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戲曲 秦腔 民族樂器 音樂 樂器 秦聲集 2018-12-01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漢調桄桄,俗稱“桄桄子”。因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唱腔、道白吐字歸韻以漢中方言音調(漢水流域群眾的語音)為基礎,又因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之聲,又名“漢調桄桄”“桄桄戲”。

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稱、旋律結構、主奏樂器等,和秦腔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南路秦腔”、“漢調秦腔”。

漢調桄桄音樂,為梆子板腔式變化體。音階為綜合性七聲音階,調式為七聲音節的“徵”調式間“宮”調式,音樂包括唱腔、伴奏兩部分;唱腔板實有[二流]、[慢板]、[箭板]、[攔頭]、[七棰]等。且有歡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別。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花旦與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臉講究“犟”音,唱腔多用假聲窄嗓,藝人稱為“老少配”;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

武場為打擊樂,與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文場有蓋板二絃、正、反調兩把板胡、京胡、月琴、二胡等等。20世紀30年代前以蓋板二絃為主奏樂器,三十年代以後,改板胡為主奏樂器。

伴奏風格細膩、悠揚、悅耳、動聽;詠、白、唱、唸的發音,均以漢江上游群眾語音為基礎,曾流佈於漢中地區各地並流傳到安康、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因地域環境與風土人情的不同分為東西兩路,南鄭、勉縣、略陽、寧強、漢臺稱“西路桄桄”或“府壩桄桄”;洋縣、城固、西鄉、佛坪等地稱“東路桄桄”或“下路桄桄”。東路唱、白、吐字發音略帶關中語音,西路則用巴蜀語音。

漢調桄桄的起源,傳說有三。其一:元代有個蒙古族親王,因犯罪被朝廷謫貶到漢中,來了帶了一班戲,演變成漢調桄桄;

其二: 明代萬曆皇帝有個寵妃,是洋縣江壩人。皇帝為了讓妃子的父母在家歡度晚年,贈送了一班戲,後來發展成漢調桄桄;

其三:秦腔於明萬曆年間前傳入漢中後,吸收了當地語音、明間音樂等,逐漸發展而成。據載,明萬曆年間,祁家班社就極為興盛。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漢調桄桄,曾長時間覆蓋關中地區,尤其是清末民初,出現過班社林立,藝人濟濟的鼎盛時期,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戲曲作家,所作劇目對當時的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該劇種迄今,僅有陝西南鄭縣一個專業劇團了。

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漢調桄桄進入興盛時期,漢中一帶有三秦班、洪喜班、同慶班、五福班等40多個班社,演出活動遍及漢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隴東等地。

被稱為“戲狀元”的王庚子名噪隴東10餘縣,青衣楊桂芳、花旦李伍鳳等活躍於川北廣元及成都一帶。

演出劇目主要有《伍員逃國》、《帝王珠》、《秦瓊賣兒》、《七星廟》、《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黃金臺》、《風箏媒》、《秋風扇》、《瘋憎掃秦》等。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漢調桄桄發展至20世紀40年代,由於西安易俗社等改良秦腔傳入漢中,加上京劇和文明話劇一時興起,使漢調桄桄逐漸走向衰落,到1949年大部分班社相繼解體,除木偶桄桄外,大舞臺演出幾成絕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漢中地區文化主管部門,積極貫徹政務院戲曲改革的指示,對戲曲劇目推陳出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對漢調桄桄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發掘整理,使這一古老劇種得以發展延續。

1950年洋縣成立了以著名演員程海清為首的洋縣新民學社;1951年南鄭縣由同樂、聚樂、協和三個班社200餘人成立南鄭縣新民劇社。

秦腔百科:南路秦腔漢調桄桄的興衰發展

名老藝人有旦角楊桂芳、老旦程海清、丑角杜文書、大淨馬忠福、鬚生王五太、小生孫太正、副淨劉太利、彩旦董玉華等。

演出的主要劇目有《打鑾駕》、《六月雪》、《張鬆獻圖》等。並先後舉辦了5期漢調桄桄演員訓練班,培養出許新萍、陶和清、陳啟民、曾建芳、白敬民、謝新俗、王全成等優秀青年演員,壯大了演員陣容。

現在這些當時的青年演員已經成為劇團的中老年優秀演員。整理、改編並演出《反徐州》、《花田錯》、《兩狼山》、《宇宙鋒》、《破幽州》、《孔雀膽》、《映鋒劍》、《海瑞嫁女》、《苦節圖》、《嘉興府》等傳統戲,創作、改編《紅色交通線》、《四川白毛女》、《東風送暖》、《春色滿園》、《紅雨銀花》等現代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