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MAX

8月22日下午,王傳福臉上掛著標誌性微笑,快步走進位於深圳比亞迪總部六角大樓一樓的會議室。沒有寒暄,直接進入採訪環節。

51歲的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略顯疲憊,原因可能是剛剛接待完一波歐美媒體,也有可能是持續高強度的工作。處於傳統車和新能源車交替階段的比亞迪,這幾年並不輕鬆,王傳福要面對的壓力,不僅僅是外界所看到的數據和業績。

三年前,王傳福對眾籌汽車資訊表示,第一次提出比亞迪要全面進入新能源車階段,基本放棄了對燃油車的投入。但過去三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狀況是,傳統燃油車銷量暴漲(特別是去年),而新能源車銷量儘管增長也很快,市場規模卻佔比不大。

吉利、長城等這幫傳統的競爭對手,在燃油車上獲得巨大突破,成為銷量規模和輿論的明星;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僅在年銷10萬輛級別。王傳福對新能源車戰略仍很堅定,但反差很難不產生內心波動。

新能源車未來的趨勢是確定的,這是汽車行業的共識。對於王傳福和比亞迪而言,僅是如何把握節奏的問題。說到底,考驗王傳福的,其實是如何匹配好市場的預判和戰略執行。

大形勢來看,今年或者明年,將可能出現新能源乘用車的分水嶺,原因至少有兩個:1、今年補貼大幅度退坡和明年雙積分政策執行,大的政策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新能源車由補貼和政策驅動,逐步過渡到市場驅動;2、新能源車產品已經很成熟,市場接受程度也接近臨界點。

“就像從黑白電視機到彩色電視機的普及,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轉換,都要不了幾年,當爆點出現時,大的變化來了,市場會超乎你的想象。”王傳福並不擅長和媒體打交道,習慣性穿著淺藍色工裝,遇見熟悉的記者,也僅是點頭致意,但談起新能源汽車,可以兩小時不間斷。

1 | 請外來和尚唸經

曾經是中國內地首富的王傳福,仍然保留著非常質樸的思維。比亞迪內部員工曾經告訴眾籌汽車資訊,老闆經常自己開車上下班,目的是為了長期體驗比亞迪的產品。比亞迪每推出一款新產品,王傳福都要先拿過去試用。

在生意上,質樸其實就是重視常識,往往簡單有效。“你一個idea,大家都跟你這個idea,你就發大財。”王傳福在接受採訪時,不經意就會冒出一些很接地氣的詞。

比亞迪在造車初期,搞出一套垂直整合的模式,汽車超長的產業鏈條,幾乎全部由比亞迪內部生產。汽車是一個高度集成的行業,絕大部分零配件,都可以配套。在現代汽車產業中,只有比亞迪一家車企這麼玩。

這套令歐美車企“大跌眼鏡”的玩法,直到現在仍然令比亞迪很受益。王傳福搞垂直整合的核心邏輯,無外乎就是降低成本。比亞迪汽車目前有22萬員工,遠超過同等規模的車企,但成本仍是巨大優勢。

王傳福認為,未來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競爭,核心是成本的競爭。“我們運用獨特的優勢,綜合創新、集成,把成本做到極致。高度垂直整合的成本空間,純電動車的優勢很明顯。”王傳福說。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精神領袖個人的氣質,會烙印在企業的各個方面。王傳福講究實用,在用人上,過去一直堅持以內部提拔為主。無論是銷售公司,還是研發體系,高管大多出自比亞迪汽車早期的骨幹。

王傳福的用人策略,在比亞迪內部產生了巨大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在很多項目的攻堅階段,團隊戰鬥力超強。不過,和勢頭很猛的吉利、廣汽傳祺和長安相比,王傳福引入外部力量的力度不夠。

最近幾年汽車設計突飛猛進,一個設計週期往往只有兩年,也就是兩年前的汽車,外觀都會顯得過時。而中國汽車市場又很特殊,其他要素可以平庸,但顏值決定了一款車能否成為爆款。

