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廣汽新能源發展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汽新能源第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重要欄目。早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中央電視臺就以廣汽新能源為範例“揭祕”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建設思路和自主研發實力,而此後,不論是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作客央視深度訪談,還是Aion S的“現象級”熱銷的背後故事,廣汽新能源被國家權威媒體頻頻“點贊”都足以證明其正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潮流下的正面典型“榜樣”企業。

硬實力才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不服軟

古語有言:“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兩年的時間,廣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家新能源車企中的“黑馬”,這有賴於企業對於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高瞻遠矚。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新能源堅自成立之初,就堅定走自主研發、正向開發、專屬平臺的技術路線,經過長期積累,廣汽集團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體系優勢,目前已全面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純電動與PHEV兩大產品系列。

眾所周知,正向開發可以說是汽車產業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既費時間又費成本,而且還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和系統資源支持。可以說,在不少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以逆向開發佔據市場先機的同時,廣汽新能源卻以最踏實的態度一步一步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期“後發制人”。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廣汽新能源發展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汽新能源第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重要欄目。早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中央電視臺就以廣汽新能源為範例“揭祕”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建設思路和自主研發實力,而此後,不論是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作客央視深度訪談,還是Aion S的“現象級”熱銷的背後故事,廣汽新能源被國家權威媒體頻頻“點贊”都足以證明其正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潮流下的正面典型“榜樣”企業。

硬實力才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不服軟

古語有言:“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兩年的時間,廣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家新能源車企中的“黑馬”,這有賴於企業對於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高瞻遠矚。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新能源堅自成立之初,就堅定走自主研發、正向開發、專屬平臺的技術路線,經過長期積累,廣汽集團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體系優勢,目前已全面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純電動與PHEV兩大產品系列。

眾所周知,正向開發可以說是汽車產業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既費時間又費成本,而且還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和系統資源支持。可以說,在不少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以逆向開發佔據市場先機的同時,廣汽新能源卻以最踏實的態度一步一步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期“後發制人”。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中高級智能定製座駕Aion S而如今,廣汽新能源已經證明了當初戰略發展路線的正確性。就產品來看,依託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搭載了先進的“811”高性能電池和全球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成為國內一流綜合續航達510km的純電動車,以“現象級”熱銷態勢堪稱當下火爆的新能源車型。

而另一款“豪華智能超跑SUV”Aion LX將於今年9月投產,這不僅是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還是全球首款NEDC續航超650km的純電SUV,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真正實現“人人都能開跑車”的期許。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廣汽新能源發展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汽新能源第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重要欄目。早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中央電視臺就以廣汽新能源為範例“揭祕”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建設思路和自主研發實力,而此後,不論是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作客央視深度訪談,還是Aion S的“現象級”熱銷的背後故事,廣汽新能源被國家權威媒體頻頻“點贊”都足以證明其正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潮流下的正面典型“榜樣”企業。

硬實力才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不服軟

古語有言:“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兩年的時間,廣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家新能源車企中的“黑馬”,這有賴於企業對於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高瞻遠矚。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新能源堅自成立之初,就堅定走自主研發、正向開發、專屬平臺的技術路線,經過長期積累,廣汽集團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體系優勢,目前已全面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純電動與PHEV兩大產品系列。

眾所周知,正向開發可以說是汽車產業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既費時間又費成本,而且還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和系統資源支持。可以說,在不少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以逆向開發佔據市場先機的同時,廣汽新能源卻以最踏實的態度一步一步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期“後發制人”。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中高級智能定製座駕Aion S而如今,廣汽新能源已經證明了當初戰略發展路線的正確性。就產品來看,依託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搭載了先進的“811”高性能電池和全球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成為國內一流綜合續航達510km的純電動車,以“現象級”熱銷態勢堪稱當下火爆的新能源車型。

