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戲曲 徐玉蘭 越劇 游龍戲鳳 俞眼較真 2017-05-17

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在8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演出了300多部劇作,塑造了無數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傾倒了幾代越劇觀眾。她說,“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人民是藝術的母親。徐玉蘭的藝術屬於越劇,屬於觀眾,屬於母親的。”但徐玉蘭的藝術人生有一個“遺憾”,她感動了無數觀眾,卻沒有感動她的母親。

事情還得從“徐玉蘭學戲”開始講起。徐玉蘭的祖母白小娥是個戲迷,經常帶著小玉蘭去看戲。一來二往,徐玉蘭也就成了小戲迷。

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徐玉蘭與祖母白小娥】

只要新登附近來了戲班,徐玉蘭就會把“讀書上進”的大事也拋之腦後,準時在戲場報到,而且還跟戲班子裡的人混得很熟。戲看多了,小丫頭滿腦子都是戲,連課本的空白處都畫滿了諸如關雲長、孟獲之類的戲劇人物。她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熬不住會唱上幾句。她一唱,就會引來旁人的交口稱讚,一致叫好!戲班裡的人說:“阿蘭,你有這麼好的嗓子,為啥不跟我們去學唱戲呀!”這句話,讓徐玉蘭心裡癢癢的。

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少女時代的徐玉蘭,1935年攝】

不久,徐玉蘭“逃學看戲”露出馬腳,招來了祖父的訓斥,徐玉蘭乾脆在大人面前亮了底,說要去“學戲”!

玉蘭要學戲,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母親陳菊英極力反對,她說:“唱戲是叫花子討飯的玩藝,睡的無腳床,吃的百家飯,手裡還拿根叫花棒,活像個討飯胚!”

見母親這樣說唱戲的人,玉蘭憤憤不平,還嘴道:“唱戲的人不是叫花子,他們都是好人!”

陳菊英放大了嗓門:“他們就是討飯胚,你要學唱戲,還不如去討飯!”

母親說話這麼硬,誰知玉蘭比她還要硬,“討飯就討飯!”

陳菊英火上加火,放出狠招。“小丫頭,我還治不了你!”說著拿起一把刀子,嚇唬小玉蘭。

玉蘭毫不示弱,“殺死我也要去唱戲!”

母女倆鬧得不可開交,幸虧祖母、嬸嬸趕到。祖母衝著媳婦說:“菊英,我愛看戲,孫女要去學唱戲,這有什麼不好!”嬸嬸趁機奪下了陳菊英手中的刀子,為她們打個圓場。見老祖宗發話,母親和徐玉蘭爭吵總算平息下來。

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徐玉蘭與嬸嬸,1992年攝】

徐玉蘭的脾氣,大人們心裡清楚,她決定的事,八頭牛也拉不回。之後父親與好友張羅起“東安舞臺”,招募附近的小女孩,從嵊縣請來師傅,讓徐玉蘭她們去學戲了。

這班小女孩很爭氣,兩個月就學會了四部戲,徐玉蘭出演《游龍戲鳳》中的正德皇帝、《三戲白牡丹》中的呂洞賓、《秋胡戲妻》中的秋胡、《桂花亭》中的趙枝桂,大家評價徐玉蘭“扮相好、嗓子好,演得真像!”

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游龍戲鳳》劇照,1933年攝】

這讓徐玉蘭的祖母白小娥心花怒放,但母親陳菊英的態度卻絲毫未變。

學戲談何容易!兩個月來,徐玉蘭被師傅打過手心,第一次上臺熱得嘔吐,練武功時落得胸部受傷吐血。作為母親,陳菊英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有一天,陳菊英特意燉好白木耳前去探望女兒。見到母親,徐玉蘭好生感動,以為她回心轉意,不再反對自己唱戲了。誰知母親一邊給女兒喂白木耳,一邊勸女兒回家。母女又為此反目,徐玉蘭摜出一句狠話:“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戲臺上!”母親的“好心”被女兒當成“驢肝肺”,陳菊英氣得拂袖而去。以後,徐玉蘭再怎麼大紅大紫,她都沒有看過女兒的戲。

徐玉蘭的故事:母親不看女兒戲

【《金雁橋》劇照,1933年攝】

徐玉蘭心裡清楚,母親這樣的待她,也是母愛使然。徐玉蘭倔強的性格,也多半是受了母親的影響,舞臺上的酸甜苦辣,人生中的坎坎坷坷,她都一一挺了過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