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是融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技巧等各種因素為一體的產物。山東戲曲歷史悠久,劇種豐富,劇目繁多,既有全國流行的京劇、皮影戲等,也有山東本地獨有的呂劇、柳子戲、五音戲、茂腔、柳腔、柳琴戲、山東梆子、棗梆、大弦子戲、兩弦夾、大平調、四平調、傀儡戲、王皮戲等,這些使用方言、滿溢鄉情、散發鄉土氣息的地方戲曲,至今活躍在村頭巷尾、文化大院,深受群眾喜愛。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呂劇

呂劇是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呂劇的發祥地在魯北的廣饒、博興一帶,原稱“化妝揚琴”,惠民一帶叫“迷戲”“捊戲”,膠東一帶則稱為“蹦蹦戲”。呂劇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插用某些曲牌,基本唱腔是“四本”和“二板”。呂劇曲調變化豐富,唱詞通俗,唱腔樸素,善於運用鄉音、俚語表達民間疾苦,彰顯風土人情,地方特色鮮明。呂劇的傳統劇目約有近百出,分為生活小戲和連臺本戲兩大類,前者是呂劇的看家戲,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少量取材於歷史小說。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呂劇

茂腔

茂腔是膠東地區土生土長的劇種。茂腔演化於“肘鼓子”。一百多年前,一位藝名“老滿洲”的女藝人來到膠東以賣場為生,她唱的小曲名為“肘鼓子”。19世紀初期,肘鼓子戲流傳到諸城、高密、膠州一帶,融入當地秧歌小調“老拐調”成分,被稱為“本肘鼓”,意為“本地肘鼓子”。後來又吸收從海州、贛榆及魯西南傳來的“冒肘鼓”調的成分,旦角唱腔採用了尾句翻高八度的唱法,俗稱“打冒”,遂演變成“冒肘鼓”,後來寫為“茂肘鼓”,定名為“茂腔”。當地有一首民謠“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沿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紮在指頭上”。生動地反映出茂腔引人入勝地藝術魅力。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茂腔

柳子戲

柳子戲有稱“弦子戲”,是流行於山東的古老戲曲之一。歷史上曾有“東柳、西梆、南昆、北弋”的說法,其中“東柳”就是指山東的柳子戲。柳子戲的曲調由民間俗曲小令組成,後來又吸納了高腔、崑曲、皮黃等唱腔和劇目。在發展過程中,柳子戲廣徵博納,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劇目。柳子戲的表演程式比較固定,主要伴奏樂器是三絃、橫笛和笙,風格粗獷豪放。“四大徽班”進京之前,柳子戲已相當流行,興盛一時。目前,在山東境內,除專業劇團外,在鄆城、鉅野等地還有規模不等的業餘劇團在農閒時演出。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柳子戲

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原名“小曲子”或“琴箏清曲”,最初為愛好音樂的文人所創,後在農民中廣為傳習。因以揚琴作為主要樂器,又被稱作“唱揚琴的”,20世紀30年代才定名“山東琴書”。早期的琴書流行於曹州府(今菏澤市)一帶,光緒年間向職業說書道路發展,藝術上取得長足進步,活動範圍和影響也進一步擴大,分為“南路”“東路”和“北路”三大流派。

山東琴書以唱為主,輔以唸白,演出人數由一至六改為二人對口演唱。傳統書目分為長篇書、中篇書和段兒書(即短篇書),語言質樸生動,故事性較強。改革開放後,琴書表演配備了現代樂隊,演員可以根據劇情需要而走動,從而打破了傳統上單一的坐唱形式,使表演更加靈活。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山東琴書

山東大鼓

山東大鼓約產生於明代中期,起源地在魯西北農村,因用犁鏵片伴奏,故又名“犁鏵大鼓”。清代中葉,山東大鼓的唱腔逐步豐富,唱詞發展為七字句、十字句;清末,淘汰了不甚雅觀的犁鏵片,改用半月形鋼板或銅板,又配上大、小皮鼓,形成完整的鼓曲藝術形式,遂更名為“犁鏵大鼓”,通稱“山東大鼓”。山東大鼓早期演員多為男性,清光緒年間開始出現女演員。山東大鼓形成了三大流派:一是以何老鳳為代表的老北口“捽韁調”,二是以範其鳳為代表的南口““犁鏵調”,三是以李老鳳為代表的“小北口兒”。山東大鼓的書目包括“段兒書”和“巴棍兒”兩種,以後者為主,故事取材集中於《隋唐演義》和公案小說等。

【山東民俗】齊魯大地的戲曲曲藝

山東大鼓

(【聲明】歡迎留言分享更多山東戲曲曲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