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絕唱——豫劇

戲曲 豫劇 常香玉 京劇 華通看天下 2017-05-24

豫劇起源:

中原之絕唱——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臺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佈,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豫劇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2006年,國家文化部門統計的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為167個,是21世紀後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豫劇為榜眼)。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臺,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中原之絕唱——豫劇

豫劇發展:

中原之絕唱——豫劇

全國包括西藏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幾乎都有專業豫劇團,超過三百個,業餘豫劇團更是不計其數。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被官方正式更名為“豫劇”,標誌著豫劇藝術產生了質的飛躍,也標誌著一門成熟的戲曲藝術開始全面繁榮。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陝西、甘肅、新疆、臺灣、安徽、青海、四川、江蘇、北京等十幾個省區,是我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等。

中原之絕唱——豫劇

豫劇史上的璀璨明珠:

提起豫劇旦角,人們會首先想到的璀璨明珠——常香玉。

中原之絕唱——豫劇

年輕時的常香玉大師

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鞏縣人,1922年出生,原名張妙玲。出身藝人家庭的她,九歲隨父張福仙搭班學戲,拜翟燕身、周海水為師並隨義父姓改名為常香玉。初學小生、鬚生、武丑,後專演旦腳。幼功深厚。十歲登臺,十三歲主演6部《西廂》,名滿開封。原唱豫西調,後在演出中逐漸融合豫東、祥符各調,並吸收曲劇、墜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等一些唱腔,別創新腔。1938年後因病不能再演武戲而潛心鑽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說白的改革。1941年赴陝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致力於培養青年演員。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率劇社巡迴西北、中南、華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一架,有“愛國藝人”之譽。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同年出國演出。“常派”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在藝術上廣泛吸收京劇、評劇、秦腔、河南曲劇以及墜子、大鼓等藝術之長,同時把風格不同的各種豫劇唱腔--豫東調、祥符調、沙河調等,融會於豫西調中,獨創新腔,成為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譽為“豫劇皇后”。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94年6月榮獲“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她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分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是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原之絕唱——豫劇

向大師致敬 —— 戲大如天 德厚於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