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有時候我真的不把你當做亞裔,你被洗得好白!”

朋友的這句話,曾被她當成一種稱讚。她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叫做“香蕉”:

黃色的皮膚,但有著白人的內心。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畢竟,和學校裡其他亞裔同學相比,她太特別了

她一點不害羞,混在一群白人同學堆兒裡,奔放地飆髒話,毫不含糊地大講葷笑話

她的數學很糟,英語成績卻拔尖,甚至比白人同學更懂英國文學

她寧願中午餓一頓,也不要帶媽媽做的米飯去學校

她遠離其他的亞裔同學,

他們膽小懦弱的樣子,讓她覺得無聊又悲哀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儘管她出生在新西蘭,但被只會粵語的爺爺帶大的她,在5歲前一句英文都不會講,只敢和華人小夥伴玩。

然而,在初中時成功打入了白人圈子後,她開始拒絕自己的亞裔身份,也拒絕和任何人透露自己的中文名,甚至連自己的姓都羞於提起——

她姓莊,名麗詩,好記又好聽。

但同學們只知道,她叫Esther Z。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Esther在旅行中

她不否認這樣的過去,甚至把自己“香蕉人”的經歷寫出來,大肆發表在美國和新西蘭的多家媒體:

“在白人世界長大的中國人”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因為,這個故事還有後半段:

如今,她已經重拾了自己華夏的根,學會了如何自豪地做一名華裔。

而字裡行間,她因身份認同經歷的種種曲折和掙扎,也引發了好多新西蘭華裔的共鳴:

原來你也是這樣!

在讀過Esther的文章後,我們和她約了採訪。

見面那天,Esther非常準時地到了。簡單的問候後,她自嘲,“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只有小朋友的水平”,於是我們切換回了英文。

她有著純正的新西蘭口音,還有著典型年輕kiwi的咬字習慣。

她說,沒想到文章發表後,會有這麼熱烈的反饋,不僅身邊的朋友都讀了,還有陌生人私信給她,聊自己的感受,

連她的家人也讀了。

“我本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確實有文章發表,發給了他們,但我覺得這麼長,他們肯定不會讀,我父母英語也不好。沒想到我媽還真讀了,而我的小弟也發來一大堆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想……哈哈,太奇怪了,要知道我們平時從來不會談論什麼深沉的話題。”

“我媽呢,有點在意我隱射說他們有教育缺失的問題,她覺得我在怪她,挺委屈……”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Esther(右一)和朋友

Esther的老家在廣州,她的父母,則是典型的一代移民:

兩人英語都並不是特別好,來到新西蘭後把家安在西奧克蘭的Lynnfield。

平時,Esther的父母忙著埋頭掙錢,養著一大家子人還要還房貸,過著早出晚歸緊巴巴的生活,陪伴孩子們最多的是爺爺。

是爺爺帶著他們去社區遊樂場,也是爺爺陪著他們去上幼兒園。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Esther和爺爺

幼兒園裡,害羞的Esther不敢跟別人講英語,她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哪怕上了小學後,她也只敢跟其他講粵語的小朋友玩。

其實從兩三歲就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了——你長得和別人不一樣,語言也不一樣,別的小孩看的電視,你父母不讓你看,別人聊的話題,你接不上……這種‘不一樣’的感覺,其實一直都有——甚至到了現在,我依然能感受到融入的問題,這可以說是一個貫穿人生的課題。

“小時候這種‘不一樣’可能是很表面的,比如冬天,其他的小朋友可能只是穿著T恤跑來跑去地玩耍,我卻是唯一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人……但到了現在,畢業了,找工作遞簡歷的時候……我仍然能感覺到這種‘不一樣’。”

“也許如果當年父母有更多的引導,可能會好一些,但我不認為當時的情況有任何改變的可能性。事出都有因,只有順勢而為,兩種文化的衝撞擺在那裡,得淡定地面對。

Esther坦言,自己與父母,並不十分理解彼此。

“很多東西都需要和他們解釋,有時候解釋了他們也不是很明白,也不懂我的選擇,比如我並沒有選很多亞裔學生會攻讀的那些專業,而是學的交流藝術,畢業後做Marketing,但他們就不太能理解。”