而另一款“豪華智能超跑SUV”Aion LX將於今年9月投產,這不僅是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還是全球首款NEDC續航超650km的純電SUV,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真正實現“人人都能開跑車”的期許。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豪華智能超跑SUV Aion LX與此同時,相比於合資車企,廣汽新能源在前瞻技術領域的突破同樣有目共睹。目前,廣汽Adigo自動駕駛系統是中國率先實現L2和L3級自動駕駛量產標配技術,同時實現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而且,這套系統還在不斷進化和升級。此外,廣汽豐田即將上市的“iA5”的純電動轎車,也會採用廣汽的新能源技術,這意味著,中國自主新能源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合資企業。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廣汽新能源發展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汽新能源第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重要欄目。早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中央電視臺就以廣汽新能源為範例“揭祕”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建設思路和自主研發實力,而此後,不論是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作客央視深度訪談,還是Aion S的“現象級”熱銷的背後故事,廣汽新能源被國家權威媒體頻頻“點贊”都足以證明其正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潮流下的正面典型“榜樣”企業。

硬實力才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不服軟

古語有言:“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兩年的時間,廣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家新能源車企中的“黑馬”,這有賴於企業對於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高瞻遠矚。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新能源堅自成立之初,就堅定走自主研發、正向開發、專屬平臺的技術路線,經過長期積累,廣汽集團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體系優勢,目前已全面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純電動與PHEV兩大產品系列。

眾所周知,正向開發可以說是汽車產業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既費時間又費成本,而且還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和系統資源支持。可以說,在不少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以逆向開發佔據市場先機的同時,廣汽新能源卻以最踏實的態度一步一步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期“後發制人”。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中高級智能定製座駕Aion S而如今,廣汽新能源已經證明了當初戰略發展路線的正確性。就產品來看,依託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搭載了先進的“811”高性能電池和全球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成為國內一流綜合續航達510km的純電動車,以“現象級”熱銷態勢堪稱當下火爆的新能源車型。

而另一款“豪華智能超跑SUV”Aion LX將於今年9月投產,這不僅是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還是全球首款NEDC續航超650km的純電SUV,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真正實現“人人都能開跑車”的期許。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豪華智能超跑SUV Aion LX與此同時,相比於合資車企,廣汽新能源在前瞻技術領域的突破同樣有目共睹。目前,廣汽Adigo自動駕駛系統是中國率先實現L2和L3級自動駕駛量產標配技術,同時實現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而且,這套系統還在不斷進化和升級。此外,廣汽豐田即將上市的“iA5”的純電動轎車,也會採用廣汽的新能源技術,這意味著,中國自主新能源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合資企業。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科技創新實現生產降本提速智能科技賦能,全面打造體系力

當然,要保證技術先行,背後還需要企業體系能力的全面建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廣汽新能源還擁有“硬核”智造的世界級智能生態工廠,它集全球領先鋼鋁車身柔性工廠、全球領先數字化自主決策工廠、全球領先深度互動式定製工廠和全球高效能源綜合利用生態工廠於一身,在智造、品質、定製和環保四個方面都築就了新高度。也正是因為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人性化的設計,才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這也符合廣汽新能源通過技術創新降本的戰略方針。

不僅如此,伴隨著消費升級大趨勢,消費正在對新能源汽車的“內涵”提出更高要求,消費者買車並非純粹代步,更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而廣汽新能源的創新技術和圍繞用戶打造了一系列優享體驗正好切中這一消費“痛點”。據悉,這家中國自主新能源車企為用戶提供“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從選車到用車,再到車生活的全部環節,打造出主機廠、經銷商、用戶“金三角服務新生態”以及獨立創建了渠道體系25hours體驗中心。

"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車史上出現過如此盛況——在短短近三年時間內湧現了超過200家新能源車企。而這場潤澤萬物的“春雨”無疑來自於政府之力,2016年,中國率先吹響了向新能源車轉型的號角,不惜拿出數以百億計的財政補貼,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向2020年25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宏偉目標闊首挺進。

但在政策驅動下,一夜間瘋長的“春筍”同樣暴露出行業病態:部分的車企為了騙補造出大量的低性能電動汽車,抑或是雖獲補貼但車輛並未投入使用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資產的無端損失,更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含金量”。

好在,隨著行業弊端顯現,政策也開始隨之跟進。從今年6月12日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新新政策,取消了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對續航里程以及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綜合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補貼之門”將僅嚴格針對部分高性能新能源汽車開放,而補貼金額也大幅下降。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政府之手”的突然抽回讓裸泳者幾乎無處遁形,補貼退坡後,擺在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突圍,保持可持續發展?對此,廣汽新能源似乎給到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以技術創新迎戰後補貼時代

