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為什麼不景氣

當今戲曲全面性的萎縮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幾百甚至上千種的劇種,幾百甚至上千的劇團,幾千甚至上萬的演員,幾乎全靠財政撥款支撐,徹頭徹尾的吃了“開口飯”。可以武斷地說:國家停供哪個劇種,哪個劇種必定消亡;國家停供哪個劇團,哪個劇團只能解散。沒有一個走向市場獨立生存後能保證過上比較體面生活的劇種和劇團。

換言之,演員靠演戲養不活了自己。

戲曲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內容上,從表演上,它是濃縮了上下五千年的人類智慧的藝術結晶,為什麼在兵荒馬亂的上世紀初期達到其藝術巔峰,而近幾十年的國泰民安卻讓戲曲不斷走向滅絕那?

演員水平下降、觀眾人數銳減、觀眾老齡化、年輕人不喜歡戲曲、生活節奏加快、外來文化侵佔等等,是主要原因。

這些“原因”之所以成為“原因”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有幾個深層次的原因更值得我們的關注:

1:家庭畸形培養

年輕人降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來到人世受到的就是崇洋思想的影響。有條件的挖空心思把孩子生在國外,混一個“出生地”的綠卡。沒條件的也要千方百計地力求擺脫“國產”身份。試想:一個只喝進口奶粉,只用進口紙尿褲的嬰兒,一路玩著進口玩具、看著外國動畫片、沉迷於外國電子遊戲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對民族文化瑰寶有什麼認同感?

小學課本中,善良、優秀的孩子,不是瑪麗就是亨特,頑劣、搗蛋的孩子不是小剛就是小明。

課本就直觀地告訴你誰的好誰的壞了。

2:學校教育嚴重缺失

自上學第一天,一切圍繞小升初、中考、高考,一方面是有關部門“要為學生減負”口號震天響,另一方面卻是差一分進不了好學校冰冷無情的事實。應試教育下,當“分數”成為衡量學生唯一指標時,一切素質教育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一切與考試科目無關的內容統統拿掉。沒有傳統文化的薰陶,從沒有接觸過戲劇的孩子,怎麼可能長大後平白喜歡上戲劇

3: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只有四大追求:金錢、物質、享受、異性。對與此無關的國學、修養、文化、藝術根本不屑一顧,有欣賞戲劇的時間還不如打幾盤電子遊戲來的愜意。幾天吃住在網吧,不眠不休,最後猝死在遊戲機前的年輕人屢見不鮮。不要再說什麼“戲劇節奏太慢,不符合年輕人口味”之類的藉口。面對花費甚多遊戲幣、打不完的boos、玩幾年都完不成通關的遊戲,這些年輕人怎麼不嫌節奏慢?怎麼有這麼大的耐心?怎麼有這麼百折不撓的毅力?

4:戲劇本身的缺陷

造成年輕人不喜歡戲劇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戲劇、戲劇工作者本身。面對新形勢不思進取,沒有拿出符合時代潮流、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說他們抱殘守缺其實都是高抬。請問戲劇工作者:你們唱的《鎖麟囊》比程硯秋如何?《空城計》能達到四大鬚生幾成功力?低水平的演出連已有的觀眾群體都越來越不愛看,更別說別說吸引年輕人。其實演員也很委屈,想多演出,想排新戲,領導同意嗎?

5:文化碎片化

欣賞戲劇本就是一種優雅、悠閒的生活方式,日漸增大的生活壓力也讓年輕人沒有了靜下心來完整欣賞戲劇的習慣。公交車上,工作之餘,方便之際,拿出手機隨便點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容,走馬觀花的隨便看看,時間也就是十幾分鍾。不求甚解,沒有系統,直奔主題,單純娛樂,早就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的行事準則。戲劇對於他們來講太過深奧了。既然聽不懂,乾脆就不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戲曲為什麼不景氣

6:功利貫穿社會所有

“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幾何時,這句話是用來指導學習方向的。說白了:數理化有用,文學、歷史和現實生活用不上。這個觀念至今依舊奉行,同樣的“一本”線,文科考生的錄取分數要低於理科。其直接結果就是:英語過四級的很多,能把“中國朝代”表說上來的極少。所以總有人提出戲劇要改進,骨子裡其實就是捨本逐末,不惜無限拉低藝術品位,去適應年輕人的快餐文化口味。卻從不想如何提高年輕人的藝術欣賞層次。

當藝術庸俗到不能稱其為藝術時,即使苟活,意義何在?

年輕人不喜歡戲劇已經不單純是關乎戲劇發展、存亡的問題,我們應該從更深層次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等社會角度去看待這個趨勢。在一個“演員能耐”不如“領導器重”;練功不如炒作、“情商”完勝“智商”的大環境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戲曲為什麼不景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