作用。 

四、鑼鼓點子的安排要符合戲的要求

 梅先生強調動作的目的性,他最講究書情戲理;鑼鼓點子的安排,也要符合劇情和人物的需要,從不亂用。比如《霸王別姬》的第八場,在【長錘】的節奏中,八個宮女引虞姬上場,這個【長錘】要打得四平八穩,從襯托諳習武藝的虞姬的矯健步伐,虞姬走到“九龍口”,要起唱了,一般的【長錘】起【西皮搖板】是用【單收頭】,可是《霸王別姬》的這個地方要用【雙收頭】,倒不是因為給梅先生打就得多點花頭,而是通過這【雙收頭】的兩番鑼鼓轉折表現虞姬的娘娘身份和被困垓下的沉重心情。再如《生死恨》的《逃走》一場,韓玉娘是個弱女子,夜間逃走一定是躡足潛蹤,大鑼的沉重音色是與韓玉孃的動作節奏不相稱的,所以這一場完全用小鑼。 

五、根據劇情掌握音量

 作為梅先生的樂師,在打擊樂的音量掌握上,也是按著戲來的,不是無論什麼戲都那一個味兒。比如《霸王別姬》,本來是慷慨激昂的戲,在音樂上大鑼大鼓,音量要強一點,但又不能過於強烈,必須剛柔相濟。大鑼有十分音量,只打出八分就成了,不能把鑼的音量打滿。

 《玉堂春》就不同了,蘇三由“搭架子”起,直到出場後的【西皮散板】,情緒是悲傷的,所以鑼音只能打六分。再如《生死恨》,是悲涼情調的戲,鑼的音量頂多五分就可以了,特別《紡紗》一場,韓玉娘在幕內的【叫頭】要使音量壓低、節奏緩慢,鑼的後音要放出來,大致放到四拍再搗。以前可以根據需要調換高音鑼、低音鑼使用,梅先生的戲是不講換鑼的,因為換鑼解決了音量的問題,不過味兒也隨著變了,特別他唱的都是文戲,音樂忽而一變味兒,顯得很突然,戲也就給攪亂了,所以給梅先生伴奏大鑼,那完全得靠手上的功夫,用一面大鑼打出不同的音量來。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梅蘭芳之《生死恨》

 梅先生也不是機械地不換樂器,有時實在不能體現劇情的需要時,是會掉換的,我聽說過去錄《生死恨》唱片時,試用過幾面大鑼,全不符合要求,後來找到一鐵鍋,試驗下來很能烘托韓玉孃的悲涼情緒,於是就用這口鐵鍋伴奏了一張片子。梅先生的《太真外傳》唱片,裡面打的也不是鼓,而是毛竹片。 

六、關於梅先生的唱和伴奏

 梅先生的唱腔和唱法具有圓潤秀麗、節奏鮮明的特色,胡琴和二胡的伴奏也要符合這個特色,鼓板的配合也必須如此。給梅先生的唱配合鼓板,鼓點要清楚,板要響,這樣才能把他的特色顯露出來:鼓點清楚是襯托他的圓潤秀麗,板要響是配合他的節奏鮮明。另外梅先生的唱腔最後一個字總是喜歡往後蹲一塊(略頓一點),比如《鳳還巢》的【西皮原板】頭一句的後四個字,是這樣唱的: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王燮元:給梅蘭芳先生司鼓六年


就要蹲(略頓)了,我們要在“6”上打板,但板不能按原尺寸摳,也要跟著蹲(略頓),否則就把梅先生的唱扔到後頭了。這是我在給梅先生打鼓時特別注意的。不過梅先生這一蹲(略頓)很自然,使唱腔更生色,更有感染力了,有些學梅派的演員,蹲的就不自然,顯得做作,這是應當防止的。 