吉利、傳祺、長安等都聘用了出自全球車企巨頭的著名設計師,比如傳祺大膽任用了出自奔馳的設計師張帆,由於設計很突出,連續打造的兩款爆款車型,年銷量就達到40多萬輛。傳祺很快成為自主品牌的一顆新星。

比亞迪最近幾年的產品,在性能、舒適、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但外觀設計一直沒有形成品牌辨識度,因缺少亮點而被吐槽。過於本土化的設計,很難在短期內將設計思維推到國際水平。

王傳福很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去年挖來了前奧迪R8的設計師以及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艾格到比亞迪後,第一款作品宋MAX在今年亮相,就受到了輿論的一致好評。外觀如此驚豔的作品,在比亞迪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王傳福對艾格的設計很認可,“大師的設計還是不一樣的,比亞迪在這方面積極改正了錯誤。現在比亞迪請了大量的外籍品質專家,因為外面的和尚還真管用,同樣一個東西,外面的和尚說可能有問題,大家都覺得怎麼會這樣,但確實效果還真是不一樣。”

目前,比亞迪在設計、底盤調校等研發領域,聘請了一大批外籍專家,“組建的外籍專家團隊有近200人。”一位比亞迪內部人士稱。

國內車企普遍認同人才組合是,研發領域多用外籍專家,將產品做到國際水平;營銷領域由本土人才來幹,他們更懂中國市場。比亞迪目前也形成了這種套路。

2 | 增加一個品類上規模

比亞迪在2008年亮相了國內第一款新能源車F3DM,兩年後正式上市。2011年,比亞迪又推出了純電動車e6。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道路上,已經走了近十年。

“做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人,普遍對比亞迪保持高度的關注。”一位新能源車企高管對眾籌汽車資訊稱,在汽車行業,研究新能源車和市場就要先研究比亞迪。

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新能源車。這是從做電動車開始,一直到現在,王傳福反反覆覆思考的問題。但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每個階段市場的需求都不一樣。

王傳福最初確定的策略是,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比亞迪進攻中高端。第一款純電動車e6的定價,達到了30-40萬元的區間。

這個策略符合當時的客觀規律:1、政府有較大力度的補貼,購車群體的實際車價並沒有這麼高;2、提升了比亞迪的品牌溢價,自主品牌第一次有一款車能賣到這個價格。

“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第二名的企業,產品售價基本在5-15萬元區間。比亞迪目前還沒有推出13萬元以下的產品。”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舒酉星說。

從40萬元往下走,一直到15萬元的區間,王傳福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消費區間,潛在的市場規模最大。目前,比亞迪的多款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售價,基本圈定在這個區間。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比亞迪的新能源車,既沒有像特斯拉一樣售價超過80萬元,也沒有像知豆等國內車企一樣,將售價集中在10萬元以下。在王傳福看來,中產階級才是新能源車最核心的推動力。新能源車是新生事物,能接受的人群往往也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對產品要求也相對較高。

這套邏輯目前仍舊成立,例如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兩位的品牌,分別是特斯拉和寶馬,都是高端品牌。比亞迪僅次於上述兩個品牌,位列第三。

不過,出乎大部分車企意料之外是,在中國部分市場出現了A0和A00級(小微型)純電動車賣得不錯的狀況。“數據統計,這類車型佔據了純電動車市場75%-80%的銷量。”王傳福說,所以現狀是,純電動車市場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個是低端市場,一個是高端市場。

A0和A00級純電動車主銷區域在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的中小城市或農村,這也是低速電動車的主戰場。但低速電動車企沒有生產資質,也上不了牌,產品的安全、性能和售後服務都較差。

小微純電動車年銷超過100萬輛的規模,完全由市場推動形成,原因是它解決了市場的痛點:一是這類純電動車售價很接近傳統燃油車,作為代步車很合適;二是車主普遍不住高層,充電很方便。

此前這個市場並沒有引起比亞迪這類主流車企的注意。“比亞迪明年將推出A0或A00級純電動車,進入這個市場。”王傳福認為,比亞迪和低速車企競爭,在技術、成本、產品力、營銷等方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買比亞迪產品,其實是這個市場的消費升級。