“而且據我所知,很多新西蘭的亞裔後代,都和他們的父母有著這樣的隔閡。”

對於如今的新一代移民父母,Esther倒是有一些建議:

多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多看看其他家庭孩子如何成長,在kiwi文化裡,父母更多是孩子的朋友。你不會希望自己成為孩子融入到學校和社會當中去的絆腳石。

想想你希望你和孩子是什麼關係?想想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個誠實的人?我小時候就很喜歡說謊,因為我知道說真話父母不會理解。什麼嚴父出孝子,其實是嚴父出撒謊專家。

“當然如果和孩子做朋友的話,可能你要擔心的事情就更多一些,因為他們什麼都會告訴你。如果你凶,你就不知道這些心事,也就沒這些擔心了。”

在這樣的家庭情況下,年幼的Esther獨自一人面對著陌生的白人世界。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小學的時候,她只有兩個朋友。她們都是典型的亞裔:內向靦腆,沉默寡言,除了體育不好,各科成績都好,還都戴著眼鏡。

“我學生時代接觸到的亞裔同學,基本都是‘好女孩’。聽話,做功課,只和幾個亞裔姐妹接觸。”

但很快,事情出現了轉機:她被調換了座位,坐到了一堆班裡的淘氣小子旁邊。

“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鉅變。這堆淘氣男孩,他們每天的主要目標就是have fun——我覺得其實很多kiwi的人生也是這個目標,有趣,好玩,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很多亞裔的目標則是‘成功’。”

從來沒有“出格”過的Esther,覺得這才是她想要的學生時代:

“和朋友們沒心沒肺地開玩笑,瘋瘋癲癲,不用去刻意討好誰,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我想成為這樣群體裡的一份子。”

於是,Esther和這堆淘氣男孩越走越近,並刻意疏遠了她的亞裔朋友們。

“我在她們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有的自卑和怯懦,我痛恨這一點,我覺得這種缺乏自信很可悲——那時的我,其實渴望著別人的關注與認可。”

“當然我現在不這麼認為了……那個年代的學校白人佔著非常主導的地位,亞裔是被邊緣化的,如果我沒有被調座位,我和其他亞裔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我現在甚至不認為在新西蘭生活你一定要講英語,但那個時候的我,一心就要成為kiwi。”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新西蘭擁有不同膚色的眾多族裔

不過,真正讓她徹底不想當亞裔,是她13歲時遇到的一件事:

她在社區裡當送報員。有一天,她正在把一張報紙塞進一家人的郵箱裡,一個壯實的、留著棕色鬍鬚,頭髮亂糟糟的男子走了出來,朝著她搖頭。

她問對方,你不想要報紙嗎?

那人又搖了搖頭,還揮手讓她快走。

Esther感覺很困惑。第二次她又去到那家的時候,一位老奶奶在那裡等著她,

這位奶奶解釋了那位男子的行為:

他不想要你給他送報紙,因為他不喜歡中國人。但我還是想要讀報紙。”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大學時Esther和自己的亞裔朋友們在一起

也是從那以後,Esther的數學變得越來越差,英語反而越來越好,而且她不再和任何亞裔同學接觸,只要是和中國文化有關的任何事情,她都會條件反射一樣的牴觸——

她覺得,這樣大家就會都知道她是土生土長的新西蘭人,知道她和別的亞裔不一樣……

然而,儘管Esther一心想要融入到kiwi同學的圈子裡,但在他們的眼中,她仍然是“Other”。

不過,這種心態的表現,往往非常細微:

“他們言詞中有時候會暗示,和你約會的是亞裔男孩嗎?會有白人男生願意和你約會嗎?會有白人僱主僱你嗎?比如我學戲劇,會有合適的角色給你嗎?”

“我最討厭的一個刻板印象之一,就是假設亞裔女孩只會跟亞裔男孩約會……我願意和誰就和誰啊!重要的是這個人是什麼性格,三觀合不合,膚色根本就不是問題啊?”

