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發源地—天水

戲曲 秦腔 春秋戰國 唐朝 遺失的年華 2017-04-28

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天水,也是秦腔的發源地。秦腔的發源地—天水

秦腔

天水有個古蹟叫牧馬灘,是當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為宮廷選擇良馬的御所,也是當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東移時,也把自己當時的自娛的唱腔也帶到了陝西,由於秦朝的強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們當時的娛樂也只是擊缶而歌,沒有形成定勢的唱腔和招勢,隨著一匹匹良馬和天水送馬人的不斷的來往於天水與關中,西部的歌謠和故事被當時的聰明人編成了故事並且帶進了當時的秦國。秦腔的發源地—天水

女演員

具當地的傳說,當時秦穆公很喜歡聽歌謠和傳說,就廣為蒐集當時的好聽的歌曲,但他都不滿意,後來,有個天水的送馬人叫禺餮的就把流傳在天水的民間小調和說唱故事情節的說唱人,帶到了當時的國都咸陽.秦穆公聽了很高興,並且經常讓他們為他說唱,禺餮看見國王喜歡,就組織了一個更大的說唱團隊來到了秦國,還組織聰明的說書人繼續為他編唱。由於宮廷的暢行.這種不成熟的藝術也就流到了民間。到了唐朝,李世民在長安看到起源於天水的秦腔後也感覺很好,由於他的先祖也是天水人,他的父親李淵就在天水所生,據說是在今天的皁郊梢子坡,一說是燒紙坡,李淵離開家鄉時,在坡下燒紙而祭奠祖先,然後離開天水到了山西。



秦腔的發源地—天水

秦腔的唱腔定型發展在唐朝,隨著社會的安定和富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就越來越豐富。長安也是國際化的都市,秦腔的發展也就自然不在話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慶典和節日,當地的人們都要組織秦腔演唱集會。家裡蓋房子也要請秦腔的藝人來家裡安神。秦腔的發源地—天水

甘肅省天水一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現已有的秦腔演出劇目主要有:《忠烈千秋》、《火焰駒》、《三下陰》、《破寧國》、《三滴血》、《下河東》、《八件衣》、《數羅漢》、《庵堂認母》、《雙官誥》、《五典坡》、《金沙灘》、《趙飛搬兵》、《逃國》、《盜扇》、《秦香蓮》、《清風亭》、《蜜蜂汁》、《寶蓮燈》、《斷橋》、《反西涼》、《竇娥冤》、《玉堂春》、《殺狗》、《楊八姐》、《飛將軍李廣》等。

天水市秦劇團成立於1956年,前身是解放前後享譽陝、甘、川、寧的“天水鴻盛社”、“寶雞民盛社”、四川廣元秦劇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