7月19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補貼退坡,創新上坡”的主題報道,深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後,行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其中,廣汽新能源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實力成為本期節目的焦點。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從節目中來看,面對補貼退坡後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新能源車企注重研發和創新,堅持用創新“上坡”,消化補貼退坡增加的成本,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之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廣汽新能源發展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汽新能源第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重要欄目。早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中央電視臺就以廣汽新能源為範例“揭祕”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品牌建設思路和自主研發實力,而此後,不論是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作客央視深度訪談,還是Aion S的“現象級”熱銷的背後故事,廣汽新能源被國家權威媒體頻頻“點贊”都足以證明其正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潮流下的正面典型“榜樣”企業。

硬實力才有吸引力,中國消費者不服軟

古語有言:“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兩年的時間,廣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家新能源車企中的“黑馬”,這有賴於企業對於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高瞻遠矚。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新能源堅自成立之初,就堅定走自主研發、正向開發、專屬平臺的技術路線,經過長期積累,廣汽集團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核心技術體系優勢,目前已全面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純電動與PHEV兩大產品系列。

眾所周知,正向開發可以說是汽車產業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既費時間又費成本,而且還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和系統資源支持。可以說,在不少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以逆向開發佔據市場先機的同時,廣汽新能源卻以最踏實的態度一步一步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期“後發制人”。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中高級智能定製座駕Aion S而如今,廣汽新能源已經證明了當初戰略發展路線的正確性。就產品來看,依託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搭載了先進的“811”高性能電池和全球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成為國內一流綜合續航達510km的純電動車,以“現象級”熱銷態勢堪稱當下火爆的新能源車型。

而另一款“豪華智能超跑SUV”Aion LX將於今年9月投產,這不僅是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還是全球首款NEDC續航超650km的純電SUV,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真正實現“人人都能開跑車”的期許。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豪華智能超跑SUV Aion LX與此同時,相比於合資車企,廣汽新能源在前瞻技術領域的突破同樣有目共睹。目前,廣汽Adigo自動駕駛系統是中國率先實現L2和L3級自動駕駛量產標配技術,同時實現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而且,這套系統還在不斷進化和升級。此外,廣汽豐田即將上市的“iA5”的純電動轎車,也會採用廣汽的新能源技術,這意味著,中國自主新能源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合資企業。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科技創新實現生產降本提速智能科技賦能,全面打造體系力

當然,要保證技術先行,背後還需要企業體系能力的全面建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廣汽新能源還擁有“硬核”智造的世界級智能生態工廠,它集全球領先鋼鋁車身柔性工廠、全球領先數字化自主決策工廠、全球領先深度互動式定製工廠和全球高效能源綜合利用生態工廠於一身,在智造、品質、定製和環保四個方面都築就了新高度。也正是因為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人性化的設計,才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這也符合廣汽新能源通過技術創新降本的戰略方針。

不僅如此,伴隨著消費升級大趨勢,消費正在對新能源汽車的“內涵”提出更高要求,消費者買車並非純粹代步,更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而廣汽新能源的創新技術和圍繞用戶打造了一系列優享體驗正好切中這一消費“痛點”。據悉,這家中國自主新能源車企為用戶提供“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從選車到用車,再到車生活的全部環節,打造出主機廠、經銷商、用戶“金三角服務新生態”以及獨立創建了渠道體系25hours體驗中心。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靠什麼在下一輪競爭中“突圍“

25hours體驗中心:每天多一小時樂享時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銷量或許是獲得市場認可最好的佐證:今年上半年,廣汽新能源共售出新車1.09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Aion S表現搶眼,6月單月銷量達到2,016輛,環比上漲95%。從3月初預售、4月27日上市至今,Aion S累計訂單已超50,000輛,按照廣汽新能源此前公佈的Aion S交付計劃,7月將計劃交付3,000輛,8月後將挑戰交付5,000輛以上。而到今年9月底,廣汽新能源全新純電動SUVAion LX將正式量產,年底投放市場。

如今,補貼的退坡正在將此前的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一旦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開始步入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時代,許這一行業也將真正步入良性發展。而在這一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能夠獲得央視的頻頻“點贊”,這說明廣汽新能源的發展戰略得到工信部的認可,堪稱行業的標杆體現,能夠為更多在艱難行路中的企業提供可貴的範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