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繼承與發展

戲曲 藝術 音樂 文學 新新劇評 2017-04-02

戲曲的繼承與發展

這幾年 , 我們注意了一種傾向 (創新), 而掩蓋了另一種傾向(繼承), 可能這會是未來幾年最熱門的話題, 也是戲劇界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戲曲發展有幾個標準 : 各劇種蒸蒸日上的氣勢 , 應是大多數劇種都有 ; 所有從業人員有良好的生活、創作條件 ; 有數量可觀的受眾、戲迷 , 觀眾群不斷髮展壯大 ; 要有精品之作, 不僅要得獎, 應是既要可流行, 又可流傳的大戲, 可以進入民族文化積累, 成為民族文化的一成分, 才稱得上是精品力作。這些年戲曲發展態勢不理想, 應該認真思考。

文化戲曲精英中“ 反傳統 ”的 批判總是居多 , 創新意識特別強烈, 這種“創新 ”是 不自由的 , 單方面強調“ 創新 ”的時間太長, 不自由的創新心態會導致很多問題。

一、當今為什麼繼承與發展的問題顯得特別重要?

現在都存在“ 大製作 ”、“ 手法過多 ”的 問題。 “ 視為止 , 行為遲”(《莊子·皰丁解牛》), 但是現在很多人利用戲曲來圖解或演繹一種新的思想 , 使之負擔過重。其實 , 戲曲只是人民寄予的一種理想而已 , 戲曲是理想化的 , 比如臉譜。實際上把那麼多思想強加進戲曲 , 使戲曲過於沉重 , 觀眾就可能不能理解。有一些戲, 得獎最多, 觀眾最少, 從文學上來說是有比較高的思想價值, 但觀眾看戲卻覺得十分沉重, 有負擔, 不喜歡。我們還是以美好的形式保存戲曲為好。

我不愛提創新 , 愛提創造。舊的改好就是創造 , 藝術應提創造性, 在傳統的領域也是大有作為的。用了大製作、手法過多, 導致的結果就是演員可能被吃掉了。這樣的劇目很難引起更大層面的關注 , 而往往是編劇導演出名了 , 演員卻被舞美、燈光、作者探索的新手法吃掉了。一齣戲看完, 如果大家只說作者傳達某種思想、討論大製作、舞臺豐富, 那麼這個戲就是失敗的 , 不是可以挽救戲曲危機的本子。所以 , 演員在選劇本時要小心 , 要警惕 , 看一下有沒有表演的空間 ,不要光聽導演的 , 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 一個臺詞一個動作都要重新自我思考, 要把自己的創造力與導演、作者、前人三個方面都認真思考 , 不要被別人所駕馭 , 這樣才能得保持創作心態的自由。

二、全球性的文化背景

經濟全球帶來了文化全球化 ,實際上文化全球化已在眼前 , 全世界的人看同一節目、使用同一批評原則。在這個背景下, 提出注意戲曲傳統繼承問題,很重要。這時對傳統抓不牢, 就很容易變味、變性質。因為我們一直都在看外國的東西, 這樣容易使人對本民族的文化不自信。

在當今世界, 擁有經濟、科技強力的國家, 總憑藉自己的實力擠壓其他民族的文化。這樣也會讓我們不自信。在戲曲中夾雜了太多話劇的手法, 在創作原則與創作思想上夾雜則更可怕。因為某一種藝術語彙借用其它藝術尚可, 只有創作原則不變, 劇種的精髓就不會變。但是一旦失去, 就不對了,戲曲的遊戲性 , 空靈、灑脫就不見了。傳統要借鑑寫實的東西時, 要化它, 吸收它 , 改造它。戲劇不要用思考代替美感 ,很多戲借了西方的、辦晚會的東西 , 使得劇目不再表現人物性格、心理, 而是用大量的晚會燈光、伴舞 , 用大合唱來鼓動觀眾的情緒。

三、劇種“趨同化”也是很可怕的

戲曲表演單一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如《風流才子》這齣戲 , 現在做得像是南方的東西, 而不是中原的東西。從目前戲劇活動的現實來說 , 繼承也特別重要。新的劇目成活特別難 , 劇團不願意保留 , 對傳統不熟悉, 就很難立於舞臺。創新的容易得獎 , 但得獎的流傳出來也很少。現在 , 在中原地區比較流傳廣泛的 , 還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整理改編的戲。那時的人對傳統熟悉, 對新的東西接納的很少 , 所以對原來劇目進行整理時 , 不失原來的神韻。

四、我們已經丟掉了很多東西

中國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今天戲曲已丟了一百多個劇種 , 再有這樣的兩個五十年可能就真的是“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了。現在很多劇目也丟掉了 , 十年前河南有 3677 出劇目(折), 現在劇團能夠上演的、包括知道名字的 , 還有多少 ? 這是多少代藝人的積累, 是十分可貴的文化寶藏, 包括其中許多的表演語彙、音樂語彙大量丟失。所以現在不得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多劇種都列入了保護的名單, 而保護就要把原來的東西原汁原味地傳承記錄下來。

五、靜態繼承與動態繼承

靜態保護是指傳統可以儘量學 , 先不要區分精華或糟粕 , 先都學下來 , 藝術沒有標準 , 或者標準也可能隨著時間不同而會變化。從靜態繼承到動態繼承是指保持傳統劇目的神韻, 打造新的劇目。把這兩者相結合, 既要儘可能多的繼承傳統 , 也要積極地動態繼承。我們把立足點移動一下 , 把傳統劇目先能保住的先保住 , 不能保住的才改。戲曲不能化為物質的東西 , 要注意口傳心授 ,口傳心授的傳授關係, 不只單單在語言與文字上。

我們要相信東方文化的地位, 要有文化自覺、自信, 這樣才會自覺地繼承我們自己的東西。會有更多的人認為傳統是不能替代的 , 是安身立命之本 , 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 戲曲明天是燦爛的, 我們的戲曲演員們都有希望成為耀眼的明星。(作者:劉景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