3 | 走出北上廣深

去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為4.4萬輛,今年上半年銷量有所下滑。不過,銷量下滑的原因並非來自於比亞迪或者市場因素,而是受制於今年前兩個月工信部新能源車目錄調整,調整期影響了銷量。

插電混動車仍是比亞迪新能源車的主力,今年4月上市的宋DM,銷量一路攀升,7月的銷量已經達到了5069輛,單月銷量已經接近全國銷量排名第一的純電動車——比亞迪e5整個上半年的銷量。

王傳福對新能源車路線的判斷是,短期內插電混動車將是市場的爆點,而非純電動車。油電兩用的混動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是傳統燃油車到純電動車的過渡車型。這個判斷和日系品牌豐田、本田的判斷一致。

不過,要搶佔燃油車的市場,插電混合動力車擊中爆點是有條件的:第一,性能要強。光靠補貼行不通,要靠性能去吸引消費;第二,價格要親民,要達到燃油車的價格;第三,要有充電的條件。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比亞迪佈局了多款插電混合動力車,比如秦100、宋DM、唐100等等,售價從10萬元到30萬元不等。過去,插電混動車的銷量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推動因素主要是限牌城市對新能源車提供特殊牌號和補貼較多。

今年,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進入大幅度的退坡期,“按照國家和地方1:0.5的補貼比例,很多城市的地補,只有一萬多元,基本上和車企的促銷力度差不多。所以原來政策推動的市場,現在已經逐步轉化為市場驅動。”王傳福說。

一線城市和非一線城市補貼上已經差不多,客觀上也打破了一線城市的新能源車售價低於其他城市的狀況。比亞迪計劃將新能源車的推廣不侷限在一線城市,延伸至全國200多個城市。

“特別是增長最快的三四線城市,這些區域充電方便,這個可能是爆點。”王傳福說。

4 | 扛把子的孤獨

儘管去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全球第一,但也僅為10萬輛規模。王傳福的比亞迪,現在依然走在黎明前。

對於新能源車推廣,最大的體會是時常來襲的孤獨感。不站在多數派的道路上,在心理層面,王傳福要承受更多的內心衝突。

即使是同一陣營,也經常拆臺。前幾年,很多自主品牌,在推廣新能源車時,為了搶奪地方支持政策和市場,經常對競爭對手採取攻擊的手段。這種“黑文化”的產生,很大層面上根植於搶奪政策資源。

實際效果是,對整個新能源車的市場化產生了負面情緒。比亞迪內部人士稱,在有些城市,比亞迪在推廣新能源車過程中,遇到很多波折。

王傳福:“扛把子”的孤獨

“中國人做生意就像廟會一樣,一定要成行成市,轎子要四個人抬,光一個人抬不起轎子,要共同做大市場,如果一定要有敵人的話,那應該是燃油車,在年銷2000萬輛的燃油車裡面,(新能源車)哪怕搶一個點也不得了。”王傳福說。

另一種孤獨來源於地方保護主義,“以前推廣新能源汽車依賴政府的政策,有一些政府經常搞我們,這裡搞一下,那裡搞一下,搞得你很難受,銷量一會兒下來了。”王傳福說。

從新能源車的銷售數據看,比亞迪在國內仍然穩居第一。但追趕者的實力差距在縮小,北汽、上汽最近兩年都上升較快,做小微純電動車的知豆,在數量上也佔有一定的份額。

“比亞迪在整體戰略上的領先優勢減少了,現在我們在產品上要保持領先和戰略上的細微領先。”王傳福說。

比亞迪面臨的壓力,除了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特斯拉、豐田、本田等品牌,還有其他全球巨頭。明年雙積分政策倒逼後,絕大多數外資品牌都會進入新能源車市場化的實操階段,可以肯定,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都會進入中國市場進行廝殺。

但雙積分執行的前幾年,也有可能是比亞迪甩開競爭對手最後的機會。比亞迪憑藉新能源車銷量規模,可以獲得更多的積分,滿足國家要求後多餘的積分,可銷售獲取利潤,來反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國家計劃在2020年實現累計500萬輛的新能源車銷量,意味著當年可能要實現250萬輛的年銷量。以前有人說可能實現不了,現在國家搞雙積分,可能性提升了。”王傳福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