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動力電池捲土重來 中國動力電池藍海背後顯危機

圖片來源:攝圖網

韓系動力電池領域變得格外熱鬧起來。

6月12日晚間,吉利汽車(00175.HK)發佈公告稱,其間接持有99%股權的附屬公司上海華普國潤與韓國LG化學訂立合資協議,並將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電池。

吉利汽車公告顯示,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1.88億美元(約合13億人民幣),上海華普國潤和LG化學分別出資50%,各持有50%股權。同時,吉利汽車在公告當中還表示,成立合資公司,將利用雙方在中國製造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的實力、資源和專業知識,從而將確保吉利汽車未來獲得電動汽車電池的穩定供應。

結合此前與寧德時代(71.010, 2.36, 3.44%)成立合資企業,吉利汽車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同時與中韓兩國動力電池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的自主車企。

而在LG化學方面所發佈的聲明中也提到,雙方將各出資1034億韓元(約合6.05億人民幣),並於今年底在中國開工建設其新工廠,預計在2021年年底完工,屆時該工廠將擁有10GWh的預計年產能。LG化學方面還表示,未來在保證自有技術的背景下,積極開展與中國整車企業的合資及全方位合作。

就在同一天,應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的邀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考察SK集團,雙方探討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的可能性。當天,許家印在會見崔泰源時表示,恆大將與SK集團強強聯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並提出與SK集團聯手,將進一步鞏固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優勢。

無論是吉利還是新闖入造車領域的恆大,皆向韓系動力電池企業拋出繡球,為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在華重新捲土創造機會。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新能源(5.650, 0.19, 3.48%)汽車快速增長,去年首次突破100萬輛,今年前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6.4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為41.5%。動力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大約佔新能源汽車成本的40%~50%。韓系電池企業看中中國龐大的市場空間,紛紛加快在華的步伐,決心與本土電池廠商一較高低。

2018年5月,中汽協與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公示了《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其中除了比亞迪(50.220, -0.53, -1.04%)、力神等本土企業以外,韓系動力電池企業首次進入榜單,雖然該白名單與補貼並無直接關係,但仍被業界人士認為是韓系企業對中國市場發起新一輪進攻的前奏,而近期以來韓系企業密集與中國本土車企的合資及合作項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這種觀點。

一位瞭解韓系動力電池企業的業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種種原因,韓系電池企業一度在中國處於停滯狀態中,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尚處在盈虧不均的階段,紛紛將中國市場當做提升業績的重要環節,尤其是中國一旦在2020年完全取消補貼之後,韓系與中國本土動力電池公司將站到同一起跑線上,會迎來新的契機。“考慮到新車一般的開發週期為20~30個月左右,從現在開始佈局,是一個正常的選擇。”

這位業界人士表示,目前韓資動力電池三巨頭在全球的訂單額達到近200萬億韓元(約合1.17萬億人民幣),超過2018年韓國半導體芯片產業,但由於前期的巨大投入,以及來自中國等國企業的競爭態勢,導致韓資企業的前期收益並沒有想象當中的良好。第一財經記者翻閱LG化學、三星SDI及SKI的財報發現,三家公司均提出目標,爭取在2019年~2020年實現動力電池事業部門的盈利,並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佈局作出進一步的打算。而韓國證券行業的一份分析報告也認為,未來三年內,韓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對外投資額將達到10萬億韓元(約合585億人民幣),其中有近四成將投入至中國市場。

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將發起猛攻,將會蠶食部分中國動力(22.640, -0.03,-0.13%)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

安信證券相關報告顯示,中國TOP10以外的動力電池企業,僅擁有約13%的市場份額,但佔有55%的行業總產能,產能利用率低於10%,相較於韓系動力電池行業的近80%的產能利用率相差甚遠。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低端產能的企業已經著手減產,甚至進入了破產邊緣;全產業鏈的深度洗牌開啟,行業的出局者只會越來越多。”

北京大學教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認為,三星SDI及LG化學在電池領域均擁有超過1萬件的註冊專利,並將每年銷售額的7%~10%投入到研發,尤其是在三元電池方面,韓系動力電池企業逐步形成軟包+自主研發的模式,在動力電池領域具備了從電芯到模塊,提供與動力電池相關全鏈條解決方案的能力。韓系企業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資辦廠,據估算在中國市場的成本可以降低15%~20%左右,中韓兩國同類產品間的成本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中關村(8.750, 0.07, 0.81%)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祕書長於清教認為,在中國動力電池的藍海背後,危機已經初步顯現,尤其是外資巨頭對於市場的關注,成為中國電池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之一。但他也同時指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目前已經擁有充足的訂單和技術能力,並正在積極對外開發市場,同時憑藉著在全球範圍內的佈局和產業鏈配置,對上游供應商議價的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有所提高。

(第一財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