 談到梅先生的唱,有件大事值得一提,梅先生採用了京胡加二胡伴奏,豐富了京劇樂器,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我聽徐蘭沅先生講,加二胡還是最後的事,在這以前試用過很多樂器,像梆子用的板胡、大鼓用的四胡、以及笙,都試過,與京胡的音色不協調,後來發現南胡與京胡較為諧和,梅先生提出了改革南胡的要求,由徐蘭沅、玉少卿兩位先生製作,就成了今天京劇中普遍運用的二胡了。 

七、梅先生對鑼鼓點的靈活運用

 梅先生在藝術上廣收博取,從來不分南北,比如他的面部化妝的改進,就受了南方名旦趙君玉先生的啟發。我自小在北京學鼓,到了南方,又懂得了一點南派的打法,在給梅先生司鼓時,也試著用了一些南方的點子,梅先生不僅未加拒絕,反而鼓勵我靈活運用。

 比如《霸王別姬》,虞姬上場後,虞子期報事已畢下場,霸王上,虞姬把霸王迎入,有一段對白,如果按照老的打法,虞姬在念“謝大王”之後打【衝頭】,再轉【叫頭】,霸王念“可惱哇,可惱!”後來我一考慮,【衝頭】的節奏緊迫,配合慌亂的動作比較合適,虞姬的入座用【衝頭】不太切合。我當場靈機一動,用了個南派打法:虞姬講“謝大王”,我跟著打了個【五錘鑼】,等虞姬坐下,再轉【叫頭】。我認為這樣的打法就清楚了,【五錘鑼】是給虞姬打的,【叫頭】是給霸王打的,使鑼鼓的作用面面俱到。這個打法也不是我自撰,老戲《戰長沙》裡就有,我不過是移用罷了。散戲後,徐蘭沅先生對我說:“剛才虞姬見駕時,你打的那個點兒很好哇,舞臺上清楚極了。”我就說:“您待會兒問問梅先生,這麼打合適不合適。”徐先生說:“甭問,他就喜歡新東西,只要用的得體,他就歡迎。我看這個點兒挺好。”後來聽說梅先生對這樣的打法很滿意,以後這個點兒在《霸王別姬》裡就固定下來了。

 還有一次我給梅先生打《女起解》,【西皮慢板】裡有“想當年在院中纏頭似錦”一句,“似錦”二字後要拖一個長音,按板槽來說是由中眼拖到板上,但這兩眼的時間比普通兩眼要長一點,到底多長,也沒有固定,完全靠鼓師掌握。我當時認為時間不固定琴師和演唱者很難掌握,極容易把節奏拖散,同時我又感到梅先生的唱法是滿工滿調,完全可以拖得更長,以顯示他的寬亮圓潤的歌喉,於是我就掌握了有節奏的延長打法,就是把中眼、末眼的兩眼時間延長到普通的四眼時間,再下板。這齣戲下來,我就問梅先生:“剛才那句‘纏頭似錦’的打法合適不合適,您感覺抻不抻?”梅先生滿面笑容地指著我對蘭沅先生講:“我從唱戲以來就沒這麼合適過,今天這麼打,太舒坦了,以後就這樣了。”梅先生對我這樣的鼓勵,我是很感動的,我認為這不是由於我打對了,而是梅先生的藝術修養多,能夠隨機應變,可以適應任何新的打法。 

 我給梅先生司鼓六年,除了在音樂配合上有這些體會外,梅先生的戲德也是我感受最深的。解放前有一次演出在唱和伴奏上出了毛病,散戲後養多報館記者和梅先生的老友到後臺來詢問,本來這是伴奏上的問題,但梅先生爽快地承認是自己的錯,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把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他說:“臺上的好是大家的好,出了錯主角要先負責任。況且今天報界的人挺多,如果我把錯推開,他們必然在報上大肆宣場;現在我把錯擔下來了,他們看在我的份上是不會小題大作的。” 

 梅先生逝世了,在我個人失去了良師固然悲痛萬分;藝術界的巨星隕落更是教人惋惜。今後只有化悲庸為力量,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為社會主義戲劇事業直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實際行動來紀念梅先生。

 

(《上海戲劇》1961年第9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