“另外一個經常遇到的,有人見面第一句就問你,你來自哪裡?也就是說,他們看到我,所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不是一個白人。

上了高中後,在課堂上學到了“淘金熱”時期華人移民的歷史,以及新西蘭對華人徵收人頭稅的歧視歷史,讓Esther感覺到更加的憤怒,並開始反思,他們曾如此蔑視華人,為什麼自己還會這麼想要融入?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在新西蘭的華人淘金者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有歧視的存在,不過我覺得進入青春期以後,對歧視問題就更敏感更憤怒了。儘管新西蘭說自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歡迎所有人,儘管現在已經沒有了Poll Tax那樣的法律,但歧視其實依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她注意到,自己的白人朋友在看到旁邊車裡司機是其他族裔時,會嘆氣,一些老年白人在對講機裡總是聊到中國人如何買光了新西蘭的房子,新西蘭優先黨甚至宣揚要專門限制亞洲國家的移民。

這種casual racism很微妙,往往是隨意的,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是一句玩笑,但卻會讓你在心裡想:你這是在搞笑呢,還是在嘲笑我呢?比如會有人大聲地追著你說:你好,你好!我父母聽見會以為對方好意打招呼呢,受寵若驚,我聽見後就會出離的憤怒。”

有時候這又表現在區別對待上,並不是大張旗鼓的歧視,而是你心裡知道,如果你是一個白人,對方和你說話的語氣和用詞可能都不同。也許他不是故意要這麼做,甚至不是故意要傷害你,但我覺得有些白人還是先入為主的認為自己在新西蘭,在文化上、數量上都占主導地位,不願意受到挑戰。”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新西蘭導演Taika Waititi

曾犀利指出Casual Racism的問題

意識到這些後,Esther開始反思自己的身份認同。

我認識到不管我有多麼的kiwi,我始終還是會被標籤為亞裔。我開始不再將白人文化視為一種‘正統’,轉而花更多的精力去和亞裔交流。”

很快,Esther就被東方的集體主義文化給感染了。

當時,19歲的她被派到美國去做交換生。作為被交換過去的唯一一名新西蘭學生,在開頭的第一天,她就發現,自己的處境尷尬:

“我清楚地意識到種族是有多麼重要……我旁邊坐著德國學生,他們理都不理我。第一個過來跟我說話的人是日本人,之後韓國同學問我要不要和他們一起去圖書館,晚上遇到了一些中國女孩,她們小心翼翼地接近我,得知我是華裔後,幾乎高興得跳起來。”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Esther和其他中國留學生朋友們

因為她是中國人,所以她被自然而然地接納了。她知道自己不孤單。

“在美國時我修了一個寫作課,當時有一個作業,要求寫一篇和自己有關的紀實文章,所以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地寫到了自己的創傷,所以我就決定寫這個話題:在一個以白人為主導的社會裡做一個亞裔的滋味。”

這篇文章她得了A。

6年後的2019,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又拿著這篇文章趣參加了一個寫作賽事,贏得了一個100美金的二等獎。隨後,這篇文章又發表在了新西蘭的媒體平臺上。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現在的Esther不再牴觸自己的身份,反而學會了擁抱它。她可以自豪而驕傲的說,我是一個亞裔,我是一個華人。

“中國人真的很nice很友好,即便我的中文講得不怎麼樣,但每次他們總是一大堆人,熱熱鬧鬧。這在白人堆裡很難見到,他們很自我,要想成為朋友非常難——我想這是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差別。”

在發現生活中有歧視的時候,她也會直接當面和對方對峙。

“這主要是受到我前領導的影響。我上一個工作,領導是個越南女子,她特別的有主見,很強硬那種,不怯於和別人槓上……不過後來我也理解,在一個白人主導的社會,有時候你需要這樣。很多人不喜歡這種被挑戰的感覺,但往往必須要雙方對峙後,才能讓對方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我在她身上學到了這一點。”

所以,當身邊的同事抱怨:中國人在佔領新西蘭的時候,她也會直截了當地質問對方——你在說我嗎?

“我曾經不想做中國人……”一位新西蘭華裔女生的自白

穿著旗袍的Esther

最近,她辭職了,跑到歐洲去旅遊了一圈。

她結實了各種各樣的朋友,人們也都好奇地問她:“你來自哪裡?”

——毫無疑問,這個問題會伴隨她的一生,

但現